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答疑解惑】

第一个,为何在军粮紧张之际,开仓放粮呢?

王式说原因很简单。

首先,裘甫贼众正是用囤聚粮食的方法,来引诱饥民加入他们。现在官府免费发粮食,饥民就不会加入贼寇。这叫釜底抽薪。

其次,地方州县没有守军,无力抵御贼众。等贼众来了,官仓正好被贼众掠夺。所以,还不如在他们来之前,就发给老百姓呢。不放粮,就等于资敌。

第二个,为何不设置烽火台?

王式说原因很简单。

首先,设置烽火台的主要目的,就是求取援兵。现在所有的兵马都已经被我征调出来,后方根本没有援兵,烽火台失去了作用,白白浪费人力、物力。

其次,烽火台会惊扰军民,容易传播恐慌情绪,使我军不战而自乱。

第三个,为何选贪生怕死的人担任侦查工作,还不给派发武器?

王式说原因很简单。

如果是勇敢无畏的勇士,配备给优良武器,让他去当游骑斥候,那么遇见敌人,他难免会贪功恋战,不服就干。与敌人缠斗,他就容易光荣牺牲,也就不会回来报告消息了。

对于侦查敌情的情报人员,我不求他们抢多少人头,只需要他们点亮视野。

第四个,您怎么知道他们一开始是诈降?

王式说原因很简单。

之前说过了,两军尚未交战,且贼锋正盛,贼势浩大,还没吃任何苦头,那他凭什么投降?必然是诈降,骄兵之计。等我们精神松懈了,就容易中埋伏。

第四PLUS:3天83战,裘甫吃够了苦头,困守孤城而请降,又是如何看出是诈降?

王式说原因很简单。

正因为他已经吃够了苦头。数百人困守孤城,且水源被我们断绝,他们只有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拼死突围。什么叫投降?打开城门,放下武器。而他们只是口头投降,所以一定不是真降,而是诈降,缓兵之计。

第四(灵魂三连版):最后裘甫亲率党徒一百来人,出城投降,这可是真投降了,为何还要杀的杀、抓的抓呢?

王式说原因很简单。

首先,围而后降者杀。

其次,回归PLUS版问答。裘甫拿什么跟我谈?我不接受你的投降,你的人头也是我的。

所以,都打到这个份儿上了,你裘甫投降不投降的根本就无所谓了。换个死法而已。

第五个,为何先堵住贼寇去路,不担心贼寇狗急跳墙,拼个鱼死网破吗?

王式说原因很简单。

贼寇逃走之后不会解甲归田,由一伙割据地方的大贼化整为零,成为流散各地的土匪流寇,长期骚扰东南地区,不仅影响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治安稳定,更会阻隔朝廷税赋。

所以,务必要集中消灭,毕其功于一役。

至此,诸将官对眼前的这位文官佩服地是五体投地,自叹不如。

庆功宴喝得差不多了。王式忽然又下了一道命令,“把余姚县刁民徐泽、慈溪县刁民陈瑊拉出去,砍了!”

诸将官面面相觑。甭傻看着了,继续讨教吧。

王大帅以一方镇帅之尊,为何要亲自发落两介草民?

原因很简单。

余姚县徐泽,地方黑恶势力头目,霸占鱼盐之利,扰乱市场经营;

慈溪县陈瑊,冒名顶替,官至县令(估计涉嫌谋杀,参见《让子弹飞》中麻匪与马邦德)。

此二人均是重大涉黑团伙头目。

王式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裘甫之辈其实是小苍蝇,虽然搞出的动静惊天动地,却只会伤及帝国皮毛;这俩看似微不足道的草民才是大老虎,他们巧取豪夺,鱼肉百姓,他们悄无声息地撼动着帝国根基,罪大恶极,罪不容赦!

