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岁末,焦杰却依旧没有一点休闲的时间了。
炳原近几日总有问题前来询问,临淄书坊的事情还需要焦杰亲自盯着。
自从有了大致方略之后,这临淄书坊一跃成为了青州的重中之重,甚至于目前比医学院还要更胜一筹。
如果说医学院是救治青州百姓性命的话,这书坊建成,就是治愈了,有可能是青州的顽疾,世族对于青州发展来说,在焦杰的方略中,有些阻力。
既然如此,长痛不如短痛,不如一刀斩落。 服气,那就老老实实折服。 不服气,那就杀到服气!
还麾下青州一个自在。 与焦和会面完成之后,焦杰行事也颇为大胆了一些。 临淄城书坊印版制刻处。
“主公,这就是我们近几天制造出来的一些模板。”此时此刻的炳原,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见到时的那股名士风采,现在反倒是浑身邋遢,双目虽然显示的很疲惫,但是却熠熠生辉。
“就按照如此进度做下去吧。”焦杰翻看了以下这些制版,制版之上都是些正宗汉隶,焦杰看的头疼,不过刻版倒是极为工整,可见炳原在这个方面下了大功夫和精力的。
“不过规矩,明日便是除夕。稍微放过一下自己,也放这些人一天假。” 焦杰淡然说道。
“怎可休沐?”炳原双目圆瞪,“主公,这是革命,若是能早一天印出一本书,那就意味着更早一日能将这些书籍售卖出去。”
炳原早就知道焦杰最终是要将这些书籍进行售卖的。 但在炳原心中,如果能够免费分发,可能会更加能吸引很多寒门子弟。
但炳原也知道售卖的原因,那是因为主公想要吸引商贾前来,从而能够帮助青州进行重新发展。
也因此炳原心中想法,没有言明。 “那就继续。不过要劳苦规矩了。” 焦杰的嘴角微微的扬了起来,这个炳原,不让他干活他还急。
不过此事趁早步入正轨,自然会让焦杰更加欣喜。 对于焦杰来说,炳原等人的加入,让他身上、甚至是朱玄的身上压力卸了大半。
若不然,进行书坊建立,肯定需要焦杰自己亲力亲为的,而随便安排一个其他人,焦杰又不放心。 炳原之才,就少了这个问题。
但焦杰没有说,炳原也未曾发觉,虽然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是在驻扎的兵马处,是焦杰先前亲卫队的什长所管理,而此人可以直接与焦杰对接。
或许古人视恩重如山,应诺之后不会更改。 但焦杰不敢全然将信心压在古人的良心之上,焦杰还是下了通牒,这书坊之事,如若出现不可控因素,就以军队为主。
万物皆可杀! 炳原不但没有发觉,反倒对于这份工作很上心。 炳原自然能够明显感觉到,随着一日一日的预演变成现实,现在自己的成就感越来越足。 相对来说,比他之前的一些名士名声,成就感更大。
这是一场革命!一次新的改革! 炳原自己也很清楚,如果将此事做成,自己必然名垂千古。 这也是炳原当初愿意投降焦杰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日,除夕。 今年年份,青州遭受了太多苦难,也因此,时近年节,今年的焚竹庆贺新年的活动也颇为剧烈。
焚竹,也就是后来所谓的鞭炮。 但鞭炮是唐宋时期火药发明所造成的。 而现在主要是用焚竹这种“爆祭”的现象来敬神驱邪。
所谓“爆祭”,源于先秦,是先秦时期九祭之中的第三祭。 当竹子在燃烧时,会发生很大的声响,从而形成爆竹。
与炳原的商议并未让炳原放弃了心中所想,即便今天是除夕,炳原依旧紧紧地盯在书坊之中,直到黄昏都没有回家。
而此时,焦杰也与焦和在府邸之中欢度新年。 推杯换盏之中,焦杰将关于书坊之事与焦和进行了详细的交流。
焦和听闻儿子所言,当即色变。 活字印刷术,从焦和眼中,其重要程度,更甚他人。
作为青州刺史,加上焦氏旁支。焦和对这个时代拥有更多的认知,也对世家门阀的能力一清二楚。 而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无异于将世家门阀的优势割裂。
门阀世家之根深蒂固。 无不在于权、名、钱三字。 其中尤以权名为重,而活字印刷术,则是会削弱世家之权,同时减少世家之名,这必然会使得世家门阀坐不住,提起杀心的。
两人在除夕之夜商量了许久,焦和对于焦杰可能会遇到的事情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父子二人,尤其是焦杰,近日对于此事的上心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年节。
而焦和也保证,如果确认必要之时,可以扶持新的家族,但不到万不得已,希望焦杰能够不要大开杀戒。 青州世族,虽然有些有不可取之处。
但是能和平过度,还是要尽量少些厮杀的。 这也是为了青州稳定。 但是即便有一家世族有不同意见,便一切都让焦杰自己来梳理。
不杀最好,即便兵戎相见,杀之则矣,千万不要心慈手软。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和平,本就需要无数的可能才能树立。
若是一切照旧自然最好,若是出现阻力,那就怪不得焦氏的改变了。 焦和知道了焦杰的想法,也大概思索了一下,他更希望焦杰无后顾之忧。
既然焦杰想做,那就全力支持。 “对了,子贤。这书坊,你觉得叫什么名字好?” 推杯换盏之间,焦和与焦杰开始商议这个书坊的名字。
焦杰的广告语已经传到了焦和耳中,焦和对于这个改变很多的儿子,都有些刮目相看。 不但武略过硬,这诗词水平也日渐增长。
区区两句之间对于学习之人的劝诫,在焦和看来,可为人师。 焦杰想了又想,道:“还请父亲赐名。”
“那不妨就叫做——劝君书坊吧。”
焦和心中一怔,他自然明白,焦和又想要给自己传扬天下的名声。
而焦杰自然不可能拒绝。
在一切商议好之后,焦杰与焦和又互诉衷肠。
两人对于青州之事商议良久,深夜,两人的油灯久久未熄。
就在钟声之下,初平二年,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