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收刮勋贵阶层的钱财。
更何况是像这种贩卖教化令的事情。
原本准备取名叫开荒令,经过老爷子那么一说,朱英当即决定改名为四海教化令。
一百万宝钞一枚的四海教化令,仅仅只是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卖出了五十个。
也不是说有资格的公侯家就一定会出海谋取封国,这也要看家里的情况。
当然,或许是现在找到他们的世家并不多,又或许他们觉得这些世家不靠谱。
毕竟是封国之事,不是说世家给钱就行,双方肯定会产生更深的羁绊。
公侯要担心这些世家去了海外会不会听从自己的调遣,到时候来个反客为主,给别人做了嫁衣。
世家也担心自己投靠的公侯家会不会事后来个杀鸡取卵。
信任的建立往往没有这么简单,在那海外没有大明律法的约束,谁能管得住那么多。
皇宫里。
朱元璋喜滋滋的说道:“还是大孙取财有道,五千万宝钞随手就得了,这些世家还争先恐后的,生怕是慢了得不到资格。”
“不过一下子出去五十家,咱觉得倒是有些多了,应当再限制一番。”
朱英点头道:“太过仓促确实不行,如此反而起不到教化的作用,蛮夷虽未开化,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可小觑,如若不满足条件者,便不发放了。”
开放册封诸侯国,可不是为了消减勋贵阶层的力量,而是让大明能够伸手更远的区域。
在朱英设下的条件里,教化可是第一要素,其中要配备至少上百的老师,在所统治区域,也要有足够多的汉学堂才行。
当然,也不是要求一定要教授到多高的水平,只要能够达到识字,能说,就可以了。
识字,是要让所有人都能够看懂大明邸报,也能够读懂大明的律法。
想要统治好更广袤的疆域,其中律法是最为主要的。
律法,便是规矩,也是皇权的延伸。
当所有人都在遵循大明的规矩,那么大明的统治力才能够彻底的体现出来。
如果有人坏大明的规矩,不管是在多么遥远的地方,朱英都会派遣军队去维护大明的威严。
哪怕这个代价很大。
----
草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朗朗的读书声在回荡在天地之间。
“本王是真的没想到,竟然有一天会在草原这等蛮夷之地,听到我大明的三字经,总是感觉有些奇怪。”
朱棣感慨莫名,曾经他藩国北平,对草原最是熟悉,几乎前半生就一直在跟草原打交道。
或是打仗,或是互市。
今天这样的场景,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旁边跟随着的是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俩。
两人不喜读书,又能打仗,每逢战事一般都在朱棣左右。
朱高煦憋憋嘴不由得道:“我听着说,其实太孙也是没怎么读书的,小时候那么早就离开了皇宫,后来又一直在干商人的买卖,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要让这些蛮夷鞑子也跟着读书。”
“转头过去数年,读书人都精贵得很,现在就是泥腿子的儿子,也能够读书写字了。”
“在我看来,读书是最折磨人的事情,难道太孙想要以此折磨这些草原鞑子?”
