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宫御书房。
“陛下,你可要为我做主啊。那些大商贾仗着背景深厚,擅自撕毁合约,摆明就是欺负人嘛。”
李隆基嫌弃的看着张小川,:“行了,堂堂三品侯爵,你这像什么样子,起来说话。”
张小川一脸委屈的继续说道:“陛下,他们这次真的太过分了,你要是不给臣做主,臣怕是马上就要一穷二白,别说给陛下建园子,到时候臣恐怕自己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李隆基道:“你也别说的这么惨,到底怎么回事,先说给朕听听。”
张小川便哼哼唧唧的把跟十大豪商合作建园区的事情说了,李隆基听完揣着明白装糊涂道:“你说他们撕毁合约,但是他们不是把园区赔给你了吗?你自己造东西卖不就行了。而且朕可是听说他们给了你……”
“陛下,那些钱臣可都拿来修路了,你知道蜀地到长安的路可都是臣出钱修的。”
见李隆基说到十大豪商给张小川的合作款时,皇帝的眼睛都放光,这皇帝也没见过一千万贯啊,张小川这才连忙出言打断。
李隆基不屑道:“朕自然知道,如今蜀地的物资运到京城是又快又多,也算是你功过相抵了,否则朕会容你?”
张小川心中暗骂「这皇帝不是人啊,要不是自己花的比赚得多,估计还真就给惦记上了。」
“可是现在臣有的货物他们有,臣没有的货物他们也有,这让臣这生意还怎么做下去啊。”
李隆基道:“你说的虽然有些道理,但是毕竟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他们也没有违法,你告到朕这里也无济于事啊,朕可不能因为你有功就对你偏私,朝廷也不是为你一个人开的,必须要做到凡事公允。”
「我要信你的话就怪了,说什么公允,还不是等我的筹码,不过在这之前得先把我的功劳跟皇帝掰扯掰扯。」
“陛下,朝廷确实不是为我一个人开的,可是我缴税多啊,我还带动地方经济呢。就说剑南道上个季度的税收陛下知道吗?”
李隆基道:“你还关心财政啊,巧了,关于上一季的税收账目刚呈上来。高将军你去取来给朕。”
张小川不由咋舌:“陛下,说句唐突的话,夏季都快结束了,怎么春季的税才统计上来。”
“历来如此,有何大惊小怪的,就你事多。”李隆基说着接过高力士递来的税收账册,惊讶道:“今年春税上涨了这么多!”
张小川接话道:“陛下你看看是哪里涨的最多。”
李隆基翻看了一会才说道:“居然上涨了五成之多,而这里面至少三成都是剑南道的,多出来居然有三百万贯,这是为何?”
“陛下,这可都是臣的功劳啊,我的货物畅销大唐,走关口,进市集可都是要交税的。而且我赚来的钱又发工钱买材料,这些人拿了钱就要花出去,花出去又要产生税收,所以整个蜀州乃至剑南道的市场就活了,顺带影响整个大唐。这个就是市场经济,要实现市场经济那就不得不提经济结构改革……”
“停!”李隆基打断道:“变法的动荡太大了,要从长计议。还是说说你今日的目的吧。”
张小川道:“是,陛下,臣想说之所以增加这么多税收,臣绝对居功至伟,不光是促进货物流通,更重要的是臣是诚实守信的商人,所有的货物都是严格按照规矩交税,你说这样的商贾多难得啊,朝廷不是应该保护好以作为表率吗?”
“所以你到底要干嘛,不说朕就把你轰出去了。”
张小川连忙道:“我希望陛下禁止他们售卖臣发明的产品。”
李隆基没好气道:“你觉得可能吗?”
“好像是不大现实,那请陛下承认代金券是合法货币。”
“不行!能不能好好提要求。”
张小川做出思考状:“呃,这也不行的话,那至少朝廷不能发布禁用代金券的相关政令。”
李隆基也想了想:“这个朕可以答应,不过朝堂可不是朕一个人说了算,你到底要怎么说服朝堂诸公?”
张小川心道「这怕不是要说服朝堂,而是好处没给到位吧。」
“陛下,这个臣也比较愚笨,这样,如果陛下能够替说服朝堂诸公,臣愿拿出一成利润献给陛下作为报答。”
李隆基一听「这小子终于说到重点了,就是不知道这一成有多少。」
“朕也不贪图你的这点小钱,可以试试与众臣商议一下,不过你这一成能有多少?”
张小川估算了一下道:“臣手下的产品,保守估计一成利一年有二十万。”
“二十万钱也不多啊!”
“是二十万……贯!”张小川把贯字咬的特别重。
李隆基微微一怔,随即笑道:“二十万贯倒也不少了,可是这点钱放到朝堂上可就……而且你卖配方动辄千万贯,怎么到朕这就如此小气了。”
张小川大呼冤枉:“陛下,那动辄千万可是杀鸡取卵之事,臣现在不就遭报应了嘛,关键是那些钱臣都已经……”
“行了,朕也就随便说说,不必一直念叨。”
“陛下,臣还有一事禀报。当初准备建造发电厂,给长安安装电灯时就算过,一月可得利三十万贯,如今长安全面通电,这几日得到的结果来看,与预估的差不多。”
这是规划之初就禀报过的,所以李隆基也不是很激动,甚至有些略微平淡的说道:“嗯,还不错。”
张小川听出李隆基的平淡甚至是不以为意,知道李隆基以为自己是邀功的,所以也没在意他的态度,而是继续说道:“臣有办法把这个盈利金额增加二十倍,甚至……”
“什么!”李隆基直接惊呼出声:“这可不是能信口雌黄的!”
张小川自信道:“自然不会信口雌黄,而且这只是保守估计,实际可能要多的多。”
见李隆基已经恢复了平静,并对张小川的话表示满意:“好!那我洗耳恭听。”