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轩昨天刚刚苏醒,光顾着开心了,也没怎么和小虎他们详细聊聊。
用过膳食,几人便坐在一块儿,聊了起来。
主要是小虎他们给杨轩讲三十多年来的变化。
胡家的后辈,按照杨轩定下来的字辈,现在已经到玄字辈了。
吉祥这一辈一共八人,五男三女。
不过老四早年从军,已经战死了,只留下了一个独子。
老二康康是过继到了胡岳这一脉,他现在是在水师之中任职。
前些年,驻倭明军遭到当地势力的冲击,死了不少人,很多矿产遭到了破坏。
消息传回大明,朱佑樘自然是震怒不已,百官也是群情激奋。
主要是大明在倭国有不小的利益。
当年杨轩率军远征倭国,为大明赚取了巨大的利益。
百余年下来,倭国已经是大明重要的财源了。
其岛上的金矿,银矿,硫磺等,大明是不可能放弃的。
还有朝堂上不少官员,也在倭国有利益。
倭国此举,严重损害了大明的利益。
尽管事后倭国做出了解释,但没有人听他们的解释。
甚至还翻起了旧账,如活跃在沿海地区的倭寇,劫掠来往商船,偷偷登陆上岸进行劫掠。
甭管这些事是不是他们做的,把帽子扣在他们身上总是没错的。
倭国小矮子,畏威而不怀德,百余年没有打他们,真是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老老实实的给大明挖矿不好吗?非要找死!
损害了大家的利益,不收拾你是不可能的。
朱佑樘下旨远征倭国,康康也跟着去了。
朱佑樘不是一个喜欢兴兵的人,但那一次朝堂上下都吵吵着要给倭国一个教训,而且倭国确确实实严重影响了大明在倭国的利益。
大势所趋之下,朱佑樘也就同意了发兵。
就是在一场战争之中,康康立下了大功,获封了一个伯爵。
昭义伯!
这些年因为要清剿海上倭寇,所以常年不在家。
当年杨轩在倭国埋下的祸根,以至于倭国到现在都没有统一,还在内乱之中。
很多活不下去的人,就出海当了倭寇。
和大明沿海的走私集团合作,干起了打家劫舍的事。
走私是必然的,大明的关税并不低,而走私利益丰厚,自然会有人铤而走险。
水师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打击倭寇,但就是清剿不完。
收拾完一股,就又冒出来一股。
…
吉祥的三个妹妹,因为受到杨轩的影响,都没有出嫁,最后都选择了招赘婿。
地字辈这一代人男女加起来有二十多个,玄字辈还在生。
地字辈有人从商,经营家中产业,有人从军入仕。
在朱佑樘决定启用胡家之后,胡家便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小虎记得杨轩的叮嘱,静待时机。
所以并没有放下对晚辈的教育,在机会到来之后,胡家的发展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胡家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
地字辈已经有两人战死了。
如今想要获取军功,水师是最好的去处。
而且康康在水师任职,对晚辈也能照应到。
不过就算有长辈照应,但该上的时候也是不能退缩的。
胡家的男儿不能当逃兵。
地字辈战死的两人,其中一人是为了掩护战友战死的,另一人是在海上作战的时候,重伤被敌人拖进了海里,尸首都找不到了。
听完胡家这些年的变化,杨轩唏嘘不已。
“他们都是好样的。”
“有骨气,有血性!”
说起战死的三人的时候,小虎三人无不落泪。
他们都是小虎带大的。
而吉祥更是痛哭不已。
因为地字辈战死的那个尸骨都找不回来的,是他的二儿子。
如今坟墓只是一个衣冠冢。
因为这件事,吉祥对于倭寇的情报是极为上心的。
康康的主要情报来源就是吉祥提供的。
别看吉祥有点大大咧咧,但那只是在家中,是在长辈面前。
他是长子长孙,老爹和爷爷年纪大了,管不了事,偌大的长平侯府,需要他担起来。
看着三人如此模样,杨轩安慰了好一会儿,才让他们的情绪平复下来。
“家里的人以后会越来越多的,你有什么打算吗?”杨轩看向小虎,问道。
“分家呗,还能怎么办!”小虎道。
一个家族想要长久传承下去,资源必须集中,这是传承了上千年的智慧。
“我死之后,康康这一脉就可以分出去单过了。”
“他有爵位,也有立足的资本。”
“其他的孩子,就让小磊和吉祥看着去办吧!”
其实小虎的话没有说完。
暗卫干系重大,朝廷知道了,胡家绝对讨不了好。
所以,尽早分出去一些。
万一将来和朝廷对上,也不至于被一网打尽。
“嗯。”杨轩轻轻颔首,认同了小虎的话。
分家是必然的,不管是大家族,还是小农百姓,家产最后基本上都是给了长子这一脉,其他孩子就是给一些资源,分出去单过。
这种情况,哪怕是到了后世也有。
当然,对大家族来说,只是一点资源,但是对小农百姓来说,却是一辈子也赚不到的财富。
“爷爷,这些年我一直在想,挑一个孩子以后就跟着你姓,继承香火。”
“原本我是打算让吉祥这一脉跟着你姓的,但是涉及到暗卫,风险大。”
此话一出,胡磊,吉祥,杨轩都看向了他。
胡磊和吉祥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爷爷)会有这种想法。
当然,若是杨轩同意的话,他们也是不会拒绝的。
毕竟胡家原本也不姓胡。
只是因为避难才改了姓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还是算了吧!”
“你们都知道,我死不了,不需要继承香火。”
杨轩摆了摆手,道。
他活着,老杨家的香火就断不了,没必要搞这些。
小虎还要说,却被杨轩强势拒绝。
“这件事,以后谁也不许提了。”
“这…好吧!”小虎也只能答应下来。
“对了,这些年,朝堂上的变化,你们给我说说。”
杨轩接着又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