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72章 方腊出城

大宋宣和三年,三月六日,正值春耕时节,天旱无雨。

农时不等人,为了确保如期耕种,早在数日之前,方腊便以工代赈,鼓励百姓疏浚河渠、建造运河,等到后来,为了提升效率,方腊甚至下来太平军也加入到疏浚河渠的工作中去。

气候条件越是恶劣,人力越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几日,保春耕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大事。

方腊麾下,各色人等全都有了差事,唯独他自己在府中坐立不安。

城外的田地究竟如何了?

百姓可曾引水灌溉,完成了春耕播种?

改进的铁犁是否彻底普及开来?

一个个问题压的方腊在城内喘不过气,最终,他痛下决心:“出城亲眼瞧瞧!”

这时候,只有亲自去城外走一遭,才能一解心中之忧!

“哒哒哒!”

沉重的马蹄声在官道上溅起大片的尘土,方腊出了江宁城,沿着秦淮河信马由缰,一路狂奔。

不知过了多久,一片小山丘出现在眼前。

方腊眼前一亮,“咱们去山那边瞧瞧!”

梁红玉也好、牛皋也罢,自然无人反对。

于是,一炷香之后,一行人便爬上了山坡。

登高而望,梁红玉忽然发出一声惊喜交加的声音,“呀,好美!”

远处,一片错落有致的房屋沿着河流依水而筑。

兴许是靠近水源的缘故,方腊觉得空中的湿度都大上了不少。

“哐哐哐!”

只可惜,耳中不断传来接连不断的轰鸣声,颇有些坏人兴致。

侧耳聆听,噪音似乎就是从河流两侧的房屋中传出来的。

粗大的河流宛若一条巨大的树木主干,在它的左右两侧,引出近百条水渠。

这些水渠宽不过一丈,水量却大的很。

就在远处较高的地方,同样有一道宽敞的水渠引水入谷,由于山丘间存在落差的缘故,河水自高落下,宛若瀑布一般,晶莹的水花剔透明亮,很是美丽。

瀑布下方,一座崭新的水车清晰可见。

随着水流的推动,高大的水车缓缓转动,每一下都将水流注入高处。

这样的风景不似美景,却也别有一番情趣,即便是梁红玉初见之下都露出惊叹之声。

“此处是匠工坊?”

梁红玉看到不少人正围着河边,指手画脚地在说着什么。

方腊微微颌首,“不错,前几日我让汤隆想法子改进甲胄,为此,出了一笔不小的悬赏,如今,正好看看匠工营的进度。”

梁红玉有些无法理解,“水车是水车,盔甲是盔甲,两者之间怎么会有联系?”

方腊信手一指,“咱们长话短说,过去一看便知!”

沿着道路又行了一会儿,越靠近瀑布的所在,噪音越大。

自高处落下的河水击打在水轮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刚才在远方,看不真切,现在方腊竟然看到水轮、传送带、锻锤!

确切地说,方腊竟然在这里看到了水力锻锤!

要知道所谓的锻锤装置并不复杂,只不过是将畜力变成了水里。

这种装置方腊曾经简单提过一次,没想到汤隆竟然真的做了出来!

“你瞧,水力带动水车,水车带动转轮,转轮驱动撞锤!这就是水车与盔甲间的关系!”

梁红玉兴奋不已,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如此景象,实在是新奇而有趣。

恰在这时,几名官员快步赶来。

汤隆一溜小跑,嘴里道:“拜见方公!”

另外一人居然是绰号玉幡竿的孟康,他原是船匠出身,奉命监造花石纲大船,后来落草为寇,随着武松一道投奔方腊治下。

造船跟造甲有什么关系?

方腊并未发问,只是拍着汤隆的肩膀正色道:“汤总管,你的动作很快,合该重赏!”

汤隆眉开眼笑,“还是多亏了方公的提醒,否则便是想破脑袋,咱也想不出这一茬!”

“好好干,太平军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功之臣!”

“多谢方公,在下一定竭尽全力做好差事,绝不辜负方公厚望!”

