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娟接过孩子之后,第一时间就是查看孩子身上的记号。她生完孩子之后,是看过孩子一眼的,当时孩子面色发青,医生说这是先天性心脏病的表现。
那孩子又不会哭,郑小娟就信了医生的说法,放弃了这个孩子。不过她记得孩子眉间长了一个很明显的痦子,这孩子眉间正好也有一个那样的痦子。
她又仔细看了看孩子的长相,跟刘老抠家的三个闺女都不像。
那三个女孩儿长得都不太好看,说不上歪瓜裂枣吧,但是也让人喜欢不起来。这个小男孩儿虽然脏兮兮地,仔细看,五官却是挺漂亮的。
郑小娟跟石大勇两个人都不丑。或者说,占银花他们选择目标的时候,一要挑时机,再有就是也挑长相。
人家花了钱的,谁会花好钱买个歪瓜裂枣的孩子回去?
郑小娟抱着孩子跟石大勇对视一眼,暗暗点头,觉得这应该就是他们的孩子。至少现在那个记号对应上了。
还有就是他们看孩子的长相,加上村民描述的孩子来历,基本能断定这不是刘家亲生的。
郑小娟跟村民用试探的语气说道:“这孩子跟三个姐姐长得可不太像,这是随了谁呀?”
村民们没有直说,毕竟这种事情说出去了,村里人要跟着得罪人。
三个女孩儿怯生生地站在院子里,不敢跟这些陌生人多说话。郑小娟对那三个女孩儿说:“你们爸妈把这么小的孩子交给你们养,也是真舍得...”
二妮比大妮胆子还要大一些,嗫嚅着说道:“我们不想管,爸妈非让我们管!”
郑小娟又问:“那你们爸妈什么时候回来?你们平时都是咋生活的?”
二妮回道:“爸妈也不给我们留钱,我们就吃家里种的粮食跟菜,我小弟也跟我们一起吃...”
趁郑小娟跟几个孩子套近乎的工夫,孙爱民跟石大勇、石二强出了院子,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开始商量事情。
石大勇说道:“我媳妇说孩子眼眉那里有个痦子,正好这孩子那里也有,十有八九就是我儿子了...”
石二强说道:“不管是不是我大侄子,反正我看那男孩儿不是这家亲生的,肯定是拐来的...”
孙爱民想了想,说道:“这孩子咱们没法直接带走。村里人多,要是强抢的话,最后咱们谁也走不掉。我先打电话报警,让警察过来把孩子给带走。”
几人商量好之后,孙爱民就掏出手机打电话,直接联系了市公安局的局长,局长又给县公安局摊派了任务,让他们尽快派人到村里去。
眼看到了中午,村民回家里做饭去了,刘老抠家的大妮、二妮也开始忙活做饭的事情。孙爱民几人就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待着,让那几个孩子该干啥干啥。
郑小娟抱着小男孩儿不撒手,烧了些热水,说是要给小男孩儿洗洗澡。
那几个孩子也不在意,反正她们几个平时都没人教,哪怕是夏天,也不怎么注意卫生。现在有人要帮弟弟洗澡,她们也都不反对。
郑小娟烧水的时候,把孩子递给了石大勇。她从外屋地找到个大一些的洗衣盆,里里外外反复用洗衣粉洗了洗,最终才把那个洗衣盆给洗的干净一些。
随后,她又从水缸里舀了一些凉水,兑上锅里的开水,确保水温差不多的时候,才将小男孩给放到了盆中。
不洗不知道,一洗吓一跳,这个一岁的孩子身上能搓出来不少泥,洗第一遍的水都是黑乎乎的。
将水倒掉之后,她又重新换了干净的温水,又给小男孩洗了一遍,尤其是脸上、脖子、咯吱窝、大腿根等地方,都仔细地搓了搓。
孩子因为身上脏,加上夏天热,时常出汗,脖子跟胳肢窝都已经淹红了。碰到水的时候应该是不舒服,哭哭啼啼地。
郑小娟给孩子洗完澡,他才终于像个小奶娃,白白胖胖地,挺招人稀罕。
郑小娟让三妮给孩子找出了干净的衣裳换上,孩子小腿儿蹬地欢实。
许是跟郑小娟熟了,在郑小娟怀里乐呵多了,还咿咿呀呀地能蹦出几个字,不过还是比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会说的话要少一点。
郑小娟抱着刚刚洗完澡的小奶娃,爱不释手,稀罕地不行,那几个大男人也都凑到跟前来逗孩子玩。
大妮二妮把饭做好了,饭菜很简单,煮的白粥,从菜园子摘了两根黄瓜凉拌,从大酱缸里弄了一点酱,洗了几棵大葱,这就是一餐饭了。
二妮还客气地喊院子里的几个陌生人吃饭,孙爱民几人推脱掉了。
郑小娟心细一些,想着到村里后怎样跟这家人套近乎,特意买了几包小零食,现在就放在屋里的炕上。
三妮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东西,跟二妮研究了一会儿,终于打开了。姐妹仨尝了尝小零食的味道,简直要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在这姐妹三人的记忆中,除了过年赶集的时候,妈妈给她们仨买过一回炸油饼,几乎都没有吃过外面买的东西。
三妮抱着零食袋子不撒手,直接连饭都不吃了。二妮时不时伸手从三妮怀里的零食袋中抢过来一把。
孙爱民四人就抱着孩子在外屋地,郑小娟用筷子蘸了一点点酱,在粥碗里混匀借点味儿,给孩子喂了一碗白米粥。
孩子吃这种东西应该早都习惯了,胃口还挺好,一碗粥竟然都吃光了。
他们从孙爱民打完电话后,大概等了一个小时,县公安局的人才到。
公安局一共派来了四个人,开了两辆车,主要是考虑到还需要转移孙爱民几人。
这些人都穿着制服,开的车是警车。考虑到有些地方村民对打拐行动的强烈反应,还都配了枪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