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扫平河朔】

早在朱温拿下东昭义的时候,就曾给镇州王镕写信,要求他与河东势力划清界限、归附汴州势力,向魏博罗绍威同志学习。

王镕一直犹豫不决,没有给出正面答复。

等葛从周在青山口击败李嗣昭之后,缴获了李嗣昭与王镕的来往书信,发现王镕果然更愿侍奉河东势力,对朱温多有诋毁、不逊之言。

于是,这封信就成了朱温进攻镇州的借口。

朱温对葛从周说:“你来当先锋,等拿下成德军之后,就让你做成德节度!”

葛从周更加奋勇,摧枯拉朽一般,三下五除二就兵临成德军总部——镇州城下,激战中,葛从周不幸被一支流失射中,虽然没有性命之忧,却只能卧床;朱温亲率主力大军,随后赶到,二话不说,直接放火焚烧南城门。

镇州王镕吓得六神无主,急忙召集群僚,询问对策。

在王镕的智囊团中,有位周式,能言善辩,进言道:“看来我们不能以武力相争,而只能以口舌巧退之。”周式与朱温有旧交,所以主动请缨,愿意亲赴敌营,游说朱温。

老友相逢,却见朱温满面怒容,先声夺人,拍桌大骂,“我早就给王镕写过信,好言相劝了,他却敬酒不吃吃罚酒,现在我把军队带过来了,他又派你当说客,晚啦!不知道我跟河东李克用有仇吗?王镕竟敢依附于河东,还窝藏李嗣昭,我知道李嗣昭就躲在城中,让他出来。不把李嗣昭送出来,我就打进去抓他!”

谈判专家周式不动声色,面带微笑,迎接朱温的狂风暴雨。

先声夺人,声嘶力竭,甚至是歇斯底里,都是缺乏底气的表现。用表现的暴躁掩饰内心的虚弱。朱温的这些小把戏当然骗不过周式,周式已经把他看穿。虽然未发一言,却已经在气势上完全碾压朱温,他的从容淡定让朱温更加没了底气。

朱温拿出李嗣昭与王镕的书信,“看,这就是证据!”

周式接过书信,看都不看一眼,反而笑问朱温:“您是只想要一个镇州就金盆洗手呢,还是想称霸天下呢?”这就开始给朱温下套。

朱温知道这是说客的一般套路,所以不急于往坑里跳。

“只取镇州怎么讲?欲霸天下怎么说?”

周式答道:“霸者责人,以公不以私。天子在上,诸侯藩镇各守封地,所谓休养生息、保境安民也。您听说过曹操与袁绍的故事吗?”

特别提示,本书人物对话中出现的三国典故,绝非我以上帝视角的艺术修饰,全是史书中的原文!整个残唐五代时期,人们多引用春秋战国、汉末三国时的典故,借古讽今,出镜率最高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曹操等人物。所以,不光伟大领袖说把朱温比作曹操,在当时就有不少人拿曹操跟朱温做对比,二者实在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朱温:“孟德公,是我的心中偶像。”

“那就好办了。昔日,曹操破袁绍于官渡,缴获了很多手下与袁绍的书信,曹操并没有追查,而是直接把这些书信聚而焚之,所以曹操才能雄霸天下。今日,您出无名之师,而拿一个李嗣昭当幌子,李嗣昭在不在城内,想必您自己清楚。”

朱温面红耳赤,“王镕他……他与河东李克用亲善。敌人的朋友,当然就是我的敌人。”

周式摆摆手,“不然,不然。镇州与河东毗邻,长期遭受河东的侵扰,王大帅为了百姓着想,不愿生乱、生战,故而委曲求全,屈尊事之。如果大帅您能为国除贼、为民除害,别说我们镇州,放眼天下,谁不敢听从您的号令?”

朱温理屈词穷,“那……甭管怎么说,白纸黑字,铁证如山。”

周式苦笑一声,“天子降诏和解,还能不给朝廷面子嘛,一封书信应付公差的啦。再说了,河东素来欺负成德,李嗣昭他敢进来吗?”

朱温搜肠刮肚,再也找不出理由。

周式继续说道:“您之于大唐,好比齐桓公、晋文公之于大周,您应该尊崇礼义,建立霸业。而如今,您却一味地逞强弄威,恃强凌弱。何以示德于天下?”