梁红玉这时问道:“汤总管好手艺,确实该赏!”

汤隆笑道:“方公,还得多谢孟康,若非他搞出水力转动装置,我可能还要耽搁不少时间。”

孟康连连谦辞,“还是方公指挥有方,我只不过是给了个主意罢了!”

“好了,莫要谦辞,某有言在先,只要搞出水力锻锤,人人有赏,来人呐,匠工营参与此事之人,每人赏钱百贯,孟康同样赏钱百贯!”

“多谢方公!”

一行人喜笑颜开,很是快活。

这时,牛皋忍不住说到:“方公,咱能不能提一个意见?”

“喔?什么意见,但说无妨!”

“末将曾经听人说过,锁子甲耗时耗力,可连弓箭都防不住,若能打造一面整甲出来,对于短兵交接有大用!”

方腊与汤隆相视一笑,最后还是汤隆解释起来,“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方公也有此意!”

牛皋挠着头皮,“我还觉得咱们的头盔不透气,一到夏日就热的很,若能改进一些就好了!”

方腊深以为然,“不错,春天一过便是夏日,头盔若是不透气,到了夏天根本戴不住,那就有些形同虚设了!”

汤隆伸手示意,“诸位且随我来!”

在汤隆的引领下,众人便来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作坊。

在作坊门口,两名甲士目不斜视,他们验过汤隆身上的军牌之后才一一放行。

进入其中,只见一副完整的甲胄正挂在木架上。

与太平军身穿的宋军甲胄相比,胸甲和臂甲变化不大,唯独头盔以及肩甲所在的位置刘备有变化。

宋军头盔有四种样式,第一种:凤翅盔,该盔由盔缨、盔体、盔脊、抹额、凤翅、顿项六大部分构成;第二种:笠形盔,这种样式的盔于宋朝首次出现,形似倒扣海碗;第三种:莲沿笠形盔,边沿翘起形同莲花瓣;第四种:无名盔型,款式类似唐时步兵甲所配之兜鍪,护颊两侧没有凤翅形装饰。上层是一块铁板,中间留有缝隙用以透气,在下方还有一块铁甲,可以确保头部的保护功能。

这时,侯健忍不住说到:“方公且看,这肩甲的改动很是方便,而且在里头加了垫层,如此一来,将士们无需穿两层,直接穿这一身甲胄即可!”

有宋一朝,为了以步克骑,匠工营一直在甲胄上面下功夫,《宋史》有载:“全装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每副用甲叶一千八百二十五片”。

兵种不同,盔甲重量也不同。宋军枪手因为在军阵中多采用坐姿或者半蹲姿势,盔甲最重,弓弩手则需要轻一些,因为甲太重不容易开弓上弩:“王琪进三色甲”……“

也就是说,长枪兵的甲胄在六十斤上下,而弓手的甲胄在五十斤左右,至于弩手,甲胄最轻,在四十斤上下。

饶是如此,四十斤的重量对于军卒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眼下若能减轻甲胄的重量,确实可以极大地提升军卒的战力。

这时,汤隆又道:“锁子甲费时费力又费钱,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花费,用水力锻锤可以造出数倍的甲胄出来!”

方腊感概不已,“不错,很不错,你们通力合作,竟能造出如此甲胄,也不枉一番心血,接下来便让军卒试穿一番,若是反应良好,那便以此为模版,批量生产!”

“得令!”

而后,方腊拒绝了汤隆欲行款待的打算,“伱们且忙自己的,我还要去四处转转!”

“遵命!”

