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长安发生了几件奇怪的事。
一是灞桥边上的柳树,迟迟不发芽。
天气越来越暖了,眼看着就要到二月中了,春风已是越发的浓郁。
路边田野间,湛清碧绿的野草都能瞧见。
上个冬天的积雪,也彻底的没有了任何踪影,人们也终于可以脱下厚重的棉衣,换上稍稍轻薄的春衫。
自然,这个时候,向来也是各方游子启程的时候。
趁着春意,奔向远方,拜师访友也好,行商赚钱也罢,亦或者是研学探亲,反正,趁着春天,今年还有大把时光,很多事,都可以去做,然后好在今年冬来临之前,回归故乡。
所以,离别多了,送行也就多了,灞桥前的十里长亭,纷纷扬扬间,皆是不舍的泪水洒落于故土。
按照往前的习俗,自然要折柳以寄托离愁。
可是,今年却是怪了。
柳树看上去似乎比往年要瘦上不少不少,别说青绿柳枝了,便是能抽出来嫩芽的柳条,都很难见到。
往年这个时候,柳树新抽出来的柳枝,差不多都已经可以抚地了。
但今年,除了柳树最高处的树冠上,能看到些许的绿意外,其余的,光秃秃的竟比冬天还要萧瑟。
这引得送行的百姓无不怀疑。
也引得城中不少想要踏青而去的小姐贵妇,少了很多兴趣。
无疑,春天的灞桥,若是没有柳枝的装扮,真的是少了很多韵味。
以至于此事都惊动了官府。
后来,官府还专门派人去调查了此事,而调查的结果,引起了全城长安人的愤怒。
无他!
这哪里是没有发芽?而是全都被人折了去,不看看?上面被折去的嫩柳枝的断口,还都在上面。
顿时,这引得全长安百姓愤怒。
官府也不得不加强了巡逻,甚至到了晚上,还有不良人和金吾卫探查。
如此过了几日,新的柳枝嫩芽,也终于多了些。
尽管官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暂时不让送别之人折柳,但即便如此,瞧着一颗颗柳树上稀松的嫩芽,完全可以预见今年灞桥柳枝往日的盛景定也看不见了。
只能等待来年了。
张楚听到这事的时候,也不由发笑。
有句话说得好,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自己虽然教给了胡勇这个法子,可万万没有想到,胡勇他们竟然好比蝗虫,一根嫩枝都不剩,一棵树都不放过。
以至于灞桥柳景,都少了些许颜色。
罪过罪过。
张楚心里轻轻告罪两声,但,并没有真的多少自责,灞桥柳景,少一年无所谓,可若是神仙里的柳树栽种却不能耽搁一年了。
若是能够流水线似的生产阿司匹林,这对天下百姓带来的好处,岂是少看一年柳景能比的?
至于第二件事,便就是长乐在长乐郡搞出来流言清洗之事的后遗症了。
刘仁轨带着长安三司官员奔赴长乐郡,一直到现在,还都没有回来。
但,长乐郡的消息,却时常传来,毕竟此事,不仅是引得长安关注,全天下百姓,官员都在盯着。
自然,少不了议论,也少不了传播。
可以说是每天,都能听到长乐郡某位官员被定罪的传闻。
算算,到现在已是有将近七八十位了,但显然,距离结束,还有一段时间。
尽管长乐郡所有被处置的官吏,就没有一个是被冤枉的,但凡听到新的传闻,百姓总会高兴的手舞足蹈,弹冠相庆,可,这终归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不仅仅是长安,其他各道,各州郡时常就会有流言传出来。
这些流言,有时候是针对一个人的,但也有时候是针对一群人。
但,指向都很明确,一下子,这就让天下官员,惴惴不安起来,就连长安各处官衙,气氛都肉眼可见的紧张了。
这就好像是一把无形的刀,悬挂于各大小官吏的脖子上。
当然,对于御史台而言,却好似才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节日’。
这流言人家可不管是真是假,但凡只要有了,御史台的官员就会一拥而上。
对不对的,无所谓。
风闻奏事,本就是人家的权力。
说实话,这样的影响所带来的结果,是破坏性的。
刑部,大理寺,礼部,吏部······甚至于三台,几乎每天都要处理这些事情。
不过,随着一件事的出现,以流言的形式想达成自己目的的方式,开始收敛了。
这就是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点,大理寺联合御史台和中书门下,破获的一起流言。
暗中撺掇流言的主谋是中书右拾遗郑光显,而苦主则就是礼部主事刘德仁。
流言其实也很简单,刘德仁家中种植了一棵枇杷树,春天到了,花期已过,第一茬果实已是可以品味。
只是由于刘德仁身体较为肥胖,不好摘得高处的果实,不巧,再加上夫人带着下人回了娘家,刘德仁这个人又是两朝元老,乃出自于前朝进士,清正廉明,一辈子在礼部兢兢业业,所以没有其他仆人,于是就请了身材比较纤细的女邻居张氏帮忙采摘。
为了表示感谢,刘德仁挑出又大又水灵的一大捧枇杷送给张氏。
谁知道这事被郑光显知道了,便散布刘德仁和张氏暗有奸情的流言,等到刘德仁的夫人回来后,亲自找到了张氏,可任由张氏如何解释,可当刘德仁夫人看见枇杷的时候,勃然大怒,对张氏进行大肆辱骂。
这导致张氏承受不住压力,以一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自然张氏的丈夫气不过,便直接状告了刘德仁和他夫人。
刘德仁向来清廉,一辈子苦读,在前朝中了进士,入了礼部,要不是厮守圣人之训,性格刚正,也不会被唐朝继续保留于礼部内任事。
可怜这么一个前朝进士,干了一辈子,也行了一辈子周礼之事,突然被人如此污蔑,
一辈子的清誉毁了不说,还连累了邻居身死,他无言苟活于世,也选择了悬梁自尽,不过幸好,被他夫人及时发现,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这事传到李世民耳朵里,李世民勃然大怒,申斥大理寺必须要破案。
案子在大理寺御史台他们的合力下破了,但审理的时候,阵仗比三司会审还要郑重。
不仅李世民亲自旁听,三台最高长官,礼部,刑部,吏部等等但凡有牵扯的衙门,也都有尚书坐镇。
当场郑光显认罪,承认自己捏造了流言,目的就是败坏刘德仁的名声,以报刘德仁不将女儿嫁给自己儿子之仇。
他是觉得是刘德仁看不起自己,这才灵光一动,想给他些教训。
人证物证俱全!
在刘德仁痛哭流涕下,李世民直接下令,诛了郑光显九族!
这个判罚,不得不说,震动了全朝野,也震动了整个天下。
而有了这个判罚,流言之祸,也才渐渐开始收敛了,但即便如此,到了二月中旬的时候,光流言之案,大大小小加起来,也不少于五十桩。
而刑部,大理寺一律则是以重刑处置!
就算流言是真的,但凡只要查出流言散播的源头,也会按上一个蛊惑人心的不直罪名。
如此,流言之事才算是告一段落,但,也不知是不是长安这边的判罚影响了长乐郡那边的刘仁轨所代表的小三司。
再清理判罚长乐郡官吏的时候,也都一律按重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