“典史大人,就是以后要当县令的人,水摇镇管着五十几个村,一个县城管着三十几个镇,你想想这典史大人的官儿得有多大”
院子中的人一阵唏嘘不已,纷纷交头接耳的私下议论道“这典史大人那么大的官儿,来我们这小村子干什么啊?”
“不知道啊”
老村长大声道“肃静,今天典史大人来我们村子,就是为我们村子谋福来了”说着,村长就将宋程远给自己的土豆拿了出来,举着道“这个就是大人给我们的送的福,这么大的土豆,即将要在我们这里种植,来年我们每家每户都能填饱肚子”
一斤大的土豆被传到院子里,传到每一个人的手上,等拿回的来的时候,土豆已经被众人的手捂热了。
看见这样大的土豆,说不心动是假的,毕竟这田家村也是种过土豆的,这土豆的味道大家也都记忆犹新,只是每个人心中的疑惑就是“村长,我们村子之前也种过土豆,非但没有长那么大,更是只有叶子,若是这土豆还是和以前一样,那我们这一年岂不是要白忙活了?”
面对大家的疑惑和不解,村长只能解释道“典史大人说了,这个土豆的种子和以前我们种的种子不一样,而且典史大人就是隔壁镇上的,纳闷那边的土豆都是像这个一样大,咱们的种子也都是从那便拿过来的”
都是一个地方的人,有些东西虽然是没见过,但是多少也会听说一些,村长的话让不少的人为之心动,但还是在半信半疑的路上僵持着。
另一个庄稼汉道“先不说这土豆如何种植,就是种出来了,也怕存放不了”
村长笑道“只要我们种植出来了,就把他拿去卖给那些没有种植的人,钱握在手里总不会还放不住了吧,土豆之种一季,收了土豆以后还能种植一季荞,到时候实际上也亏不到哪里去”
“可若是什么都种不出来的话,我们就要亏了一季的荞,一季也是好几百文钱呢,若是大人承诺我们,种不出来就赔偿我们一季的荞钱,我们家就种”
有了第一个人的领头,剩下的人纷纷扬言附和“对,补偿我们一季的荞,我们就种”
最后村长也只好将大家的诉求都写下来,打算明儿个进镇上去将这件事汇报一下。
一口饭庄二楼的雅间内,宋程远和商本源都在问周掌柜的,究竟是何人做的诗,宋程远本就是一个文人,对于诗词可算是有不一般的热爱,见到好诗自然想要结识一下这作诗之人。
掌柜的笑道“宋大人稍安勿躁,若是以后有机会,在下一定将作诗之人介绍与大人认识,毕竟这在下也得问问她同不同意才是,你说对吗?”
宋程远一时间被满腔的热爱冲昏了头脑,倒是一旁的商本源道“这件事情就有劳掌柜的了,对了,听说你们这酒楼新出了几样菜式,麻烦掌柜的分吩咐后厨给我和宋公子做一份”
周掌柜的身边的店小二转身朝楼下后厨而去,其实周掌柜和商本源以前的时候就是同窗,入籍也都互相认出了彼此,只不过是顾及宋程远,两人不曾表露是旧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