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若非是怕破坏了子儒的修行,这些截教弟子,都恨不得直接给子儒灌顶,强行将祂提升至准圣大圆满的境界。

可惜,阐教弟子却是不知,子儒既然决定舍弃玄清的一切,那就是混元道果,他也不会留恋,一并舍之。

有舍才有得!

今日舍弃先天清气之道果,他日才能得到更强的道果,真正的成就天之正道。

若是贪恋混元道果,不愿将其舍弃,那又如何能算得上舍弃玄清的一切?

既要舍弃,那就干脆一点,全都舍弃,哪怕是至高无上的混元道果,也一并舍之。

以此,来见证子儒的决心。

也就是截教弟子不知道子儒的想法,若是知晓,怕不是会气疯了不成。那可是混元道果,玄清升华一切所得,比之先天至宝还要珍贵,岂能轻易舍之?

就是强行灌顶,也要助子儒成就准圣大圆满的境界,不让他舍弃混元道果。

可惜,截教弟子不知晓。

……

………………

回到人皇城后,子儒领着一二弟子,就往守藏室的方向走去。恰逢此时,列寇成道,邹衍与庄周等大神通者的神念化身,为了成道,也都相继离开了守藏室。

弟子走完之后,鸿钧道祖自觉任务完成,于是就辞去了守藏室掌令一职,正打算骑着青牛,带着红云童儿,一路向西而行。

子儒赶到之时,道祖已经收拾好了行囊,正准备动身呢。只是,看到子儒走来,鸿钧道祖想了想,遂停下脚步,在原地等候子儒的到来。

“见过道祖!”子儒上前见礼道。既然已经舍弃了玄清的一切,子儒自然不会以徒孙之礼见道祖,而是以晚辈之礼见之。

对此,鸿钧道祖也不在意,只是皱眉看了子儒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说话。

过了许久,鸿钧道祖方才悠悠的说道:“这就是你这一世要走的道路吗?天之正道,也不失为一条惶惶大道。可是,你做好修炼此道,要付出的代价了吗?”

闻言,子儒满脸凝重的点了点头,道:“晚辈已经做好付出一切代价的准备。”

参悟天道,岂能不付出代价?

鸿钧道祖参悟天道,最后生出大爱之心,以身合道,弥补天道之缺,至此天地圆满,众生修炼也从难到易,大神通者踊跃而出,先天道尊更多多如牛毛。

在道祖未曾合道之前,凶兽时代,三族时代,岂有这么多大神通者共处一世,又怎会有这么多的先天道尊诞生?

洪荒的修炼文明,能有今日这般昌盛,都是鸿钧道祖合道之功,这是谁也抹不掉的无上功绩。

故而,鸿钧道人才是道祖。

而如今,子儒参悟的也是天道。不过却不是完整的天道,而是一半天道,即是天道正的一面,天之正道。

鸿钧道祖参悟天道参悟到最后,选择了以身合道。子儒参悟的天道,虽然只有一半,但那也是天道,等他参悟到了最后,也将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难逃身合天地的下场。

这是参悟天道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对天道理解的越深,越是难逃天道的感召,最后终究要成为祂的一部分。

而这,就是世间少有人修炼天道的缘故。洪荒之中,先天之道虽有数万,但那最强的,无疑就是天道了。若无这般隐忧,洪荒参悟天道的大神通者决不再少数,也不会只有道祖一人了,现在倒是多了个子儒。

不过,天道感召虽强,但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的。就如鸿钧道祖一般,虽然合入天道不得自由,但偶尔也是能挣脱出来,入世遨游的。

在鸿钧道祖看来,子儒打得应该是和祂一样的想法,身合天地之后,以特殊手段护住自己的神智不失,依旧能通过种种方法干扰天地的运转。

可惜,鸿钧道祖却是不知,此刻子儒一心求死,根本就没准备什么后手。他打算借天道之手,来斩断自己身上的一切因果,从而彻底抹消自己与本尊之间的联系。

若世上再无玄清,那自然无人能知晓,曾经玄清与风紫宸乃是一人。

……

看着子儒,鸿钧道祖能够感受到祂的决心,故而也没有劝他回头,只是说道:“你是来向贫道询问天道的玄妙的吗?”

