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世界穿越而来的人,欧阳伦很清楚骑兵退出历史舞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火器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火枪和火炮的威力大幅提升,骑兵在密集火力面前变得脆弱,传统的冲锋战术难以奏效。
同时,机械化战争的兴起,尤其是坦克和装甲车的出现,使得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相形见绌。
现代战争的战术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阵地战、堑壕战以及火力、机动性和信息战的结合,使得骑兵的战术逐渐被淘汰。
此外,骑兵的维持成本高昂,需要大量马匹、饲料和训练,而机械化部队在后勤和成本上更具优势。
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也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汽车、摩托车等逐渐取代了马匹,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压缩了骑兵的生存空间。
总体而言,骑兵的消失是军事技术、战术演变、社会变迁和后勤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常来说,在大明骑兵不会这么快就淘汰,甚至是处于巅峰时期,可欧阳伦的出现,让这一进程加快了,今天的这一战就证明了这一点,当然了短时间内,骑兵还是不会消失的。
毕竟拥有火枪、火炮的,目前仅有大明一家,而且大明也还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基础,还需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发展才行。
但是毫无疑问,接下来热武器将会成为时代主角,而冷兵器、马将会逐渐边缘化,这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是一样耳朵。
听到欧阳伦这句“热武器时代已经降临”,朱标、朱棣等人还不是太理解,但是他们亲眼看到今日的战斗,也是明白火枪火炮的强大。
“姐夫,今天这场战斗速度真是太快了啊!”
“一直在听说中央朝廷的军队在进行改革,没想到改革的效果如此好,我对大明军队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没想到仅仅是一次改革,就强大到如此地步!”
朱棣一边享受按摩,一边感慨道。
其实这些年朱棣也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军队,他的军队内也配备了火铳、红衣大炮,而且数量还不少,他甚至都觉得自己的燕王军比中央朝廷的军队还要强大!
但是现在对比之后,他顿时觉得自己的燕王军在欧阳伦面前,绝对就是虾兵蟹将!
他的那些燕王军要是也遇到欧阳伦的手段,毫无疑问会和北元大军一个下场,甚至还可能不如,毕竟北元大多是骑兵,遇到不对还可以骑马逃跑,但是燕王军大多是步兵,以及火铳营、红衣大炮营,面对滑翔飞弹攻击.直接全部报销!
不光是朱棣这样想,朱权以及其他藩王也是一样想的。
在这些全新武器的加持下,中央朝廷军队的战斗力跟他们藩王军队完全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真打起来,完全就是爹打儿子!
“这有什么惊讶的!”
欧阳伦白了众人一眼,“我早就在你们你们宗人府培训时候就说过,时代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变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你们能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事物,并且将其掌握,如此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被淘汰!”
“你们看着吧,拿着刀枪、穿着铠甲冲出去和人打群架的日子很快就不会消失,未来将会是全新的战斗!”
“火力为王!”
“你兵多有什么用开战之前,三轮火炮齐射,先干掉敌人一半战力,剩下一半就算没死也被炸傻了,再派出精锐步枪队伍收割!”
“而且火炮的威力还会提升,现在只能炸平一座小山,未来一个炸弹就能将一座重镇炸没,也就是说只要投送得足够精准,一炮就能灭掉敌人!”
听到欧阳伦这话,朱标、朱棣、朱权等人当即瞪大眼睛。
今天的战斗本来就已经颠覆了他们对战争的认识,欧阳伦居然还说有一炮就毁灭一座城镇的炮弹,那真是人能造出来的武器么
“蓝玉大将军倒是勤奋,刚赶来就立马带着大军去追击北元大军,难怪他之前一直能击败北元呢!”朱权感慨道。
“屁!”朱棣当即开口道:“蓝玉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他担心再不出手,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手的机会,那就意味着没有功劳!”
“堂堂左先锋,一场战打下来,一份功劳都没有,传出去得有多丢人啊!”
“哼,我就是觉得蓝玉这家伙脑子有病,明明都打赢了,还得去追,真要是中了埋伏,那可真丢大人了。”
朱棣对蓝玉早有不满,当初正是因为蓝玉的竞争,差点他没能担任收复云南的统帅,之后蓝玉利用自身在军队中的权威一直有意无意打压他,要不是他娶了徐达的二女儿,得到了徐达的支持,他朱棣未必能在军中出头!
而且前段时间李善长各种污蔑藩王,这事就更让朱棣对淮西党没好感,蓝玉正好也是淮西党的。
“就是,姐夫明明都拒绝了,那蓝玉还要坚持,甚至还把皇兄搬出来,根本没把姐夫这个军师放在眼里。”
“我看蓝玉就是嫉妒,嫉妒姐夫指挥得力,拿下了咱们征伐北元的大胜,之前蓝玉可从未取得这么大的胜利过!”
“蓝玉这次追击失败,我必然是要狠狠参他一本的!”
其他藩王纷纷附和。
朱标眉头微皱,蓝玉追击他是点头的,这个时候他也有些尴尬,不过如果事情重来的话,他还是会答应,毕竟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在朝堂,平衡多方势力这是他这个做皇帝的基本原则。
况且他也是再三叮嘱蓝玉,这次出击即便没有大胜,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蓝玉你们就不要提了,既然他自己都说了自己承担责任,咱们就让他去呗,真要是赢了,对大明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即便是输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多他不多,少他不少。”
“无足轻重。”
欧阳伦淡定开口。
嚯!
当朱标、朱棣等人听到“无足轻重”这四个字的时候,感觉到了欧阳伦的自信,和一丝霸气!
