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被大明天子嘲讽为一群饭桶的暹罗人,其实里头也不是真的都是饭桶,至少那个原历史中的纳黎萱大帝就的确有两把刷子。

他被阮潢卖了一把,自己带着三万兵马去清迈和缅军的三万人打了一仗,居然取胜了。

要知道,对面的缅军原本就是为了震慑暹罗才放在清迈的,乃是缅军中的精锐,莽应里从缅北南下到东吁的时候都没舍得动用这支军队,可见他们任务之重,反过来也证明了他们实力之强。

这样一支养精蓄锐的生力军,在得知纳黎萱“叛军”北上之后当然不能忍,于是主动南下迎击,结果双方就在清迈东南方向的南邦相遇,爆发了“南邦之战”。

南邦这地方靠近旺河,当时的局面是缅军已经渡河,而纳黎萱本打算打缅军一个半渡而击但却迟了一步,于是局面反而成了缅军背水一战。

众所周知,背水一战对于绝境中的缅军而言就是决死之战,此时的缅军在士气上会有加成效果,在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缅军的赢面非常大。

然而意外发生了。

纳黎萱先是上去进攻了一波,但攻势比较无力,遂被缅军轻视,认为纳黎萱所部只是一群临时征集而来的乌合之众,于是果断发动反击。

纳黎萱且战且退,连退了二十里,到达一个叫做湄他的地方。缅军因为追赶,阵势早已脱节。此时纳黎萱忽然亲自射出一箭,击毙了缅军一位将领,暹罗军由之士气大振。

与此同时,纳黎萱的后手发动了,几千僧兵忽然从旁杀了出来,把缅军原本就已经不成型的阵势搅得更加混乱,纳黎萱毫不犹豫发动反击,一举打崩了缅军冲得最快的前锋军。

此时缅军主将意识到不妙,连忙下令转攻为守,然而已经来不及了。纳黎萱手下装备了明军(安南)所支援罩甲和钢刀的嫡系亲卫全面出击,一个冲锋就打崩了缅军刚刚结出的圆阵,杀入缅军核心。

纳黎萱本人毫不犹豫地亲自跟了上去,带着他在彭世洛积攒出的精锐主力,从这个突破口一举撕开缅军防线,缅军一时阵脚大乱。

在混乱中,缅军主将被射杀,缅军在群龙无首之下陷入苦战,继而崩溃,许多人转身就逃,纳黎萱则带兵追杀。

是役最终的结果是纳黎萱所部以损失两千四百余人的代价,击溃清迈缅军主力,取得了阵斩近五千人、俘虏八千余人的巨大胜利,而缅军残部四散溃逃,已无力再对纳黎萱所部及暹罗北部形成威胁。

随后,纳黎萱一面向大城方面汇报战况,一面分兵占领暹罗北方要地——即八百大甸宣慰司或称兰纳的地区。

在给他的父亲即暹罗王的汇报中,纳黎萱指责安南远征军背信弃义,让他差点陷入绝境,同时请求他的父王将阮潢逮捕,并表示自己要向大明申诉以表示抗议。

暹罗王坦马罗阇当然没有本事逮捕阮潢,甚至他本人因为软弱可欺,现在连国都大城的兵权都丢了,怎么逮捕?

眼下王室卫队和禁军(性质上是禁军)的指挥权已经转移到阮潢手中,而且他还在不断地狐假虎威,联络暹罗各地,试图掌控住除纳黎萱之外的其余地方首领或军阀。

阮潢的狐假虎威不光是用坦马罗阇的名义来给各地下令,他还同时借用了“大明天朝”、“安南都统司”等各种名义。

他甚至卖力地宣扬,说纳黎萱之所以取得南邦之战的胜利,依靠的就是京华集团给他所提供的精良装备。而这种精良装备,只要大家投靠大明、投靠安南、投靠京华,就都有机会获得。

不过阮潢也知道,光靠这样还是有些不足,毕竟他本部的人马实在太少了些,即便加上从南掌带来的兵马也不值一提——不算纳黎萱所部,光是现在暹罗的其他军队加起来就有八万多。

这些军队的实力或许不怎么样,都是当年缅军的手下败将,但八万人这个数目至少听起来很不少,如果是反了的话,那也够他喝一壶了。

因此他一边稳住暹罗国内的形式,又朝三个方面请求支援:首先当然是直接派人用最快的速度联络高务实,请求高务实派兵支援。

其次他也知道高务实离得太远,可能缓不济急,所以也向安南国内请求支援,这求援名义上是发给安南都统使司,但实际上就是写给京华顾问们的。此外他还写了两封亲笔信,一封给升龙警备军的高珗,一封写给广南三镇总领高孟男,请他们酌情派兵支援。

