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最终让马政与呼延庆再度出海北上,与金人再度商讨结盟一事,由于呼延庆此次忠勇的表现,赵佶提拔他为武义大夫,为正七品职位,与马政同级。
当然,此事也免不了与内朝的几位重臣沟通,郑居中和聂昌反对,余深沉默不语,王黼、蔡攸等人清一色的赞成,大拍赵佶的马屁,而宗泽则是还未到京,故而没有参加会议。
最终赵佶还是拍板决定继续同金人就结盟一事互通有无。
王黼等人本就是魅惑君上而上位的,他们以赵佶的意志为导向,赵佶说什么他们就赞成什么,这倒是好理解。
但郑居中不明白余深为何在这件事情上居然会沉默,难道是沉默了这么多年成习惯了?
“郑公,不是我赞成宋金结盟之事,我只是觉得,咱们受了那辽朝这么久的欺辱,暗中支持金国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也不无不可,也不违反盟约嘛。”
说到底,余深还是童贯的那老一套,不赞成与辽起正面冲突,但却可以暗中搞点小动作。这就是他与郑居中性格的不同了,郑居中的脾气就是直来直去,看不惯就直接说出来,与蔡京不对付也毫不避讳地敢当着众人的面怒斥,称得上是表里如一。
“余公,我大宋堂堂正正,一举一止都要合乎礼法,如此卑劣行径是要遭天谴的啊!”
但余深就老练的多,虽然不赞同蔡京的一些做法,但却不会去劝,而是暗地里与蔡京疏远,要么就是保持沉默,低调做人。
对郑居中的话,余深颇有些不以为然,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更多的时候都是表面光鲜,私底下肮脏不已。
可以说郑居中是那种道德至上的人,做事情要考虑到各种礼法,考虑到名分,就算攻击人,也要堂堂正正,不去做那种阴暗的事情。
而余深则是比较务实,以实际出发的人,只要符合自身的利益,那就用些非正当的手段也无所谓。
他二人倒像极了当年朝堂上司马光与王安石等两派截然不同的做事风格。
总之,马政、呼延庆最终带着赵佶的亲笔书信连同一些礼物出发了。而一路向西的赵楷对这件事情却丝毫不知,等到他收到聂昌来信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到达延安府的第二日了。
看罢之后赵楷忍不住感叹了一阵历史的影响真是无处不在,他这边好不容易才刚觉得一切美好的事情即将转变到来,结果赵佶的一番操作又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联金灭辽这个东西,他自一开始就不断劝说赵佶坚决要反对的事情,还是被赵佶坚决的贯彻落实了下来。
对此赵楷也不能再说什么了,在这一点上,已经可以证明了赵佶这半年来所做的改变其实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说不准赵佶此时已经开始考虑待到金国大败辽国之时,重新启用童贯率军攻伐幽燕了。
赵楷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加紧改造大西北,最好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做好准备,攒积好实力去迎接这当头的一棒。
赵楷召集了西北六路安抚使,在延安府开了一个会。
“如今我大宋与西夏兵戈暂歇,短时间内不会再度发生战争。”赵楷环顾左右的六名司帅。
“但我们应当明白,我们的目标是灭亡西夏,西夏的目标是重新复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两国之间必定还会再发生大战,并且必定要以一方无力为战结束。”
“所以这一战不会在遥远的将来,我无法预知具体在什么时候,也许是一年,两年,三年后,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今年我们与西夏基本不会发生大的战争,我也不打算这么快对西夏发动战争。西夏需要时间去休养,我大宋同样需要时间去休养。我到西北来,也发现了军中存在的不少问题,有些问题根深蒂固,需要从源头上开始解决。所以我决定从今日起,实行军改。原六路的士卒,身世清白,无不良记录的,身强力壮的,有特殊技能的全部集中到延安府进行训练。”
“至于鄜延路。”赵楷看了一眼新上任的张叔夜,“参军的要求上必须加上身世清白,无犯罪记录的要求,张帅意下如何?”
张叔夜不是武官,而是文官,因此赵楷不得不听一下他的意见。
“大元帅之言,在下并无异议。”张叔夜抱拳。
至少目前而言,张叔夜是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的。
但短期而言,赵楷并不敢将张叔夜引为可信任的人里面,因为此人太过于忠心,不是忠于他赵楷,是忠于赵佶、大宋。
恰恰赵楷现在所做的一些变革之事,很多都是看起来不合礼法甚至是有谋逆倾向的。
“大元帅,我们将精兵全部交由大元帅统一训练,若是西夏人叩边犯境,我等州路兵力不足该如何是好?”
种师道有些不情愿,自己手下的士卒是什么?
那是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本,只有手底下的兵多了,打起仗来才有底气。家世清白,身强力壮的士兵,那个个都是精兵,将他们手底下的精兵抽走了,还打什么仗?
“种老将军,我前面已经说了。今年之内我们和西夏之间是断然难以爆发大的战争的,各路之间无需这么多的常备兵马。不如挑些精壮的士卒集中起来训练一番以备来年时的战争。”
“大元帅,话不能说这么死,万一要是西夏人来犯,我等没有足够的兵力,战败城破,这罪名改由谁来当?”
种师中也出面问道,这武将本来只有战时才能统领士兵出征,闲暇的时间都是归属枢密院进行日常训练,好不容易因为王安石的变法他们这些武人才有了统兵、御兵之权,使得将知兵、兵知将,赵楷这一做法似乎是要重新剥夺他们御兵的权利,这让他们有些无法接受。
“若是你们因兵力不足而战败,城池被攻破,这个罪名由我来承担!怎么?你们都不同意?”
赵楷再次环顾了一眼,发现刘仲武和姚古都不发声表态,张叔夜不表态是因为他手底下暂时还没什么兵,全在赵楷手上抓着,刘法也同理。这刘仲武和姚古可都算的上是自己这边的人,居然也不表态,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略一思索,赵楷明白这些人都怕自己如同刘法和张叔夜那般被自己把兵权架空。
“既然你们都不赞成,那就降低一点标准吧,每路出一万家世清白的士卒集中到延安府来。”
强忍着心中的不悦,赵楷退让了一步。
“谨遵大元帅之命!”众人纷纷表态。
这个条件对他们而言也是比较肉疼的了,但尚且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