子儒点头,回道:“是的,还请先生指点!”

没有先回答子儒的问题,鸿钧道祖反而牵着青牛,迈步朝西方走去,并示意子儒跟上:“且随贫道走这最后一段路吧!”

子儒闻言,连忙跟上。

而在路上,鸿钧道祖一边赶路,一边朝子儒讲着自己对天道的理解。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

两人走了数日,鸿钧道祖突然顿住不语,半响方才说道:“贫道对天道的理解,已经都告诉你了,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参悟了。”

子儒闻言,连忙朝鸿钧道祖感谢道:“弟子多谢先生点拨。”

鸿钧道祖脸色淡淡,示意子儒可以离开了。可子儒拒绝,坚持要再送道祖一段距离。

道祖也没坚持,任由子儒送行。

又过了今日,道祖突然朝子儒说道:“你我即将分别,临别之际,贫道有一言赠之:

“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道祖人间游历百载,守藏室枯坐数百载,也不是在玩的,这些感悟,都是祂在人间总结出来的。

鸿钧道祖是个非常讲究因果的人,这些感悟,即是在人间所得,那祂就会将其留在人间,而不是埋藏在心里,随祂回归天道。

子儒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二者继续向前,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

子儒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闻子儒此语,道祖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

子儒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道祖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

“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

“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鸿钧道祖手指浩浩黄河,对子儒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子儒曰:“水有何德?”

道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子儒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道祖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

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子儒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子儒告别道祖,与弟子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

…………

事后,有弟子问子儒:“老子如何?”

子儒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

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

子儒问道道祖之后,心有所感,遂闭关数载,作《春秋》一成之后,子儒曾言:“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春秋》一出,孔子自儒家一脉之外,令辟史家一脉。

青史昭昭,历笔如刀!

子儒以春秋刻刀作史书,立史家,将那茫茫古史载于史册,留于后人。

正是因为《春秋》一书,这诸国混战的时代,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时代。

而在写出《春秋》之后不久,子儒便过世了。

没错,子儒死了!

是真的死了,身合天地,真灵融合回归天地,成为了天地的一部分。

那一日,三界震动!

唯有子儒最后之言,响彻天地:“吾辈修士,朝闻道、夕死可矣!”

语落,子儒陨落。

只是,子儒人虽陨落,但其一身正气不灭,汇入天冥之中,化作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河,横跨在天地之间,无边无际。

这条长河,为子儒死后所化,汇聚了天地间所有的浩然正气,为此,这条浩然正气之河,也是儒家力量的源泉。

而子儒死后,其精神不朽,与天地规则融合一体,化为至高无上的权柄之力,至大至刚,镇压一切。

凡儒家子弟,但凡心怀正气者,皆可感知到浩然正气,并可纳儒家权柄于一身,号令天地规则。

也就是说,子儒虽死,但祂的死却是成就了儒道。

自子儒死后,儒家便是儒道,不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门真正的无上大道,具有超乎想象之能为。

