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倭国
周泰急切地看着甘宁,仿佛在等待着一个惊人的答案。
甘宁神秘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道:“诸位可曾听过倭国?”
一听倭国,张杨顿时有些懵了,挠了挠头,脸上露出困惑的神情,显然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
而周泰却是对这个有些印象,微微点头,说道:“你说的可是那海外岛国?我曾听一些出海的商人提起过,说那岛国在遥远的海外,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只是不知兴霸提及它,所为何事?”
闻言甘宁笑了笑,而张杨听着这两人的对话,心中的好奇心愈发强烈,忍不住急切地问道:“倭国?这是何处?我从未听闻。兴霸,你快详细说说,这倭国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见状甘宁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解释道:“对,这倭国远离我们大汉,在我们的东南方大海之中。我当年率领兄弟,在海上闯荡时,曾经和他们有过几次交手。这些人个子矮小,性格欺软怕硬,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他们的武器也比较简单落后,大多是些简陋的刀剑。我之前也特意打探过这个国家,其面积不大,但内部势力众多,四分五裂。社会风貌也相当的原始,百姓生活困苦。他们的军队战力弱得不能再弱了,士兵缺乏训练,纪律松散。我看,拿他们给我们海军当个实战经验的磨刀石,倒也不错。既能检验我们的训练成果,又不会引起诸侯的注意,还能扬我大汉国威,一举多得啊。”
听了甘宁的解释,张杨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对这个提议有了几分认可。
可这私自出兵乃是大罪,张杨为人谨慎,向来循规蹈矩,自然有些不愿意。
张杨皱着眉头,在原地踱步片刻,想了想便说道:“即便如此,我等也不能直接出兵。主公向来治军严谨,凡事都有规矩。这出兵之事,关乎重大,还得请示主公再做打算。若是私自行动,万一触怒主公,那可就麻烦了。兴霸,你这想法虽好,但规矩不能破。”
甘宁闻言,心中虽有些失落,但也知道张杨所言在理,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吧。既然如此,就依张将军所言,等请示过主公之后,再做定夺。希望主公能同意我的提议,让我们海军有机会一展身手。”
然而原本这事情就到这里了,可是旁边一直不怎么说话的侯成却在这时候开口说道:“诸位,我心里有一些话,憋了许久,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侯成眼神中透着一丝犹豫,似乎在纠结是否要将心中所想说出来。
张杨见状,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你我乃是多年的兄弟,在这营帐之中,还有什么不该说的?你但说无妨,有什么话,尽管敞开了说。”
得到了张杨的同意,侯成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说的话可能会比较直接,还希望诸位兄弟不要见怪。我也知道,在这军中,说话得注意分寸,但有些话,我实在憋不住了。”
侯成一边说着,一边环顾四周,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只见大家都一脸专注地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众人都不知道这侯成想要说什么,但出于对他的信任,还是都点了点头。
魏续笑着说道:“你就别卖关子了,有啥话,赶紧说吧,兄弟们都听着呢。”
众人纷纷附和,营帐内的气氛也因为侯成的这番话,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见状侯成挺直了腰杆,神色认真地说道:“幼平和兴霸两位兄弟加入主公麾下时间不久,暂且不论。就说我兄弟几人,若是论实力,在主公麾下诸多将领中,恐怕连名都排不上。这次若不是主公将大部分将领都派去收复牂牁郡,与南蛮作战,这训练海军的事情也不可能落到我们兄弟手上。若是等收复牂牁郡结束,主公名声定然会大起,到时候投靠的人才自会更多。那时候,我等兄弟要想再获取战功,恐怕难上加难。咱们得为自己的未来想想啊。”
侯成说完便微微叹气,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众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侯成说的是什么意思。
营帐内顿时陷入了一阵沉默,大家都在思考侯成的话。
这时宋宪眼神中透着不甘,也开口说道:“没错,侯成说得在理。我等必须想办法,抓住眼前的机会,否则再想出人头地,真的就难了。咱们在这军中,谁不想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可要是一直没有机会,那一切都是空谈。”
张杨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也是难以抉择,刘轩治军严谨,军令如山,自己不敢违背刘轩的命令,私自出兵。
可侯成和宋宪说的话,又句句在理。
张杨皱着眉头,在营帐内来回踱步,心中纠结万分。一方面,他感激刘轩的信任,将训练海军的重任交给他;另一方面,他也明白兄弟们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情。
而甘宁这时候也看出了张杨的犹豫不决,眼珠子一转,开口说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既能不违背主公命令,到时候又能让主公下令让我们出兵倭国。”
闻言张杨等人一喜,纷纷围了过来。
张杨急切地问道:“兴霸,你快说说,到底是什么办法?若是真能如此,那可就太好了。”
只见甘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神秘兮兮地说道:“我们可以像往常一样训练,只不过这次,把战舰开得远一些,主动靠近倭国。只要操作得当,倭国人必定会发现我们。就凭他们那胆小又爱惹事的性子,保不准就会主动找我们麻烦。”
张杨闻言,眉头微微皱起,一脸疑惑地问道:“兴霸,你刚才不是说过了吗,这些倭国人性情欺软怕硬,万一他们瞧见我们战舰如此威武,心生畏惧,不敢主动寻衅呢?那我们这计划,岂不是要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