朱温:“齐桓、晋文,是我的梦中情人。”

周式忽然变了脸色,由和蔼变得刚毅,一股不容侵犯的正气喷涌而出,“我们镇州虽小,但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更何况,王家在成德已历经五世,距今整整八十年!深得镇州民心,群众拥护,百姓爱戴,人人愿意为他们效死力,真要动起手来,还用依靠李嗣昭吗?”

朱温转怒为喜,抚掌大笑,拉住周式的衣袖,把他请入内帐,迎于上座,“方才以言相试耳。跟你逗着玩儿呢。”随后,双方在友好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了坦诚深入地交流,并在许多关键性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共识。

朱温派亲信刘扞回访镇州王镕,向王镕转达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慰问。

按照平等互惠的约定,王镕派出高规格的“少爷团”(团长是王镕的儿子王昭祚,团员是其他镇州将领的儿子们)对汴州进行友好访问,随行带着可观的见面礼:高级绢二十万匹;朱温则为这些镇州官二代们提供在汴州的工作岗位,并为带团的王昭祚解决了个人问题——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汴军从镇州撤军。

这是官方报道,翻译过来就是王镕给朱温赔款,并把自己的儿子和镇州高级将领的儿子送去朱温那里当人质,以政治联姻为纽带,建立成德——汴州联盟。从此,镇州成德军依附于汴州势力。

王镕的一个谋士私下给他建议,说河东李克用虽然衰败,却仍不容小觑,镇州虽在朱温的庇护之下,但远水不解近渴,何况咱们的左邻右舍——幽州卢龙军、沧州义昌军、定州义武军,全都是河东势力的爪牙!不如趁此机会,煽动朱温扫平河朔,这样咱们就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对抗河东李克用了。

王镕深以为然,于是再派周式前往游说朱温,说愿意竭尽全力帮助朱温一统河朔平原。

这是一份令朱温无法拒绝的善意。当即就派张存敬汇合魏博军,北上补刀刘仁恭。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张存敬一口气攻下卢龙辖境的二十个城池,挺进到瓦桥,北面的幽州已经门户顿开,再也无险可守。偏在此时,雨湿路滑,道路泞泥,不利于行军。

兵贵神速。张存敬当机立断,折而向西,对定州义武军发起攻击,又是一口气直接推进到定州城下。

定州义武军节度使王郜急忙派叔叔王处直挂帅御敌。

王处直的想法是紧贴城墙建立营寨,利用高大坚固的城墙为依托,发挥视野优势和射程优势,打一波塔下消耗,等汴军精疲力尽之后,再出击收割。

而王郜的谋士梁汶却不赞同这种保守的主张,他说道:“从前,卢龙跟成德联合三十万人,夹攻定州,而我们的部队还不满五千人,尚且可以一战而胜。现在,张存敬不过才三万人,而我们的兵力却比那时增长了十倍还多,为何还要胆小如鼠,躲在城下求保命呢?”

王郜一听,言之有理,叔叔一生戎马,为何畏首畏尾,不如一介书生有胆魄?手握重兵却玩寇不前,莫非是……王郜后背一凉,于是给王处直下令:叔叔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头!

在面临大敌当前的时刻,通常都是武将激进,文官保守。偶尔也会有武将消极主和,而文官积极主战的情况发生,而一旦出现这种局面,往往都会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创造文官带兵、获得大胜的奇迹,例如明朝“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

如今,危如累卵的定州城内,也出现了这种历史性时刻。那么这位英勇无畏的书生梁汶,到底是秀儿,还是逗儿,到底是青史流芳还是沦为笑柄,将会很快揭晓。

王处直奉命挺进到沙河,迎头阻击张存敬。

战斗打响了。

战斗结束了。

超过一半以上的定州军被汴军歼灭,“亡大将十五,士死者数万”。残兵败将保护着王处直逃回定州。

败军回城之后,立即发动兵变,驱逐节度使王郜,拥护王处直做留后。王郜携家眷逃奔河东太原府。

张存敬尾随而至,包围定州城。十天之后,朱温亲率主力部队抵达定州城下。

大帅亲自督战,张存敬更加卖力表现。大帅既然允诺把镇州成德赏给葛从周,岂能不把定州义武赏给我?张存敬架起云梯,准备好冲车,迫不及待地要发动一场攻城战。

王处直亲自登上城门楼,大呼:“敝镇于朝廷未尝不忠,于藩邻未尝失礼。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不明白您为何要兵戈相向啊?”

