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多尔衮今年刚三十岁,正是一个男人一生中最黄金的年纪时段,英武,睿智,沉稳,坐在那里,岳峙渊渟,极有气势,刚才阿济格失言,多铎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但多尔衮却是不动声色,眉毛都没有动一下,此时听到黄太吉问话,他抬头回道:“皇上,臣弟以为,明国关闭张家口,背信弃义,此种行为,我大清必须要予以惩罚……”

听到此,阿济格得意的扬了一下眉毛,心说还是我兄弟向着我!

“但二哥的考虑也是对的,张家口路途遥远,大军远征,劳师动众,所得的效果远没有直接攻击明国京畿来的好。”多尔衮继续道。

多尔衮的话,左右逢源,既赞同了代善的建议,维护了代善的面子,也给了阿济格下台阶。

张存仁祖可法和范文程三个汉奸相互一看,心里都说:睿亲王真会说话,不愧是一个睿字啊。

豪格却是暗中冷笑。

多尔衮向黄太吉抱拳:“所以我大清不应该受影响,还是应该按照原计划,向明国京畿进军,南下扫荡,伐树断枝!但使破关斩将,杀的明国溃不成军,到时令明国重开张家口就是了。”

所谓伐树断枝,乃是黄太吉制定的一项攻明策略,大明太大了,满清一口是吞不下的,所以征明如伐木,先把树枝树杈什么的都砍断了,树根也松动了,最后大树自然就会倒。建虏屡次入塞,掳掠人财,削弱大明的战争潜力,执行的就是这样一个策略。

但黄太吉并非是这个策略的发明者,最早是努尔哈赤在征伐乌拉时提出来的。

“十四哥说的好,我赞同。”眼睛细长,目光犀利的多铎第一个赞成。

自己两兄弟都赞同,阿济格也只能点头。

郑亲王济尔哈朗性子比较软,历来是中间派,墙头草,代善到多铎都赞成,他当然也是赞成了。

黄太吉不动声色,目光看向三个汉臣。

张存仁,祖可法和范文程都是拱手,异口同声:“睿亲王所言甚是,我大清入塞之策,不应受张家口之事影响。”

众人达成了一致,黄太吉微笑点头:“既如此,征明就定了。但张家口之事却也不能等闲视之,令哈刺慎和喀而喀两部集结兵马,侵扰张家口,一旦我大清入塞,突破明国边关,他两部要立刻猛攻宣府!”

“辄!”

入塞定了。

接下里就是征明大将军的人选了。

“二哥,你以为,谁可为征明大将军?”一如往常,黄太吉满脸微笑的先征询礼亲王代善的意见。

黄太吉的微笑就像是他的招牌,永远都挂在脸上,无论多愤怒,他都不会轻易发火,因此在满清亲贵中,有“笑太吉”的称呼。

此言一出,众人屏气凝息,殿堂里静得连掉一根针都能听见。

“征明大将军”将统领满清将近七成的兵力,不止是外战,更会影响到朝局。如果是老七阿巴泰领军,对多尔衮和豪格,属于是无害人选,各方都可接受,但多尔衮或者豪格领军就大不同了,一旦大胜或者是大败,必将会影响到彼此的威望和势力的消涨,继而影响到帝位的继承,因此谁也不敢大意。

代善是一个老狐狸,城府极深,在豪格和多尔衮之间,他一向都保持中立,两不相帮,在这敏感时刻,他当然就更是不会轻易表态了,于是拱手,四两拨千斤的说道:“征明大将军事关重大,非臣所能妄议,臣以为,此事还要请皇上定夺。”

听罢,阿济格冷笑,多铎撇嘴,多尔衮不动声色,豪格却是大喜,站起来抱拳:“父皇,儿臣请命,愿带兵直取明国!”

