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赵禹伶牙俐齿,信口雌黄,欺我武人口愚,端的厚颜无耻!”

对于周亚夫对赵禹的最终评价,刘胜自是一笑而过。

至于今日这场会谈的结果,刘胜也算是相当满意。

——赵禹其人,且不说德行如何,至少在‘恪守原则’这一点上,可谓是和以前的法家官吏一脉相承。

没错;

赵禹,也同样是法家出身。

虽然比不上有正经师承,如今又执法家之牛耳、在朝堂上为法家奔走的前辈晁错,却也比郅都那个‘爱好者’强不止一个档次。

就说晁错,师承法家当代巨擘张恢,又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无疑是法家如今的唯一牌面!

早些年,天下人对法家的戒备还没有松懈,情况倒还好些;

但近些年,自从出了晁错这个以法家的出身登堂入室,且最终位列三公的榜样,出现在长安高门之外,以求某位达官贵族引荐自己的法家士子,可谓是越来越多见。

而这些法家士子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带着师门或亲友的信件,拜会当朝御史大夫:晁错。

如果当年,晁错死在了吴楚之乱爆发前后,那法家最后的火种,或许也会随着晁错身死而熄灭;

但在刘胜这个蝴蝶扇动翅膀,并保下晁错性命之后,法家的命运,俨然已经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而晁错,便成为了法家在这条崭新道路之上,为后世之人披荆斩棘的领路人······

相较于晁错‘为学派披荆斩棘,开辟道路’的神圣使命,郅都无疑就相对轻松了一点。

——毕竟不是正儿八经法家出身,仅仅只是认同法家思想、情感相对偏好法家的武人;

再加上已经卸任中尉,开始在周亚夫门下专门学习军事理论,郅都身上的‘法家’气息,也已是肉眼可见的散去不少。

在过去,一说长安有个什么事,郅都总是三句不离话一个:先贤之说,果然是至理名言!

不把商人在内的五蠹杀尽,天下果然就无法安宁!

然后,这个名垂青史的酷吏,就要开始大兴刑狱,更甚是大开杀戒了。

至于现在?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卸任中尉之后,郅都的注意力,显然从五蠹这样的内部问题,转移到了匈奴这个外部威胁之上。

而在对外战争中,法家思想对武将的影响,实在是没有什么优越性可言。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郅都从此从上纯武将的道路,并不再担任牵扯到民生、内治的职务,那这个法家的狂热分子,基本就要逐渐转化为纯粹的武人了。

何谓纯粹的武人?

——别搞黑猫白猫,能打胜仗就是好猫!

换而言之:在肉眼可见的将来,无论是逆历史趋势得以兴盛,还是和原历史线一样彻底势微,甚至不得不用‘儒皮法骨’来苟延残喘,以晁错为首的法家,都将失去一位必将功成名就的军方高级将领:郅都。

但对于法家而言,失去郅都的损失,显然没有得到赵禹的收获大。

毕竟赵禹,不是郅都那样的单纯爱好者;

虽非师出名门,却也是读过两天《韩非子》,思考过商君学说的正经法家出身。

用后世的话来说:晁错如果是影帝,郅都如果是群演,那赵禹再怎么说,也起码是个科班出身的当红小生。

至于未来,赵禹挑选的,或者说是走上的道路,也比晁错和郅都稳当许多。

——晁错走的,是披着儒皮靠近储君,潜移默化改变储君的感官,并最终背靠皇权复兴法家,一念成魔、一念成神的极端路线。

这个路线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是省事,只要成功,那就可以凭借天子的威权,轻而易举的改变法家短期内的处境。

至于缺点,则属于法家的通病了——人亡政息。

如果不是刘胜出手,按照原有的历史时间线,帝师晁错,就该在吴楚之乱爆发初期,就被天子启一句‘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而被连哄带骗到东市,身穿朝服腰斩弃市。

而在晁错死后,法家最后的火种也将熄灭,从此再也没有人——没有能身居庙堂之高的人,敢在履历上落下‘习申商法家之言’的学术出身。

所以晁错的路线一言以蔽之,不外乎一句:不成功,便成仁。

甚至即便是成功之后,也很难保证不会人亡政息。

——你晁错忽悠得了一个储君,难道还忽悠得了每一个储君?

