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还在继续,张大民被古三一板儿砖拍在脑袋上,鲜血直流,偏偏还谈笑风生。
古三被他折服,甚至还主动帮忙修房子。
张大民的新窝落成,房屋正中竟然还有一棵树,于是,当李云芳生下儿子后,就给娃取名张小树。
有了房,张大民终于可以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
看到这里,林大少终于忍不住点评:“有一段写得不错。”
孙朝阳:“哟,你也知道夸奖人了?鸡蛋里挑骨头不是你的本事吗?”
林大少:“只要鸡蛋里没有骨头,也不怕人挑。”
孙朝阳:“可被人挑上半天,蛋黄蛋白还不被你搅得一塌糊涂。”
林淘沙:“我又不是疯子,只要你足够优秀,能够征服我,我也不会乱骂娘。”
孙朝阳问:“你最喜欢哪一段?”
林大少说他最喜欢张大民婚姻上,四民那一段。家里蜗牛壳一样的空间,挤进去那么多人 ,住起来实在恼火。尤其是四民正面临高考的关键时刻,学习严重受到影响。
在大哥的婚宴上,他喝了很多酒,抱着大民哭着说:“哥,我憋屈啊,我太憋屈了。我恨不得马上考上大学,走得远远儿的,我不想再挤在家里了。”
孙朝阳:“确实不错。”
林淘沙叹息:“凡人生活中哪里又那么多暴风骤雨,多的是一点一滴的生活琐碎,就好像……就好像……”
孙朝阳:“就好像一地鸡毛。”
林淘沙点头:“很贴切的形容,一地鸡毛,捡不起来,扫不干净。无时无刻不在你眼前飘。你不搭理吧,偏偏出一口气,它就会飞起来。围绕着你,让你无力。没有暴风雨,只有凡人烟火,但那烟火的味道却别有一番打动人心的特质。”
孙朝阳:“我继续写。”
……
然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继续。
孙朝阳火力全开,把那股子京味写得活灵活现。
接下来的凡人烟火还在日出日落,李云芳生了孩子后,没有奶水,张大民急啊,四处打听下奶的方子。
这个时候,三民经历了妻子的背叛。但他能怎么样了,只能选择无视头顶那片青青草原。
这个时候,二民选择嫁到山西,给养猪大户李木勺做老婆。她和四民一样,已经被家里的拥挤弄得快要疯了。
这个时候,李云芳以前那个出国的对象回来了,拿了很多钱给李云芳,说是要补偿。张大民和妻子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互相谅解,又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
“这一段都是讲述,虽然张大民和妻子因为那个负心人回国的事情有所争吵,但还不算是高潮。或许,只能算是个过门。”林淘沙说。
这是林淘沙第一次亲眼看到孙朝阳写作状态,一看,就觉得奇怪。
别的作家写作的时候,通常会写写改改,遇到完美主义者,一张稿子写完,上面全是圈圈点点,别说旁人,就连作家自己看起来也很吃力。
这孙朝阳却怪,也不思考,信手落笔,写上一天,也不修改,就扔抽屉里。
按照他的说法,这就是定稿。
林大少心中佩服: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或许这个世界上真有天才吧?
……
林大少也是有经验的写作者,这段情节有点淡,如果不出意外,孙朝阳会弄出个大高潮来。
但等了半天,高潮没到,张二民在结婚多年后却跑回了娘家,说是被丈夫打了,还给母亲看了自己身上的淤青。
然后李木勺跟着来了京城,鼻青脸肿,说是被张二民打的。
夫妻二人之所以发生矛盾,那是因为没有孩子,李木勺感觉在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张大民负担起了兄长的责任,带李木勺去看病。果然是李木勺的问题,还好现在医学发达,李木勺的不孕不育总算是治好。
后来更是生了个白胖小子,李木勺对张大民可谓是感恩戴德。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四民毕业分配回北京,做了国家干部,为人虚伪,很不可爱。五妹也因为生病去世。
而张大民的母亲也患有老年痴呆症。
张大民就推着母亲出去玩,母子二人一道看着西边红火的夕阳。
至此,《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写完。
孙朝阳写这部短篇小说先后只用了三天,可谓是火力全开。
他吐了口浊气,扔掉手中笔,问林大少:“如何?点评一下。”
林淘沙想了想,道:“书名《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或许,读者会把注意力放在主角的贫嘴和搞笑上面,实际上,这本书的基调也轻松幽默,即便里面的苦段子读起来也不都是一笔带过,不做过多刻画。但这部作品的内核精神却是一个提问,什么才是幸福生活。”
孙朝阳反问:“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呢?”
