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围点打援(二)
“臧洪将军所部雄武军,已经拦住了曹洪部队。”
“曹洪所部在顺阳县驻军休整,看情况,怕是准备积蓄力量,一举突破臧洪将军所部,进而直接向西来援宛城。”
哨马禀告了最新的情报后,被士颂挥手打发走。
接着士颂顺势看向了侧身的徐庶,这次围攻宛城也好,以宛城为诱饵,吃掉曹魏关中军团主力也好,都是徐庶的主要谋划。
徐庶也赶紧出列道:“主公,宛城之西,最适合曹洪所部安置军营之所在,也只有镇平县附近适合驻军。”
“乐进将军所部二万三千人马,加上后勤五万多民夫,已经开始布置,算算日子,只需拦住三五日,再加上曹军进军的时间,到达镇平时。我军布置定然已成。”
“好,我便静待功成。”士颂点头微笑。
其实,楚军这边对付曹洪援军的策略很简单。
那就是围住宛城,在宛城城外设立重重阵地,让曹仁根本没有从城内冲出来援助曹洪的可能。
在士颂布置在宛城外的壕沟和拒马阵地面前,曹仁派出来的部队,只可能是有出无回。
更加绝的是,楚军在这边布置之后,又立起了一面巨大的木寨,遮掩住了这些布置,避免曹洪部来到之后,见到楚军布置,不敢立寨支援,立刻转身走了。
只要曹洪敢留在这里,乐进这些天带着人马挖的地道,还有在镇平附近挖的藏兵洞,都会成为出其不意的绝杀。
只要曹洪敢留在这里,内外夹击之下,曹洪所部,一路风尘仆仆地赶过来,楚军大部队却在这里以逸待劳。
再加上楚军本来就战斗力,远在曹洪所部之上。
那曹洪的八万人马,只怕是匹马不得北归了。
此刻,顺阳县东面的的楚军军营中,臧洪也聚焦了自己麾下校尉将领:泠苞、邢资、胡车儿,吴班几人。
“嘿嘿,霍峻倒是演戏演的好。”
“他让唐瞬去叫阵斗将,而后唐瞬在众目睽睽之下居然还败阵了。”
“嘿嘿,唐瞬的武艺,诸位是知道的。不但有黄老将军倾心传教,加上他本身也是勤勉的,年轻一辈之中,只怕旧没有几人可比。”
臧洪轻声笑道,眼角却不住瞟向胡车儿。
也是,在场诸将之中,也只有胡车儿有和唐瞬比较的实力了。
川中降将泠苞,向来都是被视为智统之将,邢道荣的儿子邢资,虽然也有勇武之名,但从来都是蛮勇之将,而且和唐瞬所部在“演习”中交过手,被唐瞬当面几个回合就打落下马。
泠苞倒是没有顺着这话说下去,而是具体分析道:“霍仲邈让出军营之后,曹洪那斯自以为得计,紧紧跟了过来。”
“却不知道长林军根本没有溃散,而是早就暗中隐藏起来。等他们被我楚军所破时,在败退的路上,必然要被伏击的。”
“也是,我们需要拦上一拦,但好歹不能拦得太久。可据寨而守,待几日后,做出实力不支的样子,而后撤退就是。”藏洪点头称是,不再多说。
倒是断臂将军吴班,补充了两句:“可同时让人,在去宛城方向的路上,建立一座新的军营。说起来,不过些许辎重而已。”
“曹洪攻破我军一营,我军便退入后面一营,层层阻击。”
“这些让出去的辎重,等灭了曹洪所部,终究还是会回到我们手上的。”
吴班的提议,很快就得到臧洪的认可,当即让人派出民夫,到后方再次建立军营。
翌日,曹洪果然率领军队直接冲营。
副将韩德,一马当先,挥刀劈开营门,气势雄浑,把守在附近的几个楚军小校,吓得转身就跑。
最后,还是胡车儿出手,才堪堪拦住韩德。
韩德作为演义故事里,后期敢出来带着几个儿子正面硬刚赵云的存在,武力这块,一直被人看轻,觉得他夜郎自大。
但即便是按照演义故事的设定,他们一门父子五人,面对的那人,可是赵云啊。
即便是不年轻了,但当时的赵云作为蜀汉的先锋大将,还是赵云自告奋勇,硬生生争来的先锋大将的位置,赵云自己都是提着一口气在的,存着一定要打出威风,打出功绩的。
