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栓子来了南水县。作为营长,栓子需要了解所属抗日大队情况,包括地形、敌情。同时,也为了柱子。
作为哥哥,从小看到大,栓子最了解柱子,争强好胜,总想干大事,却又任性,尤其新晋当了营长,估计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了。
栓子先来到铁山。
铁山位于县城西偏北三十里处,再往西十里,就到了九山地界。之所以先占据铁山,也是为了和九山抗日大队相呼应,必要时也可互相支援。
二连仍在南水,泥蛋和周黑子迎栓子上了山。在一间石屋内,周黑子铺开地图,给栓子详细说了敌人情况。
敌人在南水兵力,有第十七师团下属的一个大队,以及一个团的伪军,它们已在县城四周修建据点和碉堡。
栓子边听周黑子介绍,边看地图,也开始了思考。
鬼子还会大举扫荡,而南水地形易攻难守,113师又伤了元气,主动撤退,避免与鬼子正面作战,是正确选择。鬼子还会调集兵力,继续向东南方向进攻。不过,再往东南,就进入丘陵地区,鬼子汽车和骑兵快速移动能力,以及火力优势将大大削弱。
如今南水县,已取代潞河,成为向南进攻苏鲁战区的桥头堡。但眼下鬼子并没有调集更多兵力,其中原因是兵力不足,也因为鬼子担心苏鲁战区反攻。
上次潞河之战,已经告诉鬼子,只要南水县城被包围,增援部队将受到阻击,补给线也会被切断。但这并不意味着,鬼子不会有所行动,因为它们仍会进行大规模扫荡,对八路军,也对苏鲁战区。
栓子只是营长,管不了这些,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目前南水态势,抗日大队在西北,柱子一营在东南,对县城形成夹击态势,如果能互通情报,对震慑鬼子,再好不过。可柱子为什么会有亲者痛,仇者快的想法呢?
第二天夜里,栓子骑马,在周黑子陪同下,绕过县城,赶往庄寨集。
庄寨集是一个大集镇,周围一圈,是土夯的围墙,像一座小城堡。六点整,天刚亮,兵营里就响起起床号。旋即,柱子帽子戴的周正,风衣扣系的严实,紧紧扎好的武装带右侧,挎着勃朗宁手枪,脚蹬皮靴,手握马鞭,走出宿舍,笔挺地站在院子里。
如此正规威严,让手下士兵以为他来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而事实上,柱子的晋升之路,要超过绝大部分军校生。而晋升速度之快,不仅因为柱子能打仗,立下大功,还有牺牲太多,营长、副营长全都殉国。
营长威严,还以身作则,士兵们不敢懈怠,连排长们仍踢着,骂着让士兵们加快速度。
集合完毕,柱子站在士兵前面。他身后砖墙上,石灰写着八个大字:枕戈待旦,收复山河。
“这是我们打仗的精神状态和意义,死了,后人也会记着我们!”柱子不止一次,对士兵们说过类似的话。
柱子带头,齐声高喊这八个字。连喊三遍后,开始跑步出操。
柱子刚要迈步,一个士兵匆匆跑来,向柱子报告,来客人了,还是您的兄长,蒙山支队一团独立营营长。
什么?柱子不由愣了。
这几天,柱子又不顺心。他向赵鹏举下了逐客令,赵鹏举不仅不理他,还跑到九山打了一仗。打完之后,二连又回了铁山附近。
柱子派人去交涉,泥蛋冷冷地回答:“回去告诉你们营长,这事他亲哥说了算。”
柱子知道,夫子山八路军从李智开始,就灵活多变,打不过鬼子,就撤离,遇到关口,却比十三郎还拼命。现在更厉害,软硬刁憨精,都学会了。什么我哥说了算,我哥是我哥,不是我上峰!
但决不能动手,柱子也丝毫没这个念头。他只是以为,以苏鲁战区名义,告诉赵鹏举这是113师防区,独立营就会撤退。
还有,柱子不是只想不做。洋洋洒洒,写了两千余字,把自己游击计划,呈报给王家卫。内容是如何效仿八路军,动员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在南水县各乡都成立游击小队,从而形成对县城的包围之势。
想法固然好,而且还有八路军成功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但国军和八路军作战思想完全不同,也没有储备游击战和动员百姓的人才。再往深里说,国军和百姓关系,远不如八路军,很难组织和动员。
柱子热情高涨,王家卫又不想当场反驳,只好说:“想和做是两回事,你要真想这么干,我劝你还是去夫子山,找你哥哥栓子,再学习些时日。对了,我听说他们还县委和县政府,帮衬着动员。”
“这个——”柱子很难为情,刚无厘头地给赵鹏举下了逐客令,怎能立即腆着脸去求栓子。
王家卫就是想提醒柱子,事情不要做的太绝。他喜欢柱子,聪明,刚烈,不怕死,这是优点。但太聪明,就反被聪明误,太刚烈,就容易折断。
当然,王家卫理解柱子现在心情,丢了县城,心里愤懑,甚至说了过头的话,说撤退就是在保存实力,不敢再战。
而苏鲁战区本就是游击战区,撤退是保存实力,但不是不敢再战。老本拼光,那还怎么再打。就这一点,王家卫更希望柱子能潜下心来,去跟栓子学。
王家卫又苦口婆心,告诉柱子,如今仍是敌强我弱,遇到强敌,避其锋芒,保存自己,然后寻找机会,一招制敌,这才是游击战精髓。
柱子聪明,知道王家卫在暗示他,须缓和与独立营关系,然后协同作战。兄弟合心,其利断金。但柱子仍在牛角尖里,他想,即便不去夫子山,也能学好游击战。
心里本就愤懑,两个愿望都没达成,柱子心里当然更不高兴,在士兵面前,更加威严。但猛然间,听到哥哥来了,柱子不由大吃一惊,也少了威严,赶忙跑步,出了院子,去镇子外面迎接。
跑了一段,柱子又放慢了脚步。来人是自己哥哥,但不是长官,而且两人现在又都是营长,地位相等,并隶属不同部队。栓子来,不是探望,而是有公干,所以柱子觉得,不能表现的过于热情。
想到这里,柱子命令副官去迎接,他转身,走回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