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14章 年底匆匆

东京以南,百里之处,有一座赤仓镇。

穿过镇子,有一条北上必经之路,当地乡民称赤仓道。

赵莽单人独骑赶到小镇,在镇子北面道口附近,找了间邸店住下,等候张苑一行南来。

按赵子偁提供的行程计算,至多两三日,张苑就会途径赤仓镇,而后北上渡河抵达卫州。

率虓士营出城后,赵莽让邓肃四人,继续率军士们前往五丈河南岸一带野训,他自己则找了个借口,赶来赤仓镇。

虓士营初成,邓肃四人虽说和他相处不错,毕竟交情不算太深。

这次护送张苑北上卫州,也是担心朱家在半路上对张苑不利。

如果朱家铤而走险,流血冲突在所难免。

赵莽考虑过后,还是决定自己独自行动,以免事有不密,惹来朱家更大报复,也担心牵连到尚且弱小的虓士营。

等到第三日,晌午时,张苑果然风尘仆仆赶到。

镇子北面道口,张苑走下骡车,到街边小摊买些蒸饼馒头。

赵莽坐在路边茶棚下,一眼瞧见了他,忙起身走上前。

“张帅守,许久不见,可还安好?”

张苑捧着一纸袋干粮,很是诧异地看着他。

似乎一时间,没有认出面前这位,戴笠子穿袖衫,做军汉装扮的壮士。

好一会,他才回过神,吃惊道:

“赵莽?你怎会来?”

许久不见,张苑似乎清减了许多,须发又白了几分,更显苍老。

“小子在此恭候张帅守,已有三日!”

赵莽指着茶棚道:“时辰尚早,不妨请张帅守小坐片刻,吃点饭菜,歇息歇息。”

张苑迟疑了下,应了声:“也好。”

张苑搀扶一位荆裙老妇走下骡车,老妇似乎腿脚不便,又一路颠簸,从道口走到茶棚,短短几丈远,她走得异常艰难。

此次北上卫州,张苑身边只有一位老仆侍奉。

那位老妇,是他的老妾。

“拙荆早早身故,老妾是早年陪嫁的媵妾,这些年多亏她照顾,否则我这把老骨头,只怕撑不到现在。”

送老妾进邸店歇息,二人坐在茶棚下,张苑苦笑了声。

赵莽看了眼那位忙着给骡子喂水料的老仆,问道:“张帅守从杭州出来,怎不多带几位随从?”

张苑苦叹摇头,反问道:“你在此等候,想来杭州的事情,业已听说?”

赵莽把自入东京以来的经历,简略讲述一遍。

张苑大为惊讶,“原以为你们拿着杨可世举荐信,可以顺利见到童太傅,没想到当中,竟又生出许多波折。”

张苑看着他,不禁感喟道:“短短时日,赵少郎竟在东京闯出偌大名头,还得了官身,果然不是池中之物!”

“也得感谢张帅守在杭州,给予我三人立功机会。”赵莽抱拳表示感激。

张苑捻须笑了笑,轻声道:“水口驿之事,我并未向朱家吐露分毫。”

赵莽心中微动:“这么说,张帅守都猜到了?”

张苑道:“朱汝贤拿着一份簿册残本,上面记录了水口驿事发当月,途径驿舍留宿的往来人员名录。

最后两条,一条是朱绩,一条是杭州州府开具的凭由。

万幸的是,具体人员姓名,已被焚毁。

朱汝贤由此断定,此事与我有关,逼我说出实情。

我推算行程,那几日,只有你三人有可能途径水口驿。

朱汝贤说,朱绩身边护卫不少,能做得如此干净,除了你们,再无别人有这份本事。”

赵莽点点头:“张帅守所料不错,朱绩及随行护卫十三人,具是被我所杀!”

张苑深吸口气,“是何情由?”

赵莽如实说出当日情形,张苑听完也不禁苦笑:“朱家在东南横行霸道,已成习惯,特别是那朱绩,恶名累累。

此事,当真怨不得你们。”

“多谢张帅守体谅!只是没想到,最后还是给张帅守惹来麻烦。”

张苑摇摇头:“因黄金一事,朱勔对我深为记恨。

没有此事,我这两浙帅守的职事也做不长久。”

顿了顿,张苑又道:“我在两浙任官多年,亲眼看着朱家,如何一步步祸害东南百姓,最终激起方腊之乱。

我几次上书弹劾朱勔,最终都石沉大海。

如果杀朱家能平息东南民怨,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赵莽拱手道:“张帅守乃忠正纯臣!可惜如今的朝堂,忠臣、直臣往往难以发声!”