朱棣被朱高煦这番言论整得非常无语。
当即呵斥道:“你个不学无术的东西,要不是大明现在如此富庶,哪能让这么多人去读书,你可懂何为教化之道。”
“虽然本王也不喜读书,然太孙这是遵循圣人之道,有教无类。”
说着话,朱棣随手一马鞭直接就抽在了朱高煦的身上。
感受到生疼,朱高煦在马上龇着牙,不过对于这样来自于父王的疼爱,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朱棣虽说一直不喜欢朱高炽这个长子,但是挨打最多的,绝对是朱高煦了。
朱高燧在旁边看着,大气不敢出,安静的骑在马上跟随着。
来到草原二次北伐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这次草原的部族学乖了,听着风声就是跑,许多连祖地干脆都不要了。
大明的三十万骑兵,可不是蒙古兵可以比拟的。
这些草原的骑术射术肯定是要超越明军骑兵,但是装备上的碾压,是个人技艺无法超越的。
尤其是在这种大规模的作战里。
大明这边尽皆是半身甲,也是为了更好的提高马速。
且大明的战马天天吃着玉米精饲料,不管是在耐力还是速度上,都要超过跟着一起挨饿的蒙古马。
小规模的骑兵对战上,这次草原根本讨不到半点好处,更别说现在草原的反骨仔特别多,许多部族在投靠了明军后,就充当明军的向导,追击其他部族。
而不管是俘虏还是投靠来的,按照大明律法,但凡是三十岁之下,都必须要进入学堂学习。
这也是为什么草原上到处都是读书声的原因了。
“父王,难道我们就不回燕城了吗。”挨了一鞭子的朱高煦问道。
朱棣道:“你问这话,是因为昨天从京师传来的消息吧,怎么,是不是心动了。”
“不过你那大兄,可没说皇孙也能封诸侯国,现在朝廷的意思,可是只有公侯才行。”
朱高煦不甘道:“公侯能行,为何我不行,难道皇室子孙还比不上小小侯爵吗。”
“攻城略地,我又哪里比不过那些侯府,他们能够做到的,我必然也可以做到,如果父王向皇爷爷开口,皇爷爷肯定会答应。”
朱棣冷哼一声:“你怎么就认为封诸侯国之事,是你皇爷爷做出来的,这像是你皇爷爷的手笔吗,古往今来,哪怕是商周诸侯国,哪有如此敕封。”
“这分明是你好大兄的手段,想要获得教化令,还需要缴纳一百万宝钞,我且问你,你拿得出一百万宝钞吗。”
“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现在是北伐,难不成你想要违抗谕旨放弃北伐,跟着出海争那诸侯国去?”
朱高煦被这一顿怼说得话都回不上。
不过有一点朱棣没有说错,不管现在的京师多么热闹,暂时跟他们三王是没有多大的关系。
现在他们必须按照朱元璋的谕旨北伐,只有把瓦剌,鞑靼给灭掉了,北伐才算是结束。
不过想要灭掉鞑靼,瓦剌,又是何其困难。
这些人四处躲避,在茫茫草原上想要追寻到踪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即便是有许多投靠的草原部族当向导,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找到的。
就算是找到了些许踪迹,一旦打草惊蛇,指不定又是跑路。
也就是大明现在富庶,历朝历代皆不能比,换了任何一个朝代,都经不住这样来搞,每日消耗的粮草,可以将顶峰的王朝活生生的拖垮。
假若大明没有火车的话,也同样不可能。
不过三王也并没有很着急,缓慢的扩大搜索范围。
如今大青山至阿尔山的火车铁轨正在修建,三王要做的是保障这条铁轨的顺利铺设。
一旦铺设完成,明军将会在阿尔山设立军镇。
阿尔山地处大兴安岭林区腹地,是世界四大草原的交汇处,分别是蒙古国草原四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
明军占据阿尔山后,就等于占据了蒙古四大草原,而丢失了四大草原的蒙古人,哪里还有再度崛起的可能。
他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投降,要么迁徙离开。
哦,还有第三条路,和明军决战。
不过这第三条不在明军也不在瓦剌,鞑靼的考虑中。
再头铁也不是这么个玩法。
现在大明在草原囤积了三十万骑兵,三十万步兵,拿什么去打啊。
或许草原中有人提出去摧毁明火车,然而实际上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
为了保护火车铁轨,明军在火车线路上都设有专门的骑兵巡查,但凡任何人靠近,必然是格杀勿论。
况且哪怕是花费大力气破坏一次,让明军有所损失,可明军也能快速的进行维修。
所以实际意义并不大。
而明军在火车通行前,往往会提前派出骑兵检查铁轨是否遭受到破坏,以保证火车的安全运行。
草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撒马尔罕。
帖木儿听闻大明已经有三十万骑兵数目后,当场气得摔下酒杯。
要知道现在整个帖木儿的骑兵数目,也就是在二十多万,还没抵达三十万的数目。
