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黄权的表态,益州派系中的许多人,也都站了出来,纷纷表态。
他们倒是简单,直接表态,他们支持交州派,也就是士家宗族的建议。
但越是这种时候,越发的混乱。
士颂的另外一位“兄长”,有聪慧之名的士干,却站起来,发声询问。
“可那刘备,也是汉室宗亲之后,又有皇叔之名。”
“如今他也已经称帝,号称延续汉统,我们若是也称帝,会不会显得我们乃是汉室反贼?”
说起来,士干算是士燮几个儿子里面,处境比较好的了。
当年他也勉强算是没有找士颂麻烦的人,而且很自觉的交出了所有权利,当个普普通通的宗亲过活。
只是他这人这些年来,越发的谨慎小心。
只要听到有人提及让士颂归还权利给士燮,士颂来当“世子”的这种说法,立刻就检举告发,生怕自己被牵连。
但也正是他这样“胆小懦弱”的无能表现,让他得到了欧夫人的认可,毕竟是士颂的亲兄弟,虽然和士颂不是一个妈,但也是士燮的儿子。
在交州启用这种人,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而士干,也没有辜负欧夫人的期望,完美的执行了工具人的任务。
如今他已经是“楚国宗正”一类的角色了,当然,背后做主的人,肯定还是欧夫人。
也正因为如此,士颂麾下文武,还真没有把他这个“宗亲”放在眼里。
“笑话,那刘备若是以汉朝宗亲血脉就能称帝,这世上能称帝之人,数不胜数。”
“难道随便找个姓刘的宗亲,就能称帝吗?”
“要是真论起来,当年的刘晔刘子扬,还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之后。总比他刘备这个西汉时的中山靖王之后,血脉更近吧。那刘晔不也没有称帝吗?”
马谡口中的刘晔,正是当年投效过楚国,后来北伐被俘,屈膝投降曹操的刘晔。
说起来,刘晔也是憋屈。
历史上的他,明明是汉室宗亲,结果跟着曹操曹丞相扫平天下,打着打着,曹丞相就成了魏王。
之后,他也就被闲置了,后面曹丕篡汉,他这个汉室宗亲还给曹家上书,计划灭吴破蜀。
有人说他没有志气,没骨头。
明明都是汉室宗亲,他和刘备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但从他的角度出发来看呢?不过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已。
他是有才华,但他的才华也不能太耀眼。
否则,顶着汉室宗亲的身份,又才华横溢,那就是找死。
他的才华需要有用,但又不能有大用。研
究霹雳车,帮助墨家改造工具,堪堪适合。
随着曹操兵败身死,现在他人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此刻,刚才辩论半天,现在依旧情绪激动的蒋干,立刻大声说道:“嘿嘿,那刘备其人,心怀叵测,虚伪仁义,怎可为帝。”
士颂听了这话,心里忽然想到一个说法: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刘备是什么人,天下人早有定论。
你说他是伪君子,别人当了一辈子的伪君子,那到底是伪君子还是真君子呢?
何况刘备其人,爱民如子,从不屠戮百姓,对兄弟手下,义气为先。
虽然现在立场对立,自己和刘备都成为了角逐天下的人,但是在士颂心中,对刘备乃至于对刘备集团,更多的是尊敬。
只是士颂也知道,自己和刘备以及他背后的“汉王朝”支持者,只怕是没有缓和的余地。
自己能做得,不过是最后的争霸之时,若是自己得胜,不会向对待曹操和他曹魏近臣那样狠,即便是杀了,也会给与厚葬,以示尊敬。
“那刘备两个儿子。”
蒋干还在那里侃侃而谈,依旧还是老生常谈,拿着刘封刘禅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封禅”来做文章。
武陵书院这边的大儒们,自然是以刘封本非刘备亲子,而是寇氏子弟来应对。
他们说蒋干这是阴谋论而已。
其实,随着马谡,蒋干等人的表态,荆南派系的态度已经越发的明显,那就是以刘巴为首的荆南派系,也已经隐隐表明了态度和立场,那就是坚决站在士颂一边,为士颂的利益最大化服务。
现在看来,士颂称帝,似乎才是是最大的收益。
他们这些人,常年以士颂的原从心腹自居,当然是要有所表现的。
现在看来,就剩下最后一个派系态度未明了。
裴潜看了贾诩一眼,知道现在还不是各派系大佬发言的时候,自己也不能轻易站队,只能以询问的口气,半建议、半询问地试探道。
“我们是否也可以学习汉高祖之策,为陛下发丧。”
“当年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讨伐项王。如今我们一样可以为汉献帝发丧,以讨伐刘备之名,彻底和刘备割裂。”
“噢?”
