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中原巨变
楚军先是把那些腐烂牲口的残骸血肉,大批投入城中。
而后,跟着投掷毒品。
用一些劣质易碎的陶制品,装上毒液毒粉,封口之后直接投掷。
这些东西,砸到宛城城墙和城内后,当场碎裂,里面的毒气,当场便扩散开来。
楚军这样用毒砸城数日。
首当其冲被影响的,便是站在宛城城墙上的守军,现在,他们在城墙上,根本站不住脚。
一些军士明显就是中毒了。
四肢无力,咳嗽不止,半天之后,便开始吐血,半夜,就开始死人。
整个曹军,为此人心惶惶,没有人敢去城墙上站岗守护。
但即便是这样,曹仁也不敢不派人去守住!
万一楚军这边,趁着自己人心不稳的时候,派出精锐部队,偷偷登城,他这城墙就没了。
在没有想到好的办法前,曹仁只能是一批又一批的派出部队,填上城墙。
唯一的改动,就是规定好了时间,让他们各部轮换。
即便如此,但还是有不少人中毒。
而后城内,慢慢有开始传染蔓延的迹象。
曹仁也是心狠,只要是中毒而得病死的,全部焚烧之后,挖坑埋了。
后面,曹仁不再派自己的军士上城楼眺望了,而是抓捕城内百姓,逼着他们上城楼盯着楚军。
这些人只要是得病中毒,立刻就杀。
城内百姓,被他当成了消耗品。
在他看来,这些百姓留着,也是白白浪费粮食,反正自己是准备杀身成仁,为曹魏殉国的。
这些人,也刚好可以和他一起,为曹魏殉国也挺好。
楚军这边,其实也有人根据战况,提出过其他的建议。
就好像刚刚带着十万多军队,从武关方向回来的陆逊。
他就找过士颂,建议士颂可以仿效和孙策交战时那样,修建高台,逐步推进到宛城周边。
这些高台之上,可装上投石车,直接用巨石,砸向宛城城墙和城内。
“我军器械,远比曹军精良。投石之远,也远超曹军。”
“只要我们修筑起高台,架起投石车,日夜轰击。曹军守兵,在城墙上根本站不住。我军可逐渐将高台,修到宛城周边,后面直接砸曹军城内城坊。”
陆逊的计划,其实也是稳扎稳打的谋划。
和士颂知道一种类似于“防御塔攻击流”很类似:那就是把自家的防御塔,直接修到对方的基地边上去。
而且还不是一座防御塔,而是防御塔群,强行清理掉对方的基地。
只是这个办法,贾诩怎么可能想不到,士颂怎么可能不知道。
关键问题是,这个办法虽然不错,或许也能破城,但还是那个问题,这个攻击方式,不可能杀光曹军。
最后,还是需要楚军的部队,冲进城内,去和曹军打巷战,搏杀一番。
而巷战带来的损失,绝然不小。
而目前情况来看,那样的结果,就是搞不好楚军这边会有什么样的损失。
而贾诩这招用毒之后用火焚城,虽然损阴德。但把对面的军队,先全部毒一遍,然后再烧一遍之后,对面只怕也就没有抵抗的余地了。
到那时候,再派人杀进去,自然可以把自己这边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行,伯言可用蛮兵营为监督,再调集五万民夫配合,就在宛城南面,开始堆高台。”
“你可建起一座高台,便组装一架投石车,轰击宛城。”
“后面逐步推进,至于徐晃部,继续按照文和先生的布置,日夜投毒之事,一并不停。”
士颂心想,这次我这边二三十万人马,围攻曹魏十万人。这种富裕战,自然是敞开了打。
“这一次,我军多管齐下,用最小的损失拿下宛城,杀了他曹仁!”
士颂也算是从善如流,当即就同意了陆逊的建议。
只是,就在士颂慢慢磨着宛城的时候。
东面,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本来楚军也有暗部在东面,遇到重大情报,自然是会飞鸽传书。
但却不知为何,可能是这个办法被曹魏和刘备所熟悉。
又或者,早就对楚军中枢,有着深刻了解的卧龙先生,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士颂围攻宛城,西取武关这段时间,还真就连一只飞鸽,都没有收到。
士颂这边上次得到的消息,还是刘备和曹丕双方,依旧在许都对峙。
但很快传来了劲爆的消息。
曹丕大败北走!直接退过了黄河!
