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白山脚下有一座小镇,镇子不咋大,却是十里八村唯一的集市所在地。

周围山村的百姓,会把自己用不到的商品拿到这里出售,然后换取生活所需。

很多时候大家甚至都是以物易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唐闹钱荒,市面上流通的铜钱严重不足。

只有大一点的城市钱币购物才是主流,县城以下多是半数用钱半数以物易物。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在偏远一些的地方,以物易物更多一些,或者用粮食布匹作为一般等价物。

不过对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来说,影响到也不是很大。

反正这一片的百姓自得其乐,日子过的还算平稳。

每逢初一十五小镇就会有大集,赶在这两天的原因比较复杂。

一来和朝廷的人口管控政策有关,没有正当理由百姓是不允许随便出村的。

啥?你要赶集?别急,等初一十五大家一起去。

二来外地的商人也会在这两天来到这里,带来更多的商品。

同样的,这些外地客商也会采购很多货物,价格也会略高一些。

百姓们有了什么比较值钱的货物,比如山上的野味儿,一些草药之类的,都会集中在这两天过来售卖。

这天又是十五,周边村子的百姓天不亮就起床往这里赶。

这会儿可没车赶集全靠步行,离的稍微远一些的,必须要早早出发才能赶在晚上回来。

否则就会变得很危险,这种危险不是来自于贼寇,而是衙门。

这里介绍一下唐朝的人口管控政策。

在宋朝之前,国家对基层的管控严格到变态的地步。

就以汉唐为例,乡村干部多的令人瞠目结舌。

乡里的官吏包括乡啬夫、乡左、乡三老、乡干、乡司、游徼、里正、里胥、里尉、里魁。

里治中、里父老、里祭酒、里祭尊、里长史、社长、亭长、鼓史等。

还有邻长、伍长这种村小组一级的干部。

这么多官吏可不是摆设,而是用来管理基层百姓的。

根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当时的村子是有围墙的。

人们统一出工统一收工,村干部也就是邻长、里胥等人,坐在门口监督百姓。

早上检查有没有人没出去干活,晚上看谁没回来。

而且干完一天活回来的时候还不能空着手,必须要砍一些柴回来。

到了冬天百姓也不能闲着,女子一个月纺织的工作量,要相当于农忙时期四十五天的工作量,还要相互交流技术经验。

是不是觉得这个制度很熟悉?

别误会,这不是集体制,而是体现国家对乡村的管控到了多么变态的地步。

可以说普通百姓的一言一行都有人管。

还有就是,我们习惯性的以为,中国的乡村自古以来就是以血缘、姓氏为基础汇聚而成。

乡村被广大宗族所控制,以至于有了皇权不下县的说法。

事实上并不准确,以姓氏、血缘形成村落的历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悠久。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宋朝之前,国家是严禁百姓以血缘、姓氏为纽带,大规模居住在一起的。

世家贵族可以同姓居住在同一个广阔区域,普通百姓不行,防的就是地方形成宗族势力。

不论是朝廷还是地方世家贵族,在这一点是利益是一致的。

为了统治,他们会人为调整百姓的居住地点,把一些人口多的家庭打散安置在不同的村落。

一个村落百十户人家,往往会有十几二十个不同的姓氏组成。

根据出土的敦煌文书记载,直到唐朝末期中国的乡村还是多姓杂居。

到了宋朝,因为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发生改变,商业也逐渐发达起来,国家对百姓的人身禁锢进一步松解。

随着书院的普及,知识流向民间读书人的数量增多。

而读书人是需要游学的,又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对人身禁锢的松绑。

村子的围墙也在这个时候被拆除,百姓可以自己决定今天是干活还是休息。

想赶集就去赶集,想走亲访友就去走亲。

但因科举大兴,另一个阶层应运而生,那就是地方士绅阶层。

士绅阶层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曾经的世家大族,他们的影响力只在本乡本土,到了县城就不好使了。

可当无数士绅诞生之后,乡村就被彻底割裂出去,在广大乡村形成了以宗族为单位的村镇。

这就是我们现代人熟悉的,以同姓或者血缘为纽带组成的村镇。

即便如此,直到明清时期,以同姓或者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村庄才普遍存在。

而以上这些知识误区,都是清末民国时期才形成的。

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的人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很多东西只能根据清末时期的社会现状进行推理,难免出现谬误。

