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东南事务
广东行省广州虽然改名为南海府,但朝廷三大水师之一的南海水师驻地却不在南海府,而是向南移动到了广西行省的钦州宁越府。
东南诸藩国中,大越李朝大概占据着后世越南的北部,占城国占据着越南南部,但越南最南部,却不属于占城,而是被吴哥王朝占据了。
占城国在五代之前,被隋唐称之为林邑,其正式国号为占婆补罗,在梵语中,“补罗”意为“城池”,故而中原王朝如此称呼。
李俊海舟入南海之后,就在广西行省沿海、广东行省的雷州半岛、琼崖府等地,修建了数个大小港口与码头,与朝廷水师在辽东、朝鲜海域一样,南海水师也成为了东南海域的霸主。
故而在大越李朝、占城、吴哥、暹罗等东南诸国纷纷遣使者入中原,同新汉王朝确立了宗藩关系之后,鸿胪寺出面与诸国使者谈判,租借了占城国的“丹纳”地,并改名为岘山港。
这个岘山港,就是后世越南的岘港,而占城国之所以如此痛快地答应租借,原因追溯起来,还是前宋遗留的老问题。
二百年前,交趾地区爱州地方豪强吴权在白藤江之战击败了南汉大军,建立了吴朝,交趾自此脱离了华夏。
到了宋太宗时,交趾政权更迭为了丁氏为静海军节度使,内部发生动乱,黎桓成为权臣,妄图取而代之,宋太宗认为这是讨伐的好机会,于是派荆湖士卒两万南征,结果与南汉一样,又在白藤江收获了一场惨败。
这一次惨败后,宋太宗加封黎桓为静海节度使、交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安南都护、交趾郡王,于是黎朝被中原王朝认可了交趾之主的身份。
有了中原王朝的认可,黎朝便以“东南小中华”自居,觉得自己继承的是唐朝在东南的治统,于是开始向南入侵占城。
自此黎朝以及后继的李朝便不断发兵攻打占城,西面真腊人建立的吴哥王朝也不断入侵,可以说占城一直处于被两个小国夹击的战争中。
作为名义上的宗主国,前宋对东南事务毫无任何影响力,就看着三个藩属小国互相打斗,最近的一次,就是三十多年前,李朝名将李常杰病死前一年,占城再次被李朝击败。
所以新汉建立后,占城国虽然不是第一个主动派使者入贡的东南小国,但对中原王朝的态度相当热情,前次李俊领水师攻三佛齐,占城方面主动开放了港口,并且提供一批粮草。
因此朝廷与占城商议后,便将占城与李朝北部的港口城市岘山港租赁了,南海水师也在这里驻扎了一部船队。
故而朝廷的态度很明了,就是要拉偏架、支持占城,并且在李俊所领水师的“调解”下,吴哥王朝与占城国也坐下来和谈,划定了在占城国西南的疆域。
这一次和谈后,吴哥王朝便将东南外海的昆仑岛让了出来,昆仑岛就此成为中原昆仑奴贸易的中心,诸藩国捉捕而来的昆仑奴,都在这座小岛上发卖。
朝廷支持占城、调和真腊,这让大越李朝很是不满,受限于越南的地形,交趾地区的王国,往往顺着海岸线向南进攻开拓,现如今南海水师租借岘山港之后,就堵死了李朝向南扩张的任何可能。
但不满归不满,由于国主李乾德在位期间数次发起对外战争,李朝的日子也不好过,毕竟一个小国,国力是无法支撑连年的战争的。
在王伦发起灭金国之战的前一年,李乾德病死,其侄子李阳焕继位,数次遣使者入开封府请求册封,王伦一直拖到洪武十年才派礼部官员南下,封其为交趾郡王。
李阳焕名位不正,而且又不是李乾德的儿子,上台后由诸大臣辅政,国内又发生了数次地震,为了改革,李朝便效仿中原,将被官府没收的官田分给百姓,又命禁军也就是李朝六军“更番归农”。
简单来说,李朝的政策就是中原均田令和军队屯田的翻版,如果推行到位,未必不能增强国力。
但问题就出在了李阳焕本人身上,他是李乾德的侄子,便效仿宋仁宗、宋英宗故事,要将自己的亲生父亲拜为太上皇,在李朝掀起了大越版的濮议之争。
若王伦早点儿册封,或许李阳焕的地位更稳定一些,但发现李阳焕亲政不久就搞这种事情,王伦觉得,不让李朝内部更乱一些,简直对不起如此配合的李阳焕。
中原王朝迟迟不认可李阳焕的地位,李阳焕又在国内掀起了党争,而他本人十多岁时就体弱多病,于是李阳焕又搞了一个更骚的操作,他居然效仿秦始皇,宠信佛道,并派船队向西,前往天竺求取仙药。
这让广西的官员们、南海水师的将领们都觉得,朝廷不攻打李朝、收复交趾,简直是在浪费送上门的大好机会啊!
而且李阳焕效仿中原推行的各种富国利民政策,由于监督监管不到位,官府发放的官田,多被贵族、豪族、大户所霸占,民间少地或者无地的百姓并没有因此受益。
让正规军搞屯田,简直跟后世越南让军队经商如出一辙,李朝的六军将领们在获得了屯田权力后,便专心致志地做起了另外一件与屯田丝毫不想干的事情,那就是将李朝的粮食大量出售给南下的中原商队。
反正王伦收到从大越李朝传来的各种消息后,只能感叹历史从来都是如此地相似,知道越南喜欢模仿中原,但是万万没想到,居然能够模仿得如此不伦不类。
国君年少且多病、权臣辅政、党争四起、佛道猖獗、军队败坏,这是妥妥的亡国之相啊!
但深思熟虑了许久,与朝中众臣数次商议讨论后,王伦仍旧决定,按照此前的计划,先攻大理国,再收复交趾。
攻打大理国的好处在于,大理国境内的铜矿、银矿,可以立即被朝廷所用,毕竟大理国东川郡的铜矿、乌蒙部的朱提银,从两汉时期就闻名于世。
攻占大理国,设立云南行省,就可以阻挡天竺文化经骠人建立的蒲甘王国、也就是后世缅甸向华夏西南地区的入侵。
王伦是支持大凉山天竺人北来的说法的,华夏境内诸民族哪个不是勤劳勇敢,实在不需要一个外来的懒惰族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