刘备占据了豫,兖,徐三州不说,还占据了扬州江北两郡。
北面青州的军阀头子臧霸,也向刘备递交了臣服文书,表示归顺大汉。
当然,臧霸的“归顺”还是有些说法的。和当年江夏太守黄祖,名义上归顺刘表的情况很是类似。
那就是名义上,我愿意认你为主,但是我自己的地盘,依旧我自己做主。
说白了,就是我是地方军阀,割据一方,明面上,认你为正统。
只不过即便是这样,对于刘备来说,也就够了。
被曹操从黄河赶到了长江的他,也算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从长江一线,反推回到了黄河一线。
具体的情况,还是暗组的探子,亲身跑马,来到宛城大营,士颂这边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原来,正如士颂所料,不论是曹魏还是刘备,都开始防备着士颂这边所谓的飞鸽传书之法。
他们专门训练的射鸽队,遇到鸽子就射杀,让暗组不少传递情报的鸽子都变成了鸽子汤。
还好士颂有保密意识,暗组里面,早早就设置有密语。
另外,就是传递的情报,也不过是最近东面的战事而已,对面只怕比自己还要清楚,现在战局是怎么回事。
那探子喝了一大口水,顺了顺气后,才把东面的情报,详细说来。
“我们发现飞鸽传,难以成行,便有心快马来报。”
“只是不论曹魏也好,刘备也好,在东西交通的路上,多有布置。”
“双方哨骑战,本就惨烈,我们人少,难以冲出来,所以也就一直在等机会。”
“直到最近,曹丕大败北走,刘备军忙着占据州县,我们才趁机带着消息过来了。”
马谡呵斥道:“哼,你们倒是惜命。就眼睁睁看着刘备全取中原之地,占尽了兖,豫,徐三州而不报吗?”
那探子听了,羞愧低头。解释道:“实在是没有料到,刘备会取得如此大胜,而且如此迅速。”
原来,刘备大军金蝉脱壳,用假的中军大营,拖住了曹丕主力。
面对曹军试探,诸葛亮一人一车一书童,当着曹军二十六万大军的面前,打开军营寨门,悠然抚琴。
那琴声,悠扬婉转,丝毫不乱。
曹军这边,曹丕也好,司马懿也好,都是号称文雅之人。
觉得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还能有这样的心境,自然是身后有所依仗,便不敢轻举妄动。
再后来,徐州投降刘备的消息传来,曹丕直接懵了。
心说就算是你刘备曾经在徐州经营多年,有些人望。也不至于刚一过去,徐州上上下下就直接投降了吧。
那边好歹还有个曹植啊,不是听说李典也带着赤壁的一部分败兵过去了吗?还认了曹植的王位。
那李典是废物不成?
曹丕的头上的问号还没有消除,就得到了李典率领败兵来投的消息,更是带来了陈登叛投刘备的消息。
后面根本不用想,刘备主力去了徐州,那么肯定会和南面的孙权一起,拿下合肥。
“我军可立刻发兵,拿下对面刘备军营。”曹丕当时就暴怒起来。
不过,他还是被司马懿给劝住。
司马懿说:“刘备占据徐州,必然会和南面孙权联兵攻下九江,庐江等地。”
“而后刘备孙权联兵一起,也有二十余万人马。西面士颂,在宛城还有二十万人。若是士颂弃了宛城,率领大军过来,和刘备孙权一起夹击我军,我军必败。”
曹丕听了这话,也是大吃一惊,连忙问司马懿怎么办。
司马懿想了想,说现在可以肯定,对面的刘备军营,就是虚张声势,根本不用理会。
他建议大军直接转头向东,速攻徐州。
同时,传令青州臧霸配合,两面夹击刘备。
兖州这边,也将大汉朝廷剩下的公卿百官,全部北迁到邺城,等这次战事结束,必须行大事以安人心,正名分。
或许是司马懿最后一句行大事,说动了曹丕,让他想要早早结束这番战事。
于是,曹丕当即就率领大军,向东而去。
然后,一头闯进了诸葛亮的埋伏里。
原本,曹丕计划模仿当年曹操的进军路线,直接走直线过泰山郡后,先攻小沛,后拿下邳。
他不求把刘备军消灭干净,但也能打出威风,起到压制刘备及孙权联盟的作用。
别的不说,他的战略意图很明显,那就是稳住青州,以及徐州北面,而后连接兖州,占据黄河南岸的一部分地盘。进而逐步收拢豫州和淮南旧地。
曹丕的想法很好。
结果,估算着时间的他,小心戒备的司马懿,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徐州,都默认刘备军主力在徐州。
但问题是,刘备的主力部队,确实在徐州。但留在许都方向,用来做疑兵的部队,也不全然就是幌子。
那里,还有关平刘封等所谓的“小将”。
关平刘封绝非普通年轻将领,他们二人,早就跟着大军参与过多次行动。
