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寺:“如果那样就太荣幸了,孙桑,如果哪天您同意,我能翻译您的《球形闪电》吗?”
孙朝阳笑笑:“翻译哪本书是你们翻译家的事情。”
小野寺不住鞠躬;“嗨,嗨,嗨!”最后,他说:”那我就静待您的佳音。“
等回到家,何情对孙朝阳说:“朝阳,你好像对把自己作品译介到国外不是太有兴趣。一位大作家,谁不希望自己的书能够走向世界,这也是衡量你文学成就的标志。”
孙朝阳还真是兴趣缺缺,小日子市场就那么大一点,真的没几个钱。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时代,所有人都在朝钱看,所以,昭和时代的小日子也被人称之为经济动物,可没有什么人读书。
想到这里,他心中忽然微微有所触动,似乎想到了什么。
第二天去单位上班的时候,他索性泡了一保温杯的茶,躺在老高的主编办公室里,将所有的报纸都堆茶几上,翻来复去地看,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的《参考消息》。
《中国散文》订了很多报纸,《人民日报》自然是有的,还有《光明日报》,本地的晚报早报,林林总总二十多份,花了不少钱。
报纸看完,都收进柜子里,等到积累到一定数量都送废品收购站卖了,给大家添几样办公用品。
他在看报纸,悲夫同志也在看报纸。已经彻底躺平的老高索性什么也不管,每天在杂志社就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静候退休那天到来,好办完手续回家带孙子。
看孙朝阳无所事事,悲夫道:“朝阳,你不上班吗?”
孙朝阳回答说:“你不说上班我倒忘记了,我是总编助理,暂时代替你负责终审。稿子有责编,选好稿,有主编二审,最后才送我这里来。你总不可能让我和其他编辑一样不停看稿,那还要他们做什么?我这是给兄弟们成长的机会。”
悲夫:“你有情绪?是不是因为周宗阳调来我社后,你做不成社长?”
孙朝阳:“没有情绪啊,老高你太小看我了。”
悲夫:“小看?”
“事关我的个人品行,这事我还真要跟你交交心。”孙朝阳一个骨碌坐起来:“接您的班做社长,对普通人来说不外是两个好处,第一是名誉地位,第二是个人收入。毕竟,一个杂志社的社长是县团级,走出去也是令人尊敬的领导,在文学界有一定地位。但名誉地位这种东西,我不缺啊。说到钱,是,社长的工资高,还有一定的待遇。但这些待遇对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随便写点稿子就有了。”
悲夫一想,确实是这样。孙朝阳获奖无数,是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在文学界是数得上号的。杂志社主编这个名号,对他来说意义不大。至于稿费,孙朝阳已经是国内顶级,只要想,随便出本书就抵得上一般人干一辈子。
只是……孙朝阳太懒了,平时都不爱动笔。
孙朝阳:“老高,我说句实在话,我真有点看不惯周宗阳,尤其是那种急于抓你印把子的劲儿。不过,我和他是两个世界的人,彼此追求的东西不同。”
悲夫笑道:“那就好,不过你这样躺我这里算怎么回事,让人看到像话吗?”
孙朝阳:“老高,我真是在查资料,需要看很多报纸的。”
悲夫咦一声:“朝阳,难道你想写新书,跟陆遥一样需要大量阅读资料?那可就太好了,我一直等着你的新作。也不知道是小说还是散文,或者是以前从未碰过的题材?真的是太令人期待了。”
看到老高热切的目光,孙朝阳心中叫了一声惭愧,竟然有点不好意思。其实,以他现在的身家和手中的版权,一辈子不写作,几代人也是衣食无忧。任何人,只要有钱了,干活的动力总是略显不足。
他查资料,倒不是为了写作,而是想赚钱,特别是在昨天和小野寺分别后,那个隐约的念头越发强烈。
只是,却无从把握。
忽然,新一期的《参考消息》中的一则新闻吸引了他。
新闻是时任米国总统里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段讲话:我是主张自由贸易的人,我坚决反对设置贸易门槛和贸易限制,尤其是进口限额。我对底特律面临的新竞争和对待以往所有的竞争者一样,持开放态度,并认为一切的竞争对于底特律和消费者都是好的,有益的。因为这会推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自由市场的制度就是这样起作用。我认为一旦走上保守主义的道路就无法回头,也不知道未来会走上何方……
《参考消息》刚开始创刊的时候是内参,需要有一定行政级别才能阅读。八十年代开始,这份报纸向全社会放开,多以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新闻为主,很详尽也很有时效性,是读者了解国家大事和世界的一扇窗口。
此刻,看到这则报道,孙朝阳眼睛一亮,然后拍了自己脑袋一记:“我怎么忘记这个件大事。”
悲夫:“什么大事?”
