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承怀近些年在朝中无太大作用,甚至说还有些仗着亲王之位作威作福的行径,但他能够被皇帝继续看重,虽无太多实权却有皇家尊荣,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懂得迎合皇帝李承安的心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持李宣。

李承安当年在先皇六子之中脱颖而出,最终能够登上皇位,全靠柳氏一族的支持。

但这种支持,绝非单向的,也不可能是无私的,之后包括国舅太尉顾秦及柳氏宗族在内,不说是对李承安予取予求,也是极大影响甚至左右着许多朝政大事。

李承安登基之后,用了将近十年时间,才逐渐摆脱柳氏的掌控,将皇权全部掌握到自己手中,在此之前,作为一个皇帝,要忍受多大的屈辱,需要一份怎样的忍耐,常人确实难以想象。

也正是这个原因,李承安深刻认识到,外戚对皇权的影响之大,因而才在心中下定决心,不能让大周李氏的江山与皇位,再次受到外戚的威胁与影响,有了将皇位传给李宣的想法。

李宣最大的优点,是有着皇帝李承安本人的宠信、喜爱,同时母系一族势力孱弱,没有左右朝政的力量,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他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

李宣很难得到母系一族的有力支持,这也就意味着,若是让他继承皇位,将来的朝政也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能否震慑住柳谢等太子一脉势力,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否则即使李宣坐上了皇位,也有可能被太子一脉的势力拉下马。

李承安当然做不出也不敢做出除掉太子李焱这种事,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血,同时李焱背后有着太多势力支持,这样做只会让整个大周陷入动乱之中。

李承安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为李宣扶持力量,使得能够与李焱相抗衡,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皇族内诸位亲王的支持,李氏本族人若是能够支持李宣,这不仅仅是名分上的肯定,同时也有了与李焱背后诸多势力抗衡的前提。

当下大周皇族之中,仅有的几位亲王,除开势力最大,却最不与皇帝和睦的楚王之外,就属领兵的齐王与赵王,是最有实力的。

齐王领兵二十万镇守齐国旧地,同时防范东境的敌国,与李承安一母同胞,算是亲王里最受信赖的一个。

但在此之前,齐王也一副明哲保身的态度,对于皇帝暗示的种种替李宣拉拢之意,一直都是故意搪塞。

齐王李承业不是先帝皇子之中,才能最卓着之人,但也不是庸俗之辈,当然看得清当下的朝政局势,深知李焱的太子之位牢不可破,自己完全不愿蹚浑水。

可这一次李承安借助让李承业进京述职为由,将他留在了长安城内,并通过替齐王府招赘驸马为由,逐渐开始架空他在楚地的实权,让李承业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李承业被滞留长安,终于在皇帝李承安数次的明示下,表态并开始倾向于三皇子李宣。

李承业虽然明大义,但更清楚眼下的局势,不会糊里糊涂地与皇帝硬杠,适时的低头才是保全之道。

对于领兵十万,镇守赵国旧地的赵王,李承安其实早有计谋,而当下长安城内,还有些势力、权利的亲王里,就只有成亲王李承怀了。

而李承怀也聪明地早早替皇帝站位,选择了支持李宣,使得他在李承安眼中又有了几分分量,近些年才荣宠不衰。

李承安煞费苦心地帮着李宣拉拢、建立身后的势力,尤其在取得了几大亲王的支持之后,终于有了与太子李焱的一争之力。

尤其在近些时日,齐王滞留长安城,并在皇帝的多番游说与强硬态度的示意下,开始偏向李宣,使得这位三皇子的呼声达到顶峰,一度让陆文桢等朝臣

李承安苦心经营朝局多年,并在自己的不断谋划下,算是逐渐给李宣继位铺出了一条道路,但却恰在此时,被他自己请进长安城的威王世子程不器,却一次次作出惊天动地的举动。

程不器虽然还只是个威王世子,但却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世子,他完全就能够代表威王程烈,乃至整个威王府,整个北境数十万边军的态度。

