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楷说,“虽千难万难,变法也要进行下去!”
“你知道会有多大的阻力吗?”赵佶沉着脸问。
“困难再大也要战胜它。”
“这就是你不当太子的理由?”
“没错!”
“你准备怎么做?”赵佶继续问。
“范相公和王相公想着自上而下进行改革,从官场到民间。我打算反其道而行之从民间着手,自下而上进行变法。”
“你这样做会引起国家动荡!朕怎么敢让你放手施为?”赵佶不傻,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后果。这简直就是直接跟士大夫阶级对着干,到时候就算是皇族内部都会有想要弄死赵楷的人。
“所以我才要去西北,西北是个烂摊子,民生凋敝,又靠近前线,在此地借战争的名头先行实施变法,即便是失败,也不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赵佶点点头,“你这个想法比较靠谱,但西北凋零,哪里有变法的基础?”
“所以孩儿需要父皇的支持。”
“什么支持?”
“钱财的支持。”
“钱财?朕还要建园林,哪里有钱去支持你变法?”一说到钱,赵佶立刻变成了铁公鸡。
赵楷内心叹了一口气,“儿臣不要钱币上的支持,只要父皇的园林采购珍木稀石之时能够多考虑西北,便是帮了儿臣大忙了。”
赵楷想以此来减轻一些江南民众对花石纲的负担。两年后,江南的方腊便极有可能起义,将朝廷在江南的积蓄焚毁一空,若是能将这次起义消弭于无形,便能攒下将来抗金之本。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赵佶立刻变得大方。
“如此,儿臣便替西北百姓谢过父皇!”
“那这太子之位又该如何?”待赵楷说完,赵佶又重提此事。
“五弟为人宽和,可为太子。”
“你五弟太过单纯,不适合当这太子。”赵佶摇摇头。
“九弟机敏,可为太子。”赵楷又想到了赵构,虽然靖康之变之后变得懦弱不堪,胆小如鼠。但年轻时赵构也是一表人才,若是没有这场灾难,想来也是一个五好青年。
赵楷不想去为他洗白,但若是能从小将他培养好,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为民除害了。
“你不用再说了!”赵佶打断赵楷,“你就是朕最中意的太子人选!你想要变法,那便去变吧!不管最后你成不成功,这太子之位朕永远为你留着。”
“父皇!”赵楷紧握着栏杆,眼中泪光闪闪,纵然他内心对赵佶的做法有种种不满,但在这一刻,他对赵佶只有感激。
“好好干!莫要辜负了朕对你的期盼!”赵佶说完,转身走向狱门,留给赵楷一个背影。
赵楷对着赵佶的背影跪下,叩拜。
……
赵桓近几日过得非常平静,因为事情败露,他已经被父皇圈禁在了东宫之中,想来过些日子便会离开这处居住了三年的宫殿。
侍卫们见了他也没有以前那种尊敬的眼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漠,视若无物的目光。
宫女们也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他,不是因为勤勉,而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因为得罪他而被打杀,太不值当。
开始时他很愤怒,将屋内的东西全都打砸一空,怨恨父皇对他单勾企不公。都是当儿子的,凭什么对赵楷这么好?
但没有人告诉他原因,有的只是瑟瑟发抖地在清扫狼藉的宫女。
他觉得人其实挺没有意思的,想他自有记忆起,就被人拿来和赵楷对比着,从学识,从书画,任何一方面,他都不如赵楷。
母后为人节俭,姿色一般,不会取悦父皇,仅仅是因为是父皇为端王时的原配妻子,而得以被封为皇后。
他有时候在想,自己这么平庸,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母亲如此平庸?
反观赵楷的母妃王贵妃,原是向太后身边的宫女,长得漂亮,又有心计,懂得讨父皇的欢心,以至于就连她生下来的儿女都得到了父皇的宠爱,个个活蹦乱跳,个性十足,对自己却每每总是视若无睹。
他讨厌自己的母后,恨她为什么不争气,身为皇后却得不到父皇的欢心,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父皇与其他妃嫔儿女们其乐融融。
母后从来都只是叹气,郁郁寡欢,以至于在自己八岁那年郁郁而终。
父皇自始至终仅在母后的葬礼上露了一面,一滴眼泪都没有留下,也没有看他一眼。
自己当时哭地很伤心,很难过,不是因为难过自己没有了母后,而是伤心自己在这宫里再也得不到父皇的爱。
母后去世后,父皇封了他为定王,他本以为自己就会这样长大成年,然后出府当一个太平闲王——这样也挺好的。
然而事情的改变源自于三年前,毫无准备的自己被群臣以嫡长子为由支持成为了太子。
这对他来讲真的是莫大的惊喜,他以为父皇心里还是有他的,所以当了太子之后他便频频在父皇面前露脸,意图引起父皇的注意。
但父皇始终对他不咸不淡,倒是对小他一岁的赵楷愈加赞赏。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一个月前,那时候的赵楷因为偷偷参加殿试,写出了让父皇都为之赞赏的文章,被点名为状元,父皇知道后顿时对其恩宠日隆。
在他眼里,赵楷的这次考试与作弊无异,哪有不经过乡试、省试便直接步入殿试的?况且赵楷每日与父皇交流,知道父皇的喜好,投其所好写一篇文章算的了什么?
他痛恨赵楷,痛恨他能得到父皇的宠爱。只要有赵楷的地方,他赵桓就没有出头之日!
他要赵楷死!
于是他听从赵英的建议,欲杀赵楷而后快。
但真正采纳实施以后,他又后悔了,尤其是赵楷还没有死。
只可惜一步走错,步步走错,为了掩盖行径,他必须将有可能知道内幕的林灵素杀死,但杀死了林灵素却又被皇城司盯上。
若是时光能够倒流,他再也不会想着杀死赵楷,而是安安静静地当他的太子。
此时东宫之外,传来忽隐忽现的丝竹之声。
“一旦奸邪,倾天拆地,忍听琵琶。”
赵桓眼角流下一滴悔恨的泪水。
作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