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软。”
“女人的手、垂杨柳,小孩子的唧唧、黄瓜纽。”
“四大黑。”
“老铁匠脖子、锅底墨灰、奸商的心思,煤炭堆。”
“不对,不对。四大黑应该是黑御史、坏中丞,流着脓的知府,会刨地的知县。”
“四大黑哪能这么大啊。按我说应该是,两头吃的师爷、两头喝的教头、会唱戏的班房······”
“嘘,你小声点。”只听那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被旁人听见一般,“真是两个小浪蹄子,真是雄心吃了豹子胆了,越发没皮没脸了。”这话语中的嗔怒与鄙夷,任谁都能听出其中的不满。
李平不禁竖起了耳朵,他对这声音再熟悉不过,那分明就是那个仙女一般的女人所发出的。
“老爷,这可如何是好?”那女人的声音中似乎带着一丝焦虑,似乎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
然而,被称为“老爷”的年轻男人却不以为意,他轻笑一声,道:“嘿嘿,不妨事。本来出来就是放松心情的,何必如此拘谨。你们剧院的人出来采风,不也是为了寻找创作的灵感吗?大俗即大雅,只要自己心思不脏,又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呢?”
这年轻男人的语气甚是温和,对于自家女人说出这样的粗话,他不仅没有丝毫的责备,反而显得颇为纵容。
“嘻嘻嘻,就知道老爷最好说话的。”另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听起来甚是欢快,“马姐姐,你也甭担心啦。左右都是老爷的人,就算外面的人听见了,又能怎样呢?再说了,老爷都准许咱们在外面唱戏了,还说这是搞好宣传呢。以后啊,咱们女人也能顶半边天啦!”
这女人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与期待,仿佛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然而,那被称为“马姐姐”的女人却显然并不认同,只听她冷哼一声,道:“哼,做你的春秋大梦吧!年纪不大,心气太高,还是欠规矩。”
“老爷,你看她,越来越像一个老鸨子了。”
“骚蹄子,我撕烂你的嘴。”又是一阵嬉笑打闹。
·······
李平心中突然泛起一阵涟漪,这些人所说的话,他大部分都如同听天书一般,完全不知所云。毕竟,在他尚未入伍之前,他不过是一个来自乡村的懵懂少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无奈之下才将他送去当兵,以此来谋求生计。
然而,真正让他心头一动的,是刚才那两个女孩子所唱的《四大黑》。他不禁想起,其中有一项职业,正是自己回去后即将从事的。
“四大黑,真的有那么黑吗?”这个疑问在他脑海中萦绕不去,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不解。
带着这丝疑惑,李平的意识渐渐模糊,最终沉沉睡去。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他脸上时,他缓缓睁开了眼睛。此时,列车已经稳稳地停在了永安城站。这里不仅是昌平总兵的驻地,更是他即将开始新生活的地方。
昌平总兵尤世威,肩负着拱卫京城西北大门以及看护天寿山的重任。而如今,西山军队的驻地也恰好位于昌平洲永安城附近,这无疑让李平对自己未来的团练生涯多了几分期待。
乡勇说白了,只能守城,打硬仗还是要靠正规军。这是李平现在的想法,后来一些事情就让他的想法改变了。
虽然永安城声名远扬,但它的火车站却规模甚小,与这座城市的名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蒸汽机车,尽管在当今时代被视为一种先进的交通工具,但在明朝的高层看来,它仅仅是一种应急的运输工具而已。许多大臣和勋贵对这种发出隆隆巨响的机械怪物心存抵触,他们认为这种交通工具不仅速度缓慢,甚至还比不上驴子,实在难以满足他们对于舒适和审美的要求。
毕竟,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忍受如同大炮轰鸣一般的噪音,并且还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静地坐上一整天甚至一整夜。更糟糕的是,经过如此漫长的旅程,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尚未离开京畿地区。
昌平站位于永安城的西北方向,再往前行便是张家口,这里是铁路的终点站,同时也是通往广袤草原深处的门户。
而站在昌平站向南眺望,不远处便是李平的故乡——南七家村。村庄旁边便是天寿山,而朱由检老家的坟头也恰好坐落于此。
实际上,李平的真正故乡并非南七家村,而是位于天寿山脚下的一个名为天寿庄的地方。然而,由于朱家皇帝的坟头不断扩建,他的家族被迫拆迁,最终迁居至南七家村。
这其中的缘由还要从崇祯皇帝的哥哥天启皇帝说起。天启皇帝的德陵就修建在潭峪岭西麓,而当时建造陵墓的预算,工部报的是四百万两白银,换算成银元的话,也就是八百万银元。
崇祯皇帝对自己的哥哥天启皇帝非常敬重,自然不会亏待他。于是,在自己的内库稍微宽裕一些后,崇祯皇帝毫不犹豫地追加了两百万银元。不仅如此,他还大规模地找勋贵大臣们募捐,经过一番努力,又筹集到了一百万银元。这样一来,建造天启皇帝陵墓的总费用就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一百万银元。
即便是如此巨大的投资,在明朝历代皇帝的陵墓中,德陵依然显得格外寒酸。
然而,崇祯皇帝却有着一个极具开创性的想法——他希望能够将皇家陵园的地上部分向公众开放,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供人们游览参观。
这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毕竟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中,皇家陵园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更遑论将其作为盈利的工具。这种想法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以至于崇祯皇帝也仅仅只是敢在心中暗暗思量,而不敢真正付诸实践。
而李平,则是在天寿庄时期,便已成为了皇庄的佃户。他所耕种的土地,实际上是成国公府上的庄子外包给皇家农业公司的一部分。
也正是从那时起,南七家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而李平也因为略通文墨,得以报名进入南苑军事学院的士官班学习。
此后,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变。先是前往宣府镇担任高级大头兵,接着又回到勇卫营担任小队官。眼看着他即将走上一条光明大道,成为根正苗红、前途无量之人。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突然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南下平乱时,李平不幸负伤致残,从此他的人生道路便彻底偏离了原本的方向,踏上了另一条布满荆棘的艰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