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胆神侯朱无视在朝上当众力保归海一刀,然而就在当天晚上,京城再次发生了命案。
而这案件一发生,就是七条人命,其中还有朝廷官员。
这下可不得了,你朱无视和曹正淳党争,关我们什么事儿啊?都在朝廷里同殿为臣,看你顺眼给你面子叫你一声侯爷,现在你手下的人发了疯要杀我?
去踏马第!
甭管凶手是谁,先扣起来再说!
朝堂之上,本就不是非黑即白,黑可以变成白,白也可以变成黑,你永远不知道谁是黑、谁是白,又或者谁是灰『色』的,随时又可能变成黑或者白……
这个时候,归海一刀正在少林后山达摩洞中跟随了结大师除魔,但少林寺远在嵩山,朝廷旨意下发的消息还没那么快传递过去,但是护龙山庄可是近的很。
铁胆神侯朱无视这个时候也在纳闷。
不对啊!不科学啊喂!归海一刀在少林,柳生飘絮还没来得及行动,柳生但马守音信全无……杀人的跟我没关系啊!
不会是曹正淳真的找人栽赃陷害吧?不对啊,以他的智商,不可能搞的这么明显啊。
等到验尸结果一出来,朱铁胆又傻了眼:这伤口的确是雄霸天下和阿鼻道三刀造成的,再正宗不过了——归海一刀在我手下那么多年,我心里没数吗?!
真尼玛活见鬼了!
而现在的问题是,朱无视刚刚替归海一刀作保,当天就发生了七起命案,打脸打的有点快啊喂!
归海一刀能不能回来作证还两说,朱无视这个天牢他是蹲定了。
朱无视以为第三颗天香豆蔻在曹正淳手里,不能跟他硬拼,原来设下的诱杀曹正淳的计策也是按照这个节奏来的,目前来说并没有超出控制。
朱铁胆却不曾想到,那第三颗起死回生的灵『药』,就在人鱼小明珠里。
关于这一点,我们的曹公公之前散播谣言反倒是歪打正着,铁胆神侯不信谣言,却恰巧错过了机会。
真可谓,天意弄人。
然而,让朝廷大臣们惊诧的是,铁胆神侯被关入大牢之后,东厂的曹正淳反而消停了不少,而不是像想象中的那样扩张势力。
神侯一倒,反而朝廷安稳。
真尼玛活见鬼了。
……
“所以说,为了诱杀曹正淳,得到第三颗天香豆蔻,朱铁胆一定会主动被关入天牢,从而诱使曹正淳做大,产生不可一世之心,进而窥伺兵权,意图成为九千岁。”
“等到曹正淳最志得意满的时候,就是他的死期!铁胆神侯诛杀一个意图谋反的叛逆,尤其是这个叛逆还是长期扮黑脸的东厂提督曹公公,朝野上下也绝不会有任何异议。”
“如果剧情到此为止的话,原剧情中彻底失败的,只有皇帝而已。如果不是接下来,朱铁胆自满张狂不可一世,导致昏招迭出,小皇帝坐收渔利,这天下究竟会是谁的犹未可知啊。”
“可是现在,剧情变了。”
杨易静静的靠在躺椅上,静静的看着墙上巨大的地图,这上面不仅有着大明,更是连周围小国都囊括了进去,在边角之上,更是有着交趾的名字,此时上面『插』满了小旗。
东瀛和大明之间不止隔着一个朝鲜,还有海峡,杨易暂时奈何不得,却可以将目光转移到其它方向,比如更加西南的交趾等国。说到交趾,对,就是成是非冒充人家王子来向云萝提亲的那个交趾,居然跟朱无视关系很好,义子说认就认啊!
在中原人眼中,这些皆是撮尔小国,蛮夷番邦,更是贫瘠到极处,穷山恶水一般的所在,但杨易却是清楚,这几国物产极丰,若是全种稻米,更可一年数熟,使百姓不知饥馑。
古代王朝,综合国力除了人口之外,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便是粮食与铁器!
少了这两样,纵使再怎么一时强盛,也是无根之木、无水之萍。
杨易盯着地图上这两块,早已垂涎良久,可惜之前有着护龙山庄带着一帮“清流”掣肘,任何大的举动都是行不得的。
但一开始的刺探情报,派出细作,绘制地图等等,杨易却已经早早开始准备。
他在等一个极好的机会,一个让自己得以全力攻略西南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
虽说京师最强大的三大营已经徒有虚名,居然令朝廷十大将军将军把持军权,但大明朝廷积累下来的实力也非同小可。
历来古代战役,看得无非就是人口、兵器、粮食!
现在秋收在即,绝无粮食匮乏之余。就算有问题,让东厂在江南抄几个“谋反”的大户也差不多了。
至于军士?
呵呵。
当然,更为关键的,却是大明西陲之地也多有疫病瘴气,当地士卒早已适应,更能忍耐湿热之环境。
历来中原王朝对西南战役失败,又或者畏惧讨伐,疫病与瘴气的折损都是很大的原因。毕竟,有形有质的敌人并不可怕,无形的病魔却最为令人恐惧,在古代军营中,因此造成的减员更是比战斗伤亡还要恐怖,还要打击士气。
但对于大明而言,却只是找几个本地人对他们本地人的较量,地利方面大家半斤八两,平分秋『色』。
一旦去除地利之后,这几个国家便什么也剩不下了。
需要杨易去处理的,不过是战后问题而已。而这个,却也是最大的麻烦。打下来,治理不了,还不如不打!
这如何撺掇最大利益,就要看统治者各自的手段了。
“虽然直接吞下来也不是不行,但吃相实在太过难看,并且治理上也很困难,毕竟不是中原,既不同文,也不同种……”
杨易稍微思索一下,便吩咐下去:“将那些西南小国的贵族叫来!”
扶植当地势力,作为侵略与压榨的白手套,实在是不错的手段。
为了扯一张大义名分的虎皮出来糊弄外人,杨易的驿馆里就曾经收容过不少边陲小国的避难贵族。
就连杨易接下来这次出兵,用的也是必须是替这些人打江山的名义。
当然,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些人不过傀儡而已。
但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大明官员们,要的就是这个理由嘛。
至于会运回来的一些物资……
都是些谢礼,不足为道。
这一日,御书房当中,杨易正在召集群臣议事。
“之前老王新丧,国内政权交接不稳,有王子来我大明寻求庇护,请宗主国为之做主。边陲小国,不值得大动干戈,朕意,令都院督抚霍闯及永嘉侯二位将军,各领三万大军,速战速决。各位卿家以为如何?”
杨易虽然用的是商量的语气,但内里意思却是说得斩钉截铁。
底下群臣对视一眼,都是知道这位陛下心意已定。讨论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不对,毕竟朝贡制度,宗主国干这个事儿海了去了,隔三差五就有属国的贵族前来避难,请求天朝上邦做主的。只不过皇上这次有些看重罢了。
“既然如此,命令二位将军,即刻发兵!”
明面上的圣旨当然是写给人家看的,实际上自然有内廷监军坐镇大军,并传下密令,命大军入侵趁机掠夺资源!
这帮太监可不知道什么儒家仁义之说,有了皇帝的密令,当即摩拳擦掌,准备大肆搜刮。
这场战争持续的并不持久,六万大军只是小试身手,对方便即不敌。两路大军势如破竹,攻破都城,俘虏王族无数。
当然,等后来这些大军回来的时候,归海一刀的案子也已经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