不仅仅是给天下看,更是给他敬重了一生的诸葛丞相以交代。
所以那时候的赵云,绝不能出丝毫岔。
好巧不巧, 韩家这父子,还上来就嘴巴不干净,张口就骂,把赵云激怒,也是找死。
和那种状态的赵云交手,以那个时代的武将来看,绝对是虽败犹荣的。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姜维那样的麒麟儿。
所以韩德的武艺,真没有那么差,不和赵云对比,比普通武将是要强上不少的。
此刻,韩德一马当先,冲进了楚军军营之后,还真就只有胡车儿才堪堪抵挡住他。
两人交手了三五十个回合后,胡车儿心中安定,看出对方未必是自己的敌手,不过按照吩咐,他可没有发力,击退敌人,而是且战且退,做出一副苦苦支撑的样子。
而韩德四子,此刻也随着父亲的脚步,突入楚军军营之中,四下放火,大声呼喝作战。
“让吴班带着人顶上去,和胡车儿将军所部一起,挡住敌军,交替掩护撤退,泠苞邢资二将,随我一起直接后撤,到后方军营死守。”
“若是敌军强攻后方军营,拼死也给我顶住。不能让敌军一日之内,连破我军两处营地。”臧洪简单布置后,军令很快便传达出去。
楚军各部依照军令,立刻行动,就这样从容撤出军营,后退到了新建立的军营里,才把曹魏追兵给拦住。
而后,便是这样持续数日。
只要曹魏军队休整一番后,发力突袭,就能攻下楚军军营。
但若是想要一次性突破数座军营,那就不行。
直到十多天后,曹洪的部队“克服”了楚军的依次阻击之后,终于来到了宛城西面的镇平县东侧。
在这里,他们甚至可以远远看到宛城城池。
当然,宛城城外的连绵不绝的楚军军营,也同样映入了他们的眼中。
“不对劲,很不对劲。”荀粲虽然看不清楚军的布置,但看到楚军的军营布置,他就知道,若是自己这边想要突破楚军防线,进入宛城,是绝对不可能的。
即便是最低级的目标,那就是接应突围的部队,带着曹仁一起退回关中,其实都是奢望。
“那士颂自上次兵败颍水,南渡以后,在南面卧薪尝胆,辛苦经营六七年,凑起来了二十多万军队。”
“这次一朝功成,大肆反攻,如今正气势如虹。怎么会在宛城城下,建立如此巨大的营盘,仿佛好像要和曹仁一直耗下去的似的。”
曹洪一愣,没有想明白。
但身旁的韩德却说道:“难道不正是因为宛城地形,易守难攻。城内又有十万劲旅,那士颂担心强攻宛城,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所以围而不攻吗?”
荀粲当即反驳道:“当然不是,我若是士颂,要攻宛城,一定会注意中原动态。防止我曹魏援兵。”
“尤其是曹丕公子大军,如今被刘备拖住,只有我们关中方面能发十万军队来援宛城,我若是士颂,也不会这时候强行攻城,而是。”
说到这里,荀粲似乎想到了一个极其可怕的可能。
他语气变得急促和紧张,看向曹洪说道:“我若是士颂,麾下有二十多万强军,明知对方会有一支主力部队来援,我当然不去强攻坚城,避免被对方内外夹击。”
“我若是士颂,最好的选择,便先歼灭在没有城池掩护,散在野外的援兵。”
“最差的选择,便是让来援部队冲入城内后,一起困死在城内。”
“还是不对。”
曹洪终于是出声,反问道:“我们出武关后,先是霍峻,后是臧洪,阻拦我军许久。又是为何?”
“直到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两人加起来怎么也有四五万人马的部队,就在我们身后不远处,难道就是为了等我们冲过来后,再两面夹击?”