程不器一次次与李宣交恶,同时在李承安心底深处引起极大的敌视与忌惮,越发让皇帝本人难以看清皇室与威王府未来的关系。

可以说在程不器与李宣彻底交恶之时,李承安最初的计划就已破灭,只能做出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一般的决定,开始为李氏的江山谋划未来。

李承安最初的想法,是将程不器接入京城,以十分友好的态度对待,并没有起将他当做人质,也不敢有将他当做人质的心思。

李承安深知程不器对程烈与祝亦瑶的重要性,更是清楚近年来,程不器这个威王世子在北境三军中的威王与地位,若是随意对程不器动手,或者有将他当做人质来限制威王夫妇与北境军的想法,都是极其危险的一种冒险。

李承安将程不器接入长安城养伤,是想表达一个友好的态度,同时也有一份为李宣铺路的想法,所以最开始还特意安排了程不器入太学院,期望他与李宣有一个印象。

不过事与愿违,程不器偏偏因为自身容貌原因,在太学院与顾兴平大打出手,同时李宣自以为是且又自作主张地一些行为,在程不器心中留下了极差的印象。

随后就是程不器与李宣的几次交恶,算是彻底断了皇帝本身期望程不器支持李宣的想法,至少说双方关系缓和,两人交好一些,不至于日后程不器反对他。

李承安最初的这番心思,其实也被程不器琢磨的一清二楚,只是他更看清了李宣的为人与才能,完全没有支持他的想法。

李宣当初仗着自己身为皇子,又深受皇帝宠爱,目中无人,即使有皇帝本人的再三叮嘱,却依然没有看清程不器的重要性,反倒与他交恶,最终自己断送了一条光明大道。

从李宣看待自己的态度上,程不器就看清了这位深受皇帝本人宠爱的三皇子,品性实在是太过不堪,同时又极为缺乏眼界,说是一个庸俗的草包都不为过。

有着皇帝的多番嘱托,依然不能正视程不器这个威王世子的重要性,反而因为一时意气与容貌歧视,反倒与他交恶,李宣的这番操作,最终算是自讨苦吃。

李承安的一番谋划全部落空,没能让程不器与李宣交好,反倒让程不器对李宣极为厌恶,多少有几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但李承安也不会就此放弃,最初也是做的两手准备,如果计划与程不器交好不成,那就要做好彻底交恶的准备。

在明白自己看重的李宣,很难得到程不器的支持之后,李承安的另一番谋划,也在秘密进行着。

最初迎请程不器入京,李承安确实没有扣押他当人质的想法,因为这一举动实在太过冒险,自己一旦激怒威王夫妇与北境三军的怒火,后果不堪设想。

李承安手中掌握的长安周边州郡,以及北境南下数个关口重镇,乃至西北羌族前线诸多军队,总数也不下四十万,力量不可谓不强,但在整个北境面前,依旧是不堪一击。

皇室军队与北境军队之间,存在差异的不止是数量,还有着战力的本质区别,毕竟整天养尊处优的少爷兵,与常年跟北燕厮杀的边军,是不能做比较的,何况威王府帐下,还有十二营嫡系的玄甲军这等天下精锐。

李承安深知一旦触怒威王程烈,北境军南下会是什么后果,所以在最初利用放任狄鹏刺杀一事,得到了威王强硬态度的回应之后,李承安就彻底收起了对程不器动手的想法,也没有扣押他作为人质的动作。

但不想不做,不代表丝毫不做准备,而这其中,就先要考虑名正言顺与否,以及能否抵抗北境军队。

所以程不器入宫刺杀时,李承安的打算是能够将程不器当场抓住,用威王世子犯上作乱,肆意谋杀当朝皇帝的罪名,压住天下人的舆论与威王夫妇和北境军的怒火,让他们没有发动反叛的理由。

