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正在大理寺当差的王政华,正在听自己的顶头上司说话。
王政华如今是大理寺少卿,他的头上还有大理寺的一把手,也就是大理寺卿陈大人。
陈大人见到王政华,笑着冲他招招手,并亲切的喊了他的字:
“勉之啊,你坐。”
“谢过大人,不知大人今日找我,所为何事?”王政华拱手行礼,随后问着。
陈大人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
“这些年,你在大理寺当差,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与同僚之间从无龃龉,面对各种复杂的案子,也都是亲力亲为,力求为苦主沉渊昭雪,不管是大理寺的其他人,还是昔日承蒙你主持公道的苦主,都对你是赞不绝口。”
“大人谬赞了,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王政华越发恭敬。
陈大人很满意王政华的态度,便又道:
“下个月,本官打算向陛下上奏,陈情致仕,回济州老家,本官也打算向陛下推举你,来接替本官的位置,你做好准备吧。”
大理寺里有左右少卿,王政华是左少卿,但他是六年前才从松城被提拔上来的,不像右少卿,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十年,资历非常足。
他以为,就算陈大人致仕,接替者也该是右少卿才对。
不过……
王政华脸上露出一副惊讶的样子,不解的开口道:
“大人,您还没到致仕的年纪,身体也算康健,为何突然要离开?”
陈大人笑了笑,解释道:
“我母亲病重,大夫说,也就这两个月的时间了。等家母故去,我按照规矩,也得上书丁忧,回乡守孝三年。”
“于是我想着,大理寺离了我,也有你们,你能力不错,我也算是后继有人,与其丁忧三年,回来之后挪到别的位置上,还不如直接请辞。等守孝结束,我便在老家济州,开一间学堂,专门教人仵作验尸、查案之术,为朝廷培养一些新的人才。”
王政华听了这话,深深地鞠躬行礼,诚恳道:
“大人要致仕,我身为下属,理应挽留,但下官了解大人,既然今日找下官说了这番话,想必是去意已决。”
“更何况,大人即便是在济州老家,也有开班收徒、报效家国之志,实乃下官之楷模,下官便不劝大人了。”
听了这话,陈大人哈哈大笑,说道:
“我就喜欢你这性子,简单直接,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就适合咱们大理寺的差事,你放心,我离开之前,必定为你铺好路。”
“多谢大人栽培。”王政华十分感谢。
他面上一副宠辱不惊的神色,可心里却涌现出一丝激动。
没想到,在大理寺少卿位置上才坐了六年,竟然有机会更上一层楼,甚至比右少卿还要更早地升上去。
他现在无比庆幸,当年在松城,为自己谋算一场,如若不然,他现在恐怕还在松城那个破地方,继续当着郡守,一辈子熬不出头。
在与陈大人话别之后,王政华便离开了,他并不知道,一场与他有关的风暴,正在京城重新掀起——
紫苏让沈家的商队快马加鞭去了北境,将留在那里的常进、王武、李宋三人,以最快的速度接了回来。
由于王政华并不知道当年松城还有幸存者,再加上这一年多,沈忆舒将这三个人的信息压的很好,所以消息并没有半点泄漏,他们这一路回京也非常安稳,没有什么刺杀和灭口。
同时,早在一年多前,沈忆舒也曾让江南的冬叔派人前往松城周边,打听六年前松城大疫的情况,如今这些人也掌握了不少信息,正飞快的朝着京城赶来。
更有甚者,沈忆舒昔日在王政华府中安插了细作,也有了非常大的收获。
王政华回府之前的一刻钟,府中的细作才刚刚把自己搜集到的东西,转交给了紫苏的人,送到了沈忆舒手里。
沈忆舒并没有因为马上要掀开这桩大案而感到激动,她和平常一样,安之若素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正好,她与六皇子合伙开的奶茶店,也全部装修好了。
位置就在之前香料铺子的斜对面,那个地段很好,人流量很大,但凡是上街的人,不管去什么地方,都要从那附近经过。
原本沈忆舒选择这个位置,是为了监视香料铺子,但没想到那些南疆人暴露的这么快,所谓的监视根本没派上用场。
