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梁,不就是一个孩子吗?又不是绝后。”
代王面无表情的看着李镇说出这句话,让后者不寒而栗。
不过前者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反应,也不在乎李镇的感受,只是继续道:“你爷爷和我最担心的就是你太过心软,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帮你留意着李念。”
“然后呢?”
代王叹息一声,走到窗边,背着手望向窗户外面。
“十几年了,没有任何异常,每日饮酒作乐,美人相伴,纸醉金迷啊!”
“那不是挺好的?省的我们骨肉相残了。”李镇不以为意的耸了耸肩。
可话音刚刚落下,李镇就意识到了一丝不对劲,下意识的看向了代王,而后者刚好也望了过来,四目相对。
“没错,太过老实了,一点野心都没有。”
“事出反常必有妖,人不可能一点贪念都没有,而且老四他还不参与党争。”
想到这里,李镇只感觉到自己的后背一阵凉意直窜天灵盖。一个人能从小便隐藏自己几十年,而且隐藏的这般彻底,很难想象这样的人是有多大的毅力。
这要不是在憋大招,鬼都不信。
不过很快李镇便晃了晃脑袋,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给甩了出去。
李镇又想了想,随即道:“可能是我们想多了,老四这些年几乎不与朝臣来往,这一点我可以确定。”
“那你的意思就是放任不管?”
迟疑了片刻之后,李镇点了点头道:“朝堂上和军中都没有人,就算他想做点什么也做不了。”
“你确定?”
代王转过身来上下打量着李镇道:“你就没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吗?”
李镇仔细想了想,忽然发现这情节怎么貌似和自己的剧本差不多。
“罢了罢了。”李镇最后还是没有狠心下来,摆了摆手:“就先这样吧,毕竟是手足兄弟,人家也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我若是这时对他动手,恐怕就要遗臭万年了。”
“你以为你不动手就没事了?若是他日后惹出什么事情来,你一样要遗臭万年。”
……
三日后,京都城门。
李镇的马车缓缓驶出城门,皇城城楼上,惠安帝负手而立,目光复杂地望着南城城门的方向。
\"陛下,信王殿下已经离京了。\"宰相王忠辅轻声提醒。
惠安帝长叹一声:\"朕这个儿子...还是那么聪明啊。\"
这个时候,大胖子卫桓一边用手绢擦着额头汗水,一边上前来行礼道:“陛下,永王殿下……”
“那小子跟着老六跑了?”
都不需要卫桓开口,惠安帝便轻声开口,随即道:“随他去吧,也省的这小子在京都里给朕惹事。”
李镇的马车缓缓行驶在官道上,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沉闷的声响。
孙凌策马靠近车窗,低声道:\"殿下,永王殿下的马车在后面跟着,已经出了京都城了。\"
李镇掀开车帘,回过头望着越来越小的京都城,轻轻一笑:“让他跟着吧,要不然我那妻妹就要来我这闹了。”
就在这时,后方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永王李拓骑着快马赶来,满脸兴奋:\"六哥!我跟你一起去南川!\"
李镇看着兴冲冲赶来的李拓,轻轻一笑:“上车!”。
随即他放下车帘,对孙凌低声道:\"改道青州。\"
孙凌神色一凛:\"殿下,这恐怕...\"
\"走小路。\"李镇轻声吩咐道,\"让红儿黑牛他们去线面探路,避开官道上的耳目。\"
“是!”
车队悄然转到向东的小路。
李拓钻到了马车之中听到李镇要改道去青州,于是开口问:\"六哥,咱们这是去哪啊?不是说回南川吗?\"
李镇掀开车帘一角,轻声一笑:“带你去再看二哥一眼,毕竟以后再想见面可就不容易了。”
两日后黄昏,车队秘密抵达冀州境内的一处偏僻农庄。
李镇披着斗篷,独自走进一间昏暗的柴房。屋内,一身素衣的男子正就着油灯读书,听到动静头也不抬:\"又是来送饭的?放那儿吧。\"
\"二哥。\"李镇轻唤一声。
那人闻声微微一愣,随后放下手中书转过头来,正是被贬为庶人的李昱。
\"老六?你是来看我笑话的?\"
李镇解下斗篷,在简陋的木桌旁坐下:\"我是来问你一件事。\"
李昱将手中的书轻轻合上,油灯的光在他沧桑了许多的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
他盯着李镇看了良久,突然轻笑一声:“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但……你觉得还重要吗?”
“对我来说很重要。”
“……”
窗外传来夜枭的啼叫,衬得屋内更加寂静。
二人相视无言许久。
“是,当初的事情我是知道的,甚至我还参与了一些。”李昱十分平静的说道:“毕竟不将你拉下来,小十一不会有机会,我更不会有机会。”
“理解!”
李镇点了点头,他是真的理解李昱。
“主谋你应该都知道了,是皇后。”李昱没有再做隐瞒,轻声道:“皇后和大姐她们如今的势力极大,你不会是对手的。”
“不试试怎么知道?”
李镇轻轻一笑,伸出手道:“你这里……”
李昱知道李镇要的是什么,轻轻摇了摇头,道:“如果我有那些证据的话,我不会活到现在的。”
“啧。”
李镇苦笑着拍了拍手,随即重新站了起来,点了点头道:“也对,那我没事了。”
“那我……是不是也活到头了?”
李昱忽然笑了起来,整个人放松了下来靠在了墙上,有一种看开了生死一样的从容。
似乎有些期待死亡。
“未到不惑之年就活够了?”
李镇看着自己二哥的这副模样,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不是来杀你的,你……至少对我来说,罪不至死。老老实实去青州过你的下半辈子吧,如果有事可以去宝相寺,我和宝相寺的僧人有些交情。”
说完这些,李镇重新戴上戴上斗篷离开了村子上了马车。
留下李昱一人在房间里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