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队在不列颠呆了大概两周。两周之后,探险队便对约翰辞行,说道:“我们决定去埃及了。您之前说想和我们一起去,但是去埃及的路途太过危险,我们这些专业人士也没有什么把握活下来。如果带着你一起去,您的生命安全怕是……”
约翰想道:“如果不能通过实现愿望,实现家族的传承,那我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他脑子里这么想,嘴上也这么说。
探险队的不少成员得知了约翰儿子女儿的事情,纷纷捂住嘴巴在偷笑。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生育都意味着完家族的未来。不能生育的人就意味着没有未来,嘲笑一下这样的人也无可厚非,这是所有人的本能。
在一些地方中,没有后代的人甚至会被欺负,会被抢劫。农村中吃绝户的陋习就是这种生物本能的集中体现。
探险队的队长名叫乔治,也是一个当时十分常见的名字。他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同时也是一个打着维多利亚女王的旗帜在大西洋上劫掠的海贼。
因此,许多人称呼乔治为“乔治,绅士海盗”。
乔治轻声喝住身后的众人,他声音虽小,可是气势十足。他身后的那些人不再嘲笑约翰了。
乔治干着脏活,还能保持自己作为一个绅士的风度。实为一个伪君子。只不过,场面上的交流,与伪君子交流还是比真小人交流要好得多。
“约翰先生,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就同行吧。可是……”
乔治眼看着都要答应了。但是最后用了一个转折词。
“可是,既然跟着我们同行,那一切都要听我们的。我们也不是没有带过其他人一起走,这些人没有我们的经验,却喜欢对我们的行为指指点点,提出一些危险性极大的要求,这样的人,我们宁愿半路丢到海里去喂鲨鱼。也不想和他们同行。”
约翰立刻点头答应:“什么都听你们的。我认你做队长,听你的调遣。”
乔治的眼神像是看得很透:“不要这么急着答应,你多想几天,没有思考就答应下来的话是不足以被相信的。为了等你,我们可以迟一些再出航。你现在是我们的实际老板,在我们中你自然是高人一等。如果你现在答应得好好的,到时候反悔了,那我们可就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你又是我们的老板,我们也不能对你动粗,更不能把你丢进海里喂鲨鱼。这样就很难办。你说是吧。”乔治说罢,便带着所有人告辞了:“一周之后我会再来,这周你好好想想。想清楚的话就安排一下家里的产业,最好提前定好继承人。和我们走,必须抱着回不来的心态。”
乔治,绅士海盗。
这个男人之所以看的这么透,一定是因为以前也出现过想要和他们一起出海的人,结果他们口头答应一切听指挥,实际上还是在给乔治的探险队捣乱。
乔治离开了以后,约翰立刻开始安排自己家里的产业。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职业经理人的行业已经开始形成产业了。约翰犹豫,到底是要敲一个职业经理人,还是把自己的产业留给二儿子来管理?
职业经理人来管理的话,大概率会把约翰的产业带上巅峰。可是,如果离开了职业经理人,约翰的家族又应该怎么办呢?
约翰思前想后,打算吧自己的产业交给二儿子来管理。
约翰敲了敲二儿子的房门,二儿子自从知道自己的老婆和别的男人有染,还怀孕的消息之后,一直闷闷不乐。他经常独自在房间里面哭泣。
如果那个时候有什么心理医生的话,约翰一定会给自己的二儿子找一个心理医生。只是,当时没有什么心理医生,如果去教会,也只会听到牧师说一堆经典书籍的片段的话,并且告诫二儿子必须更加虔诚,如此之外,教会什么作用都没有。
敲了几次门,约翰的二儿子一直不来开门。约翰便擅自打开了门独自进去了。
进入了房间里面,见约翰面色惨白,仿佛是吸血鬼一般。
“我的孩子,你看看你,你到底怎么了?”约翰走到了二儿子的身边,轻轻的把二儿子抱在了怀里。
二儿子这个时候已经年近三十了。他轻轻地倒在约翰的怀里,对自己的父亲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对不起,因为他,他们家族将没有后代。
“不,你不要道歉。真正应该道歉的人是我。”约翰没有明说,就算是他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能让他知道约翰娶了自己的亲姐姐。
哭泣了一会儿,约翰就离开了。
约翰摇摇头,他不指望这样的二儿子了。
他找到了自己的大女儿。大女儿天资聪颖,是所有的孩子里面天资最高的。现在是一个学者。但是大女儿天资虽然高,也是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可大女儿实际上十分看不起经商。
当时,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正在起步。各家观点时常在激烈碰撞,有的经济学家就认为,经商实际上是一种对于社会毫无帮助的投机取巧行为,这些人因为投机取巧,得到了比一般劳动者更加丰厚的资源,这很不公平。必须反对投机取巧的经商。
约翰的大女儿就是这种观点的忠实拥护者。
所以,约翰找到大女儿的时候,大女儿很鄙视自己的父亲。她甚至直言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毫无建树的投机主义者。
一副父慈女孝的场面,甚是让人感动。
最终,在一番激烈的父女争论之后,约翰也放弃了找自己的大女儿来继承自己的家业。
约翰的二女儿是一个作家。早已经移民北美,约翰无法在短短的一周内找到她。
剩下的两个女儿,三女儿是女医生,成为医生是她的梦想。她为了继续自己救死扶伤的愿望,也拒绝了继承约翰的家业。
四女儿没有正经职业,她整天混迹于各个不同的女权运动团体。她的思想十分进步,她的愿望一直到一百五十年后才正式有了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