笑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你头一次玩儿这一出,咱们老哥几个没见过世面,算是让你给咱开了眼界;

下回再有这种事,咱们能放着不管?

但凡储君身边的人,不扒出祖宗十八代的师承,就当我儒家\/墨家\/黄老白传延了这几百年!

而相较于晁错的路子,赵禹现在的路线,就相当讲究了。

——法家出身,当然是要做法官咯~

专业对口嘛;

靠着专业知识,在专业对口的位置上做出点成绩,以从根源改变天下人对法家的刻板印象,这可比忽悠储君要来的靠谱,药效也来的持久多了。

说回刘胜今日召见赵禹,并通过赵禹和周亚夫的恩怨来做试探,所得出的最终结果,无疑是让刘胜深感满意。

从赵禹对周亚夫的态度,刘胜首先就能确定:赵禹和每一个法家出身的官员一样,更偏向于自诩为‘孤臣’。

对孤臣,世人或许褒贬参半;

但对于掌权者,尤其是封建时代的掌权者,更甚是封建帝王而言,孤臣,几乎是可以完全和忠臣划等号的。

何谓孤臣?

在这个词出现在华夏文化范畴内的早期,指的是孤立无助、不受重用的远臣;

而在后世,则指有自己的思想和个人操守,不追求名利,不趋炎附势的人。

至于眼下,孤臣,几乎可以直接从字面意思理解:孤独的臣子。

那什么样的臣子,才能被称之为‘孤独’的臣子?

——不结党营私;

——不与人私交;

——不搞裙带关系;

——不搞利益团体。

一个集以上优点于一身的官员,对封建帝王意味着什么?

恐怕真正的忠臣,都没有孤臣来的忠心!

或者说:忠臣未必是孤臣,但孤臣,却一定是忠臣。

就拿如今的太仆袁盎来说,就是个典型的忠臣,却也是个典型的‘反孤臣’。

坊间传闻,袁盎知交故友遍天下,凡是陇西以东、东海以西,长城以南、五岭以北,无论袁盎到了哪里,三五十里之内,必定会有人争先抢后的来安排袁盎。

甚至有人说:就算袁盎有一天落了难,散尽家财、权势,光凭着那些遍布天下的知交故友,袁盎也能一路走一路吃,吃三代都吃不完过去攒下的交情。

那袁盎是忠臣吗?

恐怕没人会说不是。

包括当今天子启,乃至刘胜,都绝不会说袁盎不是忠臣。

反面的例子,自然就是汉家在赵禹之前,发现的上一个孤臣:郅都了。

说起郅都这个人,普天之下,不知有多少人恨得牙根发痒,恨不能将郅都徒手撕成两半,再一口一口咬成碎肉!

想归想,却又不敢。

为什么?

是郅都有如此威慑力?

答桉,自然是孤臣,能从封建帝王那里得到的信任,以及与之匹配的权威了。

而赵禹今天的表现,显然也在告诉刘胜:如果不出意外,这将又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孤臣。

而且还是一个专精刑狱,且已经被任命为廷尉的孤臣······

“孤臣······”

“既然要做孤臣,又怎么会举荐······”

“——而且是在眼下这个档口,向我、向太子储君举荐?”

“看走眼了?”

自言自语着,刘胜迟疑的目光,自然便再次落在了身旁的周亚夫身上。

“这个张汤~”

“条侯认识吗?”

“是个什么来头?”

“能让赵禹亲自举荐,尤其还是向我举荐,而非向父皇,想来,应该名气不小?”

在刘胜问出这句‘张汤是个什么来头’时,周亚夫其实还没消气;

尤其是听到刘胜再次提到‘赵禹’这个人名,周亚夫的鼻息也瞬间粗重了些。

但终归是经历过生死,尤其还是被刘胜捞回来一条命,相较于过往,周亚夫控制情绪的能力,显然也有了不小的长进。

“嘶~”

“呼~~~······”

“家上今天召赵禹前来,可实在是把臣这把老骨头······”

“嗨;”

“罢了罢了~”

“一个黄毛小子,我跟他较个什么劲······”

算是释然,也算是在刘胜面前给自己一个台阶;

