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大牛的询问,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唐风。
唐风嘴角微微上扬,扫视反问道,“你们想要什么福利?”
大牛一愣,随后搓了搓手,咧着嘴说道,
“主公,要不一人发几坛烧刀子吧,您觉得如何?”
“好久都没有喝酒了。”
众人闻言,都不由得双眼放光。
特别是南宫岳与杜国清两人,不由得抿了抿嘴唇。
两人都是好酒之人,可是这段时间太忙,根本没有时间饮酒。
上一次饮酒,还是半年前陇西王杨威来宝通城的时候。
唐风转头看向关佩玉。
自从将杜鹃调去管理纺织工坊以后,酒坊就由一直由关佩玉代为打理。
关佩玉顿时会意,她摇了摇头,
“西疆三郡之地官员不少,以酒坊的产量,还不足以让每人都发。”
听到这这话,众人的脸上顿时浮起了一丝失望的神色。
“不过嘛,若是只配发给各部主官与各军将领,这目前的存量还是能够满足的。”
唐风闻言,心中已经有底。
他扫视众人,声音洪亮爽朗,“那烧刀子就按照佩玉刚刚所言。”
“各部主官和各军将领,每人发放一坛。”
“除此之外,所有官员发放肥皂两块,麻布两匹。”
“发放这些福利,争取来年完成既定的计划。”
“到时候本王一定会发放更好的福利。”
听到他的安排,众人不由得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西疆三郡的官员的俸禄与各军军饷,已经远远高于大盛的水平。
而两块肥皂与麻布两匹的市价,如今在市面上也能值五六两银子。
这对于基层的官员来说,也算得上是一笔不菲的奖赏。
一旁的小虎笑着问道,“主公,那荡寇军的将士们,是不是也是享受一样的福利?”
刚刚他听到唐风只是说所有官员,那岂不是没有将士们的好处。
这怎么能行!
石刚老神在在地坐在那里,面色一如既往地冷峻。
不过他心中知道,主公肯定不会亏待荡寇军。
那些官员都能够有圣元节的福利。
一向对荡寇军本就器重的主公,肯定不可能会忘记荡寇军的好处。
听到小虎的询问,唐风乐呵地笑了起来。
“你小子,还真以为我会忘记荡寇军吗。”
听着唐风的回答,众人都看向小虎,会心一笑。
“嘿嘿,那还是和官员们一样吗?”
小虎嘿嘿一笑,厚着脸皮追问道。
唐风点了点头,“一样。”
“除此之外,圣元节之前,对军烈属家庭也需要发放一批福利。”
“家中有适龄孩童的,则需要送去学堂。”
他转头看向杜国清与关佩玉,“这件事,礼部和户部相互做好配合。”
杜国清和关佩玉重重点头,“请主公放心,我们一定会把这件事落实到位。”
接下来的两天的时间,众人在府衙确定了新一年的规划。
所有人对西疆三郡之地未来的发展,都充满了十足的信心。
……
青平三十六年,一月十八日。
冬雪消融,初春已经悄然临近。
今日,宝通城四方城门的告示栏。
张贴了一份新的告示,这份告示一经张贴,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此时东城的告示栏处,已经聚集了许多人。
人山人海将告示栏处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一个身着长衫,头系发带的书生。
双手正拢在袖子里面,此时站在人群的最前方。
“告示中都说的是什么?”
“公子,是不是又有什么新政要推行?”
“公子,是不是荡寇军又要招募士卒了?要是招募士卒,这一次我一定要被选上。”
围拢在告示栏周围的百姓,七嘴八舌地向最前方的书生询问。
书生本想抽手出来,不过寒冷的天气让他觉得太冷。
仅仅只是手臂动了动,最后并没有将手抽出来。
他站直身子,开口的时候吐出一口白色的雾气,“诸位静一静,静一静。”
听到他开口,所有人顿时都止住了话语。
“这则公示并非是新政令的推行。”
“也不是要招募士卒......”
不等他话说完,人群中有急性子就打断了他的话语。
“这不是,那不是,到底是什么啊,你倒是快点说呀!”
书生瞥了他一眼,不急不慢地说道,
“你着什么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别急,别急。”
“你急也没用,这份告示的内容,跟你没有一丁点关系。”
众人看着他这模样,都恨不得上去垒上两拳。
太吊人胃口了。
不过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生怕再多说两句,这小子还会慢吞吞。
谁让这个时候,这里只有他这么一个读书人呢。
见众人都不再开口,那书生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们知道这告示上说的是什么吗?”
众人闻言,强忍着揍人的冲动。
一个汉子不得不配合道,“是什么?”
“三日后,将会在东城广场,举行处决大会。”
“处决大会?”众人不明就里。
“告示上说,去年府衙查出了上百名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官员。”
“其中二十三个官老爷已经被查明罪大恶极,三日后要将其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另外那些情节较轻者,罢免官职,被判矿山服苦役。”
“什么?官老爷被处决,我们没有听错吧!”一个身形有些佝偻的老者惊呼出声。
“老头子活了大把年纪,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官老爷被处决。”
一个背着背篓汉子忍不住感慨道,
“以前那些官老爷,可不就是一地的土皇帝,做的恶还少吗?可到头来还不是活得比谁都好。”
书生双手在袖笼里面拢了拢,冷哼一声。
“你们不看看现在西疆三郡是谁当家。”
“如今的府衙,可不是以前那些在咱们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大老爷。”
“那是真正为咱们老百姓着想的好官。”
“否则的话,府衙又怎么可能顶着那些世家大族的压力,推行屯田令与垦荒令?”
众人闻言,尽皆赞同地点头。
“大家不要忘记了,府衙去年就给咱们免了秋赋。”
“大家想想,这么多年了,谁家的粮缸有现在这么满过。”
“而且有一些人家,还有富余的余粮拿去卖了买布啥的。”
背背篓的那个汉子这话,顿时引得众人赞同不已。
“你们都别忘记了,没有官府提供的耕牛,没有官府放开口子让百姓用得起铁制的农具。”
“去年根本不可能够耕种那么多的地。”
“反正,老头子现在就只认现在坐镇西疆的平天王。”
“没有爱民如子的平天王,就不可能有咱们的今天。”
之前那个老者,振振有词引得众人的共鸣。
“老爷子说得对,拥护平天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