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了农忙时节,几乎全村的劳力跟半劳力,都来帮忙修建宅子跟书院。
除此之外,老族长还出面,去附近的几个村子,招揽了一百个壮劳力。
招揽来的人,主要是帮忙修建书院。
宋晓荷这边的宅子,都是由村里人来修建。
听说书院会对外招生,附近的几个村子的人,都很乐意来帮忙。
毕竟,书院建成了,自家的孩子上学堂就方便多了。而且,靠山屯的族长还承诺,不会漫天要价。学费,起码会比镇里的、县里的私塾要便宜。
另外,去帮忙修建书院,每天还能领一份不错的工钱。
如此,谁还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而且,但凡来干活的人,都没有偷懒的,都十分卖力。
一个半月不到,宋晓荷这边的五座宅子,就全都修建好了。
又过了十来天,占地五十亩(两座小山,就二十多亩)的书院,也终于落成了!
此时,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左右。
老族长一挥手,在完工仪式上大声宣布:“明年开春,书院会正式开业!到时候,欢迎方圆百里的人家,带着孩子们来报名上学!”
书院,可以同时容纳一千个学生。
这方圆百里的,想要进学的孩子,全都来了,应该都可以容纳下来。
按照宋晓荷的话来说,书院既然要办,就要办成这方圆五百里,那最好的书院!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好夫子前来,从而吸引大量的好学生的到来!
书院里,有夫子住的独立小院,也有后勤人员住的宿舍,以及学生住的宿舍。
独立小院,一共有正房三间,耳房两间。
厨房卫生间很特别,有许多后世的影子。舒适,干净又卫生。
再加上,这里多么符合“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一定可以吸引不少素质高的夫子。
顾大人已经邮寄了好几封书信出去,热情邀请自己的好友,前来靠山屯书院任教。
他很有信心,说凭借他信中的描述,至少会有两个好友,乐意前来。
果然,在大年三十前的十天,有一个离靠山屯不算很远的好友,就拖家带口,投奔顾大人来了。
很巧的是,刚好跟宋晓荷的外公一家九口人,在镇上相遇。
两队人马,一前一后的,来到了靠山屯。
宋晓荷跟顾大人,被村里的小男娃,通知去村口接人。
二人走在去往村口的路上,都不禁有点纳闷。
来到村口,远远地,就听到有人喊他们的名字。
“晓荷表姐,我在这里!”听声音,这应该是二舅家6岁的小表弟萧瑜年。
“顾大人,我在这里!”这是顾大人的好友,也是进士出身的郭庆丰。
“这是我的好友郭庆丰,他跟我不一样,他是正儿八经的夫子!过去几十年,都是在书院里当夫子,教导过无数的秀才跟举人!而且,他任教的地方,就在离这里一百五十多里的府城郊外书院!在这一带,他的名气还是挺响亮的!”
离村口其实还有上百步的路,顾大人干脆趁机,给宋晓荷解说了一下。
“哇,这简直太好了!郭夫子的到来,简直就是如虎添翼,靠山屯书院,这下基本上就不用太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