士颂心说不错,这个角度倒是新颖。
刘备和曹丕之间,互相指责对方,说对方害死了汉献帝。
当然了,他们双方,肯定都不承认是自己下的手。
天下间,关于汉献帝之死,也是众说纷纭,显然已经成为了悬案。
现场的聪明人,自然都明白裴潜的意思。
那就是士颂集团也和曹丕一样,以认定刘备杀了汉献帝的方式,不认刘备这个皇帝。
徐庶当即分析道:“若是我们以此名义,直接和刘备翻脸,出兵东进,拿回江夏,汝南郡自然没有问题。”
“我们甚至还可以联合孙权,臧霸等人,一起向刘备发难。”
“但问题是,我们还需要继续和曹魏敌对。”
“名义上,我们是占据大义,上承天命,下顺人心,扫灭群雄,一统天下。但实际上,却是树敌颇多。”
徐庶话音方落,人群中,又有人嘀咕了一句。“若是有人,说我们向刘备的季汉出兵,是叛乱汉朝,以下犯上怎么办?”
显然,人群中,还是有人心念大汉的。
贾诩在心里长叹一声,终于出声:“实际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名义来说,只要我们宣传到位,甚至都不用我们宣传。曹魏,孙吴,还有藏齐,都会宣传大汉已灭。”
“在四方诸侯眼中,我们所攻击的刘备,不过是居心叵测,甚至加害陛下的乱臣贼子而已。”
显然,他知道现在自己必须表态了。
否则,整个荆北派系若是站到了士颂集团的对立面,那就危险了。
现在唯一的“保汉派”,只有武陵书院的那些书呆子。
但是石韬不傻,他被这些读书人逼着站出来,去劝士颂继续在名义上支持汉朝。也不过是作为读书人,尽读书人的一份心意。
毕竟他们也知道,即便是现在名义上和他们是一个派系的陆逊,那也绝对是士颂的无条件支持者。
更别说陆逊手下那五六万人马,基本上都是南蛮部族训练的军士。
根子上来说,这些人都是只认得士颂,不认什么大汉王朝的。
看到贾诩表态,现场仿佛下了定心丸一样,几乎所有人都站了出来,各种分析和提议,说天下形势,说人心向背,说天命所归,说士颂雄才。
几乎在所有人看来,现在收复失地,占据半壁江山的士颂楚国,已经有了睥睨天下的资本和力量。
如今中原大乱,群雄四起,放眼天下,只有士颂的基业最为稳固。
楚国这边,有着荆南和交州乃至益州的基本盘。
再加上向南开拓的都护府地盘和资源,能源源不断的北上输血,楚国原本主力军队二十四五万。
北上收复荆北诸郡的过程中,招降纳叛,现在军队人数早就突破三十余万。
这还是士颂不停消耗投降军队,把大批部队遣送南去开荒后的结果。
若是再征集民夫,士颂完全可以再一次轻易地组织起“五十万大军”北伐的旧事。
而现在,挡在士颂面前的曹操和郭嘉,早已经不存在了,中原之地,也已经崩了。
都到了这份上了,还装什么啊,直接称帝,还基本上算是名正言顺的称帝,反正皇帝都已经不明不白的死了。
这时候称帝,又有什么不行的呢?