好不容易出城一趟,方腊自然要多看几个地方。

没多久,一行人便离开了水利作坊,他们沿着水源逆流而上,很快便来了一处集市、村落。

这里没有城墙,隔着老远,便看到人声鼎沸的模样。

只不过,与城内错落有致的建筑不同,这里到处都是的营寨,不像民居,倒像是行军打仗所用。

行到近处,众人才看到另外一幅热闹的景象。

杂耍卖艺的、摆摊叫卖的、茶铺酒水铺……

城里有的商品,这里应有尽有。

在此,方腊甚至还看得几个官差模样的人在此巡视。

农耕时代,百姓依城而居,因为坚固的城墙可以带给他们绝佳的防御,用以杜绝暴力的威胁。

像眼前这帮景象的聚落,几乎绝无仅有。

不过,方腊只是看了片刻便明白过来:“如果我猜得没错,几个月之前,这里还是荒无人烟的田地,可由于匠工营搬过来运用水力的缘故,人流量大了,商机也就随之而来,这些商贩、百姓依据匠工营而存活。”

要知道,匠工营搬迁到此处的匠工算上护卫差不多在一千人开外。

一千人的衣食住行足以满足一座集市成立的条件,再加上百姓们在此贩卖一些农作物,兴起集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梁红玉侧耳聆听,嘴里道:“有宋一朝,城里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依靠手艺吃饭,而城外的种田的人却越来越少,方公,你说咱们以后会不会以为没人种田而缺粮?”

方腊考虑了片刻,正色道:“其实,影响耕地产出的因素有很多,只要能够提升耕地的产出,纵使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也不会影响天下人人有饭吃!”

“人人有饭吃?真是好大的志向!”

“不错,上千年来,官府都是重农抑商,可是到了方公口中,好像有不同的看法?”

“不错,其实只要咱们实力强大起来,甚至可以发动对外战争,通过扩大良田面积或者低价买进粮食的法子让大家吃得上饭!”

梁红玉读过书,有自己的想法,此时听到方腊所言,顿时颇为敬佩,“方公你且仔细说说,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其一便是保证良田不挪作他用,确保良田面积;其二便是扩充己方土地总量,在南方、在北方都有大量的沃土可以种上粮食;其三,那就是广开商路,以海贸为主,互通有无!”

“还有呢?”

“妇人同样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在男丁外出征战的日子,如果杜绝缠足恶习,将妇孺的双脚解放出来,便可以极大地缓解劳力的不足!”

梁红玉涨红了脸,她便是一双天足,本以为方腊会对此嫌弃,没想到,他竟然要杜绝“缠小脚”的恶习!

这样的主意虽然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可仔细琢磨起来却很有道理,听上去绝非方腊急切间想出来的!

“方公胸有丘壑,实乃百姓之福!”

此时,日上中午,方腊摸了摸肚子,嘴里道:“咱们寻个地方吃饭吧,吃完饭再去田地瞧瞧!”

梁红玉虽是将门子弟,但却不拘小节,“好,这里的集市看上去很是不错!”

于是,方腊带着人在集市上来回穿梭起来。

这一行十多人虽然看上去俱是太平军将领的模样,可四周的商贩却不以为意,看得出,同样的装束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不知走了多久,方腊终于找到一处略微安静一些的地方。

此处,临近百姓的居所,四周俱是吃食。

方腊打量了一番,嘴里道:“这里的东西应该好吃的很,要知道,但凡临近百姓居所的食铺,味道不佳可不会长久!”

梁红玉微微一笑,并不多言。

小小的食铺子坐下十多人,很快便做满了。

一个少年急忙上前招呼起来:“官人面要点些什么吃食?”

方腊从怀中摸出铜钱,“先将咱的马招待好了再过来!”

得了赏钱,少年欢欣鼓舞地离去了,“客官放心,绝不亏了你的坐骑!”

在这种毗邻匠工营的地方,小偷小摸之人绝不敢过来滋扰,否则一旦被抓,说不定会被扣上刺探军机的罪名,当场格杀!

“店家,拿手的招牌菜是什么?”

“汤饼和羊肉!”

“那就每人都来一份!量要管够!”

店家连连颌首,“客官放心,咱虽是小本生意,却从不缺斤少两,定会让客人吃饱、吃好!”

这般实诚的话让方腊心情极佳,“说的不错,客人满意,生意才能长久!”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大唐第一世家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英雄恨之帝王雄心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