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围点打援(四)
曹洪的关中军,在楚军的猛打猛冲之下,根本抵挡不住。
韩德次子韩瑶,正手提战斧,浑身浴血,且战且退。
韩瑶的武艺,本也不弱,只要不是对上五虎那样的极端战斗力,一般敌将,他还是能斗上一斗的。
另外再加上,他身边穿着铁甲的亲卫,他本以为自己的实力也不弱。
结果他这个在曹军阵地一线指挥作战前线战将,引起了楚军方面的注意,率先引军攻进来的丁奉和向宠,虽然都不是出名的猛将,但麾下部队,也都是楚军主战部队。
他们都属于黄忠所部的定武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丁奉和向宠几乎是同时发现了韩瑶,带着自己的亲卫部队压了过来。
向宠还好,他并非斗将,只是想要靠自己的亲卫部队,把对面曹军的前线指挥体系打垮,而后完成这次突袭冲营的攻势。
而丁奉那边,就不一样了。
这位有着一手投枪手艺的战将,存了临阵斩将的心思。
更何况他腰间的短刀若出鞘,也有一定近身搏斗的实力。
对面韩瑶,为了争取时间,即便是心知自己不是黄忠的对手,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对上黄忠麾下将官,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于是他也就带着人死守军营防线,想要再拦截一番。
只是他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更是高估了自己身边亲卫部队的实力。
在丁奉和向宠两支部队的挤压下,他自诩战力不俗的亲卫部队,很快就被打残。
不少人和楚军交手没有几个回合,就被斩杀。
楚军的小股配合作战,在这么多年的血战和训练以及演习之下,早就炉火纯青。
他们很快就把韩瑶所部击溃。
丁奉更是抓住了时机,投出短枪,扎入韩瑶肩头。
虽然有盔甲阻隔,但韩瑶终究是受伤,只能在亲卫的护卫下,撤出前线指挥一线。
他刚刚撤出去不久,自己留在这里的军旗,便被向宠斩断。
此刻,曹军中军大帐内,曹洪,韩德已经换好了盔甲,聚集了数千全甲精锐,等待着宛城方向的消息。
但宛城那边,没有任何的动静,仿佛宛城已经被楚军拿下一般,对他们这边的苦战,不管不顾。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少年将军,穿着残破的盔甲哭着跑到了近前。
来人,正是曹洪幼子曹震。
此刻他见到曹洪,立刻哭诉道:“父亲,军营南面,甘宁那贼子的水贼军,冲了进来,和那群蛮兵合流,人数众多,不下万人。”
“孩儿匆匆组织人手去抵,王荆,夏米二位将军,更是亲自带人填上去了,结果都被那甘宁给砍杀了。”
“那甘宁还用流星锤砸我,若非身上盔甲是父亲赠给我的厚甲,堪堪挡住了那致命一击。我都回不来了。”
听到儿子哭诉,曹洪心中纠结,但还是忍不住问道:“你部那两员副将,也是关中豪强,哪会轻易被杀?”
“何况你又不认得甘宁,如何敢说是甘宁冲杀进来了。要知道,那甘宁在士颂的楚国,可是有着安南将军称号的重号将军,威名赫赫的黄忠,也不过是个安东将军罢了啊。”
曹震回答道:“不会错,就是甘宁!”
“那甘宁和他麾下亲卫部队,冲杀进来后,腰间都有铃铛,不停作响。还有那甘宁的甘字军旗,更是蜀锦所制,如何能错。”
“督都,撤军吧。”荀粲再次劝道:“东面来了黄忠,南面来了甘宁,若是我预料不错,北面来攻的部队,一定便是徐晃所部了。”
“而能指挥楚国这几员重将,一起来攻的人,除了士颂本人,再无他人。”
“这士颂是围死了宛城,直接转移大军来灭我们啊。”
“围点打援,围三缺一。”
曹洪叹了口气,现在的他,虽然算不上智统之将,但毕竟上了年纪,又是曹家宗族之中,难得有资历统御一方面军团的人物。此刻当然认清了形势,知道自己,已经处于绝对的危险之中了。
“撤!”曹洪最终做出了决定。
继而吩咐道:“韩德,你领所部人马断后,把你几个儿子聚集起来,能集中多少人便集中多少人吧。”
“至于我,我便带着中军大旗向后杀去,打开后退的道路。”
曹洪说着拎起了自己的长刀,带着能集合起来的亲卫部队向西冲去。
其实,现在的情况,正如荀粲所料,曹军军营北面,已经被徐晃冲杀了进来。
韩德的三子韩琼,领着北面的曹军拼死抵抗,好在他算是有眼力劲的,看到徐晃那开山大斧杀人如麻,也知道自己绝非徐晃对手,便躲在后面指挥抵抗,没有冲上去搏杀。
而他的这个选择,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若是他真的敢亲身上去和徐晃对抗,只怕没有几个回合,就会被徐晃给砍了,让曹军军营北面的防护崩溃。
不过他的选择,也就只能是让曹军北面的防线,多拖延片刻罢了。
而且反过来说,他拖延的时间越久,最后这边能逃走的曹军将士,反而也就越少。
随着此处楚军和曹军之间的搏杀越发的混乱胶着,再想要抽身,也就难了。
“去中军求援的人,还没有消息传来吗?北面这里,才是楚军主攻方向,领头之人,乃是楚国大将徐晃,若非父亲亲自过来,谁能挡住!”
韩琼心里着急,质问着身边的副将。
只是不等副将给他答案,他却听到了身后传来的撤兵号角。
接着,便在火光中望见中军大旗,也就是曹洪的将旗开始向西移动。
“怎,怎会如此!”韩琼有些不明白,只是被楚军夜袭而已,八万大军就要向西撤退了?