张苑黯然叹息,满面苦涩:“朱家势大,收买我身边仆从,想要投毒谋害我与老妾。

侥幸被人发现,才免于一死。我将那恶仆法办,遣散其余人,只留一个自小跟随的老仆。

这次从杭州出来,北上卫州,一路上我三人连驿舍都不敢住,仓惶赶路,就怕路上遭遇不测。”

赵莽道:“我专程赶来,就是为护送张帅守一行安全抵达卫州。”

张苑拱拱手,“赵少郎有心了,多谢!”

张苑心中感激万分,他深知以朱家的歹毒,为了报复他,什么手段都用得出。

有赵莽沿途保护,他们也就不用整日提心吊胆。

“等到卫州安顿下来,我就准备上书致仕。

我老了,朝廷里的事,实在是有心无力。”

张苑摇摇头,有些心灰意冷,“好在,朝廷任命梁扬祖接替我出任两浙帅守,有他在,两浙百姓的日子会好过不少。”

赵莽闻言也放心不少,梁扬祖是位能臣,官声不错,且在朝堂有蔡家做靠山,不像张苑无依无靠。

用了些饭菜,下午时,赵莽护送张苑一行启程。

十日后,赵莽从卫州赶回,与虓士营汇合,如约在半个月内回到东京。

此次卫州之行,一路还算平安,只在渡河时出过一次意外。

赵莽一行乘坐的渡船,快要抵达黄河北岸时,有两名歹人想要放火烧船,被赵莽及时发现。

击毙歹人后,赵莽才告知张苑,并未惊动渡船上其余客人。

送张苑进到卫州府衙,确定他安顿妥当,赵莽才匆匆折返。

十月底,中书省右正言赵子偁,上书弹劾宣正大夫、枢密院承旨朱汝功,罪名是以虚造军籍的方式,贪墨军饷、倒卖粮草。

此事一出,震动东京,立时成为关心时政的官僚士人们,最为热议的话题。

朱汝功,朱勔次子,还不到三十岁就坐上五品高位的顶级权贵子弟。

赵子偁是谁?此前无人得知。

此事一出,才听说是一位宗室子弟。

起初,坊间舆论,认为这是言官博取名望的惯用手法。

直到赵子偁拿出大量实证,殿中侍御史白时中联名上书弹劾,宣和殿大学士、少保蔡攸也站出来,极力要求官家下旨严查朱汝功。

这时候,朝堂百官才算品出几分滋味来。

蔡太师回京了,蔡攸腰杆子支棱起来,低调许久,终于还是忍不住跳出来,搅得东京朝堂风云色变。

朝堂百官,站队的站队,表态的表态,赵官家不胜其烦,下旨严审朱汝功。

这一审,果然触目惊心,满朝哗然。

朱家搜刮东南,仍然不知足,还要打军饷、军粮的主意?

好处都让你朱家吃完了,别人喝西北风去?

消息传到太学,义愤填膺的太学生们又要开始组织游行,声讨朱家!

赵官家赶紧下旨,罢了朱汝功枢密院承旨的职务,交大理寺审查定罪,这才勉强平息太学骚乱。

不少人,从这场动乱里,嗅到些别样气息。

西水门旁边的蔡太师老宅,再度热闹起来,每日车马之多,几乎阻塞道路。

东京城便是在这样一片乱哄哄的景象里,度过整个十一月。

宣和三年,深冬腊月,格外寒冷。

这日夜里,大概亥时二刻(21点30),一艘乌蓬小船缓缓驶向州桥。

赵莽挎刀立于船头,童贯坐于船篷内。

小船从州桥下方的桥洞驶过,驶入西阙楼码头。

河道边,早已停靠一艘画舫。

画舫之上,所有窗户悬挂厚厚布帘,用来遮挡寒气侵袭。

有光亮从缝隙透出,隐约可见画舫内里,一片灯火通明之景。

船工把小船系稳,赵莽当先一步登上码头,四处扫过几眼。

码头有三人在场,身上都携带刀剑,看样子和他一样,都是充当护卫角色。

童贯钻出船篷,把一件黑色裘袍披上身。

赵莽回头冲他点点头,示意四周安全。

“我家太宰早已等候太傅多时,请太傅登船!”一名穿皮袍的大汉上前见礼。

童贯看向画舫,淡淡道:“除了王太宰,还有哪几位到了?”

皮袍大汉抱拳道:“朱军使、蔡少保,都到了,只差太傅一位!”

