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山顶议事
夏春走了。他前脚刚离,应邀开会的人才陆续出现。
第一个来的是陈双,他是最早来三河寨的,在寨上职务很高,是魏良最重要的心腹。
他现在己把这儿当成了终生的家,并在这儿娶妻生子,生活过得相当安逸。比起十多年前,胖了许多。
“我发现这儿新来了住户,”这是陈双来到了后说的第一句话。
他刚才上山顶时,见有人进了后边的院子,便跑到近前瞧了一下。
他知道,这儿以前是罗英住的。他们很熟悉,是一个道上的,后来罗英下山了,随之两个道姑住了进来。
但刚才分明进去的是一个男士。
“是的,山上人丁兴旺,又添人口了。知道新来的是谁呢?”
“谁?”
“张信和方静。”
“没听说过张信,但对于方静这个名字,十分地耳熟,记不清怎么回事了。”
“真是贵人多忘事,难道你忘了前段时间我们去京城抢人的事了。”
陈双一下子想起来了,用手拍了一下脑袋,说:“瞧我这记性,你一提醒,我马上想起来了,这个姑娘不是跳井了吗?”
“是跳井了,可是她没死,被人救了上来。”
“跳水井都淹不死,命真大。谁这么有福气,唱了一出英雄救美的绝佳好戏?”
“就是那个张信。?”
“张信又是谁?”
“前几天我们山顶闯进来一个不速之客,这记得不?”
“那还能不记得?几天前发生的事,我印象特别深刻。当天我还参加了搜捕,可惜闹腾了一夜,还是没找到人,不知人怎么跑的。”
“他从水井里通过暗河到了洞里,并且和洞里的方静碰到了一块。意不意外,刺激不刺激?听起来这象是编故事,实际上这是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事。这个人就叫张信,来自京城,是皇上身边的红人。”
“原来是京里来的,他来这里干什么?”
“查案子吧,刚才不是提到了方静吗?他就是那个案子的侦办人。顺着线索,追到了这儿。”
“真是个牛人,竟然追到我们老窝里来了,他一定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捕。”
“说什么呢?捕头有这么高的手段?他的身份大着哩,知道京里有个街门叫东厂吗?”
“听说过,这里面的人都特别厉害,特别神秘,职权也特别大。属于皇帝直管,见官大三级,是官员们的克星,闻之无不丧胆,是个不小的衙门。”
“看来你并不孤陋寡闻,告诉你,这个张信就是东厂的掌门人。”
“啊,这么厉害的人跑到我们三河寨,难道仅仅是方静的案子。”
“当然不全是,他来这儿,还有另一桩任务。这任务和我伯父有直接的关系。”
“老人家已经十多年没离开过山洞了,怎么还有人惦记?是那儿走漏了风声,暴露了老人家。”
“你以为东厂是吃素的?他只要想干什么事,几乎就没有不成功的,况且伯父这样一个大活人。”
“也是。可是,老人家已经埋名十几年了,他以前做过的坏事,早一笔勾销了,现在为什么又旧案重提,来访问老人家呢。”
“他们并不是来为难我伯父的,事实上他们也没那个精力做这件事。是因为我伯父手里有一样东西,特别珍贵,是他们特别需要的。”
“什么东西,值得他千里来追讨?”
“是一张藏宝图。”
“藏宝图?”
“对,你可能是第一次听说吧。”
“不,来这儿这么多年,对老爷子的事,也听闻了一些。听说他手里有一张藏宝图,以前似信非信,现在来看,是真的了。”
“如果在以前,我绝对不会向你透露这件事。但从今天起,这张图就脱离了我们的掌控,成为别人的东西了。因此现在也没必要保守这个秘密了,我向你证实,这个藏宝图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己到了张信手里。”
“便宜张信了。”
“没办法,这不是我的主意,我是按伯父的意思办的。”
“老爷子的意思?我看老爷子整天呆在洞里,基本上与外界没有接触,思想还停留在以前的那个年代,己跟不上社会前进的脚步,与社会严重脱节了。你没告诉他,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应该收回。”
“别胡说,伯父虽在洞里,但政治敏感度,却是一流的。对时事的把控,一点也不比我们差。他这样做,绝对有他的道理,只是我们做事,还达不到他那样的思想高度。”
“唉,”见无法说服魏良,陈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候,更多的人涌了进来。
包括陈双的弟弟陈一,徐万国,夏召喜等十几个人,陆续走了进来。他们都是魏良的心腹,接到邀请后,来山顶议事的。
当陈贵进来后,魏良扫视了一下,所邀请的人,都到齐了,便说起今天邀大伙来的目的。
“我向大家通报一件事,最近,我就要离开三河寨了。”
“又有什么重大的事,非要你出去,别人不可代替吗?”徐万国问。
“不,这次我可不是要临时离开寨子,到外面绕个圈再回来,这次我怕是要永远地离开这儿了,”
把自己接受伯父意见,要离开寨子的事说了一遍。
立刻,与会者炸了锅,对于这个决定,大家都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一时间议论纷纷,纷纷表示这个决定不可接受。
首先跳出来反对的是陈双,作为第一心腹,他对于巩固魏良的权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曾经手刃了好几个本土派反对者,如果本土派东山再起,搞清算的话,第一个被报复的肯定是他。
“为什么要离开这儿,我们在这儿生活的不是很好吗?”
“表面上看,是很好。但暗地里,这儿并不平静,尤其是我们与本土派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在我们的高压下,本土派表示了屈服,但在他们心里,对我们的仇恨,从没松驰过。我们之间,迟早还有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