“没什么,没什么?”孙朝阳笑了笑,又喝了一口茶水,喃喃道:“里根经济学,有意思,有意思。”
二战之后,因为米国获得了经济上的霸权,尤其是石油美元的产生,使得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这样一来,米国每年光靠铸币税就能获得海量利益,再加上美元潮汐的收割,足够让三亿多国民什么都不干,还能吃饱吃好,过上一个人上班,就能住大别墅,养三个孩子一条狗的好日子。
来钱实在太容易,必然出现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简单说来,就是在工厂里生产一件商品实在太累,产生的利润还不如直接开动印钞机印几张钞票来得轻松。
于是,米国的制造业开始大量外溢,首先承接产业转移的就是小日子,然后是所谓的亚洲四小龙。
别看八十年代这些所谓的小龙吹得牛皮震天响,说穿了都是吃米国产业转移的红利,没有米国,他们狗都不是。
人家给了你红利,随时也可以收回去。
不过,小日子确实是一朵奇葩,靠着一代昭和人玩儿命地干,商品竟然横扫整个世界。过去几十年所向披靡的米国汽车竟然被两田打得溃不成军,汽车城底特律将近十万汽车产业工人失业,当真是怨声载道。
小日子的家电在美国百货公司大杀四方,电子产品市场率占有率一度达到百分之百。
于是,米日贸易战开打。
前一段时间,米国不停给小日子商品加关税。
然后,小日子靠着廉价的人工,和有效而科学的管理,还是在成本上轻松压制米国商品——关税你尽管加,加再多也比你们美国货便宜质量好。
做为里根经济学的标志性人物,自由市场经济的代表,里根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一直言之凿凿地肯定说,他支持自由竞争,似乎是要给市场吃一颗稳定剂。
然而,别人说的都不算数,自己能决定的才算。
到今年九月,里根的话犹在耳,米国就逼小日子签定了《广场协定》,逼迫日元大幅度升值,今年就升值百分之二十。
这还没有完,在过后两年,日元对美元升值达到骇人听闻的百分之五十,一美元一度兑换一百二十日元。
日元升值,小日子发现自己好像忽然变成了有钱人,开始在全世界买买买。曾经有几年,新闻上报道说,小日子手头的钱足够买下整个美国。
然后,好景不长,小日子的泡沫也越吹越大,就好像是阳光下的肥皂泡,虽然五彩十色,但最后终究是砰一声爆炸了,开始了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失去的三十年……然后不知道还有失去多少年。
“诺大机遇摆在我面前,或许可以做些什么?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孙朝阳摸着下巴微笑:“那么,该做些什么呢……难道是房地产?”
对啊,小日子泡沫经济的最大标志是房地产被炒成天价。一都一府,也就是东京都、大阪府,一套五六十平米的小公寓,当时被炒到相当于二十一世纪七八百万人民币的高价。
没办法,当时的小日子年轻人要想就业,只能去大阪和东京两个都市圈。到地方了,找到工作了,你得结婚成家吧。没有房子,人家小日子花姑娘可不肯嫁你——如果结婚会降低我的生后水准,那我为什么要结婚呢?
