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王,护国大法师求见。”

冉闵正在御书房处理政务呢,忽而听见外面的内侍前来禀告。

护国大法师?

冉闵愣住了,这时,在一侧的刘霸出声道:“大王,护国大法师就是佛图澄大师。”

闻言,冉闵这才恍然大悟。

没错,之前的佛图澄接受过石虎的册封,当了大赵国的护国大法师,地位尊崇的。但是佛图澄在朝堂上的存在感实在是太低了,佛图澄一般不参与朝政,不参加大朝会的,凡是有关宗教的事情,石虎都是私底下召见佛图澄的。

眼下赵国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了,取而代之的是魏国,但石鉴这个大赵天子毕竟还在,冉闵名义上还是大赵的藩王来着。

“宣。”

得到冉闵的指示,那个内侍就想要跑出去,但冉闵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又道:“慢着。”

“将佛图澄召到常青殿,寡人在那里召见他。”

“诺!”

佛图澄毕竟是现在赵国的护国大法师,这固然不是冉闵册封的,但依旧不能怠慢佛图澄,还要对他表示尊重。

自永嘉之乱以来,狼烟四起,山河破碎,中原大地更是十室九空,饿殍遍地。当此乱世,人们的内心都已经变得千疮百孔,而唯一能给予他们慰藉的,就是信仰。

佛教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无非是佛教劝人向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且佛教讲究来生,今生受了极大的苦难,但是德行不坏,下辈子就能过上好日子。

消极的一方面则是佛教的这种教义相当于阉割了百姓的血性,让百姓失去了反抗的斗志,这样有利于君主的统治,却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而且人人信佛,导致大量的壮丁出家,不事生产,不纳赋税,寺庙遍地,也不利于国家的统治。更重要的,还是佛教的和尚都不成亲,如何繁衍后代?

过了没多久,冉闵便亦步亦趋地走进了常青殿。

入目的是一位慈眉善目,极具亲和力的老僧。这老僧身上的气质非凡,在蒲团上打坐,一侧的桌案上热茶还在冒着雾气,但老僧不为所动,依旧在参禅打坐,与世隔绝一般。

“大法师,让你久等了。”

直到冉闵走到跟前坐下,说了这么一句话,佛图澄这才如梦初醒,淡淡的睁开眼睛,然后行了一记佛礼:“阿弥陀佛。魏王日理万机,能腾出时间来接见贫僧,贫僧已经感激不尽了。”

“大法师,你已经游历在外数年之久,不知道今日回到邺城,所为何事?”冉闵直接开门见山地询问。虽然他心里也很清楚佛图澄的来意,但还是要问这么一嘴的。

佛图澄双手合十:“魏王,实不相瞒,贫僧此来,确有要事。”

“请讲。凡大法师所求,只要寡人能办到,就会尽量满足的。”

“善哉。”佛图澄面色不变,“魏王,贫僧听说朝廷最近要兴道抑佛,不知道可有此事?”

“哈哈,大法师说笑了。寡人不知道大法师这是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但是寡人可以言之凿凿地告诉大法师,这压根儿就是无稽之谈!”

“如此甚好。”

佛图澄微微颔首道:“那不知道魏王为何要在民间征召三千道士前往高句丽传教?莫非在魏王的心里,道教比佛教更好吗?”

闻言,冉闵淡淡的笑着道:“大法师,你们出家人不是四大皆空吗?什么时候,就连大法师你这样的得道高僧都起了攀比之心?”

“……”

佛图澄愣了一下,知道自己是失态了,随即正色道:“魏王,贫僧这都是为了你好,为了魏国好,为了整个大赵天下好!道教实在不配称之为‘教’,只是一个流派而已。”

“大法师何出此言?”

“魏王,道称教者,实属荒诞。古往今来,凡立教之法必须有主,而道家既无主,而且信仰不一,以何为教?魏王在两年前曾经拆毁邪祠,禁绝民间信仰怪力乱神,这不是也认为道教之体系紊乱吗?”

冉闵闻言,不禁点了点头。

当年他下令拆毁各地的邪祠,禁绝老百姓信仰怪力乱神,实乃无奈之举。老百姓都是目不识丁的,都是十分蒙昧无知的,而这样的人很容易被一些神棍蒙骗,而神棍的出处,莫不是道教之人。

道教的体系太过庞大,也太过紊乱,他们的主干是信仰三清的,可是分支的信仰却大不一样,有的信仰昊天上帝,有的信仰风伯,有的信仰雨师,甚至是连蚩尤、伍子胥、财神爷这些神只都信仰了。

大大小小的祠庙在各地兴起,这样的信仰冉闵不是深恶痛绝,但也并不提倡。

可是当此乱世,人们既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又不能解脱出去,只能是追求心灵上的解脱了。若是连这种信仰都没有,只怕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或者是都纷纷奋起反抗了!

佛图澄又道:“魏王可知道五斗米教和太平道?”