宛城就在不远处,自己这一路上击破多次楚军拦截,好不容易来到了这里,不好好抵抗一番,就此撤军,这是什么道理?
“韩三将军,副督都有令,让你速速分兵抵抗来攻楚军后,亲自率领亲卫前往中军大营处,和他汇合,而后合力突围。”
传令官说完韩德的军令之后,打马便走。但却又被韩琼死死拦住。
这个传令官韩琼是认得的,是父亲身边心腹,传出来的军令,绝计不会作假,一定真的是父亲让自己率领亲卫过去和他集合。
但这事情,他想不通。
为何好好的,就要丢下部队,集中韩家亲卫突围了。
“楚军来袭,我军挡住即可,为何不战而溃?”
那传令官本来不好多说,但现在这情况,他若是不说清楚,只怕韩琼不会让他离开,拖延时间越久,反而越发危险。
他只能说道:“楚军诱敌深入后,今夜三面来攻,出动了不下十万人马。”
“东面来的是黄忠,南面来的是甘宁,北面这边三公子知道,是徐晃。这三人的部队,都是楚军中的精锐主力。”
“另外还有蛮兵从西面混入军中制造混乱。”
“今夜我军想要守住军营,只怕难了。而我军被袭到现在,已经这么长时间了,军营东面和南面都已经被撕开了口子,军队溃散。”
“而宛城方向呢,却没有一点动作。要么是曹仁将军见死不救,要么就是宛城有心无力,甚至宛城异手了都说不定。”
也不知道是韩家祖宗保佑,还是韩德平日里的教导,真的取得了良好的回馈。
楚军趁夜杀进了军营,击溃了曹军的防备部队,但韩家诸子,居然都从各自负责的方向,全身而退。
他们全须全尾地回到了中军处,和韩德汇合。
“三哥,你可算是回来了。”带着一队铁甲亲卫,迎上最后一批撤回将士的人,正是韩德幼子韩琪。
他见韩琼回来,立刻率领韩德身边的精锐铁甲军士上前迎接。
韩琼看到自家兄弟,连忙问道:“老四,你一直在父亲身边,也在中军大帐,今夜到底是何情况,为何会败的如此彻底?”
“唉。”韩琪先是叹了口气,虽然他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但作为幼子,常年被韩德带在身边,军事素养还是有一些的。
此刻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他,只能老实回答,把荀粲的分析,和自家军队的处境说的明明白白。
韩琼听了,也是默然。
他不傻,看得出情况真如自家兄弟说的那样。
最终,还是带着自己的亲卫,跟着自家的小兄弟,退到了韩德身边。
韩德见到自己的四个儿子,好歹都退回到了自己身边,心中大定。
眼见军中大火越烧越旺,周围的搏杀和打斗声越来越近,他也没有丝毫耽误,带着自己的儿子们,在自己的铁甲亲卫的护卫下,开始向西面撤去。
还好,前面突围的曹洪,似乎很是给力,一路上他看到了不少曹军和楚国蛮军打扮的人的遗体,显然这些人,刚刚经过了一场惨烈搏杀。
蛮兵虽勇,而且还是从地道杀出。但是曹洪这边,却是一队想要求生逃命的部队,任何阻拦在他们面前的敌人,他们都会发疯一样的拼死搏杀。
尤其是装备精良的曹洪亲卫部队,作为曹家宗亲里面最会做生意的人物,曹洪可是靠着贸易赚了不少钱。
历史上,就连曹丕,都想要从曹洪这里割肉,以充实自己的“国库”。
现在眼见曹魏大厦将倾,他曹洪自然是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他花费了大价钱,为自己和自己的亲卫部队,打造了精练铁甲,甚至还装备的马甲。
这支两千人的铁甲骑军,别说是普通军卒了,就算是士颂麾下最为精锐的重装铁甲部队,只怕也拦不住其全力的冲击。
至于被陆逊派出来,走地道偷袭曹军军营的董茶那和阿会喃二将,他们麾下都是典型的轻步兵部队,突然袭击后,在军营内四处点火,追杀没有皮甲的曹魏军士,或许还行。
但面对曹洪所部精锐的突围,他们开始还想要阻拦一二,可后面发现双方武器装备的差距之后,非常明智的选择了让开道路。
别说他们南蛮军这些人了,曹洪冲出军营之后,一路向西北而去。
在去武关的路上,遇到了臧洪和霍峻二人的拦截部队,依旧横冲直撞。
硬是靠着两千重甲骑兵,冲垮了一层又一层的防线。
即便是霍峻亲自身披铁甲,带着所部重甲步兵,厚盾在前,长枪列阵,守在曹军退路的必经之处时。曹洪所部为了活命,用了最无耻的“喂刀”战法。
李傕郭汜用过,士颂自己攻城时也用过的那个办法。
曹洪驱赶一批跟着他逃出来的曹军,作为先锋部队,撞上了霍峻的重步兵枪阵。
楚军长枪兵的长枪上,挑满了曹军躯体,曹军和重装步兵混战在一起时,曹洪带着自己的铁甲骑兵,根本不顾交战双方的情况,直接发起无差别冲击,硬生生地突穿了霍峻的阵地,带着一千五百多重骑,扬长而去。
后面掉队的曹军,曹洪很有自知之明的选择了忽视。
只救出自己能救出来的人,至于有心无力的部队,若是想要顾及,只会是给自己拖累。
当然了,突围成功后,荀粲带着几千常规军队,按照曹洪的吩咐,留在军营外不远处,等着和韩德部队汇合,凑齐了约莫万余人,才再次出发。
他们沿着曹洪为他们开辟的突围道路后撤。
只是他们也都清楚,自己这支部队想要突围成功,回到关中。
可比只带着铁甲骑兵突围的曹洪,要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