这应该是王式反特战线上的意外收获。

八月,裘甫被送到京师,于长安东市斩首示众。

好事成双,不久之后,朝廷收到捷报:收复被南诏攻陷的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

内忧外患,这是唐懿宗龙椅上的两枚钉刺。现在,朕终于可以坐稳龙椅了。

唐懿宗宣布,改元“咸通”,大赦天下。

然而讽刺的是,就在全国人民还沉浸在“咸通元年”的欢乐喜庆气氛中时,朝廷又收到一个煞风景的坏消息:南诏寇安南。

【祸之始——南诏】

南诏,云贵高原一带的王国。在当地语言中,“诏”的意思就是“王”。中原地区习惯称之为“蛮”,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南蛮,平的就是他们的祖先。

“蜀时为诸葛亮所征,皆臣服之。”——《旧唐书》

隋末唐初的时候,洱海一带小邦林立,势力最大的是六个诏,其中的一个叫“蒙舍诏”,其地理位置在最南面,所以又被中原人称作“南诏”。

唐王朝采取“以夷制夷”和“远交近攻”的策略,在地缘政治方面自然是要无条件支持南诏的。论实力,南诏在六诏之中几乎是垫底的,但因为有了天朝大国的支持,很快就征服了其余五诏,成了地区霸主。这就是唐王朝的一个战略失误了,给自己种下了一颗苦果。

但凡大国干涉地区内政,谋求地缘政治的利益最大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法则就是浑水摸鱼,人为地通过宗教、种族、文化等差异来人为地制造冲突和混乱,从而使地区各方势力对大国产生严重依赖,继而争当大国傀儡,做大国的地区代理人。

时至今日,某霸权主义强国仍然在世界上的诸多热点地区制造矛盾冲突,扰乱地区和平与稳定,然后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自诩世界灯塔。

当南诏成为地区独一无二的霸主之后,不可避免地对大唐产生了离心力,不愿意再俯首称臣。

南诏在它存在的一百多年里,曾多次改变国号,如“大蒙”、“大礼”、“大封民”,也在中原有着“鹤拓”、“龙尾”、“苴咩”、“阳剑”等等的别称。为了方便叙述,本书不分时期地一律称其为“南诏”。后文见之,莫指摘笔误、硬伤。

唐王朝兴盛的时候,周边各国、部落都表示臣属,称臣纳贡,上表归附,请求册封,唐王朝俨然万国来朝之盛世景象。而当其衰落之时,又被这群番邦蛮夷蚕食侵扰。

南诏国王也曾表示过“子子孙孙永为唐臣”。翻看历史,答之呵呵。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南诏王皮逻阁被唐王朝赐名“归义”,封越国公。皮逻阁通过贿赂的方式,使时任剑南节度使王昱奏请朝廷合六诏为一诏,于是皮逻阁“扫六合”,成为蛮版秦始皇。

等皮逻阁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又打败了邻居吐蕃,国力日渐强盛,于是不可避免地对大唐产生了离心力。不过皮逻阁仍旧对大唐与南诏的实力对比有着清醒的认识,继续维护着宗藩关系,而大唐王朝也对他笼络有加。两国之间的关系在表面上看来异常融洽,心照不宣地维系着脆弱的依存关系。

天宝七年(748),皮逻阁薨,子阁罗凤袭位。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是鲜于仲通,云南太守是张虔陀。这两位大唐的封疆大吏对南诏颇为无礼。特别是张虔陀,他的一大业余爱好就是搞破鞋,把下半身伸向南诏,而且是南诏国主的妻子。

阁罗凤袭位后,张虔陀命令他把妻子送过来,还他一顶绿帽子,别坏了规矩。阁罗凤没有答应。于是张虔陀就派人到南诏辱骂阁罗凤不懂规矩,同时奏报大唐朝廷说南诏不臣,要对南诏动兵。

阁罗凤忍无可忍,于天宝九年(750)付诸武力,击杀张虔陀。

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组织兵马,发起反攻,一举攻入南诏首都。阁罗凤不得不赔礼道歉,并拿吐蕃说事,发出软威胁,说我们南诏常年遭受吐蕃侵扰,如果大唐不帮他,他就只能转而向吐蕃称臣了,如果大唐不帮南诏的话,则“云南之地,非唐所有也!”