未来的中国,只不过是把八十年代小日子的路走了一遍,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当时小日子的房地产一度疯狂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在离东京市区几十公里的山上圈了块地,说要搞房地产,最高估值达上亿美元。到经济泡沫破灭,白送都没人要。
孙朝阳一想到又要投资地产,顿时无语,哎,宇宙的尽头果然还是炒房。
不过,如果购入小日子的房产,几年时间就能翻几番,确实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他不禁拍了自己额头一击,心想:是啊,我一有钱就在国内买房,但这些房产要想大涨,还得很多年,哪比上在小日子来得短平快?
顿时,心就痒痒起来。
广场协定发生在九月底,现在是七月下旬,也就是说他必须在两个月内搞定此事,完成资产购入。再迟,等日元一升值,地产价格疯涨,就没多少利润空间了。
整整一个天,他都在老高办公室看报纸看新闻,然后把有用的信息剪下来做了剪报。
到下班时间,孙朝阳电话上约了周伟吃饭,想问问投资小本子地产的事情。老周现在已经不在台里弄节目,他现在负责外事,主要是对欧美日,混得风生水起,高升了。
刚出办公室,就看到负责思政工作的副社长正站在一张板凳上写板报,粉末灰落满了头。
看到孙朝阳,他转身:“孙朝阳,过来帮我写几笔,手都酸了。”这一扭头,失去平衡就摔了下来。还好孙朝阳眼疾手快帮他接住:“嗨,你老人家悠着点,一把年纪,伤筋动骨一百天。不少老人,就因为摔了腿,一辈子都没站起来。”
副社长骂:“朝阳,你这是在咒我吗?”
孙朝阳:“我哪敢啊,我这是对领导的关心。”他现在只是主任助理,名义上是社长和副社长的下属。
副社长气道:“我可不敢当你领导,你的领导是周宗阳,你关心他去吧。”
孙朝阳:“我可高攀不上,咱们什么感情,我只认得你们几个老前辈。”
副社长:“算你有良心,朝阳,你不当社长,我不服,我要向上级反映,我要替你讨回公道。妈妈的,我一把年纪了,还被人使唤来做这种粗重活儿。”
他愤怒到极点。
孙朝阳:“别,我志不在此。这样好了,板报你也别写了,出个方案,明天我让大林和盼盼帮你弄。”
二楼办公室里,周宗阳阴森森地看着下面,目光中全是愤恨。
忽然,伙食团老丁从那边钻出来,两把将考勤表撕成碎片,扯起嗓子就骂起娘来。
“考勤考勤,考你x个勤。老子每天早上三点钟起床,先是去菜市场买菜,买完回来,还得和面蒸馒头花卷,熬稀饭。忙到七点,大伙儿才能吃上热腾腾饭菜,到九点了,才能回去迷瞪一个小时,十点又得起来准备大家的午饭。然后,下午三点还得准备晚饭。我是见缝插针才能睡几觉,有人看我睡觉不满意了,要让我起来打考勤,我打他个屁?”
老丁的声音洪亮悠长:“有的龟儿子以为自己是当官的,就要整老子,真以为自己是周扒皮啊?吃吃吃,老子做的饭宁可扔了,也不喂狗。”
孙朝阳忙喝道:“老丁,你乱骂什么,快住嘴,要打饭了,大家都在等着你。回去,回去!”
老丁这才骂骂咧咧走了。
楼上,周宗阳一脸铁青,心中恨极:孙朝阳,肯定是你唆使老丁来骂街,还假惺惺来劝,做给谁看?
孙朝阳骑了自行车行了半天,终于到了地头。是一家小书店,周伟和书店老板还有一个青年男人正等在那里。
看客人到齐,书店老板就关了门,不再放客人进来。
周伟许久没看到孙朝阳,心中高兴,握着他的手,对身边一人道:“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一直跟你提起的大作家孙三石。哈哈,我老周脾气坏,混到没朋友,孙朝阳是我唯一的知己,你来认识一下。“
年轻人姓马,做过周伟一段时间秘书,现在调去某单位做部门领导,是老周一手提携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