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方面赶紧组织力量清扫机场和高速公路的积雪,主席和夫人由副总理张行健、中宣部曾庆林、发改委主任屈武子、商务部长陈邦柱同志、国安部部长钱文清、交通部长王学兵、公安部长贺国强、工业部长颜永盛、环保部长韩宝来等领导人陪同下走下专机。沈阳军区司令员薛鹏、辽宁省委书记李长江、省长许之浩排着队与中央首长握手,然后依次上了专车。韩宝来与紫兰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抱着儿子落在后面,接待方错把他当成了年轻游客。
“宝来,别掉队!”主席抬头叫了一声给冷落的小两口。
本来鲲华抱在韩宝来手中,此时由江楚瑶接了过去,他要跟接待的地方领导握手。按惯例,先要到省政府会堂开个碰头会。主席却在车上对李长江同志说:“革命工作不是请客吃饭,你们不用跟我讲客气。今天唱主角的是韩宝来同志,我主要是给他壮胆的。”
这话让李长江同志工作有了方向,他直接请示韩部长就行了:“韩部长,你看,是先开会,还是先调研?”
“主席给我出了考题,你要帮我做答。原计划是上午把项目立起来;下午请那些阔佬过来砸金花。既然他们早早过来了,我们就不掖着藏着了。我们就现场招标。”
“放心吧。我们全省准备了一千个招商引资项目,要是全部落实到位,我们辽宁省马上挽回负增长的局面,甚至可能超常规发展。”许省长显然已经做足了功课。
“赶紧整合,明白吗?你小打小闹,人家漂洋过海来搞项目,你搞的都是零零碎碎的项目,人家鸟都不鸟你。”
“韩部长说的有道理,不瞒你说,这些项目一直是各地的招商引资项目,各地等着米下锅,可就是干打雷就不下雨。韩部长一语点破其中玄机,韩部长,你帮我们先规划规划。”许省长知道韩宝来熟知这些大鳄的胃口,他向来会大造声势。韩宝来要把一千个项目看完,别说半天时间,就是一周也弄不完。他就在车上滑动笔记本电脑浏览一遍过去。
“我们先去葫芦岛看看吧。”可是车才开了一小段路,韩宝来抬起头发话了,他相中的第一个大项竟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李长江眼光扫向主席,主席当然知道葫芦岛不像海南开发那么好,不足以做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引擎,要么去大连。可是主席说过,他这次来做陪衬,不但不拖他的后腿,还要给他当坚强的后盾。主席不能食言,很大度地笑着说:“我来东北调研每年都要来七八次,什么诺尔尔奖的经济学家都请过来会诊过,就是止不住它的颓势。今天,我要退居幕后,一切听宝来的。我主要是来检查你们的安全工作做得怎么样。其它的,我今天没有发言权。”
李长江书记当然知道葫芦岛现在是一种什么状况,可以说是全辽十四个地级市最贫穷的地方,虽然近些年来发展较快,但远远还谈不上成为老工业基地的拯救者。他本来推荐去大连,大连、与沈阳、营口打造成东北经济开发区,成为东北三省的心脏。这种思维不是李长江提出来的,是中央制定的,而且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确实呈现出发展的良好态势。
李长江还没有那个唱反调的胆量,顺水推舟吧。他知道韩宝来说话的重量,他虽然心中有小九九,心想小家伙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只有带小家伙看过之后,他就知道葫芦岛并不是他想象的金银岛。
葫芦岛受海洋温暖洋流季风的影响,没有辽东半岛陆地的冰天雪地,温差起码相差四十度,今天天气就是零摄氏度左右,跟上海的崇明岛气温差不多。到了这时候,营口、秦皇岛港口冰封,但这里依然是碧海蓝天,浪花朵朵。葫芦岛有258公里的海岸线,只是海水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因为渤海湾的经济发展过热,环境污染还是相当严重。
李长江书记调了一艘锦江号海轮前来,韩宝来陪主席登上了海轮,只是绕渤海湾一周。从葫芦岛出发,到秦皇岛、唐山、天津滨西、东营、烟台、威海、大连、营口、盘锦,最后回到葫芦岛。
张行健副总理意味深长地问李长江书记:“你读懂了韩宝来同志的意思吗?”
李长江还是一头雾水,大冷天跑到渤海湾吹海风,真不知道韩宝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摇了摇头,他知道这陪同的差使不好当;哪怕是作秀,他回头谦恭地对后生仔说:“辽宁经济的困局,还望韩部长指点一二?”
韩宝来一句话,把一帮前辈笑喷了:“葫芦岛的海鲜怎么样?”
李长江书记涨红了脸,年轻人也太狂妄了,不仅答非所问,如此严肃地国政,他却视同儿戏,一心在吃上面,要知道,一船都是国家要员,他虽然侪身国务委员行列,也不能把吃挂在嘴边。
李长江的国字脸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瞟了主席一眼,主席目光慈严,并无责备韩宝来放肆之意;他有一点生气但不便发作,他揶揄道:“韩部长,我跟你一样,并没有吃过葫芦岛的海鲜。”
“那我就反客为主了,今天中午,我请前辈们吃葫芦岛的海鲜,我会做佛跳墙。船靠岸了,你们先稍事休息,或许可以开个短会。现在是十点半,十二点开餐。我失陪一会儿,我当火头军师。民以食为天,对不对?”