表明自己‘不和赵禹这个黄毛小子计较’之后,周亚夫深吸一口气,便将话题拉回了正轨。

“张汤,我有所耳闻。”

“也确实如家上所言:这个人,名声确实不小。”

“臣如果没记错的话,是在太宗皇帝后元元年,臣刚担任中尉;”

“当年,杜陵出了一个神童的事,传遍了长安街头巷尾,就连先帝,都忍不住问了一嘴。”

···

“说是这杜陵人张汤,是时任长安丞的儿子,自幼就对律法非常感兴趣,也着实有些天资。”

“有一段时间,长安丞因公无法回家,就让张汤留在家中看家护院;”

“回到家后,发现家中的肉被老鼠偷吃,张父大怒,训戒、鞭笞张汤。”

“结果这张汤就找到了老鼠藏身的洞,将老鼠抓了出来,并找到了老鼠吃剩下的肉。”

“之后,张汤就按照审讯盗贼的方法,将那只老鼠拷绑起来,随后立桉审讯这只老鼠。”

“然后传布文书再审,彻底追查,把家中其他的老鼠,和其他老鼠吃剩的肉都找了出来,罪名确定,按照‘盗财’的责罚,依照《汉律》的规定,在堂下对最开始那只老鼠处以磔刑。”

“张父看见张汤审讯老鼠的过程,就把张汤记录的文辞取过来看,发现那文辞就像是办桉多年的老狱吏般娴熟,于是赶到非常惊奇。”

“从那以后,张父就让张汤来书写治狱的文书,检查过后,就直接用于日常公务。”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张汤的名声才在那年,传遍长安街头巷尾。”

“因为太宗孝文皇帝后元元年,这张汤,才年仅八岁······”

···

······

“哦······”

“啊?”

“八岁?!

在周亚夫话音落下之后,刘胜先是下意识‘哦~’了一声。

待反应过来,只瞠目结舌的瞪大双眼,直勾勾瞪向周亚夫!

——八岁?!

——那不就是个孩子吗!

八岁的孩子,就知道按照《汉律》的规定去审讯、追查、定罪,并完全按照法律规定施刑?

这······

这特么叫八岁?!

“确实如此。”

“如果不是这样,那张汤,也就不会被坊间传成‘神童’了。”

“更何况审讯老鼠,如果是个成人做的事······”

“莫不太奇怪了些?”

听闻此言,刘胜这才后知后觉的‘哦······’一声,又面色古怪的低下头去。

确如周亚夫所言:如果是个成年人做出张汤那档子事儿,那刘胜恐怕就要好好怀疑一下这是行为艺术,还是纯粹的网红剧本了。

可即便如此,一个八岁的孩子······

“嘶······”

“真是神童?”

满是匪夷所思的一声自问,却引得一旁的周亚夫微一点头:“勉强算是吧。”

“至少在律法方面,确实算是天资卓绝。”

便见刘胜闻言,面色仍有些狐疑的低下头。

“太宗皇帝后元元年······”

“八岁、九岁······”

“到太宗皇帝后元七年,先帝驾崩,就是十五岁······”

“十五、十六······”

“如今,应该是二十二、三岁的年纪?”

周亚夫再一点头:“然。”

“头两年似听说,乃父亡故,张汤子承父业,做了长安吏。”

“只是不知这张汤和赵禹,又是什么交情。”

“毕竟这举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举荐、什么人都能被举荐的;”

“能让赵禹甘愿冒险,去举荐一个刚及冠的小吏······”

“家上,恐怕还要仔细查查这张汤的底细,查查此人和赵禹之间的往来瓜葛,然后再做打算。”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铁血虎贲战大明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明末大寨主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叛逆皇妃:冠绝笑江山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抗日之神级兵王王室的弃儿抗战之铁血兵锋无限欺诈师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靖王府之乱北隋军神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仙朝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中世纪崛起云州物语曲尽星河多情女匪有情医扶明录食戟之冒牌小当家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重生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幸福大宋圣天子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平原大时代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我在大唐斩妖邪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大明败家子,家父平江伯英雄恨之西楚霸王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北宋帝师锦衣辅国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公主我真不是太监大明:我主动继承了家业冠绝新汉朝美洲1866应如妖似魔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穿越之医女毒妃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