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明朝文贵武贱,以前一个知县都敢不把总兵大将放在眼里,这几年随着国事败坏,武将越来越值钱,文官反而变的小心翼翼。

没想到这次丁毅过来,当地的欢迎仪式这么夸张,特别是隔壁宣府总兵王承胤和陕西榆林总兵姜让也来,不知道是不是想看看丁毅本人,认识一下。

反正这些人看到丁毅浩浩荡荡的几万人,也是吓了一跳。

但丁毅把百姓流民放在外面,精锐兵甲放在里面,外围都是黑压压的流民百姓,大伙也看不出什么。

大同副总兵姜镶和榆林总兵姜让,阳和副总兵姜瑄三人是亲兄弟,姜让是他哥哥,姜瑄是他弟弟,可见大明朝时,也是看出身的,有些人生出来就是总兵副总兵。

就在丁毅与山西巡抚蔡懋德等文武见面、客套的时候,姜家三兄弟站在外面想观看丁毅的兵马。

传说丁毅兵马精锐,但今天丁毅外面全是流民,只看到黑压压的人群,也看不到精锐兵马。

三兄弟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若丁毅兵马精锐,必然耀武扬威,看来也不过如此。

这次丁毅移镇大同,姜家三兄弟是最不高兴的。

因为原本的历史上,王朴死后,轮到姜镶当大同总兵了。

姜镶在王朴死后就想着转正,不料突然空降丁毅,顿时让他火冒三丈。

“看他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弟弟姜瑄更是不服,对着两哥哥低声道:“他也不打听打听,山西咱们姜家占一半。”

早几年朝廷就有人提议姜镶当大同总兵,但也有人力排众议,说山西姜家在山西已经势力够大了,不要将来和辽东祖氏(祖大寿吴三桂)一般尾大不掉。

最终让王朴当了大同总兵。

这次王朴死了,整个山西有资历做总兵,也只有姜瑄和姜镶两兄弟。

可没想到,居然让丁毅移镇。

此时哥哥姜让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得让他尝尝咱们姜家在山西的厉害。”

山西姜家一门三杰,俱做到副总兵级,所以被朝廷忌惮,连姜让也被调到陕西榆木当总兵,但榆林可就在山西边上。

两弟弟闻言纷纷点头,暗暗冷笑。

就在这时,巡抚蔡懋德带着丁毅过来,向丁毅介绍。

“丁总兵,本官替你介绍,这是榆林总兵姜让,这是大同副总兵姜镶,阳和副总兵姜瑄,姜氏一门三杰,皆是我大明良将。”

“三位姜总兵,幸会幸会。”丁毅抱拳笑道。

“哼。”姜让直接冷哼,一点面子也不给丁毅和蔡懋德。

蔡懋德顿时脸色发黑,表情不好看。

他当然也知道原因,原本这总兵位置,是给姜镶的。

丁毅也没想到姜让这反应,他愣了下,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姜氏兄弟三人。

站在丁毅身后的严雄和方多台,同时冷冷的看向三人。

“啊呀诸位总兵,代王在城中设宴,不如大伙进城中再聚吧。”代王府长史许贵之看到气氛不好,赶紧出来打圆场。

丁毅微微一笑,点头表示同意。

不料姜让直接抱拳:“都宪大人(蔡懋德和刘元一样,也是都御使巡抚山西,可称都宪),榆林诸事缠身,本镇就不奉陪,先行告退。”

说罢,也不和丁毅与其他人打招呼,转身就走。”

