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牛车还在老远,但是牛脖子下的木铎(一种木头做的木铃铛),伴随着牛迈腿的晃动,发出塔拉,塔拉的声音,清脆而嘹亮,能传出老远。

河岸上本来就没有什么人家,更少见耕牛,苏家人在院子里就听到了木铎声,知道客人要来了。

苏轼一如既往的喜欢在朝食之后出门走走,也没有走远,就在河堤上走走停停。他会习惯的看一看疏浚湖泊的工期,如果遇到百姓,他也会高兴的留下来闲聊一阵。

远远就看到了一个人在河堤上。等近了,李逵这才看清苏轼的容貌,年纪不算太大,至少比章惇看着要年轻一些,穿着冬日里的袍子,带着文士非常喜欢的席帽,有点像是后世的草帽。有很宽的帽檐,还可以搭上薄纱等遮蔽阳光。可是在天冷的季节里没人这么干,都是一顶帽子,用绳子搭在下巴上固定。

这种装束后来被高丽人学去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高丽国的乡绅士大夫都喜欢这么打扮。

就这身打扮来说,看着也不像是个做官的样子,下车前李逵吩咐车夫将车赶进院子,帮忙卸货,而他却径直走到了苏轼面前。苏轼比昨日酒醉的时候状态要好很多,说不上精神奕奕,但至少看着挺和善的一个中老年男人。

李逵在苏轼面前三四步的距离站定,作揖施礼道:“学生李逵拜见师祖。”

苏轼拄着一根细小的石斑竹,捋着胡须,正怡然点头,可定睛看清了李逵的长相,那句在胸口酝酿了很久的——一表人才,四个大字,硬生生让他堵在喉咙里。

怎么说呢?

李逵的长相要说奇丑无比肯定是胡说八道了,甚至连丑陋也说不上,只是黑了一点。再黑,能黑得过包拯?苏轼年轻的时候可是经常参加包拯举办的聚会,对包拯的肤色有着深刻的印象。

只是怎么说呢?李逵长了一张大脸,豹子眼,脸上蓄发如同松针一般坚挺,还不怎么打扮,看着有点毛毛躁躁的样子。身上倒是干净,却和仪表堂堂没有任何关联。倒是给人一种凶猛蛮狠的错觉。要是当年在京城招护卫,高俅和李逵同时来谋求的话,他多半会选择李逵,涨气势,太涨气势了。

苏轼虽然这些年因为一场大变故,让他的性格改变了很多,但他没有学会摸着良心说瞎话的本事。

好在苏轼心思快,临时改为:“好壮硕的小子,入周维希(周元的字)门下多久了,多大了,可有表字?”

李逵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忽然发现师祖他老人家也有以貌取人的毛病。似乎他身上无一长处,只有【身体好】这个优点值得夸奖了。

要知道,在后世学校里,老师对着家长夸奖学生活泼好动,体育好,之类的话,并不是褒奖,而是委婉的打脸。家长听了,回家基本上要准备一场混合双打,才能彻底消气。李逵也是无奈,他长相不太讨喜,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回禀师祖,刚满十四岁,表字——人杰。入师门不到半年。”每次说起自己的表字,李逵都有种羞愤欲死的尴尬,这个字根本就不符合他的风格,和长相也有悖。

人杰!

字没毛病,但放在李逵身上合适吗?

苏轼头痛的发现,自己想要和李逵好好聊天的心思湮灭了。

想起夫人嘱咐的话,苏轼改变策略,问家里情况,当然不是问李逵的,而是问苏轼的弟子周元在京东东路的境遇。

“人……杰,你老师在沂水做官近况如何?”

