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宿舍放不了炕柜,方燕买了一口箱子,一个脸盆架,一个洗脚盆,还买了一个小凳子洗脚吃饭的时候用。
季红红只买了一口箱子。
她从家里只带了一个搪瓷盆,洗脸洗脚都用它,就一个盆,用不着买脸盆架。
几个知青买的东西多,宋保民道,“这么多东西,你们也拿不回去,等我两个儿子中午下工,我让他们给你们送回去。”
元春感谢,“谢谢宋叔叔,我先给你钱。”
“行,你的一共是三十九块五,你买的多,我给你少五毛,你给我三十九块钱。”
“好。”
元春掏出四张大团结,正要递给宋保民,突然想起她还有水桶和扁担没买,她去挑选了一担水桶和一根扁担,想起知青点洗澡不方便,她又跟宋保民定做了一个大浴桶。
加上之前那些东西,宋保民一共算她五十块钱。
马国良三人也都给了钱。
宋保民把钱放好,问她们,“你们要不要买扫帚簸箕撮子,就去我家隔壁老魏家,他们家做的扫帚簸箕可是出了名的结实耐用。”
“我不用买,我住集体宿舍。”方燕道。
宋保民道,“用不着扫帚簸箕,用得着背筐吧,秋收后村里人都会去山上摘山果,采蘑菇,没个背筐可不行。”
方燕一听,忙招呼几人去了隔壁老魏家。
方燕和季红红一人花了一块五,买了只大背筐。
元春和马国良各买了一套扫帚撮子和背筐,元春还买了两大一小三个簸箕,以后上山采蘑菇晾晒。
见有盖帘,蒸笼,菜篮子,她又各买了两个。
回去时,元春满载而归,背上背筐堆满了物品,手上还拎着几个大簸箕和撮子扫帚。
几人回到知青点,今日轮流煮饭的两个老知青已经回来了,正在洗菜切菜,听见动静,她们还跑出来看。
“哟,你们回来了,方知青,季知青,洪姐姐让你们跟我们学生火做饭,你们放下东西就来厨房吧。”
说着,还打量了一眼元春,见元春身上衣服崭新,脚上是小皮鞋,其中一个女知青嫉妒的冷哼了声,转身进了厨房。
元春没理会她,背着背筐去了后排单人宿舍。
回到家,元春将背筐里的东西拿出来,都堆在了炕上。
转身又出门去了。
元春按照原主的记忆,找到了宋城家,敲了敲门。
“谁啊?”
院门打开,宋奶奶看向眼前陌生的小姑娘,问,“姑娘,你找谁啊?”
元春咧开嘴,露出灿烂的笑容,“大娘,你好,我是新来的女知青韩元春,我想问问你家有没有鸡蛋换,我想换点鸡蛋回去吃。”
宋奶奶眼睛一亮,连忙点头,“有,我这阵子攒了二十个鸡蛋,都很新鲜,你来,我拿给你看。”
她招呼元春,跟她进去。
三间土坯房,屋顶上盖的是厚厚一层的新茅草,屋里阴暗又潮湿,元春进屋四处打量了一眼,和原主记忆中一模一样。
宋城家徒四壁,穷的都快揭不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