后来国家富强了,有能力对古代历史进行科学考证,再加上大量古籍的出土,才还原了古代的真实情况。

……

此时才是初唐,人口管控非常的严格。

当初陈景恪还是靠着医师的身份,才获得了相对自由。

毕竟国家管控在严格,有些职业还是具备一定‘特权’的。

比如读书人游学,医师游医,商人游走……

当初他手中就有一份当地衙门给出具的身份证明,表明他医师身份,各路官吏不得刁难。

后来也是靠着这个身份证明,才从老家逃离进入长安。

否则一个普通百姓想跑到长安去,纯属想多了。

路上有无数的人查看身份证明,就连住店歇脚、乘车乘船,都需要身份证明。

衙门会不定时对客栈、车船等进行突击抽查,如果发现有身份不明人员,直接就当成逃犯给抓起来。

店主和车船主人也要跟着受罚。

晚上在外面逗留尤其危险,一旦被官吏抓住,不分青红皂白先是一顿揍,然后家里等着出钱捞人吧。

这也是为什么,百姓去赶集要早早出去,赶在晚上村子关门前回来的原因。

当然,如果谁要是运气不好耽搁了,没能及时回来。

最好找个地方藏起来,祈祷着不被发现,第二天一大早赶紧回家。

这天又逢十五,小镇变得喧闹起来,人流密集程度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

但就是这么拥挤的人群里,却有一个人的身边比较‘开阔’,周围的人都主动让开位置,以免拥挤到他。

通常情况下,这是那种纨绔子弟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可今天不一样,大家让道不是害怕,而是尊敬。

每一个看到他的人,都会发自内心的说一句:“老神仙好。”

那位被他们称之为老神仙的,是一位身穿道袍鹤发童颜的老道长。

从他的外貌来看,少说也是八九十岁了,可身子骨却非常硬朗,走路连拐杖都不拄。

面对众人的招呼,他总是微笑颔首已做回应。

老道长来集市上显然也是有目的的,专门往摆摊卖草药的地方去看。

这些卖草药的人似乎也都认识他,见他过来都纷纷打招呼:

“老神仙看看我这药,用你教的方法炮制的,你看行不行。”

每到这个时候,老道长不论买不买都会评价一番。

你这个药炮制的好或者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不好的该如何改进。

转悠了一圈,他也买了一些药材,不过分量都不多。

等他走到一个摊位的时候,那个摊位主人悄悄说道:

“老神仙,我有一个和医术有关的小道消息要告诉你。”

那老道长笑道:“哦,不知是什么样的小道消息?”

那人说道:“我隔壁家的孩子因为识得几个字,今年服徭役的时候被抽去衙门帮工。”

“前两天他回来说起在衙门的事情,好像说朝廷发下来一本叫什么防疫法的医书,还要求全县学习。”

“据他说,不光是我们这个地方,好像全国都要学。”

防疫?那老道人眼前一亮。

疫病无小事,国家既然以公文的形式下发,要求全国学习,那必然是经过尚药局和太医署共同认可的。

难道他们在防疫上作出了突破不成?

同为医师,对此他非常的感兴趣。

不过随即又有些疑惑的道:“既如此,为何我从未听说过此事?”

虽然他一直在太白山隐居研究医术,可也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听不到一丝风声。

那人解释道:“据我邻居家那孩子说,这本医书写的很玄乎,衙门请了许多医师正关起门验证真假呢。”

那老道长更好奇了,道:“你可知有何不同之处吗?”

那人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不懂医术,他说的也不清不楚的,好像和疫病传染有关。”

“按照那本书上写的方法,好像能切断疫病传染,不叫传染给别人……反正大概就是这样,具体我也不清楚。”

那老道人的眼睛顿时就瞪大了,难道真的有人找到疫病扩散的原因了?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成就啊,不行,我必须要去看一看。

于是他和这个人道过谢,就走出人群找了一辆牛车驮着他去了县城。

一路上遇到的官吏非但没有拦截,见到是他一个比一个恭敬,甚至要护送他到县衙来。

一路来到县衙,在门口值班的两名衙役一见到他,比见到亲爹还殷勤,连忙迎了上去道:

“老神仙,你怎么来了,快请进。”

那老道人并没有直接进去,而是道:“劳烦两位进去禀告一声,就说孙思邈来访。”

那两名衙役无法,只能一个留下伺候他,另一个狂奔进衙门去禀告。

不一会儿县令尹垂贞就一路小跑来到门口,后面还跟着一大群本县的官吏。

一番见礼之后孙思邈直接道明来意:“听闻朝廷下发了一本防疫医书,不知可有此事?”

尹垂贞回道:“确有此事,只是这本医书上所载之法前所未见,我不敢随意施行,故找来本来的医师进行验证。”

孙思邈面上就是一喜,道:“不知此书可能借我一观?”