兵力总和在一百三十万左右,主力军队在七十万左右。
而帖木儿这个时候,还在四面同时开启战争。
他不可能再投入更大的兵力去跟大明作战了,这会极大的牵扯住整个帖木儿帝国的发展。
要知道即便是帖木儿如此强大,但所有管辖区域的人口加起来,也就在三千万左右。
而根据大明邸报的最新汇报,大明现阶段的人口数目已经达到了上亿。
这等于是说大明的人口数目是目前整个帖木儿帝国的三倍之多,而帖木儿想要进攻大明,还需要远程作战,消耗更大。
“没想到北元如此无用,竟被大明掠夺三十万余战马组建如此骑兵。”
“现在的大明对我们威胁更大了,他们有了火车,可以更快的运送粮草,说不定还会打我们撒马尔罕的主意。”
“你们想想,应该如何应对。”
撒马尔罕的王宫里,帖木儿手持权杖,对着下面的臣子,儿孙询问道。
在王宫里,除了大臣外,还有子孙皮儿马黑麻,马黑麻苏丹,哈利勒,沙哈鲁。
帖木儿并没有派遣他们去往北元跟明军作战,而是留在撒马尔罕做准备。
在帖木儿的计划中,是卡贝斯特作为先锋首先探查明军的底细,同时也是打开战争的局面,后面才是帖木儿亲征大明。
原本应该在各地作战的子孙们,也被帖木儿召集了回来,筹备粮草,牛羊,军队,等候着远征大明。
只是现在这情况,让已经做足了准备的帖木儿有些下不来台面了。
我在准备了这么久,二十万大军都在调集了,结果你告诉我大明现在一下子多了三十万的骑兵。
这简直是在开天大的玩笑。
帖木儿都没能调动这么多骑兵去打大明,加上卡贝斯特的十万骑兵,他总共只能抽调出二十万的骑兵队伍,还有十万的步兵协同。
因为帖木儿同时跟各国开战,所以不能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来,这三十万,或许顶多四十万的军队,已经达到了帖木儿的极限。
要知道最初的时候,帖木儿也就准备了二十万军队,后来随着大明的情报不断传来,帖木儿发现好像二十万完全不够,这才不断增加军队的数目。
可是现在大明的三十万骑兵,完全的打乱了帖木儿的计划。
按照现在的情况,如果他执意要攻打大明,那他还要再筹备二十万的军队,达到六十万的数量。
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帖木儿叫停跟其他国家的所有战争,把全部的兵力都集中起来才可以。
最关键的是,大明现在草原有六十万的军队,可实际上他们有火车,可以快速进行增援,甚至达到百万兵力。
况且即便是帖木儿真的调集六十万军队,后面的粮草也完全跟不上远征军的步伐。
这极其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帖木儿帝国的覆灭。
所以帖木儿在听到消息后,气得当场摔坏了自己最喜欢的红宝石酒杯。
散落碎裂在地上的红色宝石,代表着这位陛下的心情非常不爽。
下面的大臣包括皇子皇孙们,也都沉默着不敢说话。
得不到回应的帖木儿阴沉着脸对儿子沙哈鲁道:“你是我最勇敢的儿子,在金帐汗国为我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你告诉我,现在要怎么去攻打大明。”
沙哈鲁对比其他人来说,算得上比较老实。
因此在性格上,也比较直接。
听到父汗的询问,沙哈鲁回道:“我认为现在不要再跟大明作战了,我们应该把卡贝斯特将军撤回来。”
“大明的强大已经出乎了我们的意料,我们无法维持如此长远的远征,或许我们可以跟大明交好。”
帖木儿冷哼一声,显然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眼神凶厉的盯着沙哈鲁说到:“沙哈鲁,我最勇敢的儿子,所以你现在是在惧怕跟大明的战争,恐惧死亡吗。”
“在撒马尔罕,我已经筹备了三十万的兵力,牛羊无数,现在让我再次去臣服大明,你是想让所有在蓝天下生活的人,看我的笑话。”
“他们会说,你看那撒马尔罕的苏丹,是个胆小又懦弱的人,连敌人的面还没有见到,他就害怕的逃走了。”
帖木儿看似玩笑的话语,让沙哈鲁跪在了地上不敢抬头。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他的大臣也都是战战兢兢。
其实现在大家已经知道,再攻打大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大明的强大超乎他们的意料,这次的远征将会变成一个笑话。
只是这话不能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否则让苏丹的面子往哪里搁。
如今撒马尔罕刚刚征服了奥斯曼帝国,又打下了德里苏丹国,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却在远征大明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很显然,他们的苏丹并不想放弃对大明的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