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次日一早,高务实原本要去大朝,但一到北楹便得到消息,说是皇上龙体抱恙,今日辍朝。这条消息本来也不算太令人意外,毕竟前几日皇上才咳血晕厥嘛,以朱翊钧这些年来一贯的习惯,趁机辍朝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刚刚提到“北楹”这个概念,可能需要说明一下这是个啥玩意儿。

朝会作为古代朝廷最为重要的活动,通常有早朝、午朝、晚朝三种,其中早朝乃是最为核心的部分。既然如此重要,朝会当然也就有了一套严格的制度,而由于朱元章废除丞相之故,大明的朝会制度便也有了其独特性。

大明的上朝官员被称为“朝参官”、“京朝官”,皆佩戴有出入宫廷的牙牌。为方便上朝,他们大多在城南择屋而居,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

由于官员太多,导致这边房屋鳞次栉比,高级官员当然就不愿意蜗居于此,于是三品以上大员往往绕着皇城的东西北三面而住。比如高务实的南宁侯府,位置就在煤山以北的什刹海边,差不多是皇城正北。

大朝是非常麻烦的事。早朝之前,大臣必须于午夜起床,准备停当之后,前往午门集合。大约凌晨三点,大臣们到达午门外等候。

午门乃是紫禁城的正门,中间为御道,平时不开启,左右两阙则供当值将军和宿卫执杖旗校等人的出入。又在左右两掖各开一门,称为左、右掖门,这才是百官入朝之门。午门上楼名“五凤”,设立有朝钟朝鼓,由钟鼓司宦官掌管。

为了方便官员们候朝“待漏”[注:等待时间],朝廷在皇城内建有多处朝房,官员们便按照品级于此坐立,等待宫门开启。

作为对近臣的优待,端门内设置有专门的直房,其中右阙门南是锦衣卫的直房,下三间为翰林直房。候朝时,大学士居北楹,众学士中楹,余者南楹。此外在端门内左侧另有直房五间,又被称为“板房”,是詹士府、左右春坊和司经局官员侯朝的地方。

内阁诸位阁老都是殿阁大学士,所以统一在北楹候朝,高务实自然也在这儿。

至于此后的规矩当然还有很多,比如入朝班次、入朝路线、站班位置、奏事礼仪等等,都有很多讲究。不过今日既然辍朝,就先按下不表了。

此时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高务实打算去内阁等着司礼监对自己今日奏疏的答复时,却有司礼监的小黄门前来悄悄通知他,说请高阁老今日就在内阁办公,不必去户部了,因为皇上随时可能召见。

这几日乃是多事之秋,皇帝要召见高务实本来也不奇怪,但至于因为内阁与户部这点距离就特意把高务实留在宫里吗?多少是有点出乎高务实意料之外的。

不过,高务实也没太在意,毕竟自己又没打算干什么掉脑袋的买卖,想来皇帝总不是为了摔杯为号,帐后转出五百刀斧手来才留下自己。因此,他也就没多问,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就打算离开北楹,去往内阁。

然而他才刚刚出了北楹直房,背后就响起沉一贯的声音:“日新公,请留步。”

高务实转过身来,露出温和的笑容,拱手道:“原来是蛟门公,不知有何指教?”

“日新公,明人不说暗话,今日一贯是有事相求。”沉一贯开门见山地道:“此处非议事之所,不知可否请日新公到一贯值房一叙?”

