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昭嘉听到说楼兰王如今还没有娶妻,甚至在楼兰那边连妾室都没有,顿时就有点羞涩地低下头。
自己还记得,楼兰王离开京城的那个时候,还偷亲了自己呢,也不知道楼兰王如今会不会喜欢自己。
......但是不对,他应该是不喜欢自己的,他要是喜欢自己,当初为什么不给自己寄信呢?
这个时候楼兰王则是对着昭嘉笑眯眯地说道:“话说,长安大长公主,这段时间,我给你寄的信......为何你不回我?”
听到这话,昭嘉彻底懵了。
她连忙说道:“你什么时候给我寄信了?”
“我给你寄信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上一封信是两个月前,我给你寄了足足有一个大拇指甲那么厚的信,为何你没有回我?”
“我很想知道。”
“而且最近几年,我给你寄的信,你也都没有回我。”
楼兰王的话,听上去很委屈。
听着这话,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同时眼神中闪起了八卦的光芒。
他们也想知道,为什么昭嘉都不回楼兰王的信。
就连皇帝和皇后都扭头好奇地看向昭嘉,昭嘉不是很喜欢楼兰王吗,为什么不回他信?
昭嘉也懵了,昭嘉连忙说道:“可是......我怎么没收到你给我寄的信?”
“你没收到?”
楼兰王也是一愣,立刻说道:“为何会没收到?难不成是送信的出了问题?”
“......不能啊,我给陛下和皇后寄的信他们都收到了呀。”
皇帝和皇后也觉得,这事有点奇怪。
姜平安想了一圈,最后对着昭嘉微微一笑,说道:“我大概知道怎么回事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昭嘉连忙对着姜平安问道。
“应当是有人,不想要这信在你面前吧?”
旁边,姜昭和陈知宁这个时候以为姜平安是在内涵他们两个呢。
他们连忙出来对着姜平安说道:“哎哟,我的天,小平安,这可不是我们两个呀,我们两个可没做出这样的事情!”
“我们两个没有把你的信藏起来呀。”
姜平安笑着点头说道:“不管这是怎么回事,如今我都已经来到了周宋,这些就都不重要了。”
“九皇子殿下、九皇子妃娘娘,长安带着公主,接下来......我想同你们说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什么?”楼兰王对着他们直言不讳地说道,“这一次我之所以亲自出使周宋,无非就是一个原因,我想要求娶你们周宋的长安大长公主,不知道可否答应?”
“若是你们答应的话,回头......等到大长公主及笄,我们自然会送上一份大礼。”
“等到及笄后,我们自然会把长安大长公主娶回楼兰。”
“......”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一愣,但,倒也不意外。
毕竟姜平安从小就很喜欢昭嘉,之前就有向昭嘉提亲的意思,而如今,则是直接拿到明面上说了。
但是如今,姜平安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姜平安是楼兰的一个王,楼兰那时只是一个附属国而已,但是如今......姜平安已是整个西域之王了。
他用整个西域向周宋提亲,想要让昭嘉嫁到西域那边去,倒也勉强合理。
皇帝皱了皱眉头,看着姜平安,心里头一阵厌烦。
呵呵,没想到这个人竟然这么坏,想要把自己的孙女拐卖到西域去。
西域那边有什么好的,尽是风沙。
皇帝下意识就想拒绝,但是皇帝和皇后对视一眼,他们想了想,皇帝还是问了问昭嘉:“昭嘉,你愿不愿意嫁到楼兰去?你要是愿意的话,那我们也没什么意见。回头给你多多陪送嫁妆就是了。”
“而且我们倒是也相信平安会好好对你,昭嘉,你肯定能幸福。”
但是,看看昭嘉乐不乐意嘛。
昭嘉听到这话,一愣,立刻低下头,说不上来心里是什么感受。
自己也不知道愿不愿意。
她想了想,有点迟疑地对着众人说道:“......我要是嫁到楼兰那边去,是不是就再也见不到父王母妃,再也见不到太子叔叔、太子妃嫂嫂,还有皇祖父、皇祖母以及老祖宗了?”