“大政方针,还没定啦——”李长江书记还一脸茫然。
“定啦。”张行健副总理回过头来,跟主席相对着神秘地暗笑,脸上浮起了心知肚明的笑容,看来主席和张副总理深知韩宝来之意。他俩太懂韩宝来的行事风格,他把当地的美味弄到手,他是办不成事情。
韩宝来租了一艘游艇,夫人嘱咐他:“宝来,你身体才复原,不要太好强。让你身边的同志下海,你要给机会给你的兄弟立功。”
“知道了。夫人。”韩宝来在外面一般都称夫人。
“妈,鲲儿吃饱了,你抱他。我跟着他出海。”紫兰把鲲华交给妈,她也上了游艇。虽然海面寒风凛冽,可吹不灭年轻人扑向蓝色大海火一般的热情。
离开了主席和夫人的视线,那还不是他韩宝来说了算。韩宝来刚出海,就会齐了一百条游艇,他们彼此遥向呼应。他们先到步蟾宫的礁石铲海菜。什么是海菜?其是就是傍生在岸礁的牡蛎,当然有渔民做技术指导,生手根本不知道怎么下手。有经验的渔民教你怎么辨认,怎么用钢钎撬。
然后,他们就去海贝湾去捞海贝,巴掌大的扇贝是他的所爱。扇贝外壳相当好看,可以做装饰品。鲍鱼也有养殖,当然下手,一定会选三年以上的,鲍鱼越大越值钱。当地有句谚语:有钱难买两头鲍。什么是两头鲍。就是两个鲍鱼有一司南重,一司南相当于零点六千克。即使养三年的鲍,一司南差不多要三个的重量加起来。
韩宝来要选个大的鲍鱼,渔民就让他自己穿了潜水衣下海。然后,韩宝来看到鲍鱼,他就是铲不下来,即使将它的壳撬破了,也无法将鲍鱼撬下来。原来,撬鲍鱼也是有诀窍的,鲍鱼的吸力能达到两百公斤,任任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将它掀起。鲍鱼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石和穴洞之中。渔民教他,如何趁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撬下来。
最精彩的,就是下到深海捞海参和海胆。韩宝来是跟着一个快五十岁的老渔民下海,陈桂山、曾青山、伍敬尧抢着要下海,这回不给他们下海,他们不干了。可能是紫兰鼓动他们造反,紫兰不在这里,他们一个也不敢出头。因为老渔民只有四套潜水衣,他自己要下去领航。韩宝来只能陪老婆在船上面看水鸭子。
韩宝来帮他们穿上潜水服,再戴上潜水镜,用皮管子将上面的洞口勒紧,然后戴上脚蹼和吸氧面罩,手里拿着装海参用的网兜,猛后倒翻进海中,哗啦一声,激起海浪,一个猛子就不见踪影了。
老渔民的妻子介绍:“老徐每次要下潜到海面下七八米深的地方,一次要将网兜装满才上来,一网兜可以捞五六十公斤。一般的捕捞员一天可以捕捞五六百斤,年富力强的可以捞上千斤。收入还可以,只是常年在冷海水中泡,有风湿,老是要吃药,要拔火罐。唉,有命挣钱,怕没命享这个福。”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老徐带着三人浮出了水面。老徐捞了满满一网兜海参上来,他们三个功夫一等一的高手,简直太丢人现眼了。陈桂山冻得嘴唇发青,他只捕了二十只左右;曾青山也是瑟瑟发抖,他只斩获了十三条;伍敬尧最年轻,他只有十六条进账。
“好大条!”紫兰故意转移韩宝来注意力,她用纤纤素指量了一下,“这条长的,应该有三十多厘米吧,有我的巴掌大哦。”
徐大娘说:“对,是这个尺寸。这是冬参,正是海参肥壮的时令,每条海参都发育到了顶峰了。你看,品相健壮,又硕大无朋。”
徐大娘说者无意,紫兰不知怎么样的,红着脸不说话了。当然江楚瑶和杜芊芊知道徐大娘说的是海参,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这时候韩宝来还坏笑。
老徐上岸,要喝上几杯药酒,他的风湿病,让他的肩膀活动很吃力。当地人把下海捞海参的人叫水鬼,海参一个冬天都可以捕捞,特别鲜海参的行情好。因此,他们三个月都可以捞,给养殖户捞,捕捞一斤海参提成二元,按一天捞五百斤计算,一天也能赚一千元。也算高收入了,但长年捕捞的渔民,一般都会落下一身病根。
不过,老徐走运,今天碰上了韩宝来,韩宝来可以为主席低频率电脉冲针灸法,也可以免费为老徐做低频率电脉冲针灸。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