鲜于仲通竟然囚禁了南诏使者,并继续进攻南诏。结果却被南诏打败。

于是,天宝十一年(751)阁罗凤真的绝唐而附吐蕃。吐蕃国主把阁罗凤认作弟弟,两国结成兄弟之国。

随后,杨国忠(杨贵妃兄)征调十余万大兵,企图收回南诏,却再次败北,十余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死者十八九)。

接下来,便是“安史之乱”,南诏趁机攻入大唐境内,趁火打劫了一把。

大历十四年(779),阁罗凤的儿子凤迦异先于阁罗凤而死,这位王储深得阁罗凤宠爱,于是便把凤迦异的儿子——也就是阁罗凤的孙子——异牟寻立为储君。蛮名很拗口,其实就相当于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

这位异牟寻很爱读书(颇知书,有才智),在他在位时,南诏终于又回到了大唐的怀抱。这其中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在阁罗凤趁“安史之乱”剽掠大唐的时候,曾掳走了一位叫郑回的小县令。郑回在天宝年间举明经科,明经科远不如进士科含金量高,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意思是30岁考取明经科已经算很老的了,50岁在进士科里都算年轻的。所以能进中央的,一般都是“进士登第”,至于明经科的学历,就只能在穷乡僻壤当个小县令。

然而郑回到了南诏,就成了当地最有文化的高级知识分子,很受国主阁罗凤器重,让他给自己的儿子凤迦异当老师,培养南诏下一代接班人。凤迦异英年早逝,郑回又成为了异牟寻的老师,继续当担“帝师”的角色,异牟寻袭位后,又让他当自己儿子——寻梦凑(寻阁劝)的老师。

身为三代“帝师”,郑回对待教育是十分严厉的,史籍记载,“虽牟寻、梦凑,回得箠挞”,国君怎么了?储君怎么了?不好好学习就揍!在南诏,就没有郑回不敢打的人。

后来,郑回在南诏位居宰相(清平官)。在南诏的体制下,同朝有六位宰相,共同执政,而在异牟寻一朝,实际的宰相只有郑回一人,所有军国大事,异牟寻只找郑回商议,而那五位宰相全都屁颠屁颠仰郑回鼻息,唯命是从,但凡有点儿小错误,郑回就抽他们(或有过,回辄挞之)。

郑回应该是史上最严家教了。

自南诏向吐蕃称臣后,虽然吐蕃名义上与其约为兄弟,但实际则把南诏当做奴仆,横征暴敛,南诏苦不堪言。异牟寻时常流露出不甘与懊悔。

郑回就经常为他分析利害关系,说之前南诏纳款于大唐,大唐崇尚礼仪,对番邦蛮夷怀柔羁縻,实行超国民待遇,从来不欺压南诏,而你再看吐蕃,完全把南诏当二等公民、当奴隶。

终于,异牟寻动了心思,开始谋划绝吐蕃而返唐。

后来,来往大唐的使节被吐蕃捕获,吐蕃大怒,责令南诏把大臣、将军们的孩子送到吐蕃做人质,对南诏的盘剥压迫也更加惨烈。

当时,吐蕃与回鹘大战,难解难分,于是又向南诏征兵,要南诏提供一万兵马。异牟寻将计就计,先示弱,说南诏地贫人少,只能提供三千兵马,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答应送五千兵马。

异牟寻先派五千兵马进入吐蕃境内,而亲率数万大军趁夜急行军,然后与五千兵里应外合,对吐蕃军队发动突袭,大获全胜,占领城堡一十六座、擒吐蕃五位王,俘虏部众十余万。这次偷袭吐蕃的战争成为南诏纳给大唐的投名状。

于是,大唐正式接纳了迷途知返的南诏乖宝宝。赐南诏金印,上刻“贞元册南诏印”。

元和三年(808),异牟寻去世,儿子寻阁劝袭位,大唐赐“元和册南诏印”。

自南诏回归以来,两国邦交进入正常化,互相致礼,互致问候。期间微有几次小摩擦,南诏也及时赔礼道歉,消除误会。总体来说,两国关系还算融洽,各自发展经济。

然而随着大唐的逐步衰落和南诏的日益壮大,两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也渐趋脆弱。

战争,一触即发。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铁血虎贲战大明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明末大寨主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叛逆皇妃:冠绝笑江山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抗日之神级兵王王室的弃儿抗战之铁血兵锋无限欺诈师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靖王府之乱北隋军神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仙朝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中世纪崛起云州物语曲尽星河多情女匪有情医扶明录食戟之冒牌小当家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重生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幸福大宋圣天子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平原大时代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我在大唐斩妖邪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大明败家子,家父平江伯英雄恨之西楚霸王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北宋帝师锦衣辅国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公主我真不是太监大明:我主动继承了家业冠绝新汉朝美洲1866应如妖似魔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穿越之医女毒妃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