李逵并不认为老师被沂州知州欺负了,在师祖面前告状有什么用。

毕竟,他用脚丫子想也能猜出来,章惇的战斗力是苏轼的无数倍。章惇连太皇太后都骂,连明显是未来皇后身边人的太监说杀就杀了,还亲自动手,苏轼和其相比,简直弱爆了。

两人就战力来说,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至于周元的情况,他原先在沂水还算顺利,但是自从章惇来了之后,他的这位老师却颇有掣肘的感觉。原先县里的的主簿,县丞还算听话,看到周元被章惇几次三番羞辱和刁难之后,也开始有了不该有的想法。甚至连县里的几个书办也开始心思活络起来,周元对沂水县的控制力大大降低。虽说小心思没有变成大麻烦,但对周元来说也够呛。

李逵实话实说道:“老师去年来沂水,一心为民,耗费月余走访乡间,将沂水风土民生了然于胸。”

苏轼不疑有他,颔首道:“这也算是历练。百姓才是国之根本,他能沉下心来走访民间,老夫甚感欣慰。”

苏轼要是没有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也不会体会到百姓的疾苦。毕竟老苏家原先还是有些家底的,就算是受穷,也只是相对的少了家财而已。苏家的子弟在苏轼年轻的时候,还真没有吃过苦。真正吃苦是他遭受乌台诗案的劫难之后,被贬黄州团练使的时期。

穷到了家里的牛生病了,苏轼都要着急忙慌的团团转。

穷到了连他这个文坛巨擘都要下地种菜,贴补家用。

穷到了吃肉变成了一种幸福。

这段时期虽然困苦,但对于苏轼来说,是他人生中感触最深刻的经历。

李逵继续道:“只是上元节前,新来的知州章惇章相公对老师百般刁难之后,老师颇感身心疲倦,无力施政为民。”

苏轼听着很不是滋味,似乎和他有关系的人都倒霉了。

而且倒霉的原因都是被他害的。

周元和章惇有什么仇?俩人之前连认识都不认识,可是正因为周元是自己的弟子,才让他章惇记恨了起来。

至于章惇?

苏轼听到这个人的名字还真有点心虚,章惇的为人其实不错,有任侠之风,才能卓绝,同时也嫉恶如仇。当年乌台诗案,苏家都以为要满门抄斩的时候,章惇站出来说了公道话。

当时在天牢里一心等死的苏轼懵了,因为满朝文武就只有章惇一个人站出来了。

要知道当时御史台给苏轼定下的罪名是诋毁朝政,诋毁官家,诋毁变法……数不清的罪名,直接指向的只有两个人,王安石和神宗皇帝。而章惇当时的身份是参知政事,是王安石变法的左膀右臂。毕竟还牵扯到了官家,要是换个小心眼的人,误会章惇背后插刀子,章惇也要跟着苏轼一起完蛋。可以说,当时的章惇为了给苏轼说一句公道话,赌上的是章家的身家性命。

好在王安石虽为变法不惜背负名声被毁的风险,但也不是为了变法不惜做下冤假错案的人。作为宰相,他容人的气度还是有的。尤其是苏轼,他也知道苏轼是个图嘴上快活的人。

章惇的话直接让王安石做出了决断,用太祖的祖训应对御史台的冲击:“有宋一朝,不杀文臣谏官。”之后的神宗才消解了怒气,将苏轼释放,但高官厚禄没有,且一撸到底打发去了黄州当团练使,让他这位文坛大将去训练民间乡勇。

说白了,对苏家来说,章惇的情谊一辈子还不清。

按理说,有这层关系,章苏两家关系会更加亲近才对。毕竟章惇和苏轼是同年,又是多年的挚友。但是他们之间却越走越远。变法失败之后,苏轼幸运的获得了特赦。等到司马光入朝为相,他一度成为小皇帝的老师。这之后,章惇作为维新派就开始倒霉了。在章惇倒霉的时候,苏轼却并没有站出来为章惇说话。这让性格耿直的章惇记恨上了苏轼。