尹垂贞道:“老神仙太客气了,何谈借,我着人抄录了数本,正好送与你一本。”

孙思邈道:“谢尹县令。”

尹垂贞让人去取医书,等待的间隙他迟疑了一下说道:

“此医书所栽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我们也摸不透真假。”

“老神仙乃医家达人,不知你看过此书后,可否指点一番我等?”

孙思邈颔首道:“这有何难,待我看过之后自会如何相告。”

尹垂贞大喜道:“谢真人。”

书很快被取来,孙思邈接过一看,只见封面写着:卫生防疫法。

署名是陈景恪。

虽然这个书名看起来很奇怪,可同为医师他还是马上就领悟到了其中的含义。

至于陈景恪,这个名字他从未听说过。

不过天下之大人口数千万,他又怎么可能都认识,这个陈景恪很可能就是新进扬名的医师。

想到这里,他翻开书看到了第一页,然后整个人都激动的微微颤抖起来。

细菌?病毒?微量元素?致病原因?防治方法?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这本书讲的又何止是防疫那么简单。

它回答了一个医家研究了上千年的问题,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他迫切的想要看到更多内容,然而翻了五页相关内容戛然而止,后面全是防疫的方法。

什么勤洗手、喝热水、设置隔离区、消毒等等。

这些和前五页的理论相照应,如果前面的理论是真的,那后面这些方法确实能防治疫病。

可问题是,内容太少他无法窥见全貌。

但凭借着他数十年的行医经验,隐约能预感到,这些内容是真的。

回想之前遇到过的种种疾病,依照这套逻辑去推理,竟然全都能说的通。

当一个理论能照应大多数真实桉例的时候,那它就算不是真理,也离之不远了。

深吸口气稳定住激动的情绪,一口气把剩下的内容看完。

然后对等候在一旁的尹垂贞说道:“此书内容太过深奥,我也无法尽知真假。”

“不顾以我多年行医经验来看,当有八九成可能为真……”

“其实尹县令无需如此担忧,圣人既然命令天下推行此法,必然是印证过的,你只需要依法施行即可。”

“就算这本书所言为假,也只是浪费了一些精力而已,不会有什么麻烦的。”

尹垂贞大喜,道:“有老神仙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之后尹垂贞盛情款待了孙思邈,且还邀请了县里的医师和头面人物作陪。

一听说要陪活神仙孙思邈吃饭,那都是抢着来。

席上孙思邈不停打听这个叫陈景恪的是什么人,只可惜尹垂贞也只是个普通县令,那知道京里的那许多事情。

差不多也是一问三不知。

不过孙思邈也没有失望,因为他在吃饭的功夫作出了一个决定。

去长安。

亲自见一见这个叫陈景恪的人。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铁血虎贲战大明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明末大寨主大清巨鳄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英雄恨之西楚霸王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北宋帝师锦衣辅国公主我真不是太监大明:我主动继承了家业帝国崛起:开局建设封地,打造钢铁皇朝!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饥荒年,我用现代物资娇养美女郡主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将门枭雄钢铁时代穿越:冷面丞相的下堂妻大明1805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三国第一霸主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千年梦境血色唐末奸雄天下仙师在上,请受嬴政一拜!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流氓太子大宋好官人李大炮的抗战岁月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我在岛国当霸主无敌之大唐三国之弃子隋唐之吾为枪绝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绝世妖女:驭兽狂妃帅炸了山河相制末代锦衣卫指挥使两界穿梭:倒爷的享受生活崛起的家族大明第一特工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极品驸马灵剑尊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大明:我是最强皇帝水浒话事人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三国第一霸主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穿越之医女毒妃石姬的两千年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亨利:一个传奇国王的啼笑姻缘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丝路长河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将门大逆子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逍遥悍匪,女帝求我出山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坐拥天下,当个奸臣怎么了?满门战死化身毒士:女帝劝我善良大秦始皇帝:你就当我真死了吧!穿越德国1370徒手建立美联储无双帝业白话资治通鉴:历史故事轻松懂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天才美术生宋朝再就业开局闯锦衣卫诏狱:蓝玉我保定了穿越大乾当王爷三国:从新野开始曹操赤壁失利,我来救场统一华夏再次回到明朝贬我成平民,战败后求我原谅?穿越,逍遥王爷不逍遥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开会神游:书写不一样的三国人物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铮锋改革大唐回到明末虐大清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枪火余烬大唐: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大秦:这秦二世的位子我坐定了!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洪武朱标是咱好大哥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中国历史长河小说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大宋侠士北魏遗史三国:开局先爆兵一万亿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