听着这话,众人都点了点头,“大概是的。”
之后就听陈知宁安慰着昭嘉:“不过也不一定,要知道如今咱们周宋与楼兰这边的丝绸之路这么发达,说不定过两年,我们互相还可以通行呢。”
”回头我们两边也是可以经常见到的,你说对不对呀?”
“而且之前你二皇叔不是说了吗?回头还想去楼兰那边游历!既然他都能去楼兰那边游历,那么想必......我们也是可以去的啦。”
“要是我们想你了,直接去就是了。”
“而且你皇祖父如今马上就要退位了,回头我们也可以和你皇祖父、皇祖母一起去呀。”
听着这些话,昭嘉眼睛一亮,只是......很快眼神里的光就暗淡下去。
昭嘉有点犹豫地说道:“这样啊,平安哥哥,你等我再想一段时间,等我什么时候考虑清楚了,什么时候再过去找你,怎么样?”
姜平安点了点头,笑得很开心:“当然好呀,随便你,你想怎样就怎样。”
“反正,我等你的答复哦。”
说着,姜平安就跟皇帝皇后他们寒暄起别的话题了。
而昭嘉因为这件事情,脸蛋通红,躲在陈知宁以及姜昭的怀里头,基本上都不抬头去见姜平安、皇帝皇后他们了。
姜平安这个时候看到昭嘉那个样子,忍不住觉得有点好笑,没想到这么多年不见,昭嘉变得比之前害羞了许多。
不过,也变得越来越好看了,是自己喜欢的样子。
但是无论昭嘉变成什么样子,自己都是非常喜欢的,就算不好看又能怎么样呢?
只要她是昭嘉,自己就愿意等。
等到他们聊过之后,出了宫殿的门,姜平安则是悄悄地把昭嘉拉到一边,并且给她解释:“每一年,我都给你寄了好多好多信,只不过前几年你还回我,后几年,你则是根本就一点都不回我了。”
”这些年......我给你寄的信加起来,大大小小都得有个三五百封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为何不回我?”
“......”
听着这话,众人都是一愣。
昭嘉有些奇怪地说道:“我也不知道啊。”
“话说你说那些信,能不能是被你身边的什么人给藏起来了?”
“比如说空空大师。”
“空空大师是我师父,是绝对不可能的,师父没有那么闲,怎么会藏我的信呢?”
昭嘉立刻摇头,对着他说道:“应该是那些信......被弄丢了吧。”
昭嘉心里头有一个可怕的想法,但是自己不敢相信。
这么多信怎么可能会弄丢啊?
皇帝皇后都收到了,自己却没收到,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亲近之人,把自己的那些信都给藏起来了。
但是自己身边亲近的人......空空大师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的话,那么其他亲近的人,不就是自己的师兄了吗?
自己的十几个师兄,到底是谁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那里面最亲近的不就只有十七师兄。难不成是十七师兄?!
天哪,自己当真是不敢想象,十七师兄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有什么好处吗?
他是什么目的呢?
想到这些,昭嘉就觉得呼吸一滞。
昭嘉深呼吸一口气,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
这个时候,姜平安还在旁边跟昭嘉说了好几句话,昭嘉都没来得及搭理他,左耳进右耳出。
瞧着昭嘉呆呆的样子,姜平安就知道,这个时候她肯定在想东西。
从小到大就是这个样子,在想些什么东西的时候,旁边的人跟她说话,她总是像听不见一样。
姜平安笑了笑,一张俊脸容光焕发,把昭嘉直接看呆了。
他笑眯眯地摸着昭嘉的小脑瓜,两人对视着,姜平安问道:“昭嘉,你在想什么呢?”
