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之以力如何?定之以德又如何?”其实子凡心里早就知道,一个国家想要长久不衰,这其中的道理。
“定之以力者,必以力而为之,穷兵黩武,征战难息,早晚还将为他人所灭;定之以德者,以德化之,则天下归心,万民拥戴,可保千秋万代之社稷也!”秦誉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说得很清晰。
子凡听到这里,心里想:这次北朝国灭了东周国,就是定之以德,北朝国不但没有屠城,而且还安顿好旧东周国的子民,这所做的一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凡知道这次安顿旧东周子民的主意是太子殿下的谋略,因为只有太子殿下才会心怀天下,定之以德。
三军的主帅可以剥夺,但一个普通百姓的志向却不能强迫改变。只有安顿好旧东周的子民,安定民生,安顿田宅,修建工程,重视礼乐,在地方设立学堂。才能真正的让那些百姓归顺于北朝。
“你这次为何打算回来?”太子殿下问子凡,究竟是什么,让他选择相信太子殿下,选择追随他。
“那是因为殿下之才,让子凡佩服!”子凡施礼回答。
“哦?说来听听?”秦誉故作淡然,就是想等子凡亲自说出口。毕竟子凡对殿下来说很重要,这样的人才如果不是真心实意想归顺自己,那么留着也没有用。
“不伤北朝兵力而败退西邑叛乱之兵;不争而夺取东周国战地之权;不卑而救北朝公主于危难之中;不谋而拉拢相国为朝中盟友。在如此错综复杂的情势之中,也就只有殿下这样的奇才才能游刃有余、处理得当。”子凡概括得也相当的有水平了。
虽然子凡离开了樊城,但是对于这些事情,他还是能够打听得到的。如此一石四鸟之计,实在精妙。
最可贵的是,这次事情,太子殿下并没有自己出面,而是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合适的人选,代替殿下去。
“你知道我今日想听的并不是这样的话?”秦誉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用手转动那个白玉杯。
因为殿下在等……
等待一个人……
等待他的加入……
“子凡愿意跟随太子殿下,为殿下分忧!”子凡终于说出这句话了。
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子凡彻底的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人活着,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做点事。
而跟随太子殿下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子凡觉得,殿下是一个能给天下安定的主。
正是这个原因,让子凡以前的那种志气又回来了。东周虽灭,但却灭不掉他的志气。
秦誉走到子凡面前,说道:“东周国虽已亡,但道在,国就在!”
“只是我有一事不明?北朝国也不缺能人异士,殿下为何如此大费周章救我?”子凡疑惑这一点,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集,也不曾相识,但是却好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
“这个以后你自会明白,有些事情,现在还不能跟你说,但是请相信我,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将这其中的缘由说与你,难道现在你还不信任我?”秦誉笑着说,现在他终于松了一口气了,争取了那么久的人才,总归属于自己。
俗话说:千金难买心头好。
如今是:万金难觅麒麟才。
也许很多人都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何冒着那么大的危险将东周国魏侯爷之子救出来。
而且还要收揽这个人才,难道就不怕有一日事情暴露,危机将至。毕竟他们之间确实没有什么交集,之前也没有见过面,可就在东周国被灭了的时候,太子殿下秦誉竟然冒着天大的危险去救子凡,而且还将魏侯爷的骨灰秘密带回北朝国。
要知道他可是堂堂北朝国的太子殿下,私自收藏敌国臣子的骨灰,这么做是不合常理的。但是秦誉这么做,一切都是为了子凡,只有这样做,子凡才会对他感恩,才能全心全意的跟着殿下。
为了一个人,能做到这样确实也是少见。不过到了后面,可以看出,太子殿下此番的心思没有白费。
子凡不但没有让他失望,而且在秦誉当王的道路上,帮了他很多。只因为殿下没有看错人,而到了后面,子凡跟着太子殿下久了,按照玥儿的话讲,那就是子凡越来越像太子殿下了。
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后期,子凡跟太子殿下一样,都是很有谋略、精通百家、运筹帷幄、满腹经纶、谦谦君子。但是太子殿下带有一丝豁达,而子凡则有一种儒雅的气质。
竹林屋外,风轻轻的吹着。寂静的夜晚,让附近那条溪水的水流声愈加清晰。
这竹林屋,本是太子殿下消度烦恼的地方。从小到大,秦誉身为北朝国的太子,他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有时候会让他觉得喘不过气。
然而每次来到这竹林深处,心胸顿时豁然开朗。倚竹林畅饮,任清风拂面,看尽世间百态,阅览天下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