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翻页 夜间
墨坛书屋 >  我要做门阀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底怎么了?

“殿下不妨去找阳里三老谈谈,三老皆长者,或许有些不同的见解……”张越轻声对刘进说道。

刘进听了也点点头。

于是,众人在厅房前的走廊上等了大约两刻钟左右。

厅房内的那位老人,似乎也看出来了点什么,于是轻轻起身,走到门口,看着张越一行,问道:“诸位君子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刘进与张越连忙上前见礼,拜道:“不敢瞒长者,我等从长安来,欲采风于新丰之间……”

“哦……”老人微微颔首,笑道:“老夫活了六十多年,自元光后就再未见过像诸位小友这样诚心诚意来采风的年轻人拉……”

刘进听着,脸上微微有些挂不住。

自元光后,天下奢靡之风日盛,尤其是长安城的贵族子弟们,更是争相攀比,炫富。

一个邯郸来的舞姬,容貌稍微姣好一些,就能卖到百金之多!

来自僰国的僰奴,更是有价无市。

当初王师克复三越,取交趾、番禹之地,设为郡县。

然后,长安贵族又开始流行起爱吃南越的荔枝、龙眼之类的特产了。

甚至有商贾开辟了专门的速递通道,以满足长安勋贵的口腹之欲。

列侯子弟和外戚子弟们,现在基本上不是斗鸡走狗,就是纨绔败家。

几年前,他祖父甚至因此龙颜大怒,调动了军队封闭长安城门,大索十余日,突击严打了贵族勋臣的奢靡之风。

抓了不少人,罚了不少款。

但结果只是让长安的勋贵们消退了几个月,然后继续故我。

至于原本汉家贵族勋臣们的义务——采风,更是彻底沦落为公款旅游和吃喝了。

一路上,打着采风的旗号,行欺男霸女、鱼肉地方的贵族不要太多了。

“长者缪赞了……”张越适时的出来解除尴尬,对那老人道:“敢问长者贵姓?”

“老夫徐荣!”老人一抹胡须,无比骄傲的道:“蒙天子不弃,曾拜为酒泉都尉,授持节之权,行缴于河西之间!”

回忆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徐荣的眉毛都跳动了起来:“当初,大司马还与我喝过酒呢!”一脸的骄傲,仿佛他这辈子能与霍去病把酒言欢,已然无憾。

张越听了也是肃然起敬,拜道:“原来是老将军当面!”

“晚辈等来新丰采风,有些问题想要请教一下老将军,不知道老将军可愿赏脸?”张越再拜着。

“这个当然可以!”徐荣看着自己面前的这几个晚辈,特别高兴的说道。

作为致仕武官,他已经太久没有活动筋骨了。

如今,能碰上几个长安来的采风士子,而且,这些年轻人还挺对他胃口的,他自然也乐得有人陪他唠叨了。

于是,就带着张越一行,进了乡校的后院宅厅之内。

主宾落座后,就有着侍女端来了瓜果点心与酒水。

“诸位都尝尝……”老将军非常热情的介绍起来:“这些是老夫自己家种的胡瓜与石榴……诸位来的时机不错,正好是胡瓜与石榴成熟之时……”

张越一看,正是后世的黄瓜与石榴。

这两种作物都是引入中国不久的舶来物,在此时的汉室稀奇的很,一般来说,寻常百姓怕是连见都没有见过。

张越等人于是也都不客气,拿起一根黄瓜就啃了起来,脆爽香甜的口感,让张越也是唏嘘不已,回忆起了凉拌黄瓜的美味。

吃完一根黄瓜,张越就起身拜道:“晚辈有一事,想要请教长者……”

“说……”徐荣现在心情特别爽,闻言一挥手就道。

“晚辈等自长安而来,见阳里乡校,便是盛夏时节,也有童子入读其中,几无所遗,长者教化之功,堪称至善也!”张越轻身拜道:“书曰:蒙以养正,圣功也!长者所为,可称圣功……”

听着张越的话,徐荣浑身都是轻飘飘的,连忙摆手道:“老夫只是尽些本职,做些本份之事而已……”

心里面却是高兴都找不着北了,他致仕后在这阳里辛辛苦苦,建起了这乡校,让全亭上下都信服他,遵从他,花了不知道多少时间,才把这个事情办好。

为的不就是有一天,能够在其他人面前炫耀一番,让人传颂他的名声吗?

