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眼前的这个自治区专门用来展示轻工业产品的展厅,
里面的货物可以说是林良满目的,
这就是李鸿章的第三个感受全,
李鸿章觉得自治区的轻工业生产的类型实在是太全了,
李鸿章只是不知道这些就是自治区完成最初工业资本扩张建立的基础,
没每个想要发展工业的国家都有这一个最初的原始资本扩张,
刘耀明的选择就是强大的轻工业来完成,以及不给人们发工资,钱省下来发展工业,
这才是让自治区渡过了最初的资本积累过程,
李鸿章虽然不懂得工业最原始的积累这个道理但是他却知道这么庞大的轻工业大清要想发展建设起来这里面所花费的钱财绝不是给那老佛爷建设几个园子那些钱可以达到的,
这也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看的李鸿章眼花缭乱的但是要想实现横在李鸿章面前第一个问题就是朝廷的制度,
大清做不到,旗人的问题不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那就无法发展起来,那些满清的皇族更是绝上加绝,
从当初的参加庆典到今天来到自治区自己参观了这么久的世界各国的工业了但是越看越绝望,
没有出国之前自己觉得工业艰难但是出了国现在自己感觉都快要绝望了,
就算是有着和自治区交换人口的贸易也是不可能建立起来一个工业体系的,
其实李鸿章不知道的是刘耀明很早之前就尝试过扶持国内的工业发展的,
当初常广盛带着那帮子广东的商人找上自治区的时候刘耀明当时就有了扶持国内发展工业的想法了,
这主要的原因第一就是为了开拓第二市场,
自治区目前的主要市场是美国市场,之前因为自治区需要发展工业的所以刘耀明是努力的往美国市场上靠近,
所以这些年来不知不觉间自治区和美国的市场越来越紧密了,
但是随着自治区不断发展起来的工业自治区对于美国的工业需求在逐步的变弱,
到了现在已经可以说是除了高端产业了几乎剩余的产业也只是自治区自身规模不够大的原因了,
但是这些可以随着时间慢慢的扩大,至于高端产业了刘耀明已经决定拔苗助长了所以也就不需要了,
毕竟几十年过去了自治区不在是当初那个就算是有着高端技术也没有能力制造出来的工业水平了,
而刘耀明确实有些等不及科技按照历史的进程自主发展了,
所以和美国的贸易逆差开始转变了,因为美国的经济复苏的所以美国民众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了,自治区这些新的产品成为了他们的首选了,
所以贸易逆差开始转变了,
刘耀明已经开始想办法去平衡这种贸易逆差了,
不然自治区这样不断的扩大美国市场的就会导致美国人的财富不断的流入到自治区来这样从个人来看是好事毕竟自己越来越富有了,
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讲就不是好事了,贸易要公平的对待不能够说是一家独大的,
所以刘耀明需要想办法将从美国挣来的钱在花到美国去,
首先就是石油,
不断扩大的炼油产业就是贸易逆差的平衡点之一,
矿产就是第二个平衡点,
大量的进口美国的矿产是刘耀明找到的第二个平衡点,
第三就是肉类的进口,
自治区这些年虽然农业养殖不断的发展但是还是有些差强人意主要是人口不断的增加的缘故好不容易养殖业满足了人数的要求了但是自治区的人早已经不是当初那点人了所以养殖业一直以来就是差强人意的,
这种平衡贸易逆差的办法虽然短暂的解决了双方的贸易逆差但是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原料相比较工业产品来说还是价格便宜了,
所以美国需要出口大量的资源给自治区这样才能够买到自治区的工业产品的,
这样的模式时间久了那么问题就会诞生的,
这就是刘耀明为什么要开辟第二市场的原因,
他需要贸易从美国的贸易市场中转移出来一部分到大清去这样就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了,
万一有啥问题不至于让自治区的工业无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