昭嘉过了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她连忙把姜平安的手推开,有点脸红地说道:“平安哥哥,你这是做什么?”
“你怎么能用手摸我的头呢?”
“如今我们都已经长大了,男女授受不亲呀。”
“如今长大了,你倒是和我生疏了。”
“......罢了罢了,那就男女授受不亲吧。”
“你跟别人男女授受不亲也就罢了,怎么还能跟平安哥哥男女授受不亲呢?”
姜平安笑着逗她,“想当初小的时候,你还经常被哥哥抱抱亲亲呢。”
“哎呀,那都是小时候嘛,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咱们两个如今都长大了。”
昭嘉听到这话,立刻脸就红了,连忙对着姜平安说道:“平安哥哥,你要是下次再这么说的话,我可是生气了啊。”
“好好好,别生气,别生气。”
姜平安笑着说道,“我这不是瞧你眉头紧锁,似乎有心事的样子,所以跟你说几句话。”
昭嘉听着这话,笑容立刻落了下去,“那个,平安哥哥,我想了想,如今得跟你道个歉。”
“这是怎么了呢?”姜平安一愣。
就听昭嘉有点不好意思地低头说道:“我没有想到......你这段时间竟然给我写了书信,但是我以为你没给我写书信......一开始对你那样的态度,希望你不要同我生气。”
“嗨,我同你生什么气?我就知道我的昭嘉妹妹不会同我怎么样的。”
“只不过是平安哥哥不好,所以你才生气了。”
“但是平安哥哥以后,会好好反思自己究竟哪里不好,惹我的昭嘉妹妹生气了。”
说着,他就立刻试探性地进一步说道:“......昭嘉,咱们两个一起逛逛皇宫吧。”
“这皇宫......我已经好久都没有回来了,不知道这皇宫如今是什么样子。”
昭嘉特别高兴,点点头,蹦蹦跳跳地和姜平安一起去逛皇宫了。
而那些楼兰侍从瞧着不远处,他们的楼兰王竟然跟着朝阳大长公主在皇宫里头逛得尽兴,而且看上去也没有什么不情愿的样子,都惊呆了。
“咱们楼兰王不是最不喜欢浪费时间了吗?”
”这次出使周宋,甚至也就只有那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回去还要处理政务呢,结果如今......竟然不紧不慢地开始跟大长公主逛起皇宫了。”
但是他们想了想则明白,估计阿尔巴汗一心想把长安大长公主娶回楼兰。
既然想要把公主娶回楼兰,肯定要耗费一番心思的。
总不可能什么都不管不顾,直接就把小公主娶回楼兰了吧。
楼兰王一到京都,就和小公主一起玩。
他们两个从早逛到晚,从白天玩到黑天的事情,直接传到了京都众人的耳朵里。
京都众人也算是看着小公主长大的,这些京都百姓平日里,最爱听王公贵族的八卦,尤其是楼兰王姜平安,以及陈知宁生的大女儿昭嘉的八卦。
他们两个之间的爱情故事,流传得最为久远。
他们听说长安大长公主之所以进佛寺,而且在佛寺里面修行了这么久,就是为了楼兰王姜平安。
姜平安当初离开京都回到楼兰,短短时间内就将西域直接统一,甚至势头差点可以和周宋相比,就是为了回来迎娶他们的长安大长公主。
京都的这些八卦,很快也传到了皇帝和皇后的耳朵里。
这距离姜平安出使周宋已经有三四天了,皇帝和皇后此时此刻正在御书房,他们两个面对面坐着,旁边则是太子。
皇帝笑眯眯地给皇后拿了一块糕点,皇后温柔地也给皇帝吃了一块糕点,旁边太子则是苦哈哈地批着奏折。
自从皇帝年纪大了,眼睛就容易看不清楚了,批奏折的事情一般都是由太子代劳。
如今皇帝想着,自己反正马上就要退位,干脆将批奏折的事情彻底扔给太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