此言非虚,并不是客套话。

定州义武军,是为数不多的自始至终都忠于朝廷的藩镇之一。建中三年(782),唐朝始设定州义武军,首任节度使是张孝忠(契丹人,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朝廷赐名),此人是安禄山手下,曾参与“安史之乱”,兵败后归顺朝廷,之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帮朝廷平定叛乱,勤王有功,至死效忠朝廷。张孝忠死后,他忠于朝廷的魂魄影响着历任义武军节度,在那个藩镇割据的乱世,定州义武军成为一股清流。

前义武军节度王处存(王处直之兄),更是有大功于朝廷。

当时,黄巢犯长安,消息传到河朔地区,王处存悲伤不已,一连几日嚎啕恸哭,不等接到勤王的指令,就亲率大军驰援长安。在收复长安的战役中,王处存不计个人得失,不惜一切代价,奋勇当先,立功最多,且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全军以白布缠头,号为“白头军”,用以区别其他藩镇的乱兵。

也正因其军纪严明,不骚扰百姓,所以保持着完整的建制和战斗力,也就因此成为唯一一支在黄巢反扑中全身而退的部队。

讨贼期间,每当言及国难未平、圣驾西狩,王处存都会忍不住呜咽哭泣,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各路诸侯藩镇纷纷被他的忠义气节所感动。

平定黄巢之后,时任讨贼总司令、宰相王铎,论功行赏,白纸黑字明确写明:勤王举义,王处存功居第一;收城破贼,李克用功居第一。

王处存病逝后,儿子王郜继任义武军节度使,距今刚满五年。

所以王处直掷地有声,我们定州义武军于国不可谓不忠!凭什么打我们?

朱温陈词滥调:你们是河东李克用的狗腿子,依附河东势力欺负河朔邻居。

王处直解释道:“定州与河东是邻居,我兄弟王处存与李克用既是革命老战友,又是儿女亲家,礼尚往来,人之常情嘛。您要是认为这是我们得罪您的地方,那我现在就改,成吗?”

朱温没啥好说的了。

王处直把“逗儿”梁汶当了替罪羊,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他头上,杀了他全家,作为两军和解的良好开端。

随后,王处直派出“少爷团”,以他的侄孙子为人质,送到汴州,并赔巨款(一说十万匹绢,一说三十万匹绢),另出好酒好肉犒劳城外的汴军。

朱温表奏王处直为义武军节度使(之前是三军所推,未得朝廷正式任命,尚属非法兵变)。

定州义武军继镇州成德军之后,臣服于朱温。

至此,整个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就只有刘仁恭父子尚未臣服于朱温。

在张存敬进攻定州的时候,刘仁恭派儿子刘守光增援定州,在易水河畔,刘守光与张存敬遭遇。

风萧萧兮易水寒,六万燕军不复还。

河朔诸镇自“安史之乱”以后就成为了中央朝廷的一大顽疾,历代皇帝都只能坐视其割据称雄而毫无办法。而朱温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荡平河朔大平原。其速度之快,简直难以置信。

放眼天下,谁人敢与朱温争锋?

下一步,是乘胜跨过太行山,清剿李克用呢?还是大举南下,扫平江淮鱼米之乡?朱温坐在定州城外的行营中,与智囊团商议着。

想必李克用、杨行密之辈,也在苦苦思索着对策。

就在这个时候,关中地区传来了一条爆炸性新闻,无可争议地登上了头条:

标题:宫廷政变!

副标题:宦官囚废昭宗,太子李裕承继大统。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铁血虎贲战大明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明末大寨主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叛逆皇妃:冠绝笑江山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抗日之神级兵王王室的弃儿抗战之铁血兵锋无限欺诈师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靖王府之乱北隋军神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仙朝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中世纪崛起云州物语曲尽星河多情女匪有情医扶明录食戟之冒牌小当家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重生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幸福大宋圣天子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平原大时代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我在大唐斩妖邪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大明败家子,家父平江伯英雄恨之西楚霸王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北宋帝师锦衣辅国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公主我真不是太监大明:我主动继承了家业冠绝新汉朝美洲1866应如妖似魔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穿越之医女毒妃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