一旦他成征明大将军,征明取得大胜,声势必然水涨船高,未来继位,也就没有人敢说三道四了。

黄太吉微笑:“好好。你先坐下,看你几个叔叔的意思再说。”

豪格悻悻然坐下。

“郑亲王,你以为呢?”黄太吉看向济尔哈朗。

和在座的人都是努尔哈赤的种不同,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从小跟着努尔哈赤长大,舒尔哈齐反叛努尔哈赤被诛后,济尔哈朗没有受到影响,依然受努尔哈赤的信任和重用。努尔哈赤时,他是八大贝勒,黄太吉继位后,封为他和硕郑亲王,地位尊崇。但因为是舒尔哈齐的种,他心中的自卑和戒备总是难免,所以行事非常小心,从不站队,是一个永远的中间派。

济尔哈朗今年四十三岁,一把大胡子,闻黄太吉问,急忙拱手回道:“臣赞同礼亲王所言,征明大将军之事,还要请皇上圣裁。”

黄太吉又看向多尔衮:“十四弟,你以为呢?”

多尔衮抱拳,恭恭敬敬的道:“回皇上,二哥所言甚是,此职事关重大,非臣弟等人所能妄议,还请皇上圣裁。”

黄太吉脸上微笑,心中却有两个字:狡猾!

“请皇上圣裁~~”

多尔衮都这么说了,其他人当然不敢有意见,一起起身行礼,请黄太吉圣裁。

而这,正是黄太吉所希望的。

黄太吉微笑点头,待众人坐下,他目光环视全场:“十四弟有勇有谋,用兵娴熟,乃是我大清第一统帅,本来是征明大将军的第一人选,奈何十四弟和朕一样,都在松山染了疾病,率军征战乃是殚精竭力之事,容不得一丝的马虎,身体不好是支撑不起来的,所以只能请十四弟安心静养了……”

黄太吉这番话说的漂亮,多尔衮心中再有不服,也无法反驳。

“肃亲王豪格忠勇可嘉,原也可以为征明大将军,然先皇有遗训,征明之事我等兄弟要轮番而为,我等兄弟尚在,征明大将军的帽子,暂时还不能戴到你豪格的头上。”黄太吉声音淡淡。

豪格心中发苦,但却也只能接受。

黄太吉笑眯眯地继续道:“征明之事非同小可,朕想来想去,考虑了很久,觉得还是交给老十五最为妥当。十五弟,朕意令你为征明大将军,你意如何?”说着,目光就看向了多铎。

听到此,狡猾如代善和多尔衮者,都已经明白了黄太吉的用意。

大清虽然在松锦之战取得了胜利,但却是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人困马乏,黄太吉在松山大流鼻血,多尔衮也染了小疾(多尔衮后来早逝也与此有关),所以最开始黄太吉才想要用老七阿巴泰为征明大将军,总管兵马。

但明太子横空出世,开封大胜,关闭张家口之后,情势发生了改变。过去,在计算明国兵马时,大清从来都没有把明国京师的十几万京营算在其中,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一群造粪的废物,但现在不同了,明国的京营不再是过去的孱弱之兵,隐隐然已经是有一定的战力,又是明太子抚军,未来必然会成为大清征明的阻碍。

为谨慎起见,肯定是不能用阿巴泰当主帅了。大清这些亲王贝勒中,阿巴泰的谋略和勇猛,只能算是二流。代善老了,济尔哈朗稍逊一筹,多尔衮三兄弟才是其中翘楚,以前还有一个岳托勉强能抵上多铎阿济格的水平,但在岳托病死之后,多尔衮和多铎已经是征明大将军的唯二人选了。

这一点,御座上的黄太吉心知肚明。

也因此,黄太吉才会更加警惕,对征明大将军的人选,也就更加慎重了。

从胜率和统帅能力来看,多尔衮是最佳人选,但黄太吉却不能用他,因为征明大将军将统领满汉八旗,加上蒙古八旗,一共十几万的人马,如果全被多尔衮带走,等于多尔衮掌握了大清七成以上的兵力,如果是过去身体康健之时,黄太吉倒不会惧怕,他相信自己能镇得住场子,但现在他身体每况愈下,一旦在这期间有什么意外,豪格纵然能登基,一旦多尔衮带着大兵回卷,豪格就会是盘中餐、板上肉,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绝不能用多尔衮。

多尔衮之后,就只能是多铎和阿济格了。

两人之中,阿济格年纪虽大,但统帅之能却在多铎之下,因此从一开始,黄太吉就认定了多铎。

明太子虽然有些能耐,但以多铎之能,足够能应付。将多尔衮留在沈阳,就近看管,不怕多尔衮搞出什么幺蛾子。另外,豪格留在沈阳,纵使有什么意外,也能立刻登基。一石三鸟,内外双安,在黄太吉看来,用多铎,将多尔衮和豪格都留在沈阳是非常稳妥的策略。

