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永历暴病身亡!

李子渊弑君篡位!

朱明忠伪称“定王”!

郑经身死……

对于大明来说,这些消息无一例外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让任何关心大名前途的人在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无不是忧心忡忡。他们担心着大明的未来。更恐惧者,满清会不会趁着这乱世再一次占据中原,让他们再一次沦为异族的奴隶。

一方的坏消息对于另外一方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对于满清来说这个消息就是一个再好不过事情。

从潼关东边传来的一个接一个的消息,只让原本穷途末路的大清国朝野无不是振奋非常,甚至不知原本成日如丧考妣的旗人,更是再一次振奋起来,他们甚至在那里言语着辅政们已经商定,待到来年开春就会率师西征。

重新入主中原!

对于这西安城的旗人来说,尽管在此之前,他们顶多也就是想着能活下,压根就没敢再去想入主中原的事。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原陷入内乱的消息却接连传过来,对于不知多长时间没听说过什么好消息的人们来说,他们自然乐意听闻这些消息,甚至不断添油加醋的言道着这一切。

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或许也只有寄希望于此了,他们渴望着这些消息会改变他们现在的处境,让他们重新过上过去的好日子。

对于现在陷入困境的他们来说,他们几乎无时不刻的不怀念着当初在京师的日子。他们怀念着那里的一切并不仅仅是他们的铁杆庄家他们同样也怀念着那里的房子那里的生活以及所有的一切当然还怀念着他们的包衣奴才。怀念着他们在城外的旗庄里头的那些奴隶。怀念着怎么把那些人像牛马一般奴役着。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非但没有了曾经的好日子甚至现在他们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许多人不知多少天都没有吃过肉了,现在对于他们来说,即便是每天能够吃饱饭,已经成了一种奢求。

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因为得知这些消息对于这一切充满了期待。从十几天前起,西安城内,不管是王、公、大臣府中,或是大街小巷那些几十人栖息于一宅一院的破败宅子里,到处沸沸扬扬谈论辅政大臣即将率领满、蒙、汉大军杀出潼关,杀败贼寇,重夺京师的事情。

居住在西安的人们,不管是文武官员或是满汉旗丁,对于即将再次向中原进军都是一副心情振奋的模样。毕竟,对于被赶到西安的他们来说,这段时间的苦日子,让他们无时不刻不想着重新过上旧时的好日子,这城中的人心是如何盼望着再次大举入关。

杀尽汉人贼寇,掠走汉家的女子,然后,再像过去一样,于京城之中过上那逍遥自在的好日子。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忍饥挨饿。

当然,倒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觉得,不少心思的冷静的人,并没有被“天佐大清”的好消息遮住眼,他们知道,大清国不可能总是“如有天佑”,上次是趁着汉人内乱入了关,这一次……不到最后关口,谁也不知道结果。

不过尽管如此,十一月初十下午,四位辅政大臣口谕,定于明日上午辰时整,诸王、贝勒、贝子、全体文武臣僚齐集殿中会议国事,不得有误。这口谕刚一传出,就立即传遍了整个西安城,几乎所有的旗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顿时变得人心振奋起来,大家盼望的出征大举就在眼前,明日辅助大臣会有要事告知大家伙。

虽说出兵打仗,兵将们难免有人伤亡,可是谁都知道,如果打赢了的话,会得到什么——他掠很多人口和财物,对于这些妻儿被蒙人设人市发卖的旗人来说,他们自然希望能够劫掠汉家女子为奴为婢,为其生儿育女。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出征或许是大清国最后一次进据中原的机会了。

当然,在这沸沸扬扬之中,在西安城,却有一位上层官吏的心情却是极端的不安,他就是被皇太极、福临两代皇帝倚为心腹,而如今又受皇上信任的宁完我。他虽是汉臣,而且已经七十岁,可是作为大清国的三朝元老,在满汉文臣中的威望很高。他身为大学士官居议政大臣,对国事负有重责,当然对明日的会议十分关心。而且他身经朝廷中许多次风云变幻,种种复杂斗争,尽管一直以来,已经入旗的他,从不曾参与过旗中诸诸事,但是久经宦海的,他还是感觉到大清国并不是“如有天佑”,而是感觉到了危机。

从为皇太极所倚重起,一直以来,对于爱新觉罗家的权位纷争,宁完多从不曾介入,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不了解其中的内幕,自然也知道,败走京师之后,旗中对先皇多有怨言?对于皇上也是颇不信任,毕竟他太过年少,可爱新觉罗家,就只有那么几个人。

如果此次东征能成……

想到大明不日将陷入内乱,若是东征能成,宁完我忽觉心中一紧,脸色一变,在喉咙中吃惊地说。

“难道,难道……若是这样,那,那皇上可就危险了!”

猛然从太师椅上忽地站起,宁完我在屋中踱了一阵,对明天将会发生的事情作了各种猜测,心中无法安静。明天将发生的大事非同一般朝政,它关乎大清国的前途,也关乎向中原进兵大计,他身为大清国的议政大臣,不能不关心此事,但是他同样也意识到,这件事,恐怕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思来想去,最终,宁完我还是决定带着戈什哈,步行前往辅政大臣索尼那里去一趟,借故有重要请示,也许会探听出来明天将要发生的事。

宁完我与索尼家一向很熟,索家的上下对他都很尊敬。他一到索宅的大门前,就有一个索家的家奴向他迎来,小声说道:

“两位辅政大臣正在密商大事,范大人是不是奉谕前来?”

索家家奴的话,让宁完我的收头猛跳,但是他却不露声色的含笑道。

“我是有件事要向索相当面请示。既然两位辅政大臣在密商大事,我今晚就不打扰了。”

向左右望一眼,他又小声问道。

“苏相来了很久么?”

