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怪不得谁,这些贵族们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定居在了多瑙河下游南岸。
须卜阿黎耶对多瑙河下游南岸的屠杀几乎是全方面全阶层的。
应该是须卜阿黎耶从嬴宏那里学来的,须卜阿黎耶率领着匈奴人军队也学着嬴宏大猎塞北的样子对多瑙河下游南岸所见之男性全部猎杀,不论年龄不论行为一个不留。
从客观条件来讲这倒也符合游牧民族的特性,因为游牧民族的生产能力有限,生存成本太高,所以游牧民族养不活那么多人,也不需要留那么多俘虏和奴隶。
这一次在多瑙河下游南岸时,匈奴人的眼中就只有女人了,因为女人既能生产人口也能产生粮食。
这并不奇怪,当初嬴宏召东亚诸外族来咸阳观礼的时候就说过塞外游牧民族是把塞内人看做两脚羊,这其实就已经说明了匈奴人至少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时候会吃两脚羊,一般被吃的两脚羊就是女性。
而在多瑙河下游南岸的奥德里西亚国诸贵族对此却毫无办法,也不是这些贵族不想反抗,而是实在打不过。
多瑙河下游南岸也是平原地形,匈奴人既有优质的马匹又装备了秦制武器装备,这相比于还没有进入铁器时代的奥德里西亚国优势太大了。
匈奴人在对多瑙河下游南岸进行屠杀的时候也会有死伤,但这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毕竟这是战争嘛,又是屠杀,没有死伤就太离谱了。
是奥德里西亚国诸贵族完全接受不了匈奴人对自己的屠杀。
但尴尬就尴尬在这了,匈奴人在平原地形作战本就有先天优势。
当然了,奥德里西亚国诸贵族尤其是多瑙河下游南岸的贵族们也是生活在平原地区,也是游牧民族,若论游击作战奥德里西亚国也该是有经验的。
可一方面是奥德里西亚国的马匹不行。
巴尔干山地马体型相对矮小,耐力相对不足。
若是说耕地用作畜力巴尔干山地马倒还合适,但作为作战用马太不合适。
而匈奴人骑乘的是顿河马,论作战用马,顿河马比巴尔干山地马强势太多了。
另一方面是奥德里西亚国的武备相对于匈奴人也差太多了。
不要小看两百套步人甲,这对本就对奥德里西亚国有着强势战力的匈奴人更是提升了战斗力。
匈奴人原本的战斗方式是以游击作战为主,利则聚,无利则散,很少会打对阵和阵地战。
但有了这两百套步人甲后就不同了,这两百套步人甲不仅可以提升匈奴人军队精兵的战斗力,还可以保证匈奴人军队指挥系统的稳定。
以这两百套步人甲为资本,须卜阿黎耶就可以改革匈奴人军队的军制并改变匈奴人军队的作战打法了。
须卜阿黎耶也是强硬之人,没打算和其他部落的匈奴人首领搞妥协,从李信那里得了两百套步人甲后须卜阿黎耶就先为自己组织起了一支重甲骑队。
这支重甲骑队也是须卜阿黎耶的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