但凡儒家修为,境界越高,实力越强,浩然正气一出,同境界之中,几乎无可匹敌者。

儒家神通,言出法随,天地莫不从之,堪称无解。

便是号称战力最强的神魔一脉的修士,正面决战,也不敢轻言胜过儒道子弟。

而且,儒道修炼,进境更是快速无比,也不用炼化先天之气入体,只需读书明理,立命立心,就可提升境界,获得强大的力量。

儒道天骄,甲子之岁,便可成就大儒的境界,一身实力,足以堪比大罗道尊。一甲子不过六十年,区区六十年,就能抗衡大罗道尊,这是何其不可思议之事。

可偏偏,在儒道之中,就真的发生了。这是因为,儒道的力量,皆是来自于子儒。

子儒虽死,但一身力量未灭,与天地正道融为一体,化作浩然长河,其力量足以比肩圣人。

儒道体系,就是依托于子儒的力量而生。境界越高,能从子儒身上借来的力量也就越多。在子儒比肩圣人的力量面前,大神通者都不是对手,就更别说先天道尊了。

不过,儒道虽好,可修炼儒道不是没有代价的。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盖世仙尊百炼成仙造化之王神游一个剑神的诞生我有一卷神仙图修真狂少透视神医在校园凡人修仙传之仙途仙傲陌影之刃大圣道穿越武侠,开局获得降龙十八掌仙道剑阁造化仙帝从铁布衫开始修炼南燕恩仇录紫雾山庄小祖宗她不干人事仙武暴君之召唤群雄从火场捞人开始签到剑三大唐的莽夫我取灭绝做老婆真仙奇缘逍遥捕快从方寸山开始的诸天灵植栽培模拟器道君白骨道宫最强反套路系统修仙界里帝国养成洪荒之开局炖了鲲鹏妖师这个修士很危险修仙生存指北朱雀书院都市逍遥仙师落凡记事独家婚宠神雕之在下杨过修仙满级后我重生了长生:从在天龙偶遇李沧海开始女配重生:仙尊别过来天庭万事通武尊别回头快跑我在江湖当杀手那些年仙界之蜕变回到明朝做道士聊斋皇太孙绝世狂仙武侠:蹭着蹭着就成了天下第一
墨坛书屋搜藏榜:封神:开局圣人体验卡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免费阅读全文神魔赌局面向阵法修仙凤鸣在天雷老侠的回忆低调崛起路最强唐僧闯西游从杀猪开始斩妖除魔锦仙记剑缘丝路我的好友是孙悟空原始归来仙剑神曲帝女秦香仙武炼神锦色风华,谋个骄婿做靠山藏剑谷八臂天魔武侠召唤:大闫九千岁华山学宫佣兵的我却是变成银发美少年极品魔妃,狠嚣张驭鲛记玄武卫当差,我喝酒成陆地神仙号令九州江湖亲启女配之仙音袅袅谓侠传仙武暴君之召唤群雄九重长相思一把油纸伞万道仙师帝古图志做仙首背后的女人妖魔路玉髓创世仙盒一剑霜寒动九州重生西游之九头虫我懂基因好修仙我的法宝是电脑随身带个修仙系统一笑若离一弦音武当生死簿综武大明小侯爷我是圣人我怕谁我的灵兽被人穿了借一剑杀人我的美女师姐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武侠:一个人的ARPG江湖之旅川魂从攻略绝世女帝开始修仙浮生剑影江湖大明锦衣卫1练家二公子重生笑傲觉醒系统,我在诸天乱洪荒说书,通天是我头号粉丝我都贷款修仙了,你让我契约九个老婆惊涛骇浪过险峰剑影天漄仙路茫茫修仙:我靠老婆躺成仙尊剑来:桃花客九幽剑帝毒步江湖十年寻梦旧江湖建设新江湖,开局出售辟邪剑谱神雕新章之侠侣遗风修仙者无敌在金庸武侠世界星髓劫:我家掌门双腿嵌着武林核刀不语拳动八荒独行异界斩轮回碧血潮生录综影视,美人有剑问道仙台问道三千界机枢劫仙尊明明超强却过分舔狗叶孤城问剑雪月城,我一步入天象仙渊我对政哥心换心,政哥跟我耍脑筋商海惊龙我家超市通仙界,开局奖励绝世仙子江湖半轮秋女帝绝情三千年,我修魔破她道心洪荒:我,最强佛祖,从西方捡词条开始!综武之染上了曹老板癖好武侠世界大忽悠,女侠都冲我来了我在诸天世界的长生之路悲催大叔的扯淡人生综武:签到成神,实力藏不住了综武:剑出华山修真与机甲的命运交织综武:我文弱书生,众夫人身怀绝武侠:从魔教护法开始诸天,从双雕开始都市医武双绝剑影权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