他口中的苏相,就是苏克萨哈,在四位辅政大臣中,也就是苏克萨哈与索尼还算是“盟友”。

“苏相像刚打一更就来,现在过了二更了。”

宁完我随后便不再说话,带着戈什哈和家奴离开了,他边走边在心里寻思道。

“明天准定有什么惊人大事!”

明天会有什么惊人的大事,宁完我并不知道,但是他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明天必定会有大事发生,要不然,索尼不会和苏克萨哈商量那么长时间。

只是他们到底在商量着什么?

尽管感觉自己被排斥在外,但宁完我也知道,有辅政大臣在,议政大臣也不过就是一个摆设罢了,毕竟现在议政大臣会议,已经完全为辅政大臣把持。可是,在这个时候,做聋子的耳朵,总好过做别人手中的刀,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不参与的为好。

无知就是福啊。

尽管心里这般寻思着,可是宁完我的心里,却依然好奇不已。这一夜,宁完我睡不着,而在行宫之中的应承皇帝——尽管年号需要等年后才颁布,但是玄烨的年号已经定下了“应承”,取自于“应承天命”的意思,或许,正如其曾祖努尔哈赤当年取“天命”为年号一般,也许是因为心虚,所以才会取下了这个年号。

不过,此时自许“应承天命”的玄烨,整个人却显得忐忑不安,以至于根本无法安睡,对于不过十岁的玄烨来说,是不是应承天命,他并不清楚,但是做为大清的皇帝,他却知道,自己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当年大清入关,多尔衮领兵入关,所立功勋足以自立,若非是太皇太后一力相保,如此不世之功,多尔衮焉能不称帝?得天之佑,多尔衮突然坠马而死,若其不死,只恐先帝帝位亦是难保!”

“今日,大明内乱在即,旗中上下无不祈盼挥师入关,再主中原,入关之时,是何人领兵?何人统帅?官佐又是出于何人委任?”

“如此盖世之功?又如何赏之?”

“只能以天下安之!”

一句句一言言,就像是警言似的在玄烨的脑海中回荡着,初听这些话时,他曾惊起加以训斥,但每次回宫细细品味一番,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也知道其中的种种可能,也正因如此,自从那日与王化行那里回来之后,这句话,总是不时的于他的心底浮现。

这些话看似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却同样也在告诉他一个事实。

他这个皇帝随时都有可能变成聋子的耳朵。

手中握着茶杯,心神不定的玄烨坐在那里,神情显得极为凝重,他的脑海中无数个念头在那里翻滚着,偶然间,他的手指甚至在不由的轻颤,时而却又是在那叹息。

作为聋子的耳朵,他根本就不可能左右朝廷的事务,甚至当他们拿他当成小孩儿对待的时候,他也只能在一旁看着。

朕是大清国的皇帝。他们都是奴才,他们怎么能够对待自己的主子?

当然,这些念头他也就是在心里想一想罢了。这些话他说不出来,同样也不敢说出来,他很清楚,如果说出来的话会是什么下场。

“把我那支线膛铳拿来!”

突然,玄烨站起身来,冲着门外大声喊道,片刻后,一支做工精美的火铳被太监拿到了他的面前,这支火铳是布商李大商进贡的。从得到这支火铳之后,他便喜欢上了这个火器。

“明珠,你看这线铳,隔百丈之外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般……”

端着手中的线膛铳,玄烨一边瞄准,一边自言自语道。

他曾经用这支火铳打过靶,它的精度绝对不是普通的火铳所能相比的。

“若是……”

话声微微一顿,玄烨看着手中这支火铳,然后又颇为感叹的说道。

“如果我大清八旗皆用线铳,又岂还惧怕明军火器?”

又一次,他不禁感叹着大清国何明军的之间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他手中的火器,相比于大清,明军的火气不仅多,而且更为先进。

“皇上,奴才听李兄说过,这线铳每造一支费银可造三支普通火铳,所以,即便是在明军之中,也是极为稀罕的东西,不过只有极少数的一些人使用这种火铳。于内地,也就是一些人拿其打猎,寻常兵士那能用得起这个,甚至就连它用的铅子外,都要粘上一层皮子才行,寻常兵卒自然是用不起的。”

明珠鞠着腰答话的时候,玄烨将手中的火铳一放,然后说道。

“这朕又岂不知道,这线铳总不是可取的东西,别的不说,就是装弹时候都要用小木槌凿铁棍,如此繁琐,绝非军中所能用。”

即便是如此。仍不妨碍她对这种火枪的喜爱。甚至在玄晔看来,如果大清国能够有足够多的火铳和红夷大炮,也许大清国根本就不可能落到今天的这步田地。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愿意给自己寻找一些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并且愿意相信这个理由。

即便是直到现在对于学业来说,他从来不认为大清国之所以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是因为被汉人的奴役,在他看来,大清国之所以落到今天,完全是因为汉人的火器更为先进,甚至,在有一些人看来。大明之所以咸鱼翻身了。是因为当年他们杀的人太少了。

“你说。那个人为什么能够照出这样的火器来?”

又一次玄烨有些不解的问道。他口中的那个人自然就是那位淮王。

“难道说汉人真的比我们满洲人更聪明吗?”

玄夜的眉头紧锁,他的语气显得有些不太自信。以至于最后甚至有些忐忐不安的说道,

“还是说他们比我们读的书更多。可是书里头从来没有写过这些东西呀?他们怎么就能造出来了?”

ReadBottom1;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大唐第一世家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英雄恨之帝王雄心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