只是程不器的过分警觉让李承安的想法落空,而他本身也没有执着于此事,而是将未来抵抗北境军当做第一要务,才继续放纵着程不器在长安城内的胡作非为。

李承安仍旧不会随意放弃一个能够坐实程不器反叛作乱名头的机会,但更多的精力,则是用在谋划朝局,与组建新的能够抗衡北境军的力量上。

也许在外人看来,想要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组建起一股力量或者是一支军队,能够与威王府统领下的北境军相抗衡,无异于异想天开,但李承安本人却仍旧抱着乐观的态度不断谋划着,这也是李承安继位以后,所做的两件大事之一。

李承安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始一步步为朝局洗牌,首先要摆脱柳氏对皇权的掌控与影响,为此他用了近十年光阴。

第二件事,就是期望能够在有生之年,解决北境军坐大的问题,为此他几乎是不遗余力。

但李承安明显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没有看清自己与先皇的差异,同时也没有看清程烈与老威王程知节的区别,程烈更有桀骜之气,也没有程知节那近乎固执的忠君思想。

李承安虽然自己保持着乐观,但距离能够彻底抗衡乃至压制整个北境,却仍有着万里之遥。

可李承安的手段也不可否认,毕竟能够凭自己的手段,在无声无息之中就给李宣培植起了大批的势力,使之能够与李焱一争高低。

不过程不器入京,成为了一个转折点,李宣与李焱之间形成的天平,逐渐向李焱倾斜,虽然程不器并没有完全表态,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的态度,对李焱十分友善,与柳氏一族则是极为交好,而李宣与他之间,就只有仇怨。

若是程不器明确表态,也许李承安只能接受一个事实,将大周天子之位传给太子李焱,但他自然不是轻易放弃的人,自己多年心血不可能轻易地付之东流,所以李承安也还有另外一番打算。

如果能够名正言顺地将程不器控制起来,那么来自于北境威王府的威胁,至少短时间内可以减轻许多,可这是一步险棋,没有百分百的把握,李承安不会轻易选择。

李承安若是想要控制程不器,需要解决的不是武力问题,而是名义上的困难。

也许威王府内高手实力之强,纵使皇帝手中虎卫、狼卫高手尽出,也是一个势均力敌。

可身处长安城内,皇帝若是一心要留住程不器,派出数万大军围剿,也还是有不小的希望能够拿住程不器。

李承安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在道德、舆论与大义上的制高点,能够用程不器的罪名,堵住北境的嘴,使得自己不会落一个不容功臣之家的骂名。

若是能有一个适当的机会,比如上一次李承安能够在程不器入宫刺杀时将他当场抓住,都可以坐实他的罪名将其控制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世人不会骂李承安不容功臣之子,程烈纵使想领兵南下威胁皇室也没有出师的旗号。

不过李承安低估了程不器的精明狡猾,自己的谋划算计全被他识破,但李承安最低估的还是程不器的狂妄,而且他从头到尾都没有设想过,想要自己死的威王世子程不器,不仅仅是要他这条命,还想要自己身败名裂。

让一国之君身死,这已经是足够狂妄的想法,而大张旗鼓地用尽各种手段,要一国之君身败名裂,受尽世人指责乃至唾骂,则有些过分异想天开。

程不器就是这样的性格,一个曾用手段迫害过自己与所爱之人的当朝皇帝,在程不器的心中,就是要他死也太过简单,必须要毁掉李承安苦心经营多年,最在意的皇帝之尊,在他看来才足够让其赎罪。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平民乱闯三国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龙腾美洲重生之毒女世子妃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我的梦连万世界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娶贾元春海外建国军工科技大唐:官居七品,开局获送万民伞异世开荒称帝三国之截胡赢天下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抗战之铁血兵锋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开局成帝,朕称霸天下华夏万界为尊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天下第一小乞丐三国之重八开局大明安国公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十倍吕布战力,我在大秦称人皇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我真不是暴君重生,双杀大周姐妹花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纵马西域总关情三国之重振大汉云尧长歌民国:杀敌爆兵,我是超级军阀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