可是等了好多年,徐荣也没听说过,有哪个文人在长安城里称颂他的贤名。

这就让老将军很不高兴了。

如今,这些来自长安的贵公子,若是回去以后能帮他宣传宣传,也算不错。

“可是……”张越却话锋一转问道:“晚辈等在阳里之外,所见田野之间,多奴婢劳作,而不见本亭农夫耕作之身影……未知此乃何故?”

徐荣听了,哈哈大笑,道:“此事易也,阳里之百姓,凡年二十三以上,非吏即士也!”

“老夫的四个儿子,如今就俱在居延戍边!”说到这个事情时,老将军的脸上已全是骄傲之色。

能将四个儿子全部培养成人,而且俱都继承自己衣钵,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荣誉!

家庭能世代出武将,这是评价武将世家的基础。

“至于耕作嘛……”徐荣轻轻一叹:“好男儿,岂能躬耕于田野之中,这天下有着大好功业在等着好男儿去夺取,所以,这阳里上下,无有农夫矣!”

“即使是孤儿、失亲之子,乡亲们也会领养,视若己出,送吾这乡校受训!”

“蒙童之时学识字、计数,稍长至成童,则学行伍之术,阵战之法,年二十三即应募于朝廷……只有少数不成才的人,才去做官吏……”

“而诸出阳里之士,虽远在万里之外,也会关心乡亲福祉,每岁取其俸禄、军饷之得十一,以托于吾,以养孤寡,以兴乡校……”

听着徐荣的叙述,刘进等人的脸色都是大变。

若果真若这徐荣所言一般,这阳里就根本不是乡村,而是一个兵营!

所有男子,出生以后就被打上了军队的标签。

他们压根就不研究怎么种田,也懒得去研究。

所有人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训练、应募、当兵,吃皇粮。

而籍贯于阳里的男子,在同等条件下也确实更容易被选拔进汉军的精锐部曲。

枌榆社的子弟!高帝的亲军之后!再没有比这个标签更容易打动军队的军官们的了。

以至于在这里,连淘汰品和残次品,也可以轻松做的胥吏……

张越听了更是目瞪口呆,这阳里的模式,让他有着莫名的熟悉感。

仿佛好像曾经在哪里见到过一般。

以我为本,以他人为食,假政策之利,而私一村之利。

似乎好像某几个他曾如雷贯耳的地方。

只是想不起来,也不敢想起来。

但无论如何,这阳里的这个模式,在现在看来是成功的。

而且是可以进行良性循环的。

从孩提时代开始,所有人都被灌输了尚武思想,人人向往军功。

等他们入伍了,当上了汉军的中高层军官后,开始反哺。

然后就像滚雪球一般,只要政策不变,国家依旧尚武和对外强硬。

阳里的这个模式就不可衰减。

这让刘进的心里面有些不是滋味。

他所幻想的乡村,曾是书本上描述的‘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无忧无虑的和谐田园。

至少也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正常世界。

但阳里这样的情况,却彻底打破了他内心的幻想。

“长者何不宣以文教之事,令诸童子皆从圣贤之道……”刘进忍不住拜道:“毕竟,刀剑往来,多有不祥,而行文教之世,则无此虑矣……”

“呵呵……”徐荣似乎对于文官很是不屑,他笑道:“就像那些儒生一般?整天之乎者也,问起桑稼之事,却是一问三不知,连一亩粟田何时浇水,何时拔节,何时收获也不知道?”

“自老夫致仕以来,新丰县换了四个县尊,但没有一个曾经来过乡亭,俱都端坐于县衙之内,摇头晃脑,下面的胥吏说什么就信什么……”

“新丰县的渠道和道路,五年都没有人管过了……”

“枌榆社还好,吾辈有能力自己修葺,但其他乡亭就惨喽!”