当然,他们之间几十年的友谊,自然不会因此被彻底抹杀掉。只要苏轼说明原因,章惇应该能原谅苏轼。

但是自始自终,章惇都没有听到苏轼的一句解释。他愤怒的品尝到了背叛的滋味,还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背叛他,这让性格暴躁的章惇更加怨恨苏轼。

周元被章惇在沂州刁难,完全是替苏轼受过。

苏轼有点憋屈,他发现自己和李逵根本就没法聊天,再聊下去,恐怕要为自己的灵魂忏悔了。本来就对章惇有愧,于是尴尬着笑道:“人杰,你的字取的好,看来你老师周维希对你的期望很大,不如让老夫考校……”

苏轼完全是好心,他打算补偿周元这个倒霉弟子。考校一下李逵的学问,然后带在身边好好的调教一番,也算是补偿了周元这对倒霉师徒。

怕什么来什么,李逵深怕苏轼火力全开之下,自己羞愧到无颜苟活,只能跳湖一条道可选。当即提醒道:“师祖,我这字是章相公起的……”

苏轼傻傻看着李逵,他好不容易绕过了章惇这个心魔,没想到李逵还能在这里等着他。说不上生气,但是谈性顿时全无,甚至也断了考校李逵的学问了,太败兴了。

不过李逵必须要自辩,虽说苏轼和章惇之间的误会和他没有关系,尤其是此间有苏轼的理亏之处。但章惇毕竟是敌对阵营,他要是因为章惇看重他给他取了字,也是背叛啊!为了澄清,必须要将取字的因果说明白了。他将当日临沂城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苏轼彻底傻眼,他似乎有种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感觉。

恰好这时候,苏过扛着锄头,挑着箩筐从家里出门,李逵急忙对苏过行礼后,问:“小师叔,这是要下地?”

苏过笑道:“去摘些新鲜的菜蔬。”

李逵自告奋勇道:“小师叔,我帮你。”

苏过觉得李逵有点像是富贵人家的孩子,稀奇的很,对摘菜也感兴趣。他哪里知道李逵和苏轼的聊天已经进入了非常奇妙的时刻,俩人都感到了尴尬无比。

李逵正好趁机脱身。

他帮忙扛着锄头下了菜地,一副当仁不让的样子,惹得苏过有点好笑。

冬日里的菜少见,好在颖州不算太冷,还有一些时令的蔬菜。菠菜,菘菜和小油菜都是这个季节最常见的蔬菜。

拐过一片林子,李逵就看到一片菜地,郁郁葱葱的蔬菜在田间愈发的可爱。对于吃了一个冬天的萝卜和菘菜的李逵来说,小油菜的鲜绿让他痴迷。

好不容易吞下一口唾沫,因为周围没有人家,也不知道谁家的菜地,李逵好奇道:“不知这菜地是何人所种,为何不让人摘好了送来?”

苏过当长辈的经验并不多,他才二十岁。尤其是以师叔的名分,自然要装出师叔的样子来。但是种地这项技能,苏过其实并不想多说,在黄州的时候,苏过也是十多岁的半大小子了,跟着父亲屁股后头收拾菜园子。时间久了,他就喜欢上了种菜。说不上喜欢和不喜欢,年轻人还无法坦然面对这种爱好。毕竟士大夫们都不这么干。

种菜还有一个原因,家里一直没什么钱,种菜既可以自己吃,没钱的时候可以贴补家用,一举两得。

李逵问起,苏过觉得自己要有一个更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能在师侄面前露怯了,还要理由高端,这才沉声道:“君子者: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些菜都是我亲自种下的,虽然辛苦,却亦有收获。且种菜可以学习农人的谋生手段,乃实践之学。”

苏过说完,还偷偷的瞥了一眼李逵,心虚不已。

他才二十岁,去年的省试落榜,让他沉寂了一段时间。但要说成长,也有,他成功积累了科举失败的经验。但真要说人生阅历有多少,还很难说。说了一大堆道理,可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只有苏过自己知道——因为穷。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大唐第一世家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英雄恨之帝王雄心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