要是蓝玉在这里听到这话,估计会被气得吐血。
朱标暗自想到。
“姐夫,你今天用的这些新武器,我们这些藩王能买不”
朱棣搓搓手,满脸期待的问道。
“当然可以了!”
欧阳伦点点头。
“哦!”
当听到欧阳伦这话,朱棣等藩王的眼睛一下子就都亮了起来。
这些新武器有多利害,他们是再清楚不过的,若是能买到这些武器,那他们藩王军队的战力也将会提升一大截!
朱标却是愣住了。
要是藩王军队也都拥有这些武器,这会不会对中央朝廷产生威胁!
虽说朱标对自己的弟弟们很信任,但是身为大明皇帝,他不得不考虑到这一点。
这要是让朱元璋知道妹夫将这些厉害武器卖给藩王,怕是会气得跳脚。
“那个妹夫,这个事情是不是等回去,和父皇商量一下再做决定!毕竟这事可不小。”朱标连忙开口,并且对着欧阳伦不停使眼神。
对于朱标话和眼神示意,欧阳伦自然是明白,回给了朱标一个“安心”的目光,开口道:“陛下请放心,臣自有决断!”
“将在外,令有所不受。”
“卖武器这事,其实我早就和太上皇商讨过,他当初也是支持的,所以问题不大。”
“咱们可是都给外邦出售武器的,诸位藩王都是自己,将武器卖给他们更加问题,不过你们想要购买的话,也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只要我们能做到的,肯定照办!”
朱棣早就被新武器吸引,现在只想拥有这些新武器。
“第一个条件,想要获得这些武器的购买权,你们得在前期就参与进来。”欧阳伦开口道。
“这个当然没问题,只是咱们藩地可没有能够研究新武器的人才,这如何能参与”朱棣一口答应下来,但却十分疑惑问道。
“你们不用出人,只需要出钱就是了,武器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需求太大,对于中央朝廷来说也是一大负担,若是有你们参与进来,分担成本,这十分有利于武器研发的。”
欧阳伦解释道。
原来是给钱啊!
听完欧阳伦的解释后,藩王们也是反应过来。
不过他们也觉得欧阳伦说得对。
“没问题,需要多少钱,到时候具体商议就是!”
“姐夫,这钱可不能太多啊,多了咱们可负担不起!”
“就是,哦对了,咱们要是前期投钱了,后面购买的时候是不是能够便宜一些”
藩王们纷纷开口。
“研发费用大头当然是朝廷拿,你们合起来出小部分即可!”欧阳伦笑着道:“另外一旦武器研发成功之后,你们不光可以便宜购买,甚至朝廷还能允许你们成为中间商,将这些武器出售给其他人!”
哦!!
闻言,众藩王眼睛一亮!
他们能够当二道贩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前期投入的钱就真不是什么事情了啊!
他们完全可以靠着当二道贩子把钱给赚回来!!
原本还有些抗拒的众藩王立马乐呵呵点头。
“姐夫,这个条件没有任何问题,你赶紧说说你剩下的条件!”朱棣迫不及待道。
其他藩王也都是满眼期待的看着欧阳伦。
“第二个条件当然是价格了,你们到时候得拿出足够诚意的价格来!虽然说是给你们优惠价格,但是赔本的买卖我可不干。”欧阳伦开口道。
“这个当然没问题!”
朱棣直接就答应下来,他心里早就想好了,不管到时候价格多贵,他都要买,而且还要多买,大不了到时候加价卖出去!
这么好的武器,根本不担心没有销路好吧!
随便一件,那都是神器级别!
其他藩王见朱棣答应,他们也是立马答应,朱棣是他们兄弟几个中最聪明的,跟着朱棣一起选择肯定不会有错的。
之后,众人一边做着按摩,一边聊天。
没过多久,大家都按摩了一遍,朱棣、朱权等藩王便主动告退。
营帐内就只剩下了欧阳伦和朱标。
“妹夫,你当真要将如此强大的武器卖给藩王,朕还是觉得这对我大明来说有很大威胁!”
朱标担忧开口道。
对于朱标的这个问题,欧阳伦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殿下可知,若有一种力量,能让大明的农田产量翻倍,让工匠一日之内织出百匹布,让军队的战力提升数倍,甚至让百姓不再受疾病之苦,殿下以为如何”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世间真有此等力量”
欧阳伦点头:“此力量,名为‘科技’。”
朱标眉头微皱:“科技!朕倒是听妹夫你提起过多次,真有这么神奇么!”
“陛下这不已经看到了么!道路、房屋、武器、火车.皆是科技!”欧阳伦微微一笑:“科技,乃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与运用。譬如,殿下可知,若有一种机器,能代替人力耕种,一日之内可耕百亩田地;若有一种药物,能治愈天花、疟疾等顽疾;若有一种武器,能千里之外取敌首级,殿下以为,大明国力将如何”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震惊:“若真如此,大明必将国富民强,四海宾服!”
欧阳伦点头:“正是。科技之力,不仅能提升国力,更能改变百姓生活。殿下试想,若大明百姓不再为温饱所困,工匠不再为劳苦所累,军队不再为战力所忧,大明何愁不兴”
朱标沉思片刻,缓缓道:“驸马所言,确有道理。然此等科技,从何而来”
欧阳伦目光坚定:“殿下,科技并非凭空而来,需靠人力研究、探索。臣愿为殿下引荐一批能工巧匠、学者医者,共同研习此道。只需殿下支持,假以时日,大明必将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其实我们一直在做!”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担忧问道:“原来如此,可这科技的力量能一直存在么”
“科技无上限,只要有一个不断探索的心,科技就会不断转化为大明进步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