再次则是写给身在东吁城外的黄芷汀,一边报告自己这边的情况,一边试探着问黄副都统能不能抽调一些兵力来支援自己,或者如果不能直接派兵,那么把兵力向东北方向的兰纳(八百大甸)倾斜也好,让纳黎萱至少短期内不敢南下。

阮潢的兵力比起纳黎萱来说只少不多,但他倒不是怕被纳黎萱打败,毕竟他认为自己手头又有嫡系、又有升龙警备军的六千精锐,输是不至于会输的。只是,他担心纳黎萱一旦南下,会有一些暹罗的地方首领和军阀投靠他,到时候暹罗的大局走向就完全没法预料了。

由于地形和路程原因,黄芷汀得到消息比安南国内还要早两天,阮潢送来这个消息让她很是为难。

对于阮潢临时更改计划,黄芷汀倒是没有什么意见,甚至还认为他干得漂亮,符合高务实对他的评价“此人见风使舵,但却颇有远略”。

只是,这件事虽然办得不错,但现在因为纳黎萱的大胜,却开始出现一些不好的苗头,那就是可能逼反这位黑王子。

在高务实的评价中,对纳黎萱的能力,尤其是对他的军事能力评价很高,除此之外高务实还曾提到纳黎萱野心很大。

野心很大这个评价,从纳黎萱击败缅军之后立刻分兵占领兰纳就可以证明了,黄芷汀毫无疑义。如果按照她的想法,对于这种人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趁其还没有掌握更强的力量之前尽早扼杀。

但想法归想法,事情一时还有些难办。如今东吁城被围,明军不是不能打进去,但那样一来就相当于灭国,这会导致缅人在事后对大明越发仇恨,然而大明又不打算吞并缅甸,这种仇恨除了给今后造成麻烦之外毫无益处,也不利于大明从缅甸补血。

本来,直接灭掉莽应里,然后另找一位缅甸王族继位也是个办法,譬如莽猛等“王叔”,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实在不行还有莽应里的儿子,然而高务实已经明确否决了这个建议。

高务实的观点是,莽应里经此一战已经威信扫地,他在缅甸的声望全完蛋了,无论是军中还是民间,都会把他视为一个失败的大王。尤其是在他父亲莽应龙的功业面前,莽应里的表现完全就是个小丑。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莽应里失去缅甸民心,他的统治已经是无根漂萍,大明也好,安南也罢,过去自然是他的敌人,但将来却是他的债主——债主不会让欠债人简简单单死去,因为债主需要他偿还债务。

于是,大明、安南等力量,反而是今后莽应里活下去的最后稻草,他就算有滔天恨意,也只能按捺下来,乖乖给大明当狗,否则便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

反之,如果用莽猛等人取代莽应里,这些人在此次大战之中并没有背负太大的恶名,甚至还顶着“莽应龙王弟”的名号,于是缅人就可能对他们寄予厚望。

这样的话,越王勾践的往事,可未必不可能在缅甸被复制一次。

因此,高务实认为莽应里这个废物完全可以再利用利用,从“有害垃圾”变成“可回收物”,好好发挥余热。

但这样的话,就不能打破东吁城,因为要是打破了,莽应里这个“罪魁祸首”按例肯定得“押解京师”,然后多半还得“传首九边”,那还怎么演下面的戏?

不打破东吁城,又不能让莽应里有其他想法,那就只能这样包围着,一直等签订和约、限制缅军实力等一系列操作完成才能把黄芷汀手下这批人解放出来做别的事。

这就麻烦了——纳黎萱可不会等。

黄芷汀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件事便拖了一晚上。

第二日,北线明军一部约万余人护送着全权特使、云南巡抚刘世曾抵达东吁城外。由于刘世曾是黄芷汀的临时上司,黄芷汀向他汇报了一下近期的军务和东吁城的近况。

刘世曾好歹也是陈党骨干,自然知道黄芷汀的身份比较特殊,对她倒是异常客气,在听完汇报之后便主动问起东吁城内的守备力量如何,城外的部队加上他带来的一万大军之后,是否能够抽调出兵力向纳黎萱施压。

黄芷汀表示东吁城内的缅军老兵不多,最多不超过万人之数。不过这里是缅甸王都,城内人口充足,现在已经组织起了一些新军,东吁城中的缅军或许已经达到三万左右,只是战斗力有限,守城还能凑合,出城野战肯定没那个胆量。

刘世曾是个文官,对军务的了解程度也就一般,闻言便开始盘算起来。但他身边的一员小将反倒开口道:“听闻黄都统麾下此前俘虏缅军众多,不知如今收降了几许?”