“后生们,你当吾这阳里奴婢都是哪里来的?”徐荣起身问道。

被徐荣这一顿乱喷,不止刘进,连原本义愤填膺的贡禹、王吉等人也都低下了头。

儒家在上位以前,自我感觉还是特别良好的。

上到董仲舒,下至下面的门徒,都觉得,只要国家能用自己的道理去治理天下,那么天下必定大治,三代可期。

可是,儒家执政数十年后,连执政者的公羊学派都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自元光以来,天下遭遇二三十次特大自然灾害。

百姓流离失所,数百上千万人民陷于水火之中。

但执政的儒生,却拿不出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只好自己骗自己说是‘天有灾异,乃警人君,务修德以谢之’。

然后,回过头来,儒生们却发现,在很多地方,一些黄老学派的残留者治理或者法家主政之地,灾害的影响却相对要减弱很多。

这就太尴尬了。

若换一个儒家学派,高坐于庙堂之上,或许会心安理得的闭着眼睛捂着耳朵当瞎子聋子。

当公羊学派不行。

在《公羊春秋》一书中,孔夫子在描述一件事时用的不同的词,都会被以为是别有深意。

更重要的是,公羊学派的羞耻心特别强烈。

遇到挫折与失败,他们会去想为什么?

所以,悄悄的在不为人知的私底下,公羊学派的大儒和巨头们,开始有意的引导门徒去看《管子》《吕氏春秋》甚至是《商君书》了。

对外,公羊学派的解释是‘它山之石可以功玉’,但实际上却是想寻找一条破解困局的道路。

毕竟,其实公羊学派也没有想到过,儒家竟能主宰中国两千年!

如今被徐荣一训斥,贡禹等人立刻就深感无地自容,内心燃起了深深的耻辱感。

事情没做好,被人骂,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至少在此时的公羊学派的学者心里是这样的。

“那么敢问长者,以长者之见,若新丰欲要治理好,首在何处?”张越抬头问道,他很清楚一个事实——想要阳里放弃蓄奴,解放奴婢那是痴心妄想。

甚至哪怕是当今天子也办不到!

所以就暂时放下这个事情,以后再去想办法解决。

“后生……”徐荣正色的看了一眼张越,道:“老朽退居阳里十余年,后生是第一个问老夫这个问题的人……”

“欲治理好新丰县,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老将军望着北方,道:“能将渭河凿开,引渭河水入新丰,灌溉土地,差不多就能让万民欢腾了……”

“若能再将新丰县境内的三条小河与几条溪流连同其他,这便功德无量!”

“只是……”

“这个事情,单靠新丰县是做不成的……”徐荣叹着说道。

作为新丰人,他自然清楚新丰的问题症结所在。

自耕农的破产与负担的日益加重,导致了大量百姓不得不卖田卖地卖儿卖女卖妻子卖自己。

阳里因为不靠农业生产生活,所以压根就没有这些问题。

但其他乡亭,就是一片哀鸿了。

每年秋八月后,阳里前的道路都会挤满来哀求阳里百姓买下自己的贫民。

他们已经是无路可走了。

只剩下这最后一条道路。

不知道多少丈夫诀别妻儿,多少父母含泪告别儿女。

嘴上说着:待过几年,我再赎回细君(阿儿)。

但实际上,却是遥遥无绝期。

除非他们能铤而走险,去做一些没本的买卖。

不然靠着种田,他们一辈子也赎不回自己的妻儿。

甚至,有些人不得不连自己也卖到阳里来。

这个世道啊!已经崩坏了!

想当年,他年少的时候,关中的百姓,生活富足而健康。

虽然偶有破产百姓,但官府很快就能贷振,只要不懒,十几年就能重新富足起来。

像现在这样的局面,在他年轻的时候,是只有在噩梦之时才会发生的事情。

那时候,国家的府库堆满了铜钱,串钱用的绳子都腐烂也没有人管。

各地官仓,堆满了粮食。

仅仅是在敖仓,就常年储备了七百万石粟米和数百万石的麦豆。

但现在,却变成这个局面。

徐荣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大唐第一世家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铁血大明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精灵宝可梦之拂晓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我在古代发家致富路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初唐瓜怂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故事连连看魂穿之打造盛世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地盘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穿越我是胡亥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幽默风趣解读陈士铎医学全书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开局皇帝:我爆杀五万大军!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综武,绑定系统从秦王宫开始签到臭山贼,朕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