此刻,就连刘巴都站了起来,捋了捋自己的胡子,说道:“天命有轮回,这也是主公你一心活人,为百姓广施仁德的反馈。”
刘巴的话里,有几分感慨。
当年士颂风雪天请他出山时,自己想的只是帮一帮这个地方“山大王”,让周边百姓,活的更好。
也顺便,想要试一试自己的变法之能。
结果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这条路走通了,而且从荆南一隅之地,走向了大汉十三州。
“九鼎轻重,我儿可问之。”
欧夫人嘴角轻笑,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早已经不是当年心机深藏的毒蝎妇人了。
这些年,她以“太夫人”的身份,在楚国境内,帮助士颂安稳人心多年,她也有些富态了。
也只是在这一刻,她想起儿子从前的年少气盛,心中也是百转千回。
自己这儿子,还真是了不得啊。
看到如此多的人支持自己,士颂的眼中也变得炙热起来。
他缓缓站起身来,再一次的环视周围文武,心中,也是燃起了无限豪情。
是啊,曹操都已经被自己砍了脑袋,刘备本就是无根之萍,孙权的十万大军已经惨败回去了,这天下,还有谁能是自己的对手!
这天下,我若不称帝,何以安天下?
士颂的手,握紧了自己的佩剑。
这一剑拔出,那这汉家山河,也就到此结束了。
只是忽然有个声音,在内心叹息。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就在士颂准备不顾刘备,自己也要称帝的时候。
一个人,站起身来,把他给拦下了。
这人看起来有些精瘦,但却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书生感。皮肤甚至有些黑,但眼神却很是坚定。
这人正是蒋琬,乃是刘巴很中意的“传人”。
在荆南派系内部,已经有一批人,站在了蒋琬的身后,觉得他可以争一争荆南派系第三代领军人物的位置。
毕竟,荆南派系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现在有刘巴压着,刘巴之后还有马良这个中生代主力中坚。
但马良之后,应该就是马谡和蒋琬之间,出现一位荆南派系的领军人物了,毕竟等他们成长起来,别说刘巴了,就是马良徐庶这些人,也应该退下来了。
“我以为不可!”
蒋琬在一片称颂的环境下,忽然站起来唱反调。
这和他从前的人设,完全不同,倒是让很多人都诧异起来。
再想想,蒋琬作为刘巴的弟子,难道这后面是刘巴的意思。
但刚才荆北派系的马良,徐庶等人,可都是坚定的“称帝派”啊。
其实,就连刘巴自己都愣住了。
别人不知道蒋琬,他还不知道吗?什么事情都是谨慎认真,反复思量后,才会去做。
现在,关系到士颂是否称帝这种大事上,他蒋琬怎么可能不好好思索一番。
“公琰,此事关系重大,可是你想到了什么?”
刘巴这话,看似询问,又何尝不是对蒋琬的维护。
暗示周围的人,蒋琬可能是想到了些什么,是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
蒋琬不急不慢地给士颂和刘巴行礼,而后朗声说道。
“楚侯,从前天下离乱,您不停的收留百姓,积蓄力量。”
“现在,为何不把心思放在这些事情上了,却把精力,浪费到考虑那些虚名之事。”
“在下以为,若是我楚国实际力量到了,名义自然也就来了。”
“根本不需要我们,特地去做什么。天下归心之后,自然水到渠成。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收流民,活百姓,广囤粮,缓称帝。”
蒋琬的话,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词:实至则名归!
蒋琬并不是所谓的刘家天下的保卫者,要去保卫所谓的汉室血脉。
他所愿的,是天下万民都能得到更好的生活。
这也是在刘巴的教导下,他认知的提升。
在他看来,士颂是否称帝,对于现在的楚国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帮助,甚至还会让有些心怀汉室的人有所动摇。
但若是顶着汉室所封的楚王名义行事,一来,没有大义上的亏损。
二来,可以顺理成章的拿下江夏和汝南郡,完全恢复从前颍水之战前的地盘。
三来,避免和刘备反目,可以让刘备在中原吸引曹丕,孙权和臧霸的注意力,让楚国可以再次兵进司隶,全力占据关中平原。
“而后,我们东面以刘备为盾,顺势拿下司隶,西定雍凉。”
“再积蓄力量北上,拿下并州形胜之地。自西向东,不说吞噬天下,占据河北完全无碍。”
“而且,如今这大汉天下,如文和先生所言,根本不用我们去刻意宣扬什么,天下人心,自然明白。从前那个大汉朝,已经完了。”
“待那时,我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这是否称帝,真的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我们刚刚收复荆北和汉中郡东部地区,人心未安,且军心可用,当继续内安百姓,外拓疆域。”
“此刻称帝,岂不是把这一股子锐气,白白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