而且这次,他们手上,也有着诸葛亮留给他们的锦囊。
于是,当曹丕大军移向徐州的同时。关平刘封也带着数千精锐摸到了他们身后。
按照诸葛亮的计谋,全军换上了曹军服饰,装作押运粮草的部队,把一大批引火之物,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运了进去。
后面故事,倒是简单了。
大火燃起之后,刘备亲自率领张飞截营。
当年曹操攻徐州,郭嘉料定刘备来袭,从而布置反埋伏,打了刘备一个措手不及,损兵折将,败走河北。
这一次,刘备把这笔旧账,连本带利,都从曹丕身上拿了回来。
曹丕大军,首尾不能相顾的危机时刻,关羽和赵云更是率领两支劲旅,从左右杀入军营。
这一夜,小沛城西,明明是曹军人数更多,但偷袭得手的刘备军,仿佛有如神助,一夜之间,就完成了蛇吞象的壮举。
这一战,曹丕损失十多万人马,最后只能带着不到六万人马,逃过黄河。
而刘备,却是收拢曹军溃兵之后,再次进行整编。
进而顺势以关羽为先锋大将,张飞,赵云护卫中军,直接杀向陈留,准备拿下兖州。
也正是这时候,刘备打出了“再造大汉”的旗帜。
他在小沛,自称沛王,颇有呼应当年刘邦沛公的称号。
更让士颂没有想到的情况,也在这时候发生。
随着曹丕北退,孙权南走,士颂又喊出了杀光中原世家门阀的宣言。
整个中原地区,仿佛一夜之间,冒出了无数大汉朝的忠臣义士。
什么原来都是受到了国贼曹操的压制,不得不虚与委蛇,如今刘皇叔王师归来,他们这些人,自然就又冒出来。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别的不说,中原世家之中,变脸的人还真不少。
首先是荀家,荀家子弟直接站出来,说荀彧就是汉室忠臣,结果被曹操所骗所杀。
说我们荀家,本来就是一心为大汉尽忠的家族,现在留在颍川,留在兖州的荀家,自然是倒戈刘备,上为大汉朝除贼,下为自家报仇。
反正对于荀家来说,刘备成为了他们目前唯一的选择。
反正荀彧,荀攸都已经死了,士颂已经说了要把他们荀家灭门掘坟,一个不留。
他们荀家也直接“分裂”,一部分人,跟着曹家渡过黄河北上。
一部分守着祖宗家业的人,就地投降了刘备。
至于颍川陈家,那更直接了。
司马懿的好朋友,九品中正制的构思者陈群,原本历史上,就是刘备的手下。后来,陈群是被家族逼着离开刘备,投效曹操的。
现在刘备回来了,陈家自然跟着陈群,再次站到了刘备一边。
以刘备的心胸,对陈群的器重,自然毫无保留的接纳。
还有兖州诸多士族门阀,都打出了当年响应吕布、陈宫的号召,在刘备帮助陶谦守徐州的时候,在兖州“起义”对抗曹操,帮刘备解围徐州的旧事。
这些人,绝口不提后来他们如何帮着曹操赶走了吕布陈宫,又是如何巴结曹操,全族为曹操效力,南征北战,建立曹魏基业的事。
在他们口中,这些事,都是曹操逼迫他们做,或者曹操骗他们做的。
他们以为自己是在为汉献帝刘协效力,还以为曹操真的是忠心耿耿的大汉丞相。
结果现在看来,曹操却是国贼。
现在,他们有机会做个好人了,做个大汉忠臣了,他们也愿意抛家舍业,全部献给刘备军,为复兴大汉,尽献力量。
对于这些人,刘备也好,诸葛亮也好,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同样是照单全收。
于是乎,加上曹丕败兵,徐州旧部,合肥守军,门阀仆从,刘备麾下,一下子聚集起来了小三十万人马。
还有中原地方的世家门阀,提供后勤支持,为刘备捐粮捐钱。
可以说这一下子,刘备要兵有兵,要粮有粮。
和曹操不一样的是,他还有正统旗号!
再加上那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的话,越发的流传开来。
仿佛所有人都认定,刘备会成为曹操之后,掌握天下权柄的人。
当然,不是这些人刻意去忽视士颂,而是这些人没有办法投入士颂麾下。
毕竟在士颂这边,这些中原门阀,要么上了灭门名单,要么得按照士颂的新法改革,沦为寒门,失去土地和家仆。
不论什么结果,这些都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而刘备,成为了他们唯一,且最好的选择。
既然如此,这些人自然全部都跑到了刘备麾下,为刘备造势。
毕竟两汉四百年,都是刘家和外戚掌握中央,门阀世家掌握地方的玩法。
这套潜规则,大家都愿意继续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