高务实微笑道:“有何不可?蛟门公,请。”

“不敢,一贯乃殿阁后进,还是日新公先请。”沉一贯伸手虚引,请高务实当先。高务实这次不再客气,颔首示意之后便举步先行,沉一贯则随后而往。

北楹中其余诸位阁老都看见了这一幕,虽然面色各异,但却无人多言,只是静静看着二人远去,而后也各自去往内阁。

高务实与沉一贯到达内阁,沉一贯客客气气将高务实请入自己值房,命观政进士奉上茶水点心。

高务实不慌不忙,却既不喝茶,也不吃点心,只是微笑着看向沉一贯。

沉一贯稍稍沉吟,忽然道:“我朝二百余年,原已弊病丛生,然弘治年间,先孝宗皇帝安邦有法,治吏有方,其为我大明之中兴。唯其所憾者,不足二十载也。

愚察历代之中兴,一朝不过一次:少康、武丁、宣王、昭宣、光武、元和……乃至弘治。愚所未料而幸之甚者,莫过于本朝竟能二度中兴。

换源app】

此二度中兴者,正是隆万二朝。其始于高文正公,蓄于郭文贞公[注:郭朴,原历史上的谥号为文简,本书中因高务实的坚持而谥文贞],衍于张文忠公[注:张四维,原历史上谥文毅,本书中谥文忠],展于申瑶泉公[注:申时行还健在]。而以愚见,日后必盛于日新公也。”

咦?

高务实心中略感诧异:沉一贯在搞什么名堂,他抛出大明二度中兴的定义,是要借此达成什么目的?最后又特意吹捧我,说这二度中兴必极盛于我,又是有什么目的?想要捧杀?

而且,他这番话中举了七个中兴的例子,但并没有将历史上所有的中兴都算在其中,又有什么其他目的吗?

高务实飞快地思索起来,尤其是这“隆万中兴”之前的七个中兴例子。

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少康的父亲姒相被敌对的寒浞派人杀死。少康是遗腹子,凭借个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广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经过周密的策划,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浞父子,中兴夏朝。

盘庚把都城迁至殷以后,商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的进步,终于在武丁时期达到顶峰。武丁中兴,国力强盛,于是不断征战四方,随着战争的不断胜利,商王朝的势力在西、北、东、南急速扩张,达到商代的最高峰,史称“武丁中兴”。

周宣王即位后,消除厉王暴虐政治的影响,缓和国内外不安定书面,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大大提高了王室的威信,遂使周势复振,诸侯又重新来朝,史称“宣王中兴”,不过,宣王中兴为时并不长,到了宣王晚年,国势又走下坡路了。

昭宣二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继续实行汉武帝以来的政策,着力整顿吏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并重视吏治。昭宣二帝废除一些苛法,屡次减免田租、口赋等税收,减轻农民的力役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一系列经济的措施,如招抚流亡、安定民生等,使社会生产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继续以往的政策。

刘秀以诛杀王莽而得天下,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刘秀谥号为光武,所以称此时期为光武中兴。

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视为中兴之局。由于唐宪宗在位是用元和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因而得名。唐宪宗当政时,为了纠正朝廷权力日益削弱、藩镇权力膨胀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

至于本朝的弘治中兴,则是在孝宗朱佑樘治理下出现的短暂而辉煌的“治世”。孝宗可谓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由于他宽厚仁和的政治品行,使得弘治一朝出现了君子众多、君臣关系融洽等政治特色,为这一朝带来了美誉。孝宗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成化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

但是,高务实纵览以上七次中兴,一时之间却并未发现它们有什么完全一致的地方,而在他看来,沉一贯抛出这七次中兴,无论如何也应该有个共同点才对,否则如何完成“立论”这一步呢?

分开来看,少康中兴是夺回祖上基业,完成方式是以德行感召旧部遗民、争取援助,最后通过计谋杀死敌方首脑而得偿所愿;

武丁中兴是依靠前代积累而征讨四方,开疆拓土,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域,而归根结底,最大的特点是武功鼎盛;

宣王中兴比较特殊。宣王本人吸取父亲厉王的教训,选贤任能,恢复周王室威望,然后伐西夷、征淮夷、讨南国……不过,宣王虽然早期战功显赫,打败了不少戎狄,扩展了领地,也提高了周王室的威望,但晚期却因为国力消耗而越打越疲。

