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祝守一在这里是听到了阿九对于事情的看法。

说实话祝守一还是很高兴的,至少他听得出来,阿九对于他说的内容是很感兴趣的。

同时阿九提出的点也让祝守一很感兴趣。那就是说西游记这本书是否有被高估。

又或者说,这本书放在现在应该如何评价。

这个问题在祝守一看来其实是有一点复杂的。

但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是他要做的事呀。

这里祝守一是要分享一下他个人的经验了。

可以说这是他对于这本书喜爱的重要原因所在了。

第一遍,只看情节。可以结合各版影视剧。看完觉得,哦,挺有趣的。

第二遍,看回目。看完你会逐渐接受一些概念:孙悟空还叫心猿,还叫金公。猪八戒还叫木母,沙和尚还叫黄婆,唐僧还叫赤子。白龙马还叫意马

举几个例子

第五十三回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

这一回讲的是唐僧误食子母河水,沙僧帮孙悟空取来落胎泉水帮唐僧打胎。

我们逐词来分析一下回目名。

禅主对应唐僧。

吞餐对应喝子母河水。

怀鬼孕我们先放着不说。

黄婆对应沙僧。

运水就是字面意思。

再举一个例子,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这一回讲的故事是真假孙悟空打遍三界,唐僧师徒原地踏步等着,最后由如来佛识破假悟空,真大圣归队。

同样的方法:

二心指的是谁?

搅乱对应的是什么?

大乾坤指的是什么?

一体指的是谁?

真寂灭究竟是什么?

这次祝守一不直接给出答案,毕竟这当中的问题也是了解西游的过程。

第三遍,看诗词。祝守一觉得很多朋友看西游记的时候,对于其中的诗词都会跳过。

诚然,西游记这本书,你不读诗词完全不影响理解剧情。

可是一旦你多个心眼看了一眼其中的某首诗,就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

《西游记》这本书,几乎每一回开头和结尾都喜欢放上两首诗。比方说开头,通常给你来一个“诗曰”然后结尾的时候喜欢来一个“有诗为证”。你在看完这一回故事之前,会觉得这些诗屁用没有,但你看完整回故事之后,再回去读一遍这些诗,就会明白:哦,原来吴承恩要讲的是这么个东西!

第四遍,思考-求证

书中有一些很特殊的段落,通常是唐僧和孙悟空的对话。

比方说师徒几个人安安稳稳走到个地方,唐僧发了句牢骚,孙悟空就会向唐僧问这样一句话“你是不是把《心经》忘了?”然后孙悟空就会和唐僧进行一段关于佛学的讨论。

类似桥段在书中出现了大概四五次,建议大家有机会都去查来看一看。在这类桥段中孙悟空所说的东西,是《西游记》最精华的部分之一。

其实祝守一觉得,好多人对古典小说只是爱好,接触的的东西也只是肤浅的口水解读,并不关注相关的学术知识背景。所以,常常出现把文学专业入门级接触的材料视若珍宝,以为发现了《西游记》的什么玄机、隐语。

其实,每年文学专业发表有关这些小说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你随便想到的东西,不好意思,基本都被人不知道研究了多少遍了。而且,掌握的材料要更丰富,阐释得要更透彻。所以起码要对这些书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知道前人对它们是怎么解读的,目前学界对它认识到了什么程度等等。靠着倒腾好几手的网络段子是会漏洞百出的。

1.成书年代早,江湖地位高。

去翻《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抑或是《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你就能清晰看到《西游记》崇高的江湖位置,除了宋元话本那些粗略的故事,章回小说的天下就是《三国》《水浒》《西游》打下来的。即便是不承认作者为吴承恩的人,也大致认定《西游记》成书在明嘉靖年间,具体比较复杂,但这是公论,它比“嘉靖间大名士”所作的《金瓶梅》还要稍早的。

而当时这种章回小说体制的书籍寥寥无几,多是仿《三国》的《列国志传》一类,因此,《西游记》的“古”是它今后无论如何不会被人矮视的入门条件。

华夏古代文学有个特点,新文体、新文类一出世大多都是经典,越往后越走下坡路,诗的体系过于庞大不论,像是词,元明清人再也没写出过五代词宋词那样的水平;像是文言小说,唐传奇一出世便是典范,直到将近一千年后的蒲松龄那才勉强算是媲美一下。神魔小说也是一样,《西游记》不跟别的类型作品比,就它之后出现的什么《封神演义》《四游记》其余的三部,清朝的什么《绿野仙踪》等等,比起《西游记》来也简直是粗鄙不堪了。同时他还有《西游补》《西游后记》这样的续书,你见过有给《封神榜》写续书的吗?