“有人会认为是金钱,有人会认为是爱情,有人会认为是地位,彷佛拥有了这些,就能幸福地生活下去。但佛家有云:众生皆苦。人只要呼吸着空气,总会有不圆满不如意的地方。”林淘沙摸了摸脖子。昨天气热,昨天戴围巾,有点生痱子。他郑重地说:“所谓幸福,你的作品里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追求幸福的那个过程,以及过程中的不忘本心。是啊,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一地鸡毛,可鸡毛飞上天的时候,被阳光照耀,不一样熠熠生辉。凡人烟火,那一缕炊烟的味道,那家里的饭菜香气,就是幸福生活。”
孙朝阳默默点头,不说话了。
林淘沙拿起孙朝阳的稿子:“我这次北京之行所获甚丰,你的初审二审都过了,我带回去给总编看。”
孙朝阳:“等等,我可没说给你。”
林淘沙:“你毛得选。”
孙朝阳:“这么霸道?”
林淘沙:“你毛得选。”
孙朝阳:“给我一个理由。”
林淘沙也不废话,走到外面大开间,一鼓掌:“大家静一静。”
众人正在忙,愕然抬头。
林淘沙忽然扯直了脖子发出三声驴叫,回头对孙朝阳喊:“孙朝阳,我已经叫了,你毛得选。”
说完,拿了稿子,潇洒而去。他今天穿着一件鹤氅,练得身形似鹤形,一派魏晋风度。
孙朝阳抓抓头:“我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
……
然后,孙朝阳就又被找去谈话,单位的事情搞得他烦不胜烦。
好不容易脱了身回到家,一个电话打过来,竟然是久违的唐大姐。
孙朝阳惊喜:“大姐,好长时间没见到你了,有什么指教?”
唐大姐:“朝阳,为出国去东京的事情。”
孙朝阳:“不是说好了,下个月才过去的吗,您是不是签证那边有问题?”
唐大姐忽然不说话。
“喂喂,……喂喂……”半天,那边传来哽咽声:“朝阳,盼盼瞒了我,她其实去年就已经定下去早稻田大学读书的。刚才她打电话过来说了这事,我我我……我和老吴都高兴得要命。老吴现在还躲厕所里哭呢?”
孙朝阳惊讶:“啊,你们不知道这事吗,我以为盼盼早告诉你们了,这才没跟你和老吴说。”
唐大姐:“孩子那样,总归对我和老吴还是有些芥蒂。老吴现在是有一定级别的干部,出国不是太容易。恰好过几天就要去东京公干,我们商量了一下,读大学是孩子人生的一件大事。她现在念的中学要举办毕业典礼,我们必须出席。我听你说过,你和何情都是十年签,揣上护照就可以走。像问问你们有空没有,咱们提前过去。”
孙朝阳一听:“啊,毕业典礼啊,那必须参加。我现在上班也上得烦了,去去去,一起去。”
唐大姐很高兴,哽咽了一声:“我这就跟老吴说去。”
放下电话,孙朝阳一阵唏嘘,吴盼盼就要读大学了。他的记忆还停留在盼盼殿下刚去东京时的场景,哎,时间过得真快啊!
晚上,何情听说又要去东京,道,咱们正打算去卖两套房子,换点流动资金,早点去也好,小野寺那边要不要联系一下。
孙朝阳这才联络小野寺,说了老吴和唐大姐也要过去的事情。
小野寺俊夫声音听起来很郑重,原来是文部相大人要来了啊!孙朝阳说吴胜邦已经调了,去经济口。
小野寺更亢奋:“原来大人做了大藏省副相啊!了不起!”
老吴现在后来金融街那边上班,为几年后的股市做前期准备,说副相,勉强可以靠上去。
小野寺很细心,问,大人有什么生活上的讲究吗,他好接待。
孙朝阳说,没什么讲究,接待的事官方负责,咱们私下可以见见面。大人没什么讲究,随意吧。
很快,孙朝阳和老吴两家人乘飞机去了东京,至于单位的事情,管他娘的。
0
0
最近活儿多,更新上有点不及时。明天的稿子提前到今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