弟弟阳和副总兵姜瑄也是转身带着亲兵就走。

姜镶是大同副总兵,虽然没走,但直接道:“蔡大人,许长史,卑职身体有恙,恕不能奉陪。”也带着亲兵走了,连都宪也不叫,极为不尊重。

接着宣府总兵王承胤看了眼丁毅,以回程较远为由,需要提前,也带着亲兵走了。

然后好多副将,参将,看情况不妙,纷纷扭头就走。

现场最后只有太原总兵谢志良,副总兵陈正邦,和四位参将留下,估计也是看巡抚蔡懋德的面子。

文臣一下比武将还多,蔡懋德表情尴尬,丁毅也刷的一下,脸色通红,胸口气的起伏不定,好似受到极大的侮辱。

人群中好多人看到,都暗自沾喜。

本来大明朝是文武对立的,现在丁毅都不受武将欢迎,由此可见,他有多讨厌。

巡抚蔡懋德看在眼里,暗暗长叹。

他是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为人正直,自律刻苦,年少时就敬慕王阳明的为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后,授杭州推官。天启时,百官往谒魏忠贤生祠,懋德托疾不赴。

崇祯十四年(1641)冬,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懋德律身刻苦,清修文弱。时有人上书言其不宜担此戍边重任。但因其知人善任,又习于用兵,帝深信之。

赴任前,崇祯帝问其何以治山西盗贼?维立对曰:“盗之起皆由民穷,臣任抚绥,当使穷民有饭吃耳。然爱民先察吏,察吏莫先臣自察,愿正己率属,俾民不为盗。而臣无可见之功,不愿杀害百姓,以成一己之名。”

蔡懋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爱民如子,体恤百姓,自律清正,很受当地百姓推崇。

蔡懋德来之前打听到丁毅的事迹,觉的丁毅是员良将,大明上下,只有他能与建奴一战。

所以他不惜降尊纡贵,先召集山西省内大小文武官员,然后一起来迎接丁毅。

他想以自己的真心,打动丁毅,希望能和丁毅秉烛夜谈,说服丁毅,为大明百姓,认真做事,对抗建奴。

此时大伙都等着丁毅的回话,丁毅回头看看后面黑压压的一群百姓,痛声道:“百姓如此艰难,本镇那有心情风花雪月,都宪大人,许长史,不如等我安置好百姓,以后再约时间吧。”

许贵之目瞪口呆,蔡懋德则脸露感动之色,传言丁毅在登州开粮赈灾,煮粥引流,果然是真的啊。

大明诸军将中,也只有丁毅如此厚爱百姓。

“丁总兵真是仁义之将。”蔡懋德赞不绝口。

众人正在说话间,突然大同城门口方向的人群里,有人勐冲出来:“无耻逆贼。”

距离丁毅十几步外,举起袖子。

“大人当心。”身边亲兵赶紧身挡。

扑,一根短弩射在一个亲兵后背,发出轻响,似乎被铁甲所挡。

“嘶”蔡懋德等人脸色大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现场一片混乱,丁毅的亲兵一涌而上,立马把那人按倒在地,从他身上搜出一把小型短弩,做工还很精良。

“无耻逆贼,大逆不道,拥兵自重,是为反贼。”那剌客还在大叫。

砰,有人一拳把他打晕,直接拎到丁毅军,捆了起来。

现场文武哗然,姜镶也目瞪口呆,没等他们反应过来。

亲兵队长方兴汉大手一挥,哗哗哗,远处有股步兵小跑而来。

“丁总兵,丁总兵息怒。”蔡懋德又惊又怕道。

他原本好心来接丁毅,没想到人群中居然有剌客,这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关键那剌客说话,好像帮崇祯帝说的一样。

“蔡大人,难不成今天是鸿门宴啊?”丁毅冷笑,转身拂袖而去。

“丁总兵,可否把剌客交由我们?”当地知府洪默章还想审迅剌客,但丁毅的兵马根本不理他们。

众文武眼看着前面的百姓流民突然一分为二,四下逃散。

接着哗哗哗,大队披甲执锐的步营长枪兵,一路小跑,往城门而来。

怎么会这样?蔡懋德又气又怕。

当晚,丁毅没进大同,以有剌客不安全的理由,驻守城外。

但他派大量兵马进入大同,先替换城防,并且原大同兵马驱赶到兵营,斥令他们呆在营中不要出来,等候命令。

不多时,剌客被带到丁毅营中。

“情报司葛洪山拜见丁大人。”剌客纳头就拜。

“哈哈哈,你起来,给我说说,大同现在什么情况。”