所以它成书早,这样江湖地位一下就摆那了,后来的徒子徒孙又太不肖,那它当然就有资格做大了。

2.体积庞大,容易成为经典。

《西游记》100回,82万字,通观整个章回小说史,能耐得性子白话这么多字的没几本。但是,四大名着跟《金瓶梅》都是够得上标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家兄弟五个可以攒一块儿说三道四,别的你下不了那个功夫根本就插不上嘴。《儒林外史》一共56回,按说艺术质量是够格的,除了五兄弟排辈分也就是它了,但为啥不搞个五大名着,大概就是因为把它往上一摆太薄了嘛。

当然这只是揣测,但是这侧面体现出的是一种创作态度问题。《三国》《水浒》《西游》创作的时候哪有什么章回体成法?他们能够写这么多字,恰恰说明他们是用心的,注入了艺术追求与精神寄托的。而在章回小说体系里,能将章回写到三位数的书籍是不多的,大多往往写个三十回五十回便词穷了,这种态度下自然艺术质量也不可能过关。而在晚明或者清朝中后期,章回小说会有迎合市场的问题,有的书动辄也会写到几百回,但是这是特殊现象,也没多少价值可言。

所以说,《西游记》在部头上给自己创造了成为经典的基础,这是它不逊色于其他名着的又一大原因。

3.艺术质量问题。

对于文学研究来讲,最头疼的其实就是这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着,因为历朝历代的人都在说它,固然留有许多材料,但是越是这样阐释起来就越复杂。对于四大名着,它们的受众实在太庞大了,因此便形成了不同的读者群,喜欢史传、帝王将相、成王败寇的自然偏爱《三国》,钟情侠客英豪、忠义难全题材的自然偏爱《水浒》,热衷男欢女爱、花前月下的自然偏爱《红楼》,青春期小男生慕名而来的自然偏爱……当然《金》的问题比较复杂,我觉得其实它的受众群体才是才学修养最高的一批人,这里先不细论。

但是关于《西游记》,在今天人看来似乎是属于那些喜欢鬼怪精灵,具有猎奇心理的人才会偏爱的,这一认识的对错不论,但是这不符合《西游记》的接受史。其实“四大名着”合称是近现代才有的,而也得益于这一普及性的文化传播,《西游记》原着才被这么多的人看到。但在之前,《西游记》原着的受众还是很小的。

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个猴子老猪跟一个和尚取经的故事,但你让他说出自哪里,谁都说不上来,不认字!所以,在整个大的“西游文化”氛围中,《西游记》原着反倒成了最没有话语权的文本,西天取经的母题可以是小人书、唱大戏的、说评书相声的,但是因为它们要服务于各自的表现形式,因此也就不可能传递出原着所要表现的东西。

这里插一句,祝守一在前几天看最新的《文学遗产》,其中有一篇文章《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序言、批语、卷名及题辞探微》,作者叫郭健,他的主要创新观点就是,把《西游记》看作“道书”的观念,并不是之前人们所认为的从清人开始的,而是在它诞生之初,明朝人已经把它看成是阐述道教内丹学的“讲道”之书了。所以我也借这篇文章说明一下,对于《西游记》这部书的研究在专业领域内是有精密的研究进度的,一些根本不下功夫的民科最起码看看近些年发表的文章吧,不要东拉西扯让人看了错误连篇,连《西游》几个本子哪年刻的都不知道就大放厥词。

祝守一知道里面推崇《西游记》主旨玄奥精微的大有人在,但是以祝守一的阅读与思考来看,更倾向于“游戏说”,其实诸多攀附道教佛教体系对它的解读往往是很牵强、很煞有介事的,专业点叫过度解读。因为就《西游记》所体现的释道术语或者什么隐线伏笔来看,其实古代一个聪明又勤奋的大秀才随便从《道藏》《佛藏》或者陆九渊集里翻几段都能写出来。