童贯嗤笑一声:“他们倒是积极。”

童贯迈步从艞板登上画舫,赵莽要跟上前,被那皮袍大汉拦住:“贵人们船上议事,我等在码头等候!”

童贯回头道:“不用跟来,等着便是。”

说罢,便独自一人上了画舫。

赵莽瞥了眼那皮袍大汉,自顾自地走到一旁,紧盯画舫,耐心等候。

皮袍大汉暗自松口气,他可是听过赵莽名头的,知道其人不好惹。

天气严寒,赵莽往手心里呵口白气,用力搓了搓。

旁边有一人,突然向他走近,赵莽立时警觉,扭头看去。

“某家蔡挺,在太师府做事,敢问可是赵郎官?”蔡挺笑着抱拳。

赵莽打量一眼,是位精壮汉子,自己却不认识他。

太师府,应该是蔡京、蔡攸父子身边的亲信。

“正是在下!蔡兄有何事?”赵莽还礼道。

蔡挺笑道:“无事,早听闻赵郎官威名,今日有幸遇见,便想着结识一番。”

“蔡兄过奖!”

二人闲聊几句,蔡挺便走到一旁,垂目肃立不再说话。

过了大概一刻钟,画舫陆续走下四人。

当朝宰相王黼、官家密友朱勔、蔡京长子蔡攸、童贯。

夜色下,王黼面无表情,皮袍大汉为他披上一件大氅,侍奉他坐上马车,率先离去。

朱勔从赵莽身前走过时,斜瞟他一眼,重重哼了声。

在朱家护卫的帮助下,朱勔圆滚滚的身子颇为费劲地钻进马车,伴随一阵蹄哒声响走远。

童贯和蔡攸有说有笑地走下艞板。

赵莽凝眼打量,这蔡攸四十多岁,面相看极为年轻,是位风流倜傥的老帅哥。

蔡攸似乎也注意到赵莽,忽地指着他道:“出征之时,太傅可否调这位赵郎官到某麾下听用?”

赵莽刚要抱拳行礼,闻言不由一愣。

蔡攸怎会知道他?

听这口气,蔡攸已经确定,他将会随同大军出征伐辽。

童贯“呵呵”笑了两声,不紧不慢地道:“蔡六郎这就为难某了~”

蔡攸扬眉一笑,轻佻之气显露无疑。

“连我家老爷子也夸赞的人才,果然不一般!太傅舍不得割爱,倒也正常!哈哈~”

蔡攸捋须一笑,再度打量赵莽一眼,径直走了。

蔡挺忙对童贯和赵莽抱拳,紧随蔡攸而去。

赵莽一脸懵,蔡京什么时候见过他?

赵莽和童贯回到乌蓬小船,船工解开绳索,乘船准备原路驶回。

童贯站在船头面带笑意,心情似乎相当不错。

赵莽站在他身后,暗暗猜测方才画舫上,四人谈了些什么。

“回去做好准备,最迟三月,出兵北上!”童贯忽地嘱咐一句。

赵莽一愣,忙问道:“官家已做出最终决定?”

童贯笑道:“只要王黼、朱勔松口,官家那里反倒好办。

这一次,某与蔡京、王黼、朱勔就伐辽一事达成一致,出兵已成定局,不会再变!”

赵莽张张嘴,想问什么,却又发觉无从问起。

这场画舫密会,是大宋朝最顶尖的权贵们,就出兵伐辽一事达成的妥协。

以他的身份,哪有过问的资格?

这四人究竟如何谈的?达成哪些协定?做出哪些权力交换?各自做出哪些让步?

统统无从得知。

乌蓬小船驶过州桥,汴河两岸灯火璀璨,州桥北面的夜市仍旧火爆热闹。

赵莽却只觉心中一片哇凉。

四大权贵,于深夜密会州桥画舫之上,一番妥协谈判,就把一场关乎家国社稷的重大战争决定下来?

如此儿戏、草率,伐辽一战岂能有好结果?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铁血虎贲战大明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明末大寨主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叛逆皇妃:冠绝笑江山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抗日之神级兵王王室的弃儿抗战之铁血兵锋无限欺诈师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刚继承当太守,却被异族打靖王府之乱北隋军神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仙朝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中世纪崛起云州物语曲尽星河多情女匪有情医扶明录食戟之冒牌小当家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重生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幸福大宋圣天子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平原大时代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我在大唐斩妖邪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大明败家子,家父平江伯英雄恨之西楚霸王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北宋帝师锦衣辅国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公主我真不是太监大明:我主动继承了家业冠绝新汉朝美洲1866应如妖似魔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穿越之医女毒妃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