“卑职先从大同城墙开始说吧。”葛洪山笑道。

大同城的城墙,在战国赵武灵王时设郡建城开始,此后无论何朝何代,大同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据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北魏时期,自拓跋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平城,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京畿建设,这是大同城首次大规模修建。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督率军民在辽、金、元土城的基础上“增筑”大同城,

呈方形,周围13里,高4丈2尺,包砖,设四门大同镇城的规制便于此奠定,形成世人所见的大同镇城,这是大同城第二次大规模修建。

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7年),巡抚年富首于城北筑起一座小城,名曰操场城,即北关。

天顺年间(1457——1464年),巡抚韩雍续筑东小城、南小城,周长各为2.5公里,即东关和南关;分别在城东和城西修筑聚落、高山二堡。

宏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在城东和城西复加扩展,并建门楼。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俺答以数万骑入犯,鉴于大同地区的紧张局势,明王朝又一次不得不破费巨资,大兴土木,以加强大同镇的防务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巡抚李文进增高南小城2.6米。

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巡抚刘应箕将城墙增高3.3米,增厚2.6米,“石砌砖包”,并建起四座门楼。

所以到了此时,这大同城一共有四座主门,东南西北各一座,分别为和阳门、永泰门、清远门、武定门,为保证交通便利,每个主门分设两个小门,城门共计十二座,四门之上分别建有城楼,月楼、箭楼、望楼、角楼间隔而立,四门之外建有瓮城、月城、护城河。

这么多城门的大同城,比京师还要夸张,出入十分方便,也是来往关内外通商重镇,每天都有无数商人进出大同。

王朴在时,规定东门进,北门出,每辆大车不管是什么东西,只按车的大小,收银五十两到一百两不等,一年赚钱以十万计,守城门的官兵更是富的流油,大伙都抢着要来。

葛洪山先说大同城墙,其实就是先说大同的钱。

听他这一说,大伙就知道,王朴真特娘有钱。

但是跟着他的兵,真特娘不敢打。

“经过这么多次修建,扩建,大同城现在全城周长近二十里,墙高十五米四,厚五米一。”

“这城有点大啊。”严雄和方多台纷纷惊叹。

大同不但是边关重镇,更是这边数府中商业最发达,商人来往最多的地方之一,所以城池是越建越大。

此时不后世道路发达,大同建官道大路之上,出关唯一的官道大路就从大同穿过。

你普通人想通关,可以到处走,如果经商,运着大车,必须要走大同。

在大同南有两条官道,一条往大同,一条往玉林,你不走大同也可以,多走几十里路而已,到了那边出关,一样要交钱,还不如走大同,且这边人气兴旺,商贾云集。

大同镇现在还有兵马大概三万多,实际大部份都是老弱病残,因为主力精锐和家丁,要么陷在松锦之战,要么已经被丁毅收编。

“姜镶是姜让的弟弟,他的弟弟是阳和副总兵,也属于大同镇。”

也就是说,姜镶兄弟两,都是丁毅的副总兵。

阳和卫守卫长城阳和口,就在边关之上,想要出关的人,那边也是可以走的。

难怪姜氏兄弟对丁毅不爽,不说丁毅抢了他们总兵之位。

就他们兄弟,一个守大同,一个守阳和卫,都是出关的重要关口,财源滚滚的位置。

“朝廷不是禁止和蒙古建奴通商吗?”严雄这时道。

“没有用,这边都是光明正大的,大伙都想赚钱。”

“商人付钱,当兵的开关,大家都好过。”

丁毅大骂:“晋商就这么给建奴送粮送铁送盐糖的。”

一群卖国贼,帐中诸将都骂。

现在丁大人到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大同城这么大,至少得上万兵马才能守的住各处。”丁毅笑道:“看来还得在大同征点兵。”

众将深以为然。

接着丁毅脸色一正,开始颁布任务。

来了大同之后,肯定有大事的事情要做。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英雄恨之帝王雄心中华第四帝国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