黄芷汀不认识这小将,但还是回答道:“已收降大半,约有三万四千多人。”

“此事,知晓内情的人多吗?”

黄芷汀摇头道:“外人如何知晓?自然是不多的。”

那小将便道:“既如此,卑职倒有一计。”

黄芷汀颇为意外,甚至刘世曾也有些诧异,看了那小将一眼,但最终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那小将可以发言。

黄芷汀便颔首道:“请教高论。”

“不敢。”那小将虽然这样说,但态度很是平静,“卑职以为,黄都统可以修书一封,以安南副都统的名义对阮潢的所作所为向纳黎萱表示歉意,同时以盟友身份邀请纳黎萱率军来东吁城参加联合作战,并且还可以说请他前来商议阮潢之事的善后处理。卑职觉得……纳黎萱很有可能会来。”

黄芷汀一开始听的时候眉头紧皱,但后来就明白过来了,这小将前面说的那些,都是为最后邀请纳黎萱前来东吁而做的铺垫。

“你的意思我大概明白。”黄芷汀微微偏着头,“让纳黎萱来东吁,然后我在东吁城外,或者他来东吁的路上……解决他?”

那小将微微一笑,稍稍躬身:“久闻黄都统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黄芷汀见了,微微蹙眉,她总觉得这小将的话有些怪异,不过这话至少听起来不是在说什么坏话,她一时也懒得多想,便问道:“若是纳黎萱倾巢而出,带着三万大军过来……你也知道他刚刚击败三万缅军,气势正盛。而到那时,我一边要围困东吁城,一边还要解决他那三万大军,万一要是出了什么纰漏,坏了朝廷大事,却又如何收场?”

那小将眉头一挑:“黄都统以两万远征之军大破缅军主力六万,此等威势,近年来怕是只有辽东高中丞可及,难道黄都统还在意区区纳黎萱手中的三万暹罗兵?要知道,他此番击破清迈缅军,靠的也是装备了安南精良兵甲的亲卫一举突破缅军防线,这才趁势获胜。

如今黄都统麾下,不仅有天下闻名的广西狼兵,还有安南精锐金港警备军,如此实力,何愁不能斩纳黎萱于马下?”

这小将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但黄芷汀听了却越发觉得古怪——为何此人总像是在激将一般?

黄芷汀心思一转,暗道:此人似乎是刘綎麾下,莫非是刘綎嫉妒我的战功?可这没道理啊,刘綎虽然也是高郎门下的将领,但我又不是……我又不会和他有这方面的竞争,他嫉妒我的战功完全说不通,根本没有这个必要才对啊。

她这边心中生疑,另一边刘世曾倒是没有多想,此刻刘中丞也想明白了,这个计划听起来是可行的,唯一的问题在于纳黎萱会带多少人马过来。

于是刘世曾终于接口道:“本部院倒不觉得纳黎萱会把他那三万大军都带过来。你们想,纳黎萱打败缅军之后立刻分兵占据八百大甸各处,说明此人贪婪饕餮。就算如方才所言,黄都统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请他前来,同时他也不肯放弃亲自攻入东吁所带来的名声,但本部院仍然认为,他不会置八百大甸于不顾倾巢而来,此人必留下部分军力用心经营八百大甸,以免阮潢趁虚而入。”

黄芷汀还没开口,那小将已然抱拳道:“中丞所言极是。这样一来,黄都统解决纳黎萱的胜率也就更大了。”

黄芷汀微微眯起眼眸,再次打量了那小将一眼,忽的展颜一笑:“足下妙策,诚然不凡。方才倒是失礼了,还未请教足下高姓大名,如今在刘游戎麾下所任何职?”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soviet2003”、“HAMW05”、“fengjiyue”、“熊猫小盼盼”、“勾搭诱惑”、“ouus2009”的月票支持,谢谢!

PS:现在月票好像是双倍啊,大家有票的不妨检查一下,不要浪费了,我记得投月票好像还能涨经验还是什么来着。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平民乱闯三国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龙腾美洲重生之毒女世子妃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我的梦连万世界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娶贾元春海外建国大唐:官居七品,开局获送万民伞异世开荒称帝三国之截胡赢天下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抗战之铁血兵锋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开局成帝,朕称霸天下华夏万界为尊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天下第一小乞丐三国之重八开局大明安国公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我真不是暴君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纵马西域总关情云尧长歌民国:杀敌爆兵,我是超级军阀大宋:我祖父是亡国之君欢乐宋极品明君大唐补习班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