“那士颂小儿完全可以派出部队另外埋伏即可,为什么要派出部队拖延我等。”
荀粲一时间也没有想明白,只能说:“士颂此子,多有奇谋,我军还是小心为妙。可派出哨骑,往来武关之间,确保我军归途无碍。”
“也只能如此了。”曹洪叹了口气,继而吩咐道:“不论如何,我军已到达宛城西侧,立起军营后,看如何与宛城取得联系再说。”
曹洪立起军营之后没多久,便有人来报,说是抓住了楚国细作。
那人自称是乐进心腹之人,有机密话带给曹洪。
曹洪心中有疑,但最后还是喊来了韩德和女婿荀粲,一起在中军大帐内接见这个“细作”。
这个细作说起来,还是士颂的亲侄。
是士颂那位庶出长兄士廞的长子,名为士安,如今已近二十,在别人都年轻气盛的年纪时,他却在认清了自家的处境。
他义无反顾地,坚决站在欧夫人为代表的士家以及交州派系内部,成为士颂坚定的拥护者,甚至主张士颂称王称帝。
而且他作为武陵书院出来的读书人,跟在军中为随军参赞,开战以来,也多有功勋。
那日,正在给马良马谡兄弟汇报自家部队的后勤消耗问题,徐庶却来找马家兄弟说迷惑曹洪之计。
士安本想退出,却脑子一热,说自己也认为可以先破曹洪,之后宛城便是一座不敢轻动的死城了。
徐庶和马家兄弟看了他一眼,知道这人是欧夫人都放心的士家子弟,自然不会怠慢于他,便带上他一起商议谋划。
最终定下计谋,由他带着乐进“归顺”的信件去找曹洪。
不求曹洪信任,只求迷惑曹洪,让曹洪估计错误自己这边的突袭时间即可。
一心建立功勋,想要为士家宗族建立口碑的他,当即接下这个看似“送命”的任务。
而士颂对于士家子弟,尤其是自己这位没有什么交情的堂侄,根本没多在乎。
既然这人想要拼命博个功勋,自然也就让他去了。
士安也是胆大心细之人,见到曹军这支援兵的统帅诸人,丝毫不慌。
即便是被绑缚着,他依旧不停挣扎辩解,说道:“我乃乐进将军心腹,有机密事禀告。”
“你是乐进那叛徒心腹?我怎么没见过你?”曹洪冷声质问。
士安抬眼看去,曹洪大咧咧地坐在中间主座,他当即便可认定这人身份。
倒是曹洪身边二人,他一时间却没想起是谁,只当是普通的随军文武罢了。
“乐进将军南下以来,我便随在他身边。都统未曾见过,也是自然。我有乐将军亲笔书信,只可交于曹都统。”
士安说完,示意左右将校从他怀中取走书信。
这封书信,自然是乐进亲笔书信,是在徐庶等人的叮嘱下完成的。
信中说,他乐进受曹操厚恩,点为五子良将。
但曹操死后,大势崩溃,人心浮动,襄阳不可守。他为留下有用之身,不得不假装投降。
但士颂对他多有防备,先是在樊城一战,故意用他麾下将士去填命攻城,七八万部队如今只余两万,更有大批部队被打发南下为军奴。
他乐进现在,倍受骂名,内心煎熬。
好在如今,曹仁大军十万在城内,曹洪你这边也有十万大军在侧。
他乐进和朱灵这里也有将近三万多人马,合起来也有二十多万。
而士颂军队号称二十五万,但赤壁以来,北上途中多有损失,各地还需要分出部队守住紧要位置。
现在宛城城外楚军,怎么算也不过十七八万左右而已。
“我会劝士颂小儿,趁援军立足未稳时,进行偷袭。”
“那时,我便在楚军营内,举火焚烧粮草辎重,君可在营内设置埋伏,击溃来袭楚军,再联系曹仁将军引军杀出,大败楚军。”
“那时,我们夺回樊城,扼守汉水,静待曹丕公子大军来援,再南下复仇。”
曹洪读完“乐进”的信,轻轻一笑,不再言语。
他问了士安一些楚军布置,士安只说楚军在宛城外布置了多道防线,若非内外合力,难以冲垮楚军之类。
“你且下去休息,待我思虑一二。”
曹洪自然不会轻易信任士安,但也没有一口回绝对方。
这事情,他肯定还需要和自己信任的人商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