比如,在征讨申戎、太原戎、条戎和奔戎的战争中,就只有对申戎一战才取得了胜利。而在征伐姜戎时,双方在千亩展开大战,宣王竟然需要调用“南国之师”参战。结果也颇为不妙,因南国之师尽丧而大败。

周王室原本有西六师和成周八师等重兵,可在这次战争中却动用了南国之师,而且最终还是大败,这正反应了国力大伤的后果。

昭宣中兴则要提一个背景板,那就是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攻打匈奴以及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

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汉武帝下了轮台罪己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西汉历史进入昭宣时期。

昭宣二帝在位期间所取得的中兴,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霍光的中兴……

想到这里,高务实忽然一惊。

霍光?

艹,霍光?

高务实勐然惊出一身冷汗。好你个沉一贯,原来前面全是打埋伏,只有这一个昭宣中兴才是你想表达的真实意义!

你是说老子要当霍光,还是说老子必然成为霍光?

作为后来人,高务实认为自己对于霍光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的,而且实际上以肯定居多,但是现在……那可不是如此!

“芒刺在背”这一个成语就足以让任何一位皇帝都不愿意肯定霍光的成绩,只会想到霍光的可怕。

而今上是谁?万历天子朱翊钧。他,和霍光之间还真有一点小故事——虽然那是在前世。

那个小故事是什么?朱翊钧小时候但凡有些什么不老实的时候,李太后就会拿过一本书递给他,好巧不巧的,每一次都是同一本书:《霍光传》。

谁是霍光?在当时的大明朝,这霍光自然只能是张居正。因此,无论张居正是如原历史上一样本身就有不少问题,还是他干净得如高拱一般数十年没在家乡添一亩地,甚至更夸张一点如海瑞那样要自己在家里种菜,都没有用。

他死后的下场必然好不了,因为在朱翊钧眼里,这位张先生就是霍光。

霍光到底怎么了?他干得不好吗,他背叛汉朝了吗?不,他干得很好,也完全忠于汉朝,但他依然会被所有皇帝不满,被所有皇帝警惕,被所有皇帝视为自己朝中绝不容许出现的人物。

为什么?最大的原因恐怕只有一个:他曾经废立皇帝。

废立啊,无论你废立的原因是什么,只要做出这件事,后世的皇帝一提起你就一定不会有好脸色。

道理很简单,我是皇帝,口含天宪的九五之尊,天底下只能我决定其他人的命运,就不应该有能决定我命运的人。你霍光说到底不过是个臣子,你凭什么废立天子?

但是,高务实现在震惊的地方却还不在于此,而在于他忽然发现,自己在旁人眼中恐怕真的与霍光很相似,甚至极其相似!

唯一还差一点的,就是“武帝”还在!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邻家男孩1”、“初次登录”、“书友”、“极光之辉”、“malyvu”、“业帅”、“黑衣不使用剑”、“书友”、“阿勒泰的老西”、“清风”的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迪迪卡卡俱乐部”的8张月票支持,谢谢!

ps:“似霍光”这个问题很重要,几乎会影响后续全部故事。所以下一章我就要对比一下高务实和霍光到底像在哪了。这样的章节,肯定会让一些读者认为史料过多,因此提前说一下,如果不想看的,请记得不要订阅。

另,因为昨晚右肩不知缘故的疼得有一种脱臼感,所以没更新,因此今晚凌晨……或者明早会有一章,算是补更。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平民乱闯三国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龙腾美洲重生之毒女世子妃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我的梦连万世界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娶贾元春海外建国大唐:官居七品,开局获送万民伞异世开荒称帝三国之截胡赢天下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抗战之铁血兵锋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开局成帝,朕称霸天下华夏万界为尊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天下第一小乞丐三国之重八开局大明安国公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我真不是暴君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纵马西域总关情云尧长歌民国:杀敌爆兵,我是超级军阀大宋:我祖父是亡国之君欢乐宋极品明君大唐补习班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