因为今天我们没有古代文人那种阅读环境与文教机制了,所以对古典文学接触比较少的人,自然会觉得自己印象中只会谈鬼说怪的《西游记》突然冒出这么多讲道参禅的东西,这么多似乎是玄之又玄的哲学、宗教术语,那它当然是很牛逼了。

但是,事实是,如果真让具备一点儿宗教知识的人来看它,《西游记》的那些东西并非十分高明,并不是一个具有极高道教修养与禅宗知识的人写的东西。因为具备这种知识水平的人在明清一抓一大把,《西游记》作者还真不够格。

当然一类人为了另辟蹊径哗众取宠,把《西游记》的道家内丹说演绎得神乎其神,有的没的一通乱说,无非只是名利二字罢了。这样做不是在彰显《西游记》的什么价值,恰恰是毁了这部伟大的文学着作,它是什么样的就该是什么样的,不是你拿一点儿入门级的无聊解读就能随便讲别人没看懂的。

但是《西游》高贵也正是在于它的“游戏说”,《西游》的“游戏”是一种智者的游戏,超脱了具体意识形态拘束而做的狂欢文字,作者利用取经这一故事框架,将儒释道三家的任何神圣性、庄严化极尽玩弄,同时利用神魔系统把现实社会的种种丑态也放肆地加以戏谑,他极为享受创作幽默文字与滑稽情节的过程,他乐于把任何你们要认为神圣的东西俗化、民间化、市井化。

同时,作者其实又有很强的入世精神,他也不希望这部自己悉心经营的文字过于“无用”,所以他将其中一些稍有攀附价值的情节做了所谓哲学上的处理,譬如将孙悟空的生命轨迹附加到心学中“放心”到“收心”的逻辑,其实无非是简单的情节处理与文字机巧,宗教道理无非也只是释道两教寻常的参悟之说,尽管极有哲学奥义,但这在宗教里是很寻常的,不见得是什么大智慧。但是因为它是小说,所以整个取经过程似乎就有了“修心”这一极具哲学蕴意的价值属性了,它便失去了纯粹宗教这一参照标准,那对它的阐释便有了胡说八道的根基了。

作者其实没想着给《西游记》安插一个主题,因为前代诸多的研究都一再表明,种种要给《西游记》定性的人,似乎都在收到这仅有的80几万字的嘲弄,似乎作者已经意识到了后人的迂腐,见到和尚就只会想到念经,见到道士只会想到打醮的思维逻辑在他看来可笑之极,他就是要用天马行空、涯涘无碍的文字与情节好好戏弄一下这些刻板的人们。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西游记》的艺术成就是复杂的,但正因为它的复杂,所以才塑就了它经典性的形成。没听说谁会讨论《封神演义》《好逑传》的主旨而骂街的,这就是《西游记》的成功,与它被人定性为所谓的奇书、名着是无关的,有关也因该本末倒置过来讨论。

但是,如果你用今天的文学批评眼光来看《西游记》,说它内容不连贯,前后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人物形象不统一,语言粗鄙等等,这些都是没毛病的。问题是它诞生距今已经四百多年了,你用今朝的剑斩前朝的官能行吗?更何况这对《西游》是不公平的,《三国》《水浒》里面这些问题有的比《西游》更严重,而且就对人性挖掘与深度刻画层面讲,《西游》能把上述两书秒成渣,只不过人们往往被他的俚俗性给蒙蔽了而已。而即便是《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到底几岁谁也说不清楚,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谁受得了?