当然了,这并不是黄太吉一人,而是他和张存仁祖可法范文程三人共同讨论之后的结果。

至于多尔衮身体有恙,兄弟轮番出征之类的,不过都是借口罢了。

“臣弟领命!”多铎看了一眼多尔衮,见多尔衮没有反对,也知道自己领军为征明大将军,远胜过让豪格领军,一旦豪格大胜,声望蹿起,他们兄弟想要出头的希望就会大大减少,因此征明大将军这个位置绝对不能让,必须握在自家兄弟的手中,因此他当仁不让,立刻就应允了。

“好,多铎听旨……”

黄太吉立刻宣下口谕,多铎单膝跪地,领了这个征明大将军的职务。

豪格看着眼红,但却也没有办法。

众人原本以为,多铎为主帅,其兄阿济格会为副帅,不想黄太吉最后却定了老七阿巴泰,黄太吉年初之时就已经答应他为征明大将军,现在改了命令,怎么得也给他一个副手的不成?阿巴泰今年已经五十三岁,却还只是一个贝勒,再不给他一个独领一军的机会,怕是一辈子也当不上郡王了。

加上阿巴泰为人小心谨慎,对黄太吉颇为忠心,第三次入塞征明时,阿巴泰曾经担任过岳托的副手,表现还不错,黄太吉用他为副帅,隐隐也有牵制多铎之意。

多铎为征明大将军,领大军主力,阿巴泰为副帅,领偏师,和多铎分进合击。至于具体行军和攻击路线,就由多铎和阿巴泰两人去商议,黄太吉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打胜仗,掳汉人,疲惫明国。

而对阿济格和阿达礼,黄太吉也有安排,令两人领一部分兵马到宁远边上驻军,牵制吴三桂,防止他入关驰援。和以往不同,阿济格和阿达礼的任务是纯牵制,不和明军大规模的野战,也不攻城,相信有这么一支兵马在宁远边上,吴三桂想支援关内也是不敢。同时,黄太吉又令祖大寿给吴三桂写信,劝其“审时度势,早日归顺。”

也就是说,此次入塞征明,一共有四路人马,多铎主力,阿巴泰偏师,阿济格牵制宁远,哈刺慎和喀而喀骚扰宣大,四路兵马齐出,大兵将近二十万,对于胜利,黄太吉还是比较乐观的。

讨论完征明大将军的人选,接下来转到另一个重要话题,那就是明国皇太子朱慈烺。

和刚才有所顾忌不同,对这一个话题,众人完全放开,毫无忌惮的谈论。

虽然明太子这半年很是出彩,但在建虏众亲贵的心中,并依然没有把明太子当成一个强敌,只要大清正常发挥,明国太子新练的京营根本不会是对手,不要说京营整饬不过一年,就算是久经沙场的关宁铁骑又如何,在满清铁骑面前,还不是甘拜下风?

从代善到多铎都是这么想的,连多谋冷静的多尔衮也不觉得明太子能给大清带来太多的麻烦。

只有政治方面受到汉臣很大影响的黄太吉有所担忧,但他没有其他选择,为大清计,也为皇位计,他只能用多铎,而从代善到阿济格,对明太子的能力虽然有所认同,但并不认为有什么大不了的,再厉害,还能厉害过身经百战,剿灭流贼的洪承畴?如今洪承畴不也是归顺了大清,成为了大清一臣?

“明太子只所以能取得开封之胜,并不是明太子本人厉害,不过是他的身份厉害,逼得明军各部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罢了。真要两军对阵,他岂是我大清铁骑的对手?”豪格说的很豪气,但隐隐却另有所指,意思是:但使我成了大清的太子,三军听我号令,我比明太子的成就会更大。

多尔衮三兄弟都听出来了,多尔衮不动声色,多铎和阿济格嘴角都泛起嗤笑。

黄太吉当然也听出来了,不过却假装不知,目光望向多铎:“从开封和张家口之事看来,明太子杀伐果断,不拘一格,有少年英才之气。十五弟。你切不可小看他啊。”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大唐第一世家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英雄恨之帝王雄心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