“自然知道。”

五斗米教,又被称之为天师道、正一道。

当年天师道的祖师爷张陵背井离乡,来到了民风纯厚、山川秀丽的蜀地,入居鹤鸣山(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修炼,以求长生之道。张道陵本博通五经,又熟知盛行于世的黄老之学、谶纬思想与神仙方术,乃据此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并吸收了巴蜀地区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某些成分,创立了五斗米道(因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名)。

它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因从其受道者须纳五斗米而得名。

其召神劾鬼、符箓禁咒等道术,均直接继承了汉代方士的方术。

张陵开始在巴蜀一带行医传道,百姓师从者甚多。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之;张衡死,其子张鲁仍传其道。世称“三张”,道内则称“三师”,即“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

经过他们祖孙三代的苦心经营,正一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义、仪式、方术及组织制度。

五斗米教在张鲁手里迅速壮大。

当时张鲁割据汉中自立,东汉王朝因忙于在东方剿杀黄巾余部,无力西讨,乃采取怀柔策略,委张鲁为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

于是,张鲁借机在巴、汉地区推行正一道,并建立起****的政权。

张鲁号称“师君”,为天师道道最高首领,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初入道者称“道民”;入道已久,并信道入精深则任“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称“治头大祭酒”。

张鲁以“治”为管理单位,在其统治区域内,设有二十四治。各治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行政、军事、宗教等事项。祭酒则为一治道民之本师,并要定期聚会参访。

张鲁以《老子道德经》为正一道主要经典,他教育道徒要互助互爱,“诚信不欺诈”。道徒有病,则“自首其过”。

为此,设立“靖庐”,作病人思过修善之所。又设“祭酒”,主要为病人请祷。对犯法之人,不随便处罚,“三原然后乃行刑”,比孔子的“不二过”要宽容得多。

张鲁还命人在境内大路边建立“义舍”,教人们不要蓄积私财,多余的米肉交义舍,以供过往之人食用。不过,只能“量腹取足”,不可多吃多占,“若过多,鬼辄病之”。

此外,他还实行禁酒等利民措施。因此,深受境内各族人民的欢迎,使汉中成为下层民众心中的一方乐土,仅关西民众从子午谷投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

在当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情势下,张鲁以五斗米道据险自治20多年,在政治、思想、军事等方面实践着农民阶级渴望的理想王国,这在华夏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的尝试。

但是,封建统治阶级是决不允许农民阶级有这么一块乐土存在的。

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在镇压了黄巾余部之后,亲率20万大军进攻汉中。张鲁在阳平关防线被破后,自知力不能敌,遂率众降曹,从此张鲁政权不复存在。

然而,由于张鲁的降曹,五斗米道传人及其徒众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害,得以保存实力,继续在民间从事活动。

而太平道就不必赘言了。

太平道就是黄巾军的前身,汉末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就是太平道的领袖张角搞的。

佛图澄说道:“魏王既然知道太平道和五斗米教,就应该清楚道教之害。道教善于蛊惑人心,扰乱视听,当此乱世,若是被声望极高的有心人鼓动,民怨沸腾,只怕汉末的黄巾之乱再现天下啊!”

“……”

“魏王,我佛教与道教不同。我佛慈悲,我佛教之教义是为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佛教劝人向善,劝人以慈悲为怀,度化世人!这样不是更有利于大王掌管社稷,掌管万民吗?”

“大法师是要寡人在整个赵国大兴佛学?”

“如此,就再好不过了。”

听到这话,冉闵眯着眼睛道:“大法师,实不相瞒。其实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寡人都不想提倡,也不想压制,但究竟孰优孰劣,寡人断不能决。”

“这……”

“大法师,你看这样可好?三日后,寡人在奉天门召开一场辩论法会,由佛教与道教两家的得道之士出场辩论,届时佛道之高下立判!你看如何?”

“这……”

“若是佛教的高僧们胜了辩论,寡人就往高句丽派出三千传教士,而不让道士们东渡高句丽了。”

“好吧。”

看着佛图澄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冉闵却是在心里冷笑不止。佛图澄虽是得道高僧,名声满天下,可是世俗的欲望依旧没有杜绝掉,又何来的四大皆空?

也对,倘若佛图澄不追名逐利的话,他怎么会广收门徒上万人,到处游历,宣扬自己的佛学呢?

人不为名,必为利也。

什么出家人,什么四大皆空,通通都是狗屁!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铁血虎贲战大明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明末大寨主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叛逆皇妃:冠绝笑江山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抗日之神级兵王王室的弃儿抗战之铁血兵锋无限欺诈师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靖王府之乱北隋军神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仙朝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中世纪崛起云州物语曲尽星河多情女匪有情医扶明录食戟之冒牌小当家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重生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幸福大宋圣天子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平原大时代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我在大唐斩妖邪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大明败家子,家父平江伯英雄恨之西楚霸王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北宋帝师锦衣辅国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公主我真不是太监大明:我主动继承了家业冠绝新汉朝美洲1866应如妖似魔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穿越之医女毒妃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