所以祝守一觉得,不要纠着一点儿时代局限性的错误就横加指责,《西游记》不仅无愧于跻身“四大奇书”“四大名着”,它也无愧于媲美其他书籍,在有的方面,它甚至可以凌驾于它们之上。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一世倾城(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光灵行传婚情不负:腹黑总裁恋逃妻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兵王传奇医武兵王陆轩重生空间之少将仙妻你是我的难得情深不是戏神从明星野外生存秀开始穿成反派BOSS的小娇妻农女致富记走出深渊,我即是深渊都市小保安战神医婿江辰唐楚楚全集免费阅读下载弃女重生:神医太子妃乾坤剑神我们的少年时代:2四合院:不要算计我红包游戏:我提现了商业帝国医术助我拿下狂傲夫君不死武皇一世倾城直播:在线放牧,我有万亩草原最豪赘婿高端食材供应商这重生不太对劲华娱:从跑男开始出发!美食:随机摆摊,顾客疯狂抢购江湖话事人庞医生的小嗲精重生80年代好日子岳风柳萱免费阅读大结局开局主角上门?我成他姐夫!化身系统,宿主莫慌,我来了!炼狱孤行者高武:开局修改锻体法震惊世界我演化的物种,都叫我创世神道士不好惹(又名:古井观传奇)神级逗比系统温水煮沫沫慕林灰雾灭世,我是行走吸尘器糟糕!假死脱身后被女主逮住了奉旨抢亲,纨绔太子喜当娘末世玄学大佬在年代文躺赢斗罗之诸天降临游戏降临:龙国预知一切吓哭全球蚀骨缠绵:痴情阔少强宠妻老衲要还俗
墨坛书屋搜藏榜:锦云谋票房女王安哥拉风云2009龙虎香江亲手亲嘴把十八线小明星养成天后诸天猎杀者看到成功率,我被相亲对象绑架了校园绝品医王重生之一路随心隐婚总裁的小祖宗甜哭了婚约对象是七位师姐,我要退婚!神医龙婿绝地大探险第一符师:轻狂太子妃解甲归甜(重生)怀孕后,前任小叔找上门要负责东宫禁宠带着空间当熊猫米豆和他的体验屋超级军工霸主系统绑错,我躺赢成仙田园神豪苟在都市修个仙四合院里的喜剧重生八零之军少的毒妻惊!王妃一脚踹翻了王爷的轮椅天生媒运华娱从仙剑开始曹军打赏女主播,我能无限提升修为我有一个万能系统商城都市:霸道总裁爱上我郡主当道:美男有点多闪婚之秘爱成瘾都市至尊医仙七零,恶毒女配奋斗日常私宠:婚前试爱神临觉醒:我成为异世五条悟森罗大帝最强狂兵山晋江湖,我全家都是黑道系统让我当贤妻良母龙族之从挖卡塞尔墙角开始重启白金时代重生为君我的灵器被妹妹直播抽奖了夫人虐渣要趁早全书反派都宠她爱上秦楼重生八零奶萌包占卜师:基础能力干翻全世界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与你四季长春出狱人间无敌,你们高攀不起!山花烂漫时鉴宝天瞳:开局捡漏北海镇卷诸天监狱,开局降服六翼天使最强战兵鉴宝奇瞳被赶回乡下后,我带着全家暴富逆袭重生七五之年代红利重生后第一件事就拉校花进小黑屋林昊:都市之巅峰战神这战兽哪里强了?通天神医狂龙出狱,绝色总裁爱上我渡劫期为什么还要写周报我亿万富豪,谁要重生啊!天下第一天下奇将官场恩仇录重生高三:科技霸主归来网购霜之哀伤,竟然收到真货!从乡村中医到女性之友房产大亨被活活逼死,我嫁权臣抄了整个侯府练武十年,突然觉醒了女神系统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抗战,开局小地图从老军医到元帅让你上军校,你内卷成将军了?放下青梅竹马后的快乐生活全职法师之孤冥星高武:九十岁高龄,亿万倍暴击!重回80,从列车员到捡漏大师都市超强狂龙无良少年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邪龙归来:冰山总裁疯狂倒贴女主这么好看?那我抱走了!重回1990:开局拿下姐姐的村花闺蜜重生之踏仙路就在你背后神豪:我是舔狗为谁疯狂?让开宠物店,你店里五毒俱全?全球首富:从摆地摊开始崛起救赎者的轮回挽歌美利坚卧底警探,我会以德服人重生到妻女自杀那天,我扛回二十万现金极品按摩师我靠预知独自升级,速通全球诡异富婆与穷小伙的暖情微光幼龙萝莉怎么养,在线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