但没关系,反正位置已经选好了,而且地段不差,奶茶店便开在这里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装修,店铺已经完全变成了曹嫔娘娘图纸上画的模样,整个店面被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
后面是后厨,前面是吧台,中间摆着桌椅,方便客人进店品尝。
六皇子彻底不想读书了,从宫里溜出来,跟沈忆舒一起去店铺转了一圈,对这个地方非常满意,当场就跑去钦天监府上,让人家给测算了一个吉利的日期,让奶茶店开了张。
曹嫔在之前提供了不少营销方案,譬如团购、譬如充值优惠、譬如抽奖等等,有这些东西做噱头,几乎是一开张,奶茶店就挤满了人。
除了噱头之外,主要是满京城里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这个店铺是沈忆舒和六皇子开的,而且六皇子做生意,据说还是得了永安帝的特批。
毕竟,永安帝亲自给六皇子赏赐了白银千两,让他作为开店的本钱呢。
就算是为了跟沈忆舒和六皇子套近乎,为了巴结他们,这家店的生意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冲着六皇子和沈忆舒的面子来买,而不知情的人,见到这么多身份高的人去买奶茶,便觉得这是什么好东西,就跟风去买。
这奶茶卖的也不贵,别说达官贵人、商贾巨富了,就算是普通的家庭,咬咬牙也是能买一杯的,而且一杯的分量不少,可以全家分着喝。
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奶茶店的生意非常爆火。
最重要的是,这奶茶味道非常好——
任何商品,能不能留住顾客,能不能拥有回头客,质量永远是第一要义。面对便宜好喝且新颖的东西,大家都愿意为它买单。
因此,短短半个月,这家奶茶店便彻底在京城站稳了脚跟。
六皇子当了店长,每天忙的脚不沾地,虽然劳累,但是他非常开心。
萧可儿偶尔看他忙,便过去帮把手。
这天沈忆舒做好了一批雪参丸,给城王送去,恰逢萧可儿要出门去奶茶店,便约着沈忆舒一起:
“沈姐姐,跟我一起去吧,小六现在办事可有模有样的呢!”
“那就去吧,正好我也很长时间没去过了。”沈忆舒笑着答应,“不过,我每天都有看紫苏送过来的账本,六殿下确实经营的很好。”
萧可儿想到六皇子,颇为羡慕道:
“你不知道吧,小六现在赚到钱了,走路都昂首挺胸的,他还说自己找到了毕生的追求。”
“哦,什么追求?”沈忆舒好奇问道。
“他要当大安国第一首富!”萧可儿替六皇子宣扬了一把,然后笑道,“可据我所知,沈家昔日也才被称为江南第一首富,没敢称大安国第一首富,他可倒好,给自己定了个这么大的目标。”
“挺好的,有目标才有动力。”沈忆舒说道,“六殿下还年轻,若是有此志向,有生之年未必不能达成目标。”
两人在马车上一边聊着,一边到了奶茶店。
她们到的时机非常巧,这会儿店里不忙,六皇子手里捧着一杯奶茶,用竹子做成的吸管,一口一口慢慢啜着。
“小六!”萧可儿下了马车,喊了一声。
六皇子循声看过来,见到两人,眼睛一亮,赶紧招呼她们进来:
“堂姐,公主,你们来啦,我去给你们做奶茶!”
“你亲自做啊?”沈忆舒惊讶,“不是之前培养了店员吗?”
“嗐,我这不是店长吗?闲着也是闲着,便亲自动手了,我看母妃做了很多遍,早就会了,这玩意儿也没什么难度。”六皇子回答着,“你们先坐一会儿,我很快就好。”
说话间,六皇子一溜烟儿去了后厨,很短时间就做了两杯奶茶拿了出来。
沈忆舒拿着奶茶尝了一口,发现六皇子果真没吹牛,他做的很好,奶茶甜而不腻,还带着丝丝清甜和冰凉。
“好喝!”萧可儿喝了一大口,然后伸出大拇指赞叹道。
“嘿嘿,你们要是喜欢,以后常来。”六皇子说道。
“对了,上次我来的时候,这个时间点,店里不是很多人吗?怎么今天这么清闲?”萧可儿问道。
“嗐,别提了,就是因为客人太多,原材料跟不上了。”六皇子说道,“牛奶不够用啊,就算公主让沈家庄子上的牛奶全部供给到店里,也不够用。我还另外找人其他人买了好多牛奶呢,但也不够呀!”
六皇子说出了他的困扰——
京城以及附近地区,养牛的人家比较少。
就算是养牛,也多是养的耕牛,而不是专门的奶牛,至于奶牛,只有对牛奶有需求的大户人家,会在自家的庄子上,养那么一两头。
但是大户人家的奶牛所产出的牛奶,都是供给自己的主家用的,基本没有多余的存货可以卖出去。
所